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布

搜索文档
平安电工9月10日获融资买入4126.64万元,融资余额2.6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22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0日公司股价上涨3.40% 成交额达2.02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4126.64万元 融资偿还2245.25万元 融资净买入1881.39万元[1] - 融资余额2.65亿元 占流通市值11.30%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1] 融资融券数据 - 截至9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65亿元[1] - 融券方面无交易活动 融券余量0.00股 融券余额0.00元[1] - 融券余额同样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 成立于2015年3月19日 2024年3月28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云母绝缘材料 玻纤布和新能源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 收入构成:电力电工电热云母耐温绝缘材料54.41% 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32.90% 玻璃纤维布及制品11.74% 其他0.95%[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5万户 较上期增加0.62%[2] - 人均流通股2985股 较上期减少0.62%[2] - 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A和东方红睿元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 同比增长16.24%[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29.91%[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7亿元[3]
平安电工9月2日获融资买入2423.33万元,融资余额2.5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3 01:40
股价与融资交易 - 9月2日公司股价下跌3.60% 成交额2.5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423.33万元 融资偿还3858.27万元 融资净流出1434.94万元 [1] - 融资余额2.50亿元 占流通市值10.07%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55万户 较上期增加0.62% [2] - 人均流通股2985股 较上期减少0.62% [2] - 东方红睿华沪港深混合A(169105)与东方红睿元混合(00097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0亿元 同比增长16.24% [2] - 归母净利润1.35亿元 同比增长29.91% [2] - A股上市后累计现金分红1.17亿元 [3] 业务构成 - 电力电工电热云母耐温绝缘材料占比54.41% 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占比32.90% 玻璃纤维布及制品占比11.74% [1] - 公司主营云母绝缘材料、玻纤布和新能源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平安电工股价跌5.05%,招商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8.08万股浮亏损失50.6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58
股价表现 - 9月2日股价下跌5.05%至52.70元/股 成交额1.38亿元 换手率5.48% 总市值97.76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云母绝缘材料(54.41%) 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零部件(32.90%) 玻璃纤维布及制品(11.74%) 其他业务(0.95%)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3月19日 2024年3月28日上市 主营云母绝缘材料 玻纤布和新能源绝缘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1] 机构持仓情况 - 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A基金持有18.08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67%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约50.62万元 基金规模3.21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45.96% 近一年收益93.01%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王平任职时间15年77天 管理规模166.87亿元 最佳基金回报255.86% 最差基金回报-70.6% [3]
原材料涨价 AI拉动 PCB高景气有望延续至四季度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9:25
行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PCB行业头部公司市值显著增长,胜宏科技市值突破2000亿元,鹏鼎控股、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市值均超1000亿元,深南电路、东山精密市值超900亿元,年初至今18家A股PCB概念股股价涨幅超1倍 [2] - 头部PCB产业链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生益电子上半年业绩大增452.11%,铜冠铜箔、合力泰、鹏鼎控股、生益科技等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良好 [2] - AI成为PCB行业成长最大驱动力,带动相关品类市场需求旺盛,推动公司营收利润快速增长 [3] - PCB产业链近期开启密集涨价,生益电子早在第二季度就对PCB产品进行提价 [3] - 玻纤布等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涨价是PCB涨价的重要原因 [3] 半年度业绩与AI驱动 - 截至8月19日,11家PCB产业链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部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倍 [4] - 生益电子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69亿元同比增长91%,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452.11% [5] - 生益科技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6.8亿元同比增长31.68%,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增长52.98% [5] - AI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需求持续带动行业增长,HDI和高多层板等细分领域表现亮眼 [5] - 铜冠铜箔高端HVLP铜箔上半年产量超2024年全年水平,带动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8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9.47% [5] 原材料供应与价格趋势 - 建滔、威利邦、宏瑞兴等公司于8月15日齐发涨价函,每张覆铜板涨价5至10元不等 [7] - 基板用玻纤布短缺是覆铜板涨价关键原因,验证新供应商需要数月时间 [7] - 宏和科技股价4月以来累计涨幅超316% [7] - 全球玻纤布价格2025年上半年触底反弹,日东纺8月提价约20% [7] - 玻纤布占覆铜板成本约30%,供应紧张带动覆铜板涨价,PCB涨价有望持续至四季度末 [8] - 铜价上涨也成为覆铜板涨价驱动力之一,铜价有望继续平稳上涨 [9] 市场需求与产能扩张 - 预计2025年全球PCB市场产值增长7.6%达791.28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5.2% [10] - 服务器、AI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成为市场增长核心驱动力,2025年18+高多层板增速达41.7%,HDI板预计同比增长12.9% [10] - 生益电子投资19亿元建设智能制造高多层算力电路板项目,计划年产70万平方米 [10] - 中材科技拟投资13.02亿元建设年产2600万米特种玻纤布项目 [11] - 生益科技江西二期项目6月起分批投产,全部投产后可新增年产1800万平方米覆铜板及3400万米商品粘结片 [11]
【市场探“涨”】PCB,大爆发!
上海证券报· 2025-08-19 14:47
行业涨价驱动因素 - 近期多种化工品、工业制品、原料价格普遍上涨,市场关注涨价背后的驱动因素、持续性和对产业链的影响[1] - AI成为PCB行业成长的最大驱动力,带动相关公司营收、利润快速增长,并推动产业链开启密集涨价[3] - 上游铜箔、玻纤布供应不足和涨价进一步加剧PCB产业链价格波动[3] PCB行业市场表现 - 胜宏科技市值突破2000亿元,鹏鼎控股、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市值均超1000亿元,深南电路、东山精密市值超900亿元[1] - 年初至今股价涨幅超1倍的A股PCB概念股达18家,其中胜宏科技涨幅459.76%,江南新材涨幅645.80%[1][10] - 生益电子上半年营收37.69亿元(同比+91%),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452.11%),暂居行业业绩增长榜首[6] 产业链供需格局 - 玻纤布扩产或验证需数月,短期供应紧张局面难缓解,对PCB价格形成支撑[3] - 覆铜板厂商建滔、威利邦、宏瑞兴于8月15日集体涨价5-10元/张,主要因玻纤布短缺[12] - 玻纤布占覆铜板成本约30%,其供应紧张和交期拉长将带动涨价持续至四季度末[14] 细分领域需求结构 - AI服务器与高性能计算需求持续带动HDI和高多层板等高端PCB细分领域增长[7] - 铜冠铜箔高端HVLP铜箔上半年产量已超2024年全年,带动净利润同比增159.47%[9] - 2025年全球PCB市场预计增长7.6%至791.28亿美元,其中18+高多层板增速达41.7%[17] 企业扩产动态 - 生益电子投资19亿元建设年产70万平方米高多层算力电路板项目[17] - 中材科技拟投资13.02亿元建设年产2600万米特种玻纤布项目[19] - 生益科技江西二期项目6月起分批投产,将新增1800万平方米覆铜板产能[19] 原材料价格影响 - 铜价上涨成为覆铜板涨价驱动力之一,电网及新能源需求韧性支撑铜价平稳上涨[15] - 日东纺8月对玻纤布产品提价约20%,主要因石英砂等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涨[14] - 全球玻纤布产业呈现中国主导生产、高端日系领先格局,Low-Dk电子布主要由日美企业主导[14]
平安电工20250731
2025-08-05 03:17
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云母绝缘材料及电子级玻纤布领域,主要公司为平安电工和浙江龙泰[2][3] - 平安电工是国内老牌云母供应商,成立30余年,具备全产业链布局(从云母矿到云母制品)[5][8] - 浙江龙泰与平安电工为行业双寡头,但平安电工在电子级玻纤布生产制造能力更强[3][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行业高增长与竞争格局** - 云母绝缘材料行业增速快,新能源车需求驱动(2024年新能源绝缘材料业务同比增速80%)[10][14] - 行业壁垒高(技术、资金、认证),呈现双寡头垄断格局,平安电工与浙江龙泰合计占据主要市场份额[15][17] - 高端云母市场原由海外主导,平安电工实现国产替代(应用于高温工业窑炉、航空航天等)[18] **2 平安电工的核心优势** - **技术研发**:提前布局合成云母(均价6000元/吨 vs 天然云母2000元/吨),研发投入高且费用率控制良好[22][29] - **产品竞争力**:电子级玻纤布毛利高于同业7-8个百分点,新能源绝缘材料满足锂电池热失控防护新标(不起火不爆炸)[6][7][23] - **客户结构**:海内外头部客户长期合作,海外市场占比逐年提升[30] **3 增量市场与趋势** - **合成云母**:性能优越但成本高,平安电工通过产能建设攻关成本问题,未来或成独特竞争优势[22] - **石英纤维布(Q布)**:应用于高阶CCL材料,价值量比上一代提升10倍,平安电工已完成研发并送样测试[25][27] - **集成化趋势**: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方案集成化提升云母用量,平安电工提前布局相关产品[19][31] 其他重要信息 - **政策催化**:锂电池热失控防护新标(2023年修订)要求电池包不起火不爆炸,直接提升云母用量[7][23] - **财务表现**:净利润从2020年10.2%持续提升,主因新能源产品产能爬坡及高端云母占比提高[13] - **估值空间**:当前股价较推荐时已涨50%,但估值仍低于行业平均及可比公司菲利华,存在翻倍潜力[4][32] 风险与挑战 - 合成云母成本较高(6000元/吨),需进一步降本以扩大市场[22] - 石英纤维布需求爆发依赖下游测试进展,产能扩张存在技术壁垒[26][27] 注: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单位换算(原文未明确十亿/百万等),核心数据已保留原文数字及百分比[10][13][22]
PCB上游材料分析框架
国信证券· 2025-07-30 11:3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首次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印制电路板在电子领域应用广泛,电性能是PCB迭代关键指标,其上游主要为铜箔、玻纤布、树脂等原材料行业,覆铜板为重要的中间产品,松下电工的Megtron系列产品为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分级标杆 [3] - AI服务器、普通服务器等需求拉动高端覆铜板市场空间,AI服务器出货量快速上升,普通服务器用覆铜板升级处于关键转型期,高性能服务器对高速覆铜板的需求不断扩大 [3] - 电子树脂对覆铜板性能影响巨大,目前高端覆铜板中常用的树脂有双马树脂、聚苯醚树脂、碳氢树脂,其中碳氢树脂有较大开发潜力,圣泉集团及东材科技均已量产相关树脂并打入主流供应链 [3] - 玻纤布及填料对覆铜板性质有重要影响,内资企业有望快速进入产业链,下一代玻纤布有望采用石英纤维,硅球作为覆铜板最常见的填料,目前改进方向为提高硅球材质纯度及球形度等 [3] - 投资建议关注【圣泉集团】,其自主研发的聚苯醚树脂通过国内重点头部企业认证,建成1300吨/年全自动化产线并实现满产满销,同时拥有碳氢树脂生产能力并稳定供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PCB产业链简介 - 印制电路板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中继传输作用,有“电子产品之母”之称,其上游主要为铜箔、玻纤布、树脂等原材料,覆铜板为制备PCB重要的中间产品,下游包括各类电子产品 [9] - 覆铜板全称为覆铜箔层压板,担负着印制电路板导电、绝缘、支撑三大功能,由玻纤布、树脂、填料和铜箔几部分构成 [12] - PCB成本结构中覆铜板占比最高达27.3%,覆铜板中铜箔成本占比最多为42.1%,树脂和玻纤布占比分别为26.1%和19.1% [14][16][17] - 覆铜板的性能指标大致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环境性能等,其中电性能为核心指标,高频与高速PCB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松下电工的Megtron系列为高速覆铜板领域的分级标杆 [22] - 高端覆铜板可分为高频覆铜板、高速覆铜板和高密互联用基板,IC载板是对传统集成电路封装引线框架的升级 [23] 2 高端PCB下游需求简介 - 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 - 2033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01%,2025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预计达到213.1万台,同比增速27.6%,未来预计仍将保持15%以上的增速 [32] - AI服务器与普通服务器核心处理器结构差别较大,AI服务器中GPU板组为增量,三部分都会应用到高端CCL,部分高端AI服务器中PCB已使用M8级别CCL [40] - 2020 - 2024年全球服务器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5%,2025年预计达到1630万台,服务器平台用覆铜板升级处于关键转型期,高性能服务器对高速覆铜板的需求不断扩大 [44] - 2023 - 2028年服务器用PCB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11.6%,2029年可达189.2亿美元,2024 - 2026年全球高端CCL市场规模有望从不足40亿美元增加至超6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8% [48] - 高速板市场日本松下为业内标杆,台资企业联茂电子、台耀科技处于第二梯队,高频板以罗杰斯为行业代表,泰康尼处第二梯队,内资企业与前述企业尚存在较大差距 [54] 3 PCB树脂体系 - 电子树脂是覆铜板制作材料中唯一具有可设计性的有机物,覆铜板胶液配方主要由主体树脂、固化剂、添加剂、填料、有机溶剂等组成 [59] - 根据终端设备厂商对覆铜板低信号传输损耗的要求,基板材料可分为四个级别,常用的用于CCL板制备的树脂材料有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等 [64] - 环氧树脂是当前覆铜板中产量最大、使用最多的产品,但需改性以扩大使用范围 [70] - 双马来酰亚胺须改性才能实际应用,氰酸酯树脂固化后质地较脆,日本三菱瓦斯在全球BT树脂领域占据主导,我国东材科技在双马来酰亚胺方面实现了突破 [75] - 聚苯醚树脂在应用中常通过分子设计改性,目前覆铜板中常用双端丙烯酸酯基PPO树脂,海外仅有沙比克等具备量产电子级PPO能力,我国圣泉集团已实现千吨级产线满产满销 [79] - 碳氢树脂具有优异的低介电、低损耗性能和极低的吸水性,但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常用的碳氢树脂体系有聚丁二烯体系等 [82] - 聚四氟乙烯具有出色的低介电性能,但存在本征导热系数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 [90] 4 PCB用玻纤布 - 电子纱是制造电子级玻璃纤维布的主要原材料,电子布可按定位、厚度、功能进行分类 [96] - 现有的低介电玻璃大多是硅硼铝体系玻璃,想要降低玻璃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需调整玻璃配方,下一代玻纤布将采用石英纤维 [99] - 目前特种玻纤布生产厂商主要有日本日东纺织株式会社等,东日纺产品为标杆产品,国内中材科技等企业也在快速追赶 [102] 5 PCB用填料 - 二氧化硅是覆铜板中最常用的填料,硅微粉根据形态可分为角形硅微粉和球形硅微粉,球形硅微粉主要有三种技术路径,性能和单价依次上升 [108] - 硅微粉与下游有机基材结合应用时可通过改变表面性质或物理表征改善问题,等级越高的CCL对填料要求越高,联瑞新材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 [112] 6 相关标的 - 圣泉集团高端电子用树脂产能规模快速扩张,自主研发的聚苯醚树脂通过认证并满产满销,拥有碳氢树脂生产能力并稳定供货,同时传统树脂优势明显,生物质利用业务技术先进 [120]
覆铜板市场调研
2025-07-23 14:3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覆铜板行业 - **公司**:建涛、南亚、台光、台耀、联茂、生意公司、巨石、泰山、台湾富桥、汉宇博德、建顶、沪电、腾讯、阿里巴巴 [2][3][4][7][10][13][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价格趋势** - 2025年上半年3 - 4月及7月因特朗普关税政策铜价上涨,预计政策落地后稳定在9000 - 9300美元,期货与现货倒挂不会长期持续 [2][3] - 南亚玻璃布价格稳定,巨石和泰山等玻纤布厂产品价格有涨幅,传统低阶玻纤布生产商台湾富桥转向高价值产品 [2][4] - 覆铜板行业调价机制调整为轮铜涨幅超800点评估,虽短期铜价触及1万美元但预计回落,受政策干扰大 [2][5] - **订单情况** - 覆铜板订单两极分化,优质订单需求旺盛,差的订单需求不足,订单不佳业务自行吸收成本 [2][6] - 南亚AI领域订单好,台光已接2026年下半年订单,产能利用率75% - 60%,低端普通KB产能下降 [2][7] - 传统服务器、消费电子和汽车类产品利润率降低甚至亏损,AI相关产品毛利率30% - 40%,对成本上涨承受能力强 [2][7][8] - **企业动态** - 南亚在AI领域处于打样阶段,努力拓展欧美市场并研发马7、马8和马9材料 [2][9] - 台光在昆山、广东和台湾同步扩建厂房,可能逐步放弃汽车类订单转向AI Server订单 [2][10][11] - 台耀守着现有产能不扩建 [10] - 生意公司国内与腾讯、阿里巴巴合作紧密,欧美市场因红色供应链问题拓展缓慢 [14] - 建涛对原材料价格变化反应迅速,订单不理想时会吸收部分成本 [15] - **市场竞争** - 整体需求不佳,企业竞争激烈,二三线厂商低价策略难持续,原材料上涨时企业或同步涨价,但传导至终端客户不确定 [1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中低端市场如手机、工业和汽车类传统市场需求疲软,6 - 9月CCL传统旺季实际比4 - 5月差,因关税政策使4 - 5月提前下单 [12] - 建涛产能占用率约五六成,生意公司订单接近满载,能处理高、中、低阶订单并研发低价型产品竞争份额 [13] - 台光优势是有强大营销团队,与终端客户紧密联系获取信息绑定订单,推动PCB厂按要求购买产品 [19] - 南亚观察铜价,若均价达9800 - 10000元/月可能反馈成本调价,4月有小幅针对低于成本规格的调整,再调下半年利润或改善 [17][18]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江西山区小县如何用一根“细丝”拉出百亿级产业?
新华社· 2025-06-26 13:40
行业概况 -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单丝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五分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1] - 上犹县集聚玻纤企业195家,去年经营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形成全国少有的从原料到成品的完备产业链 [1] - 玻纤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高,竞争白热化,上犹县贡献过半的工业产值和税收 [2] - 全县5个劳动人口中就有1个从事玻纤或周边工作 [2] 产业链发展 - 从原料加工到应用产品的五级玻纤产业链上犹都有企业涉足,全国少见 [2] - 池窑项目每年生产5万吨玻纤纱,至少一半供给本地控火毯、覆铜板、管材等加工企业 [3] - 形成安全防护、电子基材、绿色建材三大细分产业群 [3] - 上下游配套吸引40多家下游企业落户 [3][4] 市场表现 - 国标电动车头盔占全国市场25%,电缆绝缘防腐蚀辅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控火毯等消防安防产品销量占全国市场30% [2] - 全球玻纤行业低迷,上犹逆势扩张,20多家企业增资扩产、80多家投资技改,新引进6个投资过亿元项目 [2] - 今年前4个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7%,工业投资增长31% [2] 技术创新 - 与2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组建玻纤产业研究院,每年引育上百名高层次人才 [6] - 浇铸新工艺大幅提升玻纤管材强度和轻量化水平 [6] - 研发热塑技术让风电叶片等玻纤材料都能回收利用 [9] 政策支持 - 产业基金投资股权扶持龙头企业,打通天然气供应管道保障能源 [3] - "免申即享"政策让符合条件的企业不用申请就能自动获得技改补助等资金 [6] - 县级供应链平台出资代购原材料、代销新产品,降低采购成本 [6] 应用拓展 - 使用玻纤材料的匹克球拍去年国内销售10万套,公司成为国家匹克球球拍类标准牵头起草单位 [8] - 高性能顶管管材和高温控火毯等新产品研发获得奖励 [8] - 累计主导或参与制定玻纤领域各级标准52项 [8] 智能化升级 - "共享智造"改革由地方平台和链主企业共同出资购置自动化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共享服务 [9] - 首个"共享智造"车间计划年底投入使用 [9] - 年产15万吨玻纤拉丝生产基地正在建设,将填补电子级玻纤纱生产空白 [9]
平安电工(001359):首次覆盖报告:传统与新能源并进,为安全保驾护航
天风证券· 2025-06-19 0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基础化工/塑料,6个月评级为买入(首次评级),当前价格28.49元,目标价格34.9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电工以云母业务为基石拓展上下游,成长性体现在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材料海外市场增量大、耐高温云母绝缘材料出海且下游领域有望超预期、玻纤布涨价有利润弹性且向玻纤制品发展 [1][15][1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云母业务为基石,新能源拓宽成长空间 - 主营业务为云母材料、新能源云母和玻纤布,新能源云母业务增长最快,2024年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81.41%,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5%到2024年的21% [15] - 云母制品下游应用广泛,包括电线电缆、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原材料来自云母矿与人工合成云母等 [18] - 全球云母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23 - 2027年世界云母材料市场复合增长率为18.00%,2027年市场规模达418.10亿元 [23] - 公司成立超30年,是中国中车、宁德时代等海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伙伴,截止2024年底共取得各类授权专利159项,其中发明专利33项 [30][31] - 实控人为潘协保等六人,合计控制发行人68.66%的股份,股权结构稳定 [33][34] 耐高温云母绝缘材料:从云母到解决方案,开拓海外市场 - 拥有从云母原料到各类云母绝缘材料产品完整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优势,2024年云母绝缘材料营收7.3亿元,同比增长5%,毛利率38.2% [37] - 计划布局云母矿,如人工合成云母项目和非洲云母原矿计划,2022年直接材料在成本中占比最高,达54.1% [41]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21年的16%提高到2024年的26%,2024年海外毛利率为52.7%,高于国内22.9pct [44] 新能源安全防护复合材料:电池新规云母或再升级,国内外产能陆续释放 - 2026年7月起实施的电池新规将“不起火、不爆炸”修订为强制性要求,云母材料或再升级 [47] - 2022 - 2024年新能源安全防护材料收入分别为0.6、1.2、2.2亿元,同比增长42%、96.4%、81.4%,毛利率分别为28.8%、38.4%、33.4% [50] - 云母产品可用于电池模组、电池包、电芯、线路保护等,国内、海外产能逐步落地,交付能力升级 [51][54] 玻纤材料:从玻纤布到玻纤制品,拓宽产品下游 - 玻纤布包括工业级和电子级,可用于云母绝缘材料补强或作为工业材料基布,下游应用于交通运输等领域 [20] - 2021 - 2024年玻纤布营收分别为1.6、1、1.1、1.1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0.9%,毛利率23.4%稳中有升 [61] - 公司计划由玻纤布向玻纤制品领域拓展,在通信玻纤等领域实现国产替代 [57] 公司竞争力:产品创新能力强,工艺优势明显 - 构建全产业链布局,从基础材料延伸到终端应用产品,强化产品迭代创新与成本控制优势 [63] - 构建多维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多项体系认证,“PAMICA”品牌在国际市场获认可 [65] - 构建立体化研发体系,开展“云母 +”复合材料专项攻关,智能制造技术领先,定制化工艺优势明显 [4][6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12.6、15.1、18亿元,同增19%、20%、20%;归母净利2.6、3.1、3.7亿元,同增19%、20%、20% [5][70] - 给予2025年PE 25x,对应股价34.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