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保无人机
icon
搜索文档
秋收见闻:山东新农人以“智”为犁 耕作农业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09:48
智能农机的轰鸣声响彻田野,奏响了齐鲁大地的秋收序曲。 中新网济南9月29日电 题:秋收见闻:山东新农人以"智"为犁 耕作农业新图景 中新网记者 孙婷婷 这支"空中战队"的服务范围已从本地拓展至全国。今年麦收后,团队奔赴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为 不同作物提供植保服务。"新疆棉花精准施脱叶剂,内蒙古葵花防蚜虫,东北水稻追灌浆肥。无人机能 根据作物和地块调整参数,实现定制化服务。"赵鑫的手机作业记录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地服务轨 迹。 "这种滴灌带好用吗?节水量怎么样?"在菏泽市鄄城县什集镇,种植户李东环正在咨询小流量滴灌带的 情况。他种了300多亩玉米,计划中秋收获后安装滴灌设备。 在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街道辛王顺丰家庭农场的田地里,"90后"种粮大户、农场负责人王伟不停地接打 着电话,协调大型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等各类农机进入农田作业。"趁着天晴地干,赶紧让农机全 力运转,完成秋收秋播工作。"王伟说,他流转土地5000余亩,托管周边村民土地4000余亩,全靠智慧 农机的"硬核"支撑。 "返乡创业之初,别人种什么我种什么,别人怎么种我就怎么种。仅用传统小农户耕种方式,地种不过 来,造成大面积减产。"回顾十年种地路 ...
安阳:“飞翔之城”飞向更高蓝天
河南日报· 2025-09-29 07:09
当低空经济成为河南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安阳以产业筑基、科研赋能、场景拓维的实践,正为 全省抢占低空赛道、打造增长极提供强力支撑。这份支撑,不仅藏在政策规划的蓝图里,更呈现在一场 充满科技感的"蓝天盛宴"中。 所有的创新与实践,最终都指向产业发展的坚实落点。如今,安阳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已突破160家, 形成了"不出园区即可制造整装无人机"的完备生态,安阳无人机产业园获欧盟NG金级认证,成为河南 低空产业走向国际的一张亮眼名片。 活动现场处处可见科技与飞行的深度共振。 3架象征中国航空力量的明星机型——遥控歼-10、歼-15、歼-20模型机携彩烟登场,猎鹰无人机携灭火 弹升至高空精准喷水,联通应急通信无人机迅速搭建空中信号塔,FPV穿越机在障碍物间穿梭……一个 个精彩瞬间被5G信号实时传至现场大屏,让观众直观感受低空智能装备的实战力。 在航空节低空产业走廊展厅里,蜂巢智能带来工业级无人机整机,一飞智控展示其核心零部件,越茂科 技携植保无人机首秀,"安阳造"无人机产业链清晰可见。 以人才为基、科技为翼,安阳低空经济正从试验田迈向主战场,在更高远的蓝天上书写新的发展篇章。 9月26日,安阳市文体中心上空,一台" ...
“飞翔之城”飞向更高蓝天
河南日报· 2025-09-27 23:13
当低空经济成为河南撬动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点,安阳以产业筑基、科研赋能、场景拓维的实践,正为 全省抢占低空赛道、打造增长极提供强力支撑。这份支撑,不仅藏在政策规划的蓝图里,更呈现在一场 充满科技感的"蓝天盛宴"中。 9月26日,安阳市文体中心上空,一台"玄鸟"仿生无人机翩然而至,循着甲骨文"飞"字的演化轨迹轻盈 盘旋,仿若神话再现;羽翼掠过之处,百架无人机骤然升空,组成甲骨文"安阳"二字……这是第十七届 安阳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开幕式上的一幕。 所有的创新与实践,最终都指向产业发展的坚实落点。如今,安阳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已突破160家, 形成了"不出园区即可制造整装无人机"的完备生态,安阳无人机产业园获欧盟NG金级认证,成为河南 低空产业走向国际的一张亮眼名片。 活动现场处处可见科技与飞行的深度共振。 3架象征中国航空力量的明星机型——遥控歼-10、歼-15、歼-20模型机携彩烟登场,猎鹰无人机携灭火 弹升至高空精准喷水,联通应急通信无人机迅速搭建空中信号塔,FPV穿越机在障碍物间穿梭……一个 个精彩瞬间被5G信号实时传至现场大屏,让观众直观感受低空智能装备的实战力。 在航空节低空产业走廊展厅里,蜂巢智能带来工业 ...
专访深农集团副总裁:扫码查产地、采摘时间 科技创新破解传统农业痛点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8:36
行业转型背景 - 国家推动"生产—加工—流通"全链条标准化建设 解决生产端缺标准 流通端效率低 消费端信任难问题 [1][2]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以"一个标准供湾区"为核心原则 构建现代化农产品供应体系 [1][2] - 农业从重产量单一模式向重品质 重品牌 重协同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1] 战略布局逻辑 - 布局围绕行业转型痛点和国家战略落点 零散种植和粗放流通无法满足高品质需求和产业增值 [2] - 选择怀集因其农业基础优势及靠近大湾区消费市场 可快速响应深港保供需求 [3] - 建设"一基地+一中心+一园区"样板 实现种植 分拣 冷链 销售全流程标准化 [3] 模式创新与差异化 - 采用稻蔬轮作模式 早造种水稻 晚造种蔬菜 符合南方农业规律且解决土地闲置 [3] - 双轮驱动战略:产业升级与民生保供共生 从土地整改到设施建设全流程标准化 [3] - 土地利用率提升50% 化肥农药用量减少30% 带动周边农户探索生态循环农业 [4] 科技应用成效 - 自动巡航播种机日播种80亩 效率高于传统机械 人工和种子成本降低近70% [6] - 植保无人机精准施药和测土配方施肥提升水稻产量 [6] - 冷链溯源系统通过数据解决行业信任缺失问题 消费者可扫码查看产地和检测报告 [6] 品牌建设与联农带农 - 品牌逻辑为先做标准再树品牌最后带农户 主品牌核心为国企品质+科技赋能+保供惠民 [7] - 怀集子品牌通过标准化赋能和品牌化突围 大米价格增长约41.67% [8] - 直接或间接提供1000个长期就业岗位 10000人次短期岗位 联农带农5000户 [8] 未来推广计划 - 5年内带动怀集周边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万亩 复制标准化体系+冷链服务+联农机制 [8] - 深化数字化应用 升级冷链集配中心运营 实现全流程数据透明化 [8]
8千架无人机、2万吨农药迎战“桦加沙”,力保晚稻收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9:41
(原标题:8千架无人机、2万吨农药迎战"桦加沙",力保晚稻收成) 南方财经记者张梦琦 实习生黄舒镱 广州报道 据悉,今日14时,"桦加沙"减弱为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5级,50米/秒(约180公里/小时), 中心位于距离广东省阳江市东偏南方向约75公里的海面上。据中央气象台,台风"桦加沙"将于24日傍晚 到夜间在广东阳江到湛江一带沿海登陆。 目前,全省晚稻普遍处于产量形成的关键生育阶段,强风暴雨易导致水稻倒伏减产和病虫害流行。超强 台风"桦加沙"对广东中西部农业生产构成威胁。 9月24日,南方财经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针对严峻形势,植保植检处迅速开展应对工作,提 前调度储备农药和作业力量,力争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此外,有关部门提醒,台风过后应立即组织田间排水,尤其对孕穗期受淹水稻,须在24小时内将水位降 至幼穗基部以下;幼穗分化期受淹田块也应在48小时内完成排水。排水后需保留3–5厘米薄水层,避免 高温晴热导致水稻青枯死亡。 据植保植检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晚稻即将到来的第二次用药关键期,各地农资经营单位,全省已备 足近2万吨农药库存,农药供应充足。 与此同时,植保植检处联合广东天禾等企业, ...
以赛赋能 以会兴业 以节聚气——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侧记
河南日报· 2025-09-23 23:56
秋分时节,硕果盈枝。9月23日,灵宝市焦村镇,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隆重启幕。锣 鼓声、欢笑声如潮水般涌起,汇聚成一片喜庆的海洋。 今年河南的主会场活动跳出传统节庆模式,创新融合"一赛"(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一会"("豫 农优品+美豫名品"展销会)"一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三大主题,联动上演、彼此赋能,打造出一场可 看、可玩、可体验、可共鸣的丰收嘉年华。 赛出乡村振兴新活力 23日晚7时,焦村镇体育公园篮球场内灯火通明,河南"村BA"总决赛开幕式火热启动,看台上座无虚 席,掌声与呐喊声不绝于耳。 电商直播间首次嵌入丰收大集,主播们热情洋溢,面向全国网友推介河南好物。线上订单接连不断,为 线下展销装上"数字翅膀"。 展会不仅是产品的舞台,更是智慧对接、商机勃发的平台。 智能农机展区内,最新款的植保无人机、智能灌溉系统、东方红拖拉机等"硬核装备"吸引了大批农人驻 足咨询。 焦村镇桃树种植户孙大哥对一架植保无人机产生浓厚兴趣:"这机器打药效果咋样?一亩地多久能完 成?"展台负责人卫岩磊耐心讲解,并与他约定会后实地试飞。 焦村镇曾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等 ...
“无人农场”“云端种地” 山东用科技力量挑起农业大梁
中国新闻网· 2025-09-22 09:31
"一个上万亩的大型农场,正常情况下需要10余名农机手,而采用无人驾驶技术只需一两名操控人员即 可。"潍柴雷沃智慧农业研究院智能驾驶首席工程师王辉介绍说,玉米收获后,无人驾驶的大马力智能 拖拉机及复式播种机轮番上阵,一次性完成碎土、整地、苗床镇压等作业环节。 走进枣庄市台儿庄区马兰屯镇"智汇云田"项目,放眼皆是现代化装备。伴随着轰鸣声,数架植保无人机 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沿着既定的方向飞行,在麦田上方有序往返作业。晋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智汇农 业数字化服务平台则不断更新着无人机作业数据、轨迹,农机管理员根据实时作业数据,给机手派发新 订单。 智能装备让农业生产"耳聪目明" 用无人机施肥打药、让"云端管家"驻田头、借助北斗为巡田播种导航、搭建AI病虫害监测系统、通过土 壤墒情传感器测算水肥需求……当前,山东农业生产逐步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智能装备应用正成为田间 地头的常态。 2025年6月9日,在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潍柴雷沃示范农场,无人灭茬与无人播种同步进行。(资料图) 潍柴供图 收获时节,在潍坊高密市姜庄镇潍柴雷沃示范农场,搭载北斗卫星系统的雷沃谷神收割机不仅能自主规 划收割路径,还能通过AI视觉系统实时监测损失率、 ...
从“一身泥”到“一机控” 智慧农业助力秋粮稳产
新华社· 2025-09-19 14:56
智慧农业技术应用 - 合作社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设备覆盖400亩土地 有效提升水肥利用率并确保玉米生长关键期需求 [3] - 滴灌系统比传统大水漫灌节水30%以上 可实现氮磷钾配比水肥精准输送至作物根系 [3] - 无人机植保作业每天可完成800-1000亩玉米飞防 无人驾驶拖拉机播种精度误差小于2厘米 [7]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合作社流转土地2800亩 配备收割机/打药机/无人机等数十台农业机械 实现几天内完成全部收割 [7] - 现代智慧农机替代传统人工收割方式 将大面积农作物收割时间从20多天缩短至数日 [5][7] - 通过手机App可远程启动田间智能设备 实现从"凭经验"到"靠数据"的种植模式转型 [9]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安阳县实施电力改造升级为智慧农业提供稳定供电保障 建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7][9] - 田间配备平移式喷灌设备/土壤墒情传感仪/病虫害监测仪等智能农业设施 [9] - 政府部门加强数字农业项目管理 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技术集成应用与发展模式创新 [9]
石头山长出“希望树”
陕西日报· 2025-09-17 22:50
造林技术创新 - 采用植保无人机吊运树苗 一次可吊运8-9棵高1.8米的大树苗 日运输量达1000多棵 相比人力运输效率提升显著[1] - 无人机实现精准定位种植点 自动计算飞行距离 并将带土球树苗稳定投放在预定位置[1] - 传统人力运输方式每人每次仅能扛2棵树苗 每日最多完成4趟运输[1] 悬崖造林作业方式 - 采用"石坑客土造林"技术 在石质山地就地凿石挖坑 每个石坑需填充1立方米土壤[2][4] - 初期使用安全绳固定于山顶树木 后期改进为打入1.5米深钢钎固定安全绳 提升作业安全性[3][5] - 单坑挖掘耗时约30分钟 每棵树平均需要吊运10袋土壤 绳索需上下往返20次[4] 成活率提升措施 - 通过"石坑客土+壮苗栽植"技术组合 树木成活率从40%提升至90%以上[6] - 针对强风问题采用深栽深埋技术稳定苗木 并实施保湿保墒措施[5] - 使用较大树苗减少兔害 并根据土质配制专用肥料提升土壤肥力[5] 造林成果与生态效益 - 累计完成近4万亩造林面积 种植约280万棵树苗 其中1万多亩位于黄河西岸悬崖及陡坡生态脆弱区[6] - 黄河沿岸水土流失显著减少 河水清澈度明显提升[6] - 主要树种为适应力强的侧柏 最高树木达4米 悬崖区域树木高度约2米[6] 作业环境特征 - 宜川县地处渭北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 黄河沿岸为石质山地 具有土层稀薄 土壤贫瘠 山势陡峭等特点[1][2] - 悬崖作业面临强风挑战 每年11月至次年5月期间风势尤为强劲[5] - 岩石表面多沙粒 导致作业人员脚底打滑 作业安全风险较高[5]
多国议员参访新疆 观生态话产业盼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08:02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15日电 题:多国议员参访新疆 观生态话产业盼合作 作者 苟继鹏 多国议员参访新疆 观生态话产业盼合作 "新疆之行让我深切认识到,不同民族和平友爱共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意大利 参议员、参议院外交与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埃托雷·利凯里14日在乌鲁木齐市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今日 之新疆发展前景广阔,合作机遇更多。 连日来,参加2025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的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60余名议员分别在新疆喀什地 区、阿克苏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地参访,观生态、话产业、盼合作。 "从种下一棵树到养活一片林,阿克苏地区的柯柯牙绿化工程令人震撼。"结束新疆参访之际,智利众议 院智中议员友好小组成员鲁本·奥亚索说,该工程不仅改变当地植被匮乏面貌,更让这片曾经的荒漠蜕 变为吸引众人前来观赏游玩的城市绿地,实现生态改善与文旅发展的双重突破。"我要把这些宝贵经验 与实践做法带回智利,期待未来能与中方探索相关合作。" 9月12日,外国议员们在新疆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库木奥依拉村棉田参观。 陆雪婷 摄 在阿克苏地区,参访的外国议员们还了解了当地现代农业发展成果。在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