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智家APP

搜索文档
海尔智家:完善用户投诉响应与管理机制| 2025华夏ESG实践品质甄选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4 09:40
公司背景与资本市场布局 - 海尔智家是海尔集团旗下专注于智慧住居赛道的子公司 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 [1] - 公司于1993年在上交所A股上市 2018年在法兰克福中欧国际交易所D股上市 2020年在港交所H股上市 形成"A+D+H"全球资本市场布局 [1] - 全球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超三分之一 [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2024年国内运营区全部工厂及海尔Europe全部工厂均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 - 46家国内工厂通过QC 080000无有害物质认证 认证覆盖率达96% [2] - 5家国内工厂首次通过ANSI ESD S20.20防静电管理体系认证 累计13家工厂获此认证 [2] 用户服务数字化升级 - 建立服务商与服务人员工作台系统 2024年升级用户交互系统 支持文字/语音/视频多形式交互 [2] - 通过大数据实现用户需求智能识别与秒级派单响应 [2] - 创立量子小店模式 提供家电清洗/水电路改造/家政清洁等一站式社区化服务 [2] 投诉响应与服务质量 - 建立数字化用户投诉管理机制 实现客户需求秒级响应 [3] - 2024年接收66,212条产品及服务投诉 结案率与解决满意率均达100% [3] - 搭建全流程数字化培训体系 2024年开展线下实操培训超7,300次 覆盖服务人员10万余人次 [3][4] - 完成服务商培训5,700余家 培训场次超1,100次 [4] 质量管理理念与行业认可 - 坚守"人单合一 人人质量"理念 构建全流程质量管理体系 [4] - 设立用户体验委员会 以严苛标准优化产品体验 铸就家电生态领域卓越口碑 [4]
海尔智家:完善用户投诉响应与管理机制|2025华夏ESG实践品质甄选案例
华夏时报· 2025-09-24 09:36
企业概况 - 公司为海尔集团旗下智慧住居业务板块主体 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1] - 公司实现A股(1993年上市) D股(2018年法兰克福上市) H股(2020年香港上市)全球资本市场布局[1] - 全球员工总数超10万人 其中外籍员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1] 质量管理体系 - 2024年国内运营区全部工厂及欧洲全部工厂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 - 46家国内工厂通过QC 080000无有害物质认证 认证覆盖率达96%[2] - 5家国内工厂首次通过ANSI ESD S20.20防静电管理体系认证 累计达13家工厂获此认证[2] 用户服务系统 - 建立服务商与服务人员数字化工作台系统 2024年升级用户交互系统[2] - 用户可通过APP 小程序等平台以文字 语音 视频形式直接交互[2] - 依托大数据实现需求智能识别与秒级派单响应[2] 创新服务模式 - 创立量子小店模式 聚焦家庭生活场景服务[2] - 建立社区用户中心的一站式多渠道服务 覆盖家电清洗 水电路改造 家政清洁等定制需求[2] 投诉管理机制 - 建立数字化用户投诉响应与管理机制 实现客户需求秒级响应[3] - 2024年接收66,212条产品及服务投诉 结案率与解决满意率均达100%[3] 培训体系 - 搭建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培训体系和操练考比体系[3] - 2024年全国开展线下实操培训超7,300次 参与服务人员10万余人[3] - 完成服务商培训5,700余家 培训场次超1,100次[4] 品质管理理念 - 坚守"人单合一 人人质量"理念[4] - 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 涵盖有害物质管控及ESD静电防护[4] - 设立用户体验委员会 持续优化产品使用体验[4]
用制度再造激活中层价值
36氪· 2025-08-13 03:26
中层管理者角色争议与演变 - 过去十年间中层管理者常被视为流程制造者、会议组织者和命令传递者被贴上低效保守脱离一线实际的标签这种认知导致企业减少对中层岗位的投资和人才布局 [1] - 互联网企业崛起推动扁平化组织范式许多技术驱动初创公司采用极简管理层级和自驱文化中层被视为阻碍创新和增加内耗的官僚装置 [1] AI时代中层管理者的结构性挑战 - 技术提升组织效率但未解决战略传导高效执行和敏捷响应的结构性张力AI缺乏构建意义引导情绪和整合冲突的能力无法判断团队士气或建立组织信任 [2] - 中层应转型为连接战略与执行承接文化与人机协同的关键枢纽需具备理解数据技术的能力并引导团队调和关系构建组织韧性 [2] 中层管理者角色重塑 - AI推动中层从管理者向赋能者转型传统流程管理员角色失效未来需具备战略思维情感领导与系统协同能力 [3] - 企业需从制度赋权角色重构流程优化协同机制嵌入评价体系激励机制升级三方面进行系统性变革以支持中层转型 [3][4] 适配AI时代的组织模式 - 平台型结构以任务和价值链为核心单元强调中层平台领导角色项目制组织以关键任务为基本单位赋予中层动态领导作用双结构嵌套模式保留运营职能同时设立敏捷任务网络 [5] - 华为采用平台化底座加场景化项目制转型Cloud BU构建平台化能力中台加垂直行业军团双层架构中层管理者担任解决方案负责人主导端到端交付 [7] 中层管理者赋权机制 - 华为通过项目经理责任制赋予中层临时资源调配权执行流程优化建议权和预算动态分配权通过平台接口人机制调用技术中台能力并反馈场景化需求 [8] - 评价体系包括金牌项目经理动态评估以收入贡献协同效率提升和NPS评分为核心指标职级晋升与TUP绑定项目成果直接影响职级评定 [8] 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 需具备AI素养理解算法逻辑和数据应用边界心理安全管理能力保持团队稳定和信任系统协调与组织设计能力打通部门壁垒和链接资源 [9][10] - 培训体系应开发情境化训练课程如AI决策博弈模拟和人机协同冲突案例推动跨部门轮岗和项目领导制构建多元成长方向结合能力评估和导师辅导 [10] 激励与评价体系改革 - 引入组织贡献指标体系评估跨团队沟通和组织韧性提升融合AI数据与多源360度反馈机制打破单一上级打分路径设立组织创新奖协同效能奖等荣誉制度 [11] - 海尔采用用户价值市场收益双维评价体系用户价值维度考核注册用户数和LTV市场收益维度以市场化结算机制衡量可持续盈利能力 [12] 平台化组织转型案例 - 海尔取消传统中层管理部门构建平台加小微生态原中层通过竞单上岗成为平台主或小微核心职责转向资源整合和创业支持权限与小微绩效直接挂钩遵循用户付薪原则 [12] - 海创汇平台提供创客实验室产业加速资本对接全周期支持原中层可发起智能家居项目获得供应链资源和风投资金职业路径包括平台运营者小微创始人和生态协同官 [13] 组织文化重构 - 企业需构建协作赋能文化中层转变为连接者支持者和赋能者倡导共创共担共成长理念提供心理安全感和价值认同感 [15] - 阿里达摩院定位中层为连接技术研发与人类福祉的桥梁设立技术向善委员会主导跨界合作确保AI模型兼顾隐私保护和公平性 [16] 文化机制与人才创新 - 达摩院实施无KPI考核通过影响力评估体系如开源贡献和行业标准制定衡量科研价值引导中层专注前沿技术探索 [17] - 构建AI加科学家复合型人才网络引入非技术背景专家如数学家和哲学家打破技术孤岛推动跨学科协同和价值共建 [17] 技术与社会共生战略 - 达摩院中层成为用户连接者和生态布道者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互动定义算法场景平头哥半导体推出开源芯片计划降低AI算力门槛支持中小企业 [18]
智能家居“用着累”?三翼鸟凭主动服务获“2025智能家居品牌领航者奖”
环球网· 2025-07-16 05:07
行业现状与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821亿元,增速明显加快 [1] - 智能家电细分品类占比高达81%,控制与连接品类仅占10%,反映硬件端优势明显但软件协同滞后 [1] - 37%的智能家居用户平均使用4.3个APP,设备间互联互通不足导致体验割裂 [1] 用户体验痛点与改进方向 - 当前智能家居存在"用着累"问题,主要源于多APP切换操控和被动控制模式 [1] - 行业需从"人适应设备"转向"设备适应人",通过AI主动识别和感知技术提升体验 [5] - 技术应融入具体场景(如客厅空气优化、阳台防风雨),实现无感化主动服务 [5] 头部企业创新实践 - 三翼鸟凭借AI智慧家方案获"2025智能家居品牌领航者奖",其智家大脑系统实现主动服务能力突破 [1][5] - 海尔智家APP月活超1100万,支持全屋设备联动(如厨房烟机与调料柜智慧联动) [5] - 提供全屋定制到局部焕新方案,覆盖厨房嵌入、宠物阳台、适老化卫浴等多样化场景 [5] 数字化解决方案 - 三翼鸟平台支持AI快速定制,用户可通过APP完成户型选择、方案生成等全流程 [7] - 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施工、交付环节透明可视,提升服务效率 [7] - 行业需回归用户需求本质,通过场景化方案解决实际痛点才能真正普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