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洋河大曲
icon
搜索文档
洋河股份9月17日获融资买入1990.39万元,融资余额14.9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24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7日洋河股份股价下跌0.29% 成交额2.92亿元 融资净卖出763.33万元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5.09亿元 [1] - 融资余额14.97亿元 占流通市值1.39%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1] - 融券余额1276.45万元 融券余量17.83万股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9.07万户 较上期增加1.68% 人均流通股7898股减少1.65% [2]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增持601.72万股至4919.22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68.70万股至2046.76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1074.39万股 酒ETF新进持股1000.56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96亿元 同比减少35.32% [2] -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同比减少45.34%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63.4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6.55亿元 [3] -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与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白酒生产销售 收入构成中白酒占比97.96% 其他补充业务1.91% 红酒0.13% [1] - 公司位于江苏省宿迁市 2002年12月27日成立 2009年11月6日上市 [1]
「一城一酒」“白牛二”从光瓶酒“王者”到销量萎缩,顺鑫农业深陷名酒下沉竞争压力
华夏时报· 2025-09-05 14:29
核心产品表现 - 牛栏山核心产品白牛二(42度500ml陈酿酒)销售量从2020年41.69万千升降至2024年23.91万千升,4年累计降幅达42.6% [2][4] - 2025年上半年白牛二销售量同比减少33.05%至11.54万千升 [2][4] - 公司推出265ml小包装产品,2024年销售量1.36万千升(同比增2.86%),但2025年上半年同比降29.58%至6946.81千升 [4] - 高端化产品金标陈酿2022年销售量同比增1479.71%至1.12万千升,但2023-2024年分别同比下滑41.86%和19.8%,2025年上半年同比降5.81%至2091.23千升 [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白酒业务营收36.06亿元,同比下滑23.25%,其中低档酒营收25.78亿元(同比降25.41%)占白酒营收比重71.5% [5][6] - 公司整体营收45.93亿元(同比降19.24%),净利润1.73亿元(同比降59.09%) [6] - 白酒业务营收从2021年102.25亿元连续下滑至2023年68.23亿元,2024年略回升至70.41亿元 [6] 行业竞争格局 - 名酒企业加速布局光瓶酒赛道:洋河股份2025年6月推出高线光瓶酒洋河大曲,泸州老窖9月宣布推出全新二曲产品 [2][3][7] - 五粮液、山西汾酒、郎酒等早已进入光瓶酒领域 [3] - 北京二锅头酒业旗下永丰品牌推出新品(如永丰二锅头记忆精品、永丰纯粮酒) [3] 市场环境与挑战 - 光瓶酒赛道呈现挤压式增长态势,行业库存高企形成渠道积压 [7] - 消费疲软及"禁酒令"政策影响餐饮渠道,对主打低收入人群的白酒产品造成冲击 [5][7] - 名酒企业通过降维打击推出高性价比光瓶酒,分流原有口粮酒需求 [7] - 光瓶酒价格带拓宽,从补充性产品逐渐成为新生代消费者重点选择 [7]
洋河股份涨2.03%,成交额2.1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63.6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1:5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75.35元/股 成交额2.18亿元 换手率0.19% 总市值1135.1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63.6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97.72万元(买入587.44万元占比2.70% 卖出1385.16万元占比6.36%) 大单净买入1961.35万元(买入5665.00万元占比26.01% 卖出3703.65万元占比17.00%) [1] - 年内股价下跌4.4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25%/9.58%/17.6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白酒生产销售(收入占比97.96%) 主要品牌包括洋河蓝色经典/洋河大曲/敦煌古酿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白酒Ⅱ-白酒Ⅲ 概念板块涵盖融资融券/长三角一体化/高派息/江苏国资/MSCI中国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9.07万户 较上期增加1.68% 人均流通股7898股减少1.65% [2] - 招商中证白酒指数A增持601.72万股至4919.22万股(第五大股东) 香港中央结算减持268.70万股至2046.76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1074.39万股(第八大股东) 酒ETF新进1000.56万股(第九大股东) [3] - 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与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与分红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47.96亿元 同比减少35.32%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同比减少45.34%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563.4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96.55亿元 [3]
洋河股份中报:深蹲蓄力,行业变局中的反脆弱“进化”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28 12:38
行业背景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面临政策调整期 消费结构转型分化期和存量竞争深度调整期的"三期叠加"局面 [2] -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重塑的大变局 多重压力下整个行业笼罩在不确定性中 [2] - 行业去泡沫化并重新寻找平衡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7.96亿元 归母净利润43.44亿元 [1][2] - 营收同比降幅35.32% 净利润同比降幅45.34% [2] - 中高档白酒贡献超八成收入 毛利率达80.27% 同比上涨0.87% [8] - 线上销售收入达2.2亿元 [8] - 省内营业收入71.21亿元 省外收入73.92亿元 [10] 经营策略与举措 - 降产能去库存成效显著 白酒生产量同比减少51.63% 库存量同比减少33.96% [7] - 以开瓶为政策导向 对主导产品控量稳价 [7] - 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 定价59元起 预售首日秒罄 48小时销量破万 [8] - 积极拥抱新兴销售渠道 与京东 美团闪购合作推出小时达业务 [8] - 经销商数量达8609家 其中省内3010家 省外5599家 [8] - 江苏省内新增11家经销商 [10] 研发与产品优势 - 研发费用达7320万元 同比增长58.6% [10] - 坚持老酒战略 作为"真年份"白酒代表 [9] - "绵柔"口感引领浓香型白酒新潮流 [9] - 在第九届全国品酒师大赛中包揽冠亚季军 [10] 市场反应与预期 - 财报披露次日股价大涨5.36% [1][4] - 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业绩降幅收窄甚至企稳 [3] - 2024-2026年每年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70%且不低于70亿元 [11] - 按8月19日价格计算股息率约6.3% [11] - 获得多家券商看好 被维持推荐评级 [11][12]
真慌了!一线价格崩盘,二线卖不动,白酒三巨头还剩几个能挺住?
搜狐财经· 2025-08-22 22:45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2024年母公司利润同比下降33%,年度营收减少13% [3] - 中国白酒品牌排名跌至第五位,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超越 [3] - 从行业第三滑落至第五,失去长期维持的行业地位 [3] 高层管理与人事变动 - 前董事长张联东突然离职,距新品站台仅一周时间 [3] - 新任董事长迅速接任,管理层更迭速度异常 [3] - 千亿市值企业一把手任期仅四年,低于常规五年任期 [3] 市场竞争与外部压力 - 泸州老窖2022年净利润实现反超,山西汾酒2023年营收近320亿元并取代行业前三位置 [7] - 竞品针对性推出对标天之蓝的产品,在省外婚宴场景展开围攻 [7] - 今世缘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和50-500元价格带产品侵蚀江苏本土市场份额 [5] 产品与品牌策略演变 - 2003年推出"蓝色经典"系列,以绵柔口感和蓝色包装实现差异化竞争 [11] - 2003-2011年投入巨额广告赞助奥运会和国家庆典,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 [11] - 海之蓝、天之蓝、梦之蓝系列覆盖中高端市场,价格突破百元大关 [11] - 2018年梦之蓝单系列销售额突破百亿元 [11] 当前经营困境 - 疫情后出现库存高企和价格倒挂问题,梦之蓝M3、M6实际售价低于600-800元官方定价 [12] - 千元以上价位产品难以与茅台、五粮液竞争 [12] - 缺乏品牌溢价导致销售困境,未能适应白酒社交货币化趋势 [9] 历史背景与产能基础 - 酿酒历史可追溯至汉朝,依托宿迁地区弱酸性水质和美人泉独特矿物质 [9]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年产量26吨,当时全国白酒总产量约11万吨 [9] - 厂房面积超70万平方米,员工规模增长数百倍成为国营大厂 [9] - 乾隆时期洋河大曲获"酒味香醇"官方赞誉 [9] 行业发展趋势 - 白酒行业整体承压,深度内卷加剧市场竞争 [12] - 茅台、五粮液等品牌成功发力高端市场,单瓶价格达数百至上千元 [9] - 婚宴等消费场景成为重要市场竞争领域 [5][7]
洋河股份:从辉煌到困境,新董事长如何力挽狂澜?
搜狐财经· 2025-08-22 08:2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288.76亿元同比下降12.83% 净利润66.73亿元同比下降33.37% 净利润水平回落至7年前[4]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31.92% 净利润下滑近40%[8] - 成为头部酒企中唯一营收净利双降的企业 行业排名从第三降至第五[8] 产品结构表现 - 中高端产品收入2024年同比下滑14.79% 成为收入下滑核心原因[14] - 梦之蓝系列在高端市场受青睐 天之蓝和海之蓝在中高端市场具广泛认知度[7]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基酒存储年限升级为"100%三年陈酿" 推出50-80元价格带高线光瓶酒[20] 渠道与库存问题 - 存货周转天数2024年达900天较2023-2024年400余天翻倍 2025年一季度仍处638天高位[11] - 合同负债余额2025年3月末为70.24亿元较2024年末大幅下滑32.09%[16] - 库存同比下降近10%但实际库存仍处高位[11] 市场竞争格局 - 江苏市场2024年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 被今世缘蚕食市场份额[18] - 今世缘2024年江苏市场营收105.51亿元同比增长13.32% 与洋河差距从50亿元缩窄至22亿元[18][19] - 光瓶酒市场面临黄盖玻汾/沱牌T68/泸州老窖黑盖等全国化品牌竞争[22] 管理层与战略调整 - 原董事长张联东请辞 新董事长顾宇接任[3] - 前管理层将问题归咎于品牌焕新乏力/产品利润透明度不足/渠道库存高压/营销体系转型迟滞[9] - 公司面临内部运营效率下滑与外部竞争环境共同作用的多维承压[10] 行业整体状况 - 白酒行业存量竞争加剧 整体增速明显放缓[4] - 行业正处于周期底部 消费端承压使板块面临挑战[4] - 洋河曾凭借营销策略和"绵柔"口感引领行业潮流[5]
品质为基、重塑价值,深度调整期里更能看清洋河的长期主义
第一财经网· 2025-08-21 03:53
行业趋势 - 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从追求业绩增速转向构建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范式 [1] - 行业面临渠道库存高压与价格倒挂风险,传统供给与新一代消费者理性化、多元化需求形成错配 [4][6] - 白酒消费进入"三理性"时代——饮酒量理性、价格选择理性、风格偏好理性,高质价比产品成为重点 [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亿元 [1] - 省内收入72.6亿元占比49.1%,省外收入75.4亿元占比50.9% [3] - 中高档酒收入126.7亿元,毛利率提升近1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与上年同期持平 [3] - 合同负债58.8亿元,高于上年同期的39.4亿元 [3] 产品战略 - 主动调整生产和发货进度,上半年生产白酒4.9万吨,库存量减少34% [3] - 推出第七代海之蓝和高线光瓶酒,海之蓝基酒从"三年陈"跃升至"3年+5年",59元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采用三年陈基酒 [7] - 高线光瓶酒洋河大曲是行业内唯一获得真实年份认证的光瓶酒产品,线上线下同步上市后成为现象级产品 [9] - 启动"绵柔年份老酒战略",推出梦之蓝·手工班10、15、20年系列,打破行业"年份模糊"潜规则 [12][14] 品牌与渠道 - 推动品牌和渠道焕新,探索餐饮店、烧烤店、大排档等新消费场景 [10] - 通过冠名苏超、足球助威车巡游、龙虾嘉年华等活动与消费者深度互动 [10] - 数字化赋能生产与营销,布局年轻化市场,强化品牌文化建设 [16] 财务与资源储备 - 货币资金储备高达170.4亿元,提供坚实财务保障和战略灵活性 [5] - 拥有7万多口窖池(含2020口明清老窖),年产原酒16万吨,储酒能力100万吨,已储存原酒70万吨(含23万吨陶坛高端原酒) [15] 管理层策略 - 以长期主义横渡周期,持续投入基础能力建设,维护健康生态 [1] - 主动控制发货节奏,将营收增速目标调至理性区间,战略性保护渠道 [4] - 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品质为基石,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和品牌价值提升 [15][16]
向下扎根 向上突破,老字号白酒要讲新故事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96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44亿元 [1] 经营策略 - 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市场竞争形势,公司立足长远发展和理性发展 [1] - 聚焦主责主业,持续开展产品提质、品牌提升、渠道拓展、基础管理等提升工作 [1] - 进一步积蓄可持续发展动能 [1]
洋河股份(002304):2025H1报表持续释放压力,公司聚焦主导产品控量挺价
国信证券· 2025-08-19 02:37
投资评级 - 维持"中性"评级,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23.1/21.8xP/E [3][6] - 基于70亿元现金分红指引计算股息率6.7%,对估值形成支撑 [3]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48.0亿元(同比-35.3%),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45.3%),其中Q2收入37.3亿元(同比-43.7%),净利润7.1亿元(同比-62.7%)[1] - 2025Q2销售收现25.7亿元(同比-47.5%),合同负债57.8亿元(环比减少11.5亿元,同比+49.3%)[3] - 下调盈利预测:2025-2027年营收预计203.4/213.0/224.8亿元(同比-29.6%/+4.8%/+5.5%),净利润45.5/48.2/52.1亿元(同比-31.8%/+5.8%/+8.2%)[3][15] 产品结构 - 中高档酒/普通酒收入126.7/18.4亿元(同比-36.5%/-27.2%),毛利率同比+0.87/-3.65pcts [1] - 白酒销售量同比-32.4%,吨价同比-4.5%,主因蓝色经典控量挺价及低价位产品投放增加 [1] - 水晶梦、M6+春节宴席表现较好,Q2海之蓝以下价位产品抗风险能力凸显 [1] 区域市场 - 省内/省外收入71.2/73.9亿元(同比-25.8%/-42.7%),苏北地区销售韧性较强 [2] - 省外经销商减少268家,渠道持续优化,未来存在产品和渠道加密空间 [2] 费用与渠道 - 2025H1销售费用率同比+3.10pcts,电商费用同比+39.8%至3254万元,线上直销收入2.2亿元(同比-6.9%)[2] - 主导产品M6+、海之蓝实施控量稳价策略,重点提振开瓶率和库存去化 [2] 行业对比 - 当前PE估值23.1x,高于五粮液(14.4x)、泸州老窖(13.4x)等同行 [16] - EBIT Margin预计从2024年30.3%降至2025年28.1%,2027年恢复至31.0% [5][15] 现金流与分红 - 2025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计33.67亿元,资本开支2.79亿元 [20] - 2025年分红率154%(基于70亿元分红指引),显著高于2024年66.73亿元净利润 [3][20]
酒企纷纷布局光瓶酒,低线市场竞夺激烈!
中国经营报· 2025-08-03 05:36
光瓶酒市场概况 - 2013—2021年光瓶酒行业规模由352亿元增长至988亿元 2024年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 2025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 [3] - 50—100元"高线光瓶"增速超40% [3] - 消费理性化推动高性价比需求 新国标淘汰劣质产能 酒饮品质消费升级加速 年轻群体及微醺社交、即时零售等多元场景崛起 [3] 主要品牌布局 - 洋河股份推出洋河大曲高线光瓶酒 42度单瓶售价59元 [4] - 伊力特推出两款伊力粮仓产品:28元(500ML 42度)和35元(500ML 50度) 计划2024年稳疆内、启疆外 2026年强根基、拓疆域 2028年定全国 [3] - 光良酒已完成全国市场覆盖 终端数量突破100万个 累计投入超亿元用于品牌建设 [7] - 60元左右价格带聚集洋河大曲、黄盖玻汾、泸州老窖黑盖、顺品郎、绿脖西凤、沱牌T68等多个全国化品牌 [4] 市场竞争格局 - 江苏光瓶酒市场牛栏山、玻汾处于领先地位 规模分别约8亿元、5亿元 尖庄、绿西凤、顺品郎体量2亿—4亿元 谷小酒、一担粮等新势力增长迅猛 [7] - 陕西渭南市华阴市顺品郎和绿脖西凤、玻汾三大光瓶酒占主导地位 [6] - 渠道利润压缩、同质化严重 场景创新不足等问题威胁市场拓展 [7] 营销策略 - 通过开瓶抽奖、补贴烧烤店等占领市场 [6] - 扫码红包、送电动车、回厂游等政策福利快速覆盖终端 [7] - 光良酒每年开展数十万场次消费者触达活动 [9] - 洋河股份与京东合作 叠加数字化供应链、电商运营及用户触达优势 [9] - 胖东来与宝丰酒业、酒鬼酒联名 覆盖75元—200元价格带 预计2025年销售突破10亿元 [9] - 光良酒与盒马联合推出"五种粮食酿的酒" 长期位居光瓶酒品类复购榜TOP1 [9] 行业趋势 - 2025年白酒行业面临深度调整 高端酒需求减弱 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期 [5] - 消费者进入"三理性"时代:饮酒量理性、价格选择理性、风格偏好理性 [5] - 头部酒企加码光瓶酒赛道迎合理性消费 抢占30—100元黄金赛道 替代低端盒装酒 补充现金流 [5] - 白酒"新国标"实施 行业进入以品质为导向、以品牌为基础的全面规范时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