电能

搜索文档
打通西藏与广东,又一个超级工程来了
虎嗅APP· 2025-09-18 13:21
文章核心观点 - 藏粤直流工程开建将形成东西能源大动脉 西藏每年向大湾区输送430亿度电能 相当于三峡年发电量的一半[4] 该项目将缓解广东电力缺口并支持西藏经济发展[8][31][38] 广东电力需求与能源战略 - 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和工业第一大省 2024年用电量达9121亿度 与日本全国用电量相当[9] - 尽管年发电量超7000亿度 仍存在巨大电力缺口 未来AI发展将进一步增加电力消耗[10][11] - 电力补充依赖核电扩容和西电东送 目前外送电力主要来自云南、贵州、广西等水电大省[15][16] 西藏能源开发潜力 - 西藏当前年发电量不足200亿度 但水能潜在蕴藏量达210GW 理论年发电潜力超万亿度[19] - 清洁能源开发符合碳中和趋势 仅雅江下游水电工程年发电量预计达3000亿度[6][20][22] - 藏粤直流工程对接玉曲河等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 未来需更多电力天路实现资源外送[22][23][32] 藏粤直流工程技术与投资 - 工程全长2600多公里 采用特高压技术实现9毫秒极速输电 计划2029年建成[25][26][27] - 总投资2000亿元 其中直流项目直接投资532亿元 配套电源投资超1500亿元[30] - 建设面临高海拔、电网薄弱等世界级难题 但将创造输电能力最强等技术纪录[30]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工程预计带动10万余人直接就业 显著促进西藏经济发展[31] - 西藏连续多个季度GDP增速第一 未来10年有望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省份[38][39] - 超级工程集群包括万亿级雅江水电站、4000亿级新藏铁路等 推动西藏经济位次上移[40][42][43] 广东与西藏经济对比 - 广东GDP达141634亿元 人口12780万人 人均GDP11.1万元[36] - 西藏GDP仅2765亿元 人口370万人 人均GDP7.5万元 为全国经济最弱省[36][37] - 两地通过能源合作实现互补 广东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西藏依托大基建实现追赶[35][45][46]
外来电规模创历史新高 江苏多举措迎峰度夏
新华网· 2025-09-17 12:01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今夏还积极开展省间电力互济交易,运用省间现货交 易、跨区跨省应急调度等手段增购高峰电力,其中通过省间中长期交易固化高峰电力3840万千瓦,稳步 提升高峰时段受电水平。 此外,为确保区外清洁能源"送得进、落得下",江苏先后完成天目湖和茅山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 程等,持续强化网架结构、完善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进一步增强地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文章来源:新华网) 记者17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多举措迎峰度夏,稳步提升高峰时段受电水平。电网净 受入区外来电规模突破4000万千瓦,达4053万千瓦,创历史新高。 记者了解到,江苏今夏最高用电负荷突破1.56亿千瓦,居长三角地区首位。江苏依托"一交四直"特高压 混联的坚强网架大规模、跨区域引入外电,来自四川、山西、内蒙古等地的"水、火、风、光"富余资源 持续转化为稳定电能被送至江苏。 "这些区外来电通过地方换流站进行分流,为常州地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 劲动能。"国网常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地区调度班班长黄科说,今夏区外来电最高时段占常州 电网负荷比重过半,在地区用电负荷多次创新 ...
广州恒运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21:39
公司核心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032.89万元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672.52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135.99% [10] - 完成上网电量34.6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00% [10] - 完成售汽量210.1万吨 同比下降0.26% [10] 能源主业发展情况 - 煤电板块:恒运电厂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420MW)于3月列入广州市2025年重点项目计划 [8] - 清洁能源发电:知识城气电项目(2×460MW)积极筹备中 白云气电项目实际累计施工进度达45.87% [8] - 光伏项目:汕头550MW渔光互补项目成功并网 创新布局"光储充放"一体化及虚拟电厂业务 [8] - 热能板块:成功开拓2家新热用户 完成广西钦州市金窝工业园集中供热项目投资协议签订 [9] - 氢能板块:重点推进国际氢能产业园制氢项目 新增乌石村综合能源站投入运营 [9] - 储能板块:已投运储能电站27个 总装机容量241MWh 其中用户侧184MWh 电源侧57MWh [9] - 在建储能项目6个 装机容量140MWh 合计储能项目33个 总容量达381MWh [9] - 中新知识城新型储能示范项目进入调试验收阶段 广州恒运新型混合储能及佛山南海独立储能项目入选省2025年第一批新型储能建设计划 [9] 公司治理与资本管理 - 2025年1月13日至3月17日期间实施股份回购959.7万股 回购金额5,976.62万元 [10] - 与中海油等供应商达成年度协议 保障全年供气稳定并降低采购成本 [10] - 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廖铁强先生为新任董事会秘书 接替因工作变动的张晖先生 [23][46][48] - 拟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审计费用112.80万元(财务报表审计94.80万元 内部控制审计18万元) [30][39] 重要项目建设进展 - 恒运电厂煤电机组等容量替代项目纳入广东省"十四五"能源规划 [8] - 虚拟电厂运营平台开发基本完成 全力冲刺广州首批虚拟电厂试点资格 [8] - 国际氢能产业园制氢项目力争年内开工 [9] - 第5座氢能综合能源站(佛塱站)即将投用 [9]
我国月度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3:53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月度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 [1] - 7月用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 比十年前翻一番 [1] - 第一产业用电量17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0.2% 创2008年以来新高 [1][2] - 第三产业用电量208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7% 创2008年以来新高 [1][2] 产业用电结构变化 - 第二产业用电量593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7% [2]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4.6% 增速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 [2] - 新能源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5.7% 汽车制造业增长9.7%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3% [2] - 四大高载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增长0.9% 其中化学原料制品业增3.9% 黑色金属冶炼业增1.8% 有色金属冶炼业增0.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4.6% [2] 区域用电特征 - 1-7月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132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6% [3] - 7月河南 陕西 山东 四川 安徽 湖北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超30% [3] - 全国平均气温创1961年以来同期新高 多轮高温过程拉动用电需求 [3] 电力保供措施 - 南方电网上半年实际并网投产机组6266万千瓦 超计划1795万千瓦 其中常规机组1011万千瓦 新能源机组5255万千瓦 [4] - 上半年西电东送完成电量1024亿千瓦时 较年计划增送169亿千瓦时 [4] - 闽粤联网工程向华东地区输送超20亿千瓦时电能 支持迎峰度夏电力供应 [3][4] - 完成海南联网工程海缆修复 广东煤电送出系统扩建等重点工程 [4]
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跨区域供电有新招 两大电网余缺互济保供应(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8-08 21:39
用电负荷创新高 - 国家电网经营区用电负荷连续3天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12.22亿千瓦、12.29亿千瓦、12.33亿千瓦,相当于50多个三峡电站同时发电才能支撑 [1] - 安徽合肥7月以来用电负荷已10余次超过去年极值,电网维持高位运行状态 [1] - 合肥国轩电池材料有限公司表示今年用电平稳,往年偶尔需调整生产计划配合错峰用电 [1] 跨电网电力交易机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方案》,推动打破国网、南网间电力市场分割,实现全国范围内电力互济互保 [2] - 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达成7月至9月南方送华东电力互济交易,超20亿千瓦时电能从广东、广西、云南输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 [2] - 闽粤联网工程及相关通道实现全天候电力输送,相当于80多万户家庭1年用电量 [2] 南方电网支援作用 - 南方区域来水较早,云南、广西、贵州主力水库水位较高,广东用电负荷平稳,具备富余电力外送能力 [3] - 跨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既开拓华东区域电力来源,又拓宽南方区域富余电源外送范围 [3]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7至9月完成的跨经营区电力交易量将超1亿千瓦时 [3] 电力输送通道利用 - 国网和南网之间有两条电力输送通道:三峡送广东的江城直流和闽粤联网互送的云霄直流 [4] - 闽粤联网工程满载输送可达200万千瓦,但多数时候只用到三成左右 [4] 交易机制优化 - 此前两网间缺乏常态化市场交易机制,电力互济主要以政府间协议、应急调度为主,"一线一议""一事一议" [5] - 缺少市场机制支撑导致支援电量需按传统计划模式下的"电量返还"方式处理,时常错过供需高峰 [5] - 国网和南网共同编制安全校核、交易执行、交易结算、绿证划转等跨经营区交易业务流程细则 [6] - 推进技术平台对接,实现"一地注册、全国共享",提升经营主体参与便利程度,降低交易成本 [6]
让每度电更好地流动起来(编辑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8-08 21:39
电力市场机制优化 - 电力需求持续攀升与输电通道满载的矛盾亟待解决 破解关键在于畅通电力市场机制 [1] - 国网与南网共同编制跨经营区交易细则 推进技术平台对接以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新能源消纳与电力安全供应 [1] - 跨省电力调配成效显著 广东等省份向上海输送超20亿千瓦时电能 体现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1] 电力市场发展前景 - 配套政策持续完善与体制机制畅通将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 - 电力市场机制优化形成多方共赢局面 提升发电企业竞争力并保障民生用电需求 [1]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可控核聚变,人类距离“人造太阳”还有多远?-20250804
国投证券· 2025-08-04 15:14
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A 维持评级 [6] 可控核聚变行业核心观点 - 资本加速涌入 全球约50家私营聚变企业活跃 总融资额超过90亿美元 [1] - 多个领先项目计划在2035年前后实现电力并网 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1] - 海外核聚变装置进展显著 美国CFS与谷歌签署全球最大聚变售电协议 Helion Energy计划2028年向微软数据中心供电 [1] - 中国形成"国家队+民企"双轮驱动格局 中核集团和中科院牵头构建聚变产业生态 [2] 技术路径与挑战 - 可控核聚变需满足劳逊条件(高温、高密度、足够约束时间) 目前面临材料耐受性、能量增益不足等技术挑战 [20][25] - 主要技术路径包括磁约束聚变(托卡马克)、惯性约束聚变、磁-惯性约束聚变和箍缩聚变等 [26][27][28] - ITER项目设计聚变功率500兆瓦 计划2034年实现初步研究运行 较原计划推迟3-4年 [30] - 美国NIF装置2024年实现最高惯性约束聚变能量增益 靶丸释放能量达5.2兆焦耳 [31] 国内外商业化进展 - 全球聚变产业累计融资达97.66亿美元 2024-2025年度新增融资26.44亿美元 [34][35] - 美国CFS计划2030年代初从ARC电厂向谷歌供应200兆瓦电力 [35] - 中国能量奇点公司"经天磁体"以21.7特斯拉强磁场刷新世界纪录 [48]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超150亿元 被视为商业化关键里程碑 [51] 电力市场表现 - 7月19日-8月1日公用事业指数下跌2.34% 跑输上证综指3.06个百分点 [3][54] - 环保指数下跌1.35% 跑输上证综指2.07个百分点 [3][54] - 江苏8月集中竞价电价393.8元/MWh 环比下降0.46% 广东月度交易价372.32元/MWh 环比持平 [11][70] 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方案 全量自发自用项目核发不可交易绿证 [12][85] - 两部门要求省内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实行统一定价模式 [12][86] - 山西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虚拟电厂建设 青海发布虚拟电厂建设征求意见稿 [12][87][88]
中国华能:多能协同 汇聚迎峰度夏保供合力
中国能源网· 2025-07-24 11:03
台风应对与能源保供 - 公司启动自然灾害Ⅲ级预警,系统各单位高度戒备,各机组、场站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应正常 [1] - 公司构建覆盖水、火、风、光等多种能源形式的保供网络,全力守稳能源保供安全线 [1] - 云南澜沧江流域水电站通过精准调度和优化运行,汛前节水增发电量达10.91亿千瓦时,蓄能转化电量超86亿千瓦时 [2] 水电调度与发电表现 - 澜沧江上游梯级电站单日发电量最高达4.92亿千瓦时,单月发电量最高达120亿千瓦时,累计发电量突破55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 [5] - 小湾、糯扎渡水电站最大日出力峰谷差高达1100万千瓦,最大调峰量相当于11座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的调峰能力 [2] - 澜上6座电站连续20天满负荷顶峰运行,为电力系统安全提供关键调节资源 [2] 新能源发展与表现 - 公司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744万千瓦,包括97个光伏项目、10个风电项目和2个共享储能项目 [7] - 风电和光伏可利用率分别提升至99.54%和99.97%,新能源项目累计贡献绿色电能超4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 [6][7] - 公司构建"128"新能源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管理 [6] 火电运营与精细管理 - 河北上安电厂年累计发电量突破6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2%,储煤能力提升至50余万吨 [8] - 电厂采用国产化DCS睿渥系统,机组可靠性和能效水平显著提升 [8] - 江苏淮阴电厂开展12类典型场景演练,单班卸煤超3500吨,南京燃机电厂四台燃机同时运转应对电网负荷新高 [10] 区域电力供应 - 湖南岳阳电厂6台燃煤机组全力运行,当月累计发电量超4.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 [10] - 重庆两江燃机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全厂装机将达241.86万千瓦,占重庆市火电装机14.5% [10] - 公司通过多能协同布局和精细管理措施,保障迎峰度夏期间能源电力安全可靠供应 [11]
是“能源岛”,更要成为“环保岛”
新华日报· 2025-07-22 20:50
电力供应与需求 - 江苏用电负荷峰值在入夏后不断刷新纪录 [1] - 煤电被描述为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压舱石" [1] - 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电厂二期3号机组于7月15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投入商业运营 [1] 国能常州电厂二期项目 - 项目位于长江常州段常泰长江大桥南几公里处 [1] - 3号机组已投运 4号机组计划7月底至8月初并网发电 [1] - 两台机组均为10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 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达160亿千瓦时 约占常州市全社会用电量的25% [1] - 项目集成多项创新技术 包括高效供热柔性回热 耦合热泵回收闭冷水废热 全工况自适应启停等 [1] - 技术应用可实现20%负荷度电煤耗下降20克以上 宽负荷煤耗指标领先国内外同类机组 [1] 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 电厂为周边供应热力 工业蒸汽 压缩空气 并协助处置污泥 [2] - 发电冷凝后的温排水(40℃)被用于几公里外LNG接收站的气化 用过的水降温至5℃后作为冷源循环利用 [2] - 电厂锅炉温度超1300℃ 可分解城市污泥并转化为电能 焚烧灰渣处理后成为混凝土掺合料 [2] - 目前电厂每年处理15万吨市政污泥 约占常州市污泥总量的40% [2] 煤炭运输与环保措施 - 沿江码头停靠载有5.5万吨燃煤的船舶 采用封闭输送系统 码头几乎无粉尘 [1] - 3号机组可根据电网需求迅速切换煤种制粉发电 [1]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盘中最高价触及5.090港元,创近一年新高
金融界· 2025-07-22 08:58
股价表现 - 7月22日收盘价5.040港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65% [1] - 盘中最高触及5.090港元 创近一年新高 [1] - 当日资金净流入4573.42万港元 [1] 公司业务规模 - 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18,695兆瓦 权益发电装机容量103,875兆瓦 [2] - 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22.39% [2] - 电厂分布覆盖中国26个省区市 并在新加坡和巴基斯坦拥有运营电力公司 [2] 上市历程 - 1994年10月全球首发12.5亿股外资股 纽约交易所上市 [2] - 1998年1月香港联交所介绍上市 同年3月完成2.5亿股外资股全球配售 [2] - 2001年11月发行3.5亿股A股于上交所上市 [2] - 2010年至2018年期间完成多次A股和H股非公开发行 [2] 技术优势 - 国内首家引进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 [2] - 投运国内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及数字化百万千瓦机组 [2] - 建成世界首台海水脱硫百万千瓦机组和国内首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 [2] - 自主研发全国产安全智能型DCS/DEH系统应用于百万千瓦机组 [2] 战略发展 - 持续优化电源结构和区域布局 巩固常规能源领先地位 [2] - 加快发展新能源业务 提升产业协同效应 [2] - 拓展配售服务领域 实现运营水平和质量效益全面提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