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达·魔都号邮轮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造船凭什么让国际船东“追着”下单?意大利船东称已超越日韩
搜狐财经· 2025-09-29 04:22
探秘上海外高桥:中国造船业的钢铁交响曲 本周日晚22点,锁定凤凰卫视中文台,《近观中国》将带您走进这个充满工业魅力的地方。本期节目特别邀请英国观察员大牛,为您揭秘这些钢铁巨兽是 如何从图纸变为现实的?中国造船业凭什么赢得全球青睐?国际船东为何纷纷选择中国制造?让我们一同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站在黄浦江畔的外高桥码头,眼前林立的钢铁巨轮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城堡。从精密的阿芙拉型油轮到正在建造的中国第二艘豪华邮轮,从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第600艘交付船舶到不断突破的自主创新技术,这座造船厂正以铿锵有力的步伐,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全新高度。 【速度与精度:80天打造万吨巨轮】 在外高桥造船厂,每一艘巨轮的诞生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周丰华,这位参与过三艘11.4万吨油轮建造的项目经理,正带领大牛参观一艘即将完工的希 腊订单。船体已完成80%的庞然大物静静停泊在船坞中,等待着最后的梳妆打扮。 从第一块钢板下坞到半船成型只需22天,周丰华指着船体解释道,之后进行焊接、喷漆和舾装作业,40天左右就能完成起浮。整个建造过程就像一场精心 编排的交响乐,每个环节都严格把控。最终,一艘万吨巨轮从无到有仅需80余天,这样的中国速度令大牛 ...
海洋经济踏浪逐梦
经济网· 2025-09-01 09:01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 海洋经济正驶入高质量发展新航道 涵盖现代化海洋牧场 海上风电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 港口智能化改造和航运服务体系升级等多个领域 [1]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海科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能源开发 高端装备 生物医药 文化旅游等产业发展如火如荼 [1] - 蔚蓝疆域上正在书写人海和谐 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发展前景广阔 [1] 海洋牧场与养殖业 - 山东爱伦湾海洋牧场 渔民驾驶满载海带的船只驶回收获码头 [3] - 广东雷州市覃斗镇北部湾海域 智能化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创造海水养殖高效益 [7] - 养殖工人在海洋牧场进行养殖作业 [9]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沙江镇养殖户用小船将采收的鲜海带运送上岸 今年"中国海带之乡"霞浦县35万亩"海上田园"迎来丰收 [18] 海上风电与能源开发 - 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绿华岛上的风电场组错落有致 风力发电机组在海风的作用下缓缓转动 不断输出绿色能源 [5] - 山东烟台招远 40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 [11] 海洋旅游与邮轮产业 - 今年4月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岛开启中国海岸巡游首站 创青岛邮轮母港单日出入境旅客新高 [13] - 山东威海荣成市爱伦湾海洋牧场 游客带着放暑假的孩子们乘坐游船到观光平台游玩避暑 [16] - 海南三亚 众多游客在海边体验水上项目 [20] 港口与航运体系 - 广东深圳盐田港巨轮列阵 卸货区车流不息 [14]
经济实力:家底更加殷实
经济日报· 2025-08-13 22:23
经济总量与增长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重要关口 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 2022年突破120万亿元 2024年超过130万亿元 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左右[4] - 2021-2024年平均经济增速达5.5% 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之和[4] - 对世界经济增长年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成为全球最大经济增长动力源[4] 产业与基础设施优势 - 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居世界首位 220多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5] - 拥有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及5G基站、风电装机、光伏装机等基础设施[5]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6]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2024年油气总产量首次超4亿吨油当量 发电量达10万亿千瓦时[6]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近50% 增量达1.2万亿元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至2.68%[7] - 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372.7万件 较"十三五"末提升6.1个百分点[7] - 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较"十三五"末增长4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3.8% 占GDP比重达10.4%[9] - "三新"经济增加值达242908亿元 占GDP比重18.01% 比上年提高0.43个百分点[9] 内需市场与消费升级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万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51.4万亿元[10] - 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86.4% 最终消费平均贡献率56.2% 较"十三五"提高8.6个百分点[10][11] - 服务消费支出占比提升至46.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2025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11] 对外开放与投资 - 累计吸收外资超7000亿美元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全部"清零"[12] - 2024年货物进口规模达2.6万亿美元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高于整体投资[11][12] - 过去4年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780万套 核电铁路等领域推出民资入股项目[11]
截至8月10日 今年已有超390艘次邮轮从上海口岸出入境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17:30
邮轮行业运营数据 - 2025年1月1日至8月10日上海口岸出入境邮轮数累计超390艘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52.7% [1] - 同期乘坐邮轮出入境旅客总量突破125万人次 较2024年同期增长51.1% 较2019年同期增长9.1% [1] - 8月13日单日办理邮轮出入境旅客2.1万余人次 暑期多次出现多艘7万吨级以上大型邮轮同日靠泊 [1] 邮轮航线与运营主体 - 当前有爱达·魔都号、海洋光谱号、地中海荣耀等多艘大型邮轮在沪运营母港航次 [1] - 航线覆盖韩国济州、日本冲绳等港口 多船同靠日出入境旅客数量显著超过去年同期 [1] - 8月2日海洋光谱号邮轮入境搭载旅客超5000人次 其中外籍旅客达1600余人次占比超31% [2] 政策支持与便利化措施 - 中国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 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达55个 [2] - 适用中国单方面免签政策国家达46个 形成全方位入境便利化格局 [2] - 边检机关采用简化通关模式 对外籍旅客免予留存指纹生物信息 实施随船查验提升效率 [2] 国际旅客出行模式 - 国际旅客选择"飞机+邮轮"组合方式开启中国之旅 出现飞抵中国后无缝衔接邮轮的情况 [2] - 外籍旅客来自俄罗斯、美国、加拿大等50多个国家 邮轮公司吸引多元化客源 [2]
中国母港邮轮航线为何悄悄变长?
虎嗅· 2025-08-01 01:41
行业趋势 - 中国母港邮轮市场正从短航线转向长航线,多家公司推出7晚以上的产品以应对市场变化[18][21][34] - 暑期旺季短途航线一票难求,但爱达·魔都号载客量5000人实际仅登船不到3000人,显示差异化需求[10] - 招商维京推出15天"魅力日韩之东京线",蓝梦邮轮推出14天东南亚航线,长航线布局加速[19][20] 产品策略 - 长航线设计聚焦小众目的地如日本舞鹤、新澙、函馆,区别于传统福冈、釜山等网红港口[12][17][67] - 航线延长提升客单价,8晚9天航线价格动辄翻倍,筛选出高消费力客群[35][61][64] - 船上盈利依赖酒水、岸上观光等二次消费,长航线使消费时长翻倍[46][47][48] 客群变化 - 主力客群转向活力老人、亲子家庭及结伴出游群体,其假期需求已超出短航线承载能力[41][58] - 邮轮老饕更追求深度体验,"邮轮+深度游"概念逐渐成型[56][65][69] - 长航线客群消费能力强,对价格敏感度低,推动船票锚点从千元级跃升[60][62][64] 竞争格局 - 短航线陷入价格战,去年暑期三晚四天航线出现"白菜价",倒逼行业转型[33][34] - 长航线对标国际成熟市场,如加勒比海7晚8天起步的深度游模式[37] - 船公司形成"短航线种草+长航线收割"的双轨策略,产品线拓宽标志市场成熟[51][52] 运营挑战 - 长航线需平衡航期与舱位消化速度,对市场教育及运营稳定性要求更高[70][71] - 内容创新与服务力成为核心竞争点,短平快模式转向慢生意逻辑[72][73]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首次迎来三船同靠母港作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09:30
邮轮行业动态 -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单日出入境人次突破2.2万,创复航后最高纪录 [1] - 歌诗达"赛琳娜号"、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和"爱达·魔都号"三艘大型邮轮首次同时开展母港运营 [3] - 2023年全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预计接靠邮轮数量超过230艘次 [3] 公司运营策略 - 歌诗达"赛琳娜号"推出中国首个"多母港"航线,覆盖上海、福冈、济州三地 [3] - 皇家加勒比"海洋光谱号"以"就这么自在"品牌理念强化高端休闲体验 [3] - "爱达·魔都号"结合国潮元素推出"哪吒闹海"主题活动 [3] 未来航线规划 - MSC地中海邮轮"荣耀号"将于7月13日回归,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母港运营并推出中国大陆首个海上乐高巡游 [3] - "爱达·魔都号"7月24日开启9天8晚日韩深度游长航线,途经济州、舞鹤、新潟和函馆 [3] 行业国际化发展 - 上海宝山区通过国际推介会深化中外邮轮产业合作,提升全球知名度 [4] - 上海邮轮母港持续吸引国际品牌靠泊,目标打造全球枢纽港 [4] - 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将完善配套并推出特色文旅产品 [4]
融合场景亮点纷呈 服务消费创新升级添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06-08 22:15
文旅消费 - 夏季文旅订单增多,暑假家政服务预订热度上升,体育赛事成为消费新热点 [1] - 商务部启动"服务消费季"活动,推动商旅文体健融合发展,培育"旅游+"、"体育+"等融合消费场景 [1] - 飞猪"618"购物节数据显示,主题乐园游、邮轮游销量翻倍增长,飞猪官方直播间成交额同比翻三番 [3] - 海昌海洋公园计划引入祥源控股集团,形成"从云端到海底"的全场景消费闭环 [3] - 上海乐高乐园7月5日开园,搜索量大幅增长,IP热度带动"未开先火" [3] - 爱达邮轮联合上影元推出"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开启海上国潮文化之旅 [3] - 电影暑期档超过60部中外影片定档,暑期档票房占比全年30%,有望同比改善 [4] - 云南省发放10亿元消费券,涵盖住宿、餐饮、电影等领域 [4] 家政服务 - 暑期带娃需求咨询量增多,小时工服务受欢迎,3小时服务涵盖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等 [5] - 京东"618"开场1小时,家政、家电清洗、洗衣服务成交额同比增长100% [5] - 家政企业采用线上小程序资料筛选、线上面试等形式提升供需对接效率 [5] - 商务部提出扩大优质家政服务供给,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5] - 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偏低,需建立更健全的人才培育体系 [7] - 90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需求从传统业态向全生活场景转变,包括亲子关系指导、宠物照料等 [7] 体育消费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带动文旅消费,常州"9.9元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带动线上销量翻倍,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超2万单 [8] - 每单位体育消费支出可产生7.8倍关联产业收益 [8] - 金陵体育部分场地器材用于"苏超"联赛,共创草坪股票因"苏超"热度连续5日涨停 [8] - 山东省2025年计划举办国家级以上赛事200场,5000人以上马拉松50场,鼓励建设户外运动设施 [9] - 上海推出体育消费资源整合平台,开放赛事资源给商业地产、旅游平台等市场主体 [9] - 中小型赛事应推动办赛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大型赛事需强化科技赋能、跨界合作 [9]
今年1月至4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数同比去年增长逾105%
中国新闻网· 2025-04-30 09:49
邮轮市场表现 - 2025年1月至4月上海邮轮口岸出入境邮轮约230艘次,同比增长105.3% [1] - 同期出入境人员约88万人次,同比增长78.2% [1] - 前4个月浦江边检站查验出入境外籍旅客4.8万余人次,其中2万人次享受免签便利 [1] - 上海港累计接待超20艘次访问港邮轮 [1] 邮轮服务创新 - 浦江边检站提供"靠港即下、好来快走"高效通关服务 [1] - "爱达·魔都"号邮轮打造"邮轮+文化"文旅新体验 [1] - "海洋光谱"号采用"飞机+邮轮"模式吸引外国旅客 [1] - 访问港邮轮与航班、高铁、大巴实现无缝衔接,构建"一程多站"旅行圈 [1] 邮轮经济带动效应 - "邮轮+""+邮轮"复合型旅游产品带动周边文旅消费、酒店餐饮等产业协同发展 [2] - 推动中国邮轮市场国际化、品牌化进程 [2] 五一假期预期 - 5月1日-5日预计出入境邮轮超10艘次,旅客3.7万人次 [2] - 5月5日上海两大邮轮港口将首次实现"四船同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