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助理
icon
搜索文档
AI正在建立自己的经济体,人类准备好被“降维打击”了吗?
36氪· 2025-09-18 09:56
AI代理经济的兴起 - Anthropic和OpenAI正重点训练能作为员工的Agent 目标是让整个经济体变成巨大的强化学习机器 [2] - Google DeepMind与多伦多大学研究认为自主AI代理构成的新经济层正在形成 交易速度超越人类理解 [2] - 多模态基础模型进步和A2A互操作性标准建立推动庞大独立的虚拟代理经济体出现 [2] 经济运作模式特征 - 高频协商模式主宰经济肌理 交易在微秒间完成 AI直接成为经济玩家而非工具 [11] - 多Agent系统本质复杂非平稳 各Agent行为相互影响且无全局掌控者 需进行零和博弈 [11] - 供应链由数千代理实时竞价动态调整 微小市场信号几秒内引发全球资源重分配 [11] 潜在系统性风险 - 危机可能以闪崩形式在几分钟内席卷整个经济体系 远超2008金融危机数周反应时间 [12] - 高度耦合自动化系统中小失误可引发灾难性连锁反应 人类监管滞后导致经济心脏停跳 [12] - Agent为优化利益可能形成算法同盟 创造信息幻象并利用法律合同漏洞 [12] 社会经济结构影响 - AI能力差距直接转化为所有者经济优势 富人AI管家在每个环节搜刮更多价值 [14] - 高频谈判常态化导致顶级AI代理持有者在每次经济互动中占优 [14] - AI自动化导致中间技能中等工资岗位空心化 社会稳定器消失 [14] - 可能形成算法固化的数字鸿沟和难以逾越的阶级结构 [14] 替代性经济模型设计 - 定期授予公民初始平等数字货币或计算信用 作为资源分配资本 [16] - 建立连续拍卖市场 资源价格反映亿万民众集体意愿强度而非仅商业利润 [16] - 发行针对特定社会目标的使命货币 如碳中和币奖励可验证减排贡献 [18] - 创建去中心化市场驱动的研发部门应对人类共同挑战 [19] 数字基础设施架构 - 使用去中心化标识符锚定Agent身份确保唯一防伪 [20] - 通过不可篡改可验证凭证记录历史能力和信誉形成公开数字履历 [20] - 将声誉塑造为Agent最宝贵资产 改变目标激励结构转向信誉至上合作生态 [20] 人类角色转变 - 人类从执行性脑力劳动解放 专注于目标设定价值观表达创造性思考和情感交流 [21] - 公民从经济螺丝钉转变为生活和社区未来的价值架构师 [21] - 管理个人Agent成为参与经济社会政治生活最重要工具 [22] - Agent经济创造财富通过税收再分配提供全民社会安全网 [22]
国务院: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09:17
政策导向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1] - 培育覆盖更广、内容更丰富的智能服务业态 [1] - 加快发展提效型、陪伴型等智能原生应用 [1] 行业应用 - 支持开辟智能助理等服务新入口 [1] - 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1] - 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 [1] - 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 [1]
滨江物业与宇泛智能达成深度合作 开启智慧物业新范式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3:34
合作概述 - 滨江服务与宇泛智能达成深度合作 启动覆盖近8000万平方米的"AI+物业"行业新范式 [1] - 合作聚焦AI智能化发展及机器人应用领域 包括方案研发 产品试用及市场商用推广 [1] - 目标包括运营效率提升 能耗管理与降低成本 服务体验升级以及机器人应用服务 [1] 行业背景 - 物业管理行业面临"不可能三角"困境 即人力成本刚性上涨 服务响应速度 收费控制难度和利润提升压力并存 [2] - 2021年至2024年间 TOP50物业企业均将降本增效列为数字化战略首要目标 96%的企业重视以客户需求为核心 [2]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好房子" 明确提出"安全 舒适 绿色 智慧"要求 [2] 技术应用与实施规划 - 通过AI替代人工重复流程提升服务响应效率 运用无人机与机器人自动巡检预警设施隐患 [3] - 对照明 空调等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能耗动态精准调节 引入无感通行 智能助理等技术升级业主体验 [3] - 合作分短 中 长期推进:短期聚焦智能巡检与空调照明节能 中期用AI替代人力实现公共区域自动化 长期在机器人能力成熟后进入家庭提供个性化服务 [3] 宇泛智能技术优势 - 采用AIoT平台和AI硬件服务全场景智慧城市建设 2020年12月完成近5亿元B2轮融资 2023年5月完成C1轮融资 [4] - 提出"空间智能"理念 通过AI技术赋能住宅 公共空间和城市空间 [4] - 创新"AI硬件即服务"模式 将工地场景安全管理模型迁移至社区应用使开发周期缩短80% [5] 市场定位与协同效应 - 滨江服务在杭州高端住宅市场占有率超50% 拥有高净值 高要求客户群 [5] - 宇泛智能早期聚焦房地产增量市场 后战略转向提升存量物业智能化水平 分为住宅型物业 商业物业和城市物业三大类 [4] - 双方计划为重点小区定制个性化智慧服务方案 探索未来社区可能性 [5] 未来发展方向 - 宇泛智能将从室外向室内拓展 重点研发幕墙清洁机器人和公共区域立体清洁技术 [5] - 未来3-5年物业服务重点在公区服务如巡逻 倒垃圾 送快递等 提升小区门口到家门口的服务体验 [6] - 未来5-10年可能将AI拓展至入户服务 实现更多家庭场景的AI赋能 [6]
AI给的情绪价值:是共鸣,还是陷阱
经济观察报· 2025-08-07 11:56
AI情绪价值与人类关系 核心观点 - AI从工具演变为情绪陪伴者 提供对话 共情和安慰 但本质是算法驱动的心理投喂而非真实共鸣 [2][4] - AI的情绪价值依赖大规模语言模型训练(数万亿词语基础)和平台行为分析 通过统计语言频率和用户画像实现拟人化回应 [6] - 过度依赖AI导致人类主动表达 深度思考和真实社交能力退化 形成情绪通胀危机 [10][16] AI情绪价值机制 - 训练逻辑:基于监督学习的奖励机制 模型通过调整参数输出人类期望的"完美回应" 而非真实情感 [7] - 平台逻辑:抖音 微博等通过分析用户停留时间 互动行为构建心理画像 实现情绪曲线追踪和精准内容投放 [6] - 技术局限:AI可模拟共情语言(如深夜安慰话术) 但无法拥有真实情绪 本质是目标函数优化的结果 [5][7] 社会影响维度 1. **成瘾性风险** - AI提供零成本即时满足 导致对高回应度关系的依赖 削弱现实人际冲突处理能力 [11] - 用户将AI聊天平台赋予"恋人""知己"角色 模糊虚拟与现实边界 [11] 2. **能力退化** - 知识生产外包:从AI写作到决策分析 人类从"帮我想"滑向"替我想" 丧失原创思考动力 [12] - 社交能力弱化:AI单向投射消除社交摩擦 但剥夺通过他人反馈进行自我认知的机会 [13][14] 3. **权力反转** - AI作为工具逐渐替代人类主体性 形成智能提升与人类退化的剪刀差 [16] - 情绪数据滥用风险:无监管的情绪建模可能演变为心理操纵工具 [23] 解决方案框架 - **认知层面**:明确AI工具属性 区分"现代火种"与智慧本源的界限 避免拟人化幻想 [19][20] - **能力层面**:保留核心人类能力 如批判性思维 情绪调节 强调AI逻辑局限的教育 [21][22] - **制度层面**:建立情绪数据使用边界 要求AI披露非人类身份 限制算法过度干预 [23][24] 行业技术动态 - 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 文心一言等)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实现语境和情感倾向模拟 [6] - AI恋人应用和内容平台算法持续升级情绪洞察能力 形成个性化心理干预闭环 [6][11]
焦点访谈|AI助手走进课堂 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
央视网· 2025-05-16 13:52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基础教育阶段 - 长沙湘江新区雷锋新城实验小学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用于英语听说课堂,实时反馈学生发音并给予1到3颗"星星"奖励 [3] - 学校实现全学科智慧场景应用全覆盖,包括AI体育系统自动记录运动情况并生成定制化运动处方,AI书写课堂从10个维度分析学生书写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 [5][7] - 湖南已有30多个区县、400余所学校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教学、学习和家校共育 [7] 职业教育阶段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使用AI助教辅助教学,输入课程主题后AI显示5个步骤并配有详细视频 [9] - 学生可通过AI智能体获取车型性能数据,实训中AI助教提供系统电路图帮助纠正操作失误 [11] - 学校自主研发动作捕捉系统,未来可实时捕捉学生操作过程并指导 [11] 高等教育阶段 - 北京理工大学利用人工智能从课堂视频流中提取知识点并自动形成知识图谱 [13] - AI对教师和学生行为进行分析评价,生成课程质量督导报告 [13] - 学校推出生成式AI智能助理,为师生提供课程检索和数据应用服务 [13] 行业整体发展 - 智慧课堂、智慧学伴、智能助理等智能体涌现,推动教育数字化和智慧化变革 [14] - 人工智能与教育结合带来革命性变化,智慧教育将对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产生变革性影响 [16] - AI赋能教育全链条,使教育更高效、生动和个性化,但需注意数据隐私和算法偏见等技术伦理挑战 [16]
用友网络(600588):转型阶段整体承压 AI赋能后续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3-31 00:31
财务业绩 - 2024年总营业收入91.53亿元 同比下滑6.6%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20.61亿元 较2023年亏损扩大10.9亿元 [1] - 实际亏损超出业绩预告的17.2-19.2亿元区间 [1] 收入下滑原因 - 部分客户需求阶段性延后导致签约金额同比下降 [1] - 订阅业务模式迁移对短期整体收入造成影响 [1] 亏损扩大因素 - 研发投入形成的资本化无形资产摊销金额同比增加3亿元 [1] - 报告期末员工较2023年末减少3666人 离职补偿金增加1.4亿元 [1] - 计提商誉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6亿元 [1] 云业务表现 - 云服务业务收入68.5亿元 同比下滑3.4% [2] - 订阅收入同比增长26.0% [2] - 云业务相关合同负债27.8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13.0% [2] - 订阅相关合同负债23.1亿元 较2023年末增长25.9% [2] - 云服务累计付费客户数87.25万家 新增付费客户15.75万家 [2] 战略发展 - 发布企业服务垂类大模型YonGPT2.0 采用1个大模型平台和2个应用框架(Agent和RAG) [2] - 基于Agent等框架发布智能助理、数智员工等通用产品及100多个场景化企业智能服务 [2] - 产品覆盖财务、人力、供应链等企业服务领域 [2]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 新增2027年预测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5.1亿元、121.9亿元和141.8亿元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亿元、4.1亿元和8.4亿元 [3]
晚点独家丨蚂蚁投资 AI 公司秘塔科技,去年至今的第 6 家
晚点LatePost· 2024-08-08 12:15
融资与估值 - 秘塔科技完成超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光速光合跟投,投后估值达1.5亿美元 [2][3] - 老股东包括明势资本、猎豹移动和丰元资本等 [3] - 百度、腾讯等大型科技公司曾在本轮融资期间与秘塔接触 [3] 公司背景与产品 - 创始人闵可锐为连续创业者,曾创立玻森数据并被蚂蚁收购,后加入猎豹移动任首席科学家 [4] - 公司陆续推出法律AI翻译产品"秘塔翻译"、纠错校对产品"秘塔写作猫"、文章生成产品"量子速写" [4] - 2024年3月正式上线AI搜索产品"秘塔AI搜索",当月访问量超700万次,增速达550% [4] - 秘塔搜索3月访问量在中国AI产品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文心一言和月之暗面Kimi [4] 技术路线与竞争 - 秘塔使用自研模型,但参数规模较小,注重成本控制 [5] - 公司较早关注AI搜索方向,创始人曾表示能在两周内训练出类似Perplexity AI的产品 [4] - 美国AI搜索引擎Perplexity估值超30亿美元,半年内完成两次融资 [4] - 百度、阿里、字节等公司均已上线AI搜索功能 [5] 市场表现与挑战 - 秘塔搜索上线初期增速显著,但6月出现负增长 [7] - 与月之暗面Kimi的访问量差距在扩大 [7] - AI搜索商业模式尚不清晰,面临广告收入与搜索成本的平衡问题 [7] - 中国市场中抖音、小红书等App切割了独立搜索引擎的使用场景 [7] 行业趋势 - 市场看好AI搜索的逻辑在于其作为互联网刚需场景的巨大市场空间 [6] - 大模型能更好理解模糊提问并直接给出组织好的搜索结果 [6] - OpenAI近期推出AI搜索产品"SearchGPT",但尚未开放公测 [6] - 蚂蚁集团在AI领域已投资至少6家公司,包括智谱AI、月之暗面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