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电池

搜索文档
珠海冠宇(688772):手机电池增量显著,带动Q2业绩大幅提升
华创证券· 2025-09-18 14:17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珠海冠宇维持"推荐"评级 目标价为29.52元 [2] - 基于2026年30倍市盈率估值 对应目标价29.52元 [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0.98亿元 同比增长14% 归母净利润1.17亿元 同比增长15% [7] - 第二季度业绩显著提升:营业总收入35.99亿元(同比+29%) 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 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123%)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9/11.14/17.34亿元 同比增速达48.5%/74.3%/55.7% [3][7] - 每股盈利预计从2024年0.38元提升至2027年1.53元 市盈率从59倍降至15倍 [3] 业务板块表现 - 手机电池业务逆势增长: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增0.1% 但公司手机类锂电池销量同比增长43.28% 主要受益于份额提升 [7] - 客户覆盖全球主流厂商:与苹果、小米、华为、荣耀、OPPO、vivo、联想、中兴深度合作 并与三星展开手机电池技术研讨 [7] - 动储业务爆发式增长:子公司浙江冠宇2025H1营业收入9.73亿元(同比+139.8%) 其中汽车低压锂电池和无人机电池贡献85.76% [7] 技术创新优势 - 钢壳电池技术:外形灵活性提升 可节约空间并增加带电量 适用于手机、智能手表等消费电子产品 [7] - 高硅负极电池量产:掺硅比例达25% 体积能量密度高达900Wh/L [7] - 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包括多极耳卷绕技术、CTP中央极耳工艺、蓝牙电池自动制造技术、高能量密度扣式电池技术及高精度叠片技术 [7] 财务预测概要 - 营业收入预计从2024年115.41亿元增长至2027年215.58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超20% [3] - 毛利率从2024年25.7%提升至2027年28.1% 净利率从2.5%升至7.6% [8] - 净资产收益率(ROE)显著改善:从2024年6.0%升至2027年19.4% [8] - 每股经营现金流从2024年2.16元增至2027年3.37元 体现盈利质量提升 [8]
珠海冠宇(688772):业绩释放加速,新技术周期消费领军企业再起航
国信证券· 2025-09-01 09:02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4][6][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业绩加速释放,营收60.98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15%)[1][9] - 2025Q2单季度营收35.99亿元(同比+29%,环比+44%),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53%,环比扭亏)[1][9] - 新技术周期启动,钢壳电池、硅负极技术即将量产,推动消费电池业务增长[2][16] - 动储电池业务聚焦高倍率场景,子公司浙江冠宇2025H1收入9.73亿元(同比+140%),同比减亏超1.6亿元[3][17] - 折旧政策调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年限改为3-40年,部分机器设备改为8年)将更合理体现盈利能力[3][18]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3.31%(同比-1.08pct),净利率1.12%(同比+0.69pct)[9] - 2025Q2毛利率24.65%(环比+3.27pct),净利率3.47%(环比+5.73pct)[1][9] - 调整后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6.10/14.01/18.08亿元(原预测8.46/12.86/17.02亿元),同比增速+42%/+130%/+29%[4][19] - 对应EPS 0.54/1.24/1.60元,动态PE 42/18/14倍[4][19][20] 消费电池业务 - 2025H1销量约2亿只(同比+17%),其中笔电类/手机类/其他消费类电池销量分别增长7%/43%/80%[2][15] - 电芯PACK自供比例44.43%(同比+3.68pct)[2][15] - 笔电领域与惠普、联想、戴尔、苹果等头部品牌合作,市占率居行业前列[2][15] - 手机领域与苹果、小米、华为合作深化,供应份额持续提升,并与三星开展技术探讨[2][15] - 其他消费电池(无人机、智能清洁电器、MR/AR、可穿戴设备)快速增长,2025年首次以Cell+Pack模式为三星供应高端智能手表电池[2][15] 技术创新与量产计划 - 钢壳电池:2025H2携手全球头部手机品牌量产,价格较传统软包电池有望翻倍[2][16] - 硅负极电池:2025年在客户折叠机型中量产25%硅含量电池(国内最高比例),并推进全硅负极研发[2][16] - 固态电池:全惰性气体保护环境的全固态锂电池实验线已建成[2][16] 动储电池业务 - 聚焦无人机电池与汽车低压电池等高倍率场景[3][17] - 汽车低压电池2025H1出货超70万套,获上汽、智己、GM、捷豹路虎、理想、奇瑞、广汽、吉利、Stellantis、奔驰、蔚来等车企定点[17] - 无人机电池收入同比增长超200%,与大疆深度合作,并推进物流无人机和eVTOL项目[17] - 两轮车电池聚焦高端电摩产品,客户包括春风动力、南京瑞摩等[1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预测营收138.08/183.48/217.92亿元,同比增速+19.6%/+32.9%/+18.8%[5][20] - ROE预计提升至8.2%/16.3%/18.1%[5][20] - 当前股价22.75元,总市值257.55亿元,动态PE低于可比公司豪鹏科技(30.79倍)[6][20]
珠海冠宇(688772):折旧压力舒缓,大客户订单放量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7 13: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第二季度盈利水平稳定 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 [7] - 消费电池业务销量高速增长 技术优势显著 钢壳和硅碳电池量产带来产品溢价 [7] - 动力及储能业务在无人机场景快速放量 汽车低压锂电和无人机电池成为核心增长极 [7] - 折旧会计准则变更舒缓成本压力 大客户订单增长推动未来盈利预期上调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61.0亿元(同比+14.0%) 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14.8%)[7]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36.0亿元(同比+28.6% 环比+44.1%) 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53.1%)[7] - 上半年毛利率达23.3% 其中第二季度毛利率24.7%(同比+0.5pct 环比+3.3pct)[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14.47/17.90亿元 对应市盈率36/17/13倍 [6][7] 业务进展 - 消费锂电池销量显著增长:笔电/手机/其他类电池销量同比分别增长6.9%/43.3%/79.8% [7] - 技术突破:消费类电芯PACK自供比例达44.4%(同比+3.7pct) 钢壳电池和25%高硅负极电池实现量产 [7] - 动力储能业务高速增长:子公司浙江冠宇营收9.7亿元(同比+139.8%) 汽车启停电池出货超70万套 [7] - 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200% 深化与大疆合作并布局物流无人机及eVTOL高倍率电池应用 [7] 增长驱动因素 - 消费电子需求稳定:全球笔电出货量1.0亿台(同比+8.6%) 手机出货量5.9亿台(同比+0.1%)[7] - 高端客户突破:首次以"Cell+Pack(A+A)"模式为三星智能手表供应电池 [7] - 动力电池差异化竞争:聚焦汽车低压锂电和高端电摩市场 为春风动力旗下品牌供货 [7] - 折旧政策优化:房屋折旧年限由3-20年变更为3-40年 设备折旧年限由5年变更为8年 [7]
维科技术(600152.SH):上半年净亏损3914.87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25 08:4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63,782.82万元 同比减少6.48% [1]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3,914.87万元 [1] 业务进展 - 3C消费类电池业务战略大客户开拓取得重大阶段性突破 [1] - PACK业务完成大客户MOTO的审核导入 [1] - 智能清洁家居业务完成行业头部客户审核导入 [1] - 积极开拓无人机电池市场并完成新客户送样 [1]
豪鹏科技(001283):业绩符合预期 乘AI之势 铸能源之芯
新浪财经· 2025-08-19 10: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7.63亿元 同比增长19.29% [1] - 归母净利润0.97亿元 同比增长252.49%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80亿元 同比增长366.27%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15.38亿元 同比增长16.3% 环比增长25.6%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65亿元 同比增长167.4% 环比增长104% [1] - 上半年毛利率18.74% 同比下降0.30个百分点 [1] - 上半年净利率3.50% 同比上升2.32个百分点 [1] 业务发展 - 消费类业务实现营收24.41亿元 同比增长9.52% 毛利率18.54% [2] - 储能类业务实现营收2.52亿元 同比增长293.76% 盈利能力由负转正 [2] - 公司已构建从液态高硅到全固态的阶梯式技术矩阵 [2] - 截至报告期末获得授权专利960项 [2] 客户合作与新兴场景 - 持续深化与惠普 大疆 戴尔 索尼等全球头部客户的战略合作 [3] - AI眼镜产品已切入头部客户供应链 预计三季度开始量产出货 [3] - 各类机器人电池模组已陆续量产出货 [3] - 与战略伙伴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品开发 [3] - 与无人机核心玩家合作规模预计将实现翻倍增长 [3] - 正在同步拓展其他低空类客户 技术方案已基本锁定 [3]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2025年7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 重点覆盖研发与制造核心骨干 [3] - 2025年8月7日决定提前赎回豪鹏转债 [3] - 已完成两轮股份回购 累计回购金额近3亿元 [3]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年营收62.10亿元 同比增长21.6% [4] - 预计2026年营收73.55亿元 同比增长18.4% [4] - 预计2027年营收85.22亿元 同比增长15.9% [4]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增长182.1% [4] - 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3.74亿元 同比增长45.3% [4]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4.54亿元 同比增长21.4% [4]
无人机电池也疯狂!宁德、赣锋已开启“跨界混战”
华夏时报· 2025-07-13 00:03
锂电池新兴应用场景拓展 - 锂电池应用场景从新能源汽车向无人机、载人飞行器、机器人等领域拓展,头部电池厂商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赣锋锂业、比亚迪加速布局 [1] - 飞行器对电池需求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倍率和高安全性,固态电池具备优势,但高性能无人机和载人飞行器市场空间有限,5-10年内难量产 [1][9] - 电池技术升级方向明确,固态和半固态电池是核心趋势,动力电池厂商主导开发节奏 [1][10]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市场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5059.5亿元,增速33.8%,飞行器制造和运营服务占比55%,预计2027年产值达1.3万亿元 [2] - 无人机商业化最快,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1174.3亿元,消费级占全球74%份额,工业级占55%以上,ATL、蔚蓝锂芯、珠海冠宇为主要供应商 [3] - 无人机电池技术门槛较低,以软包电池为主,珠海冠宇2024年无人机电池营收同比增长95.92%,欣旺达等厂商产品适配性已满足当前需求 [3][7] 飞行器电池需求与挑战 - eVTOL领域电池成本占比超60%,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业等已推出适配产品,但认证周期长(如亿航智能EH216-S耗时3年) [7] - 飞行器电池需能量密度超300瓦时/千克,充放电倍率达10C-12C,但现有技术如凝聚态电池仍处测试阶段,未规模化生产 [9] - 欣旺达预测2027年"低空+文旅"或需5000-10000架eVTOL,但载人飞行器市场空间小,技术安全性要求高,短期内难普及 [8][9] 机器人领域电池布局 - 人形机器人赛道受资本关注,2014-2024Q3中国投融资金额超55亿美元,比亚迪、宁德时代跨界布局,侧重智能交互与工业机器人 [4][5] - 机器人电池非核心部件,成本集中于电机和芯片,Figure 02机器人电池组仅2.25度电,续航5小时,电池厂商认为当前应用前景有限 [6] 动力电池仍是发展重心 - 车用动力电池为厂商研发主线,飞行器电池技术可下放至汽车市场,但专用开发成本高,厂商优先满足汽车需求 [10] - 三元圆柱电池因高倍率性能成为载人飞行器首选,但市场量级小导致电池采购被动,适配性不足 [9][10]
充电宝登机新规实施第4天,落地情况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01 15:50
充电宝新规核心内容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1][4] - 新规实施后,国内机场通过广播、标识牌、人工检查等多环节强化执行,部分旅客因不合规充电宝被拦截[1][4][9] - 国际航班暂未执行此规定,符合容量要求的无3C认证充电宝仍可携带[2][5][15] 机场执行差异 品牌处理 - 安克、罗马仕等品牌充电宝若不在召回批次且带3C认证,多数机场允许携带,但存在个别机场一刀切现象[1][6][9][13] - 明确受限型号包括罗马仕PAC20-272等4个型号部分批次及安克A1366等8个型号[9] 检查流程 - 北京首都机场:值机柜台提示→安检前预装袋→安检二次核查[4] - 上海虹桥机场:安检入口初查→安检机后复验[9] - 杭州萧山机场:值机询问→预检贴绿标→安检确认[11] 处置方案对比 - **寄存服务**:北京首都机场(7天)、厦门高崎机场(30天)、深圳宝安机场(7天)[5][13][15] - **邮寄服务**:北京/深圳/厦门等机场提供快递,但安克、罗马仕品牌部分受限[5][13][15][24] - **自弃处理**:广州白云机场设专用托盘收集,专业公司统一处置[18] 其他设备政策 - 相机/无人机电池:无3C标识要求,仅需满足额定能量≤100Wh且无鼓包[4][11][15][22][26] - 电脑电池:与相机电池要求一致,无额外限制[11] 容量标准 - 国内航班充电宝额定能量需≤100Wh(约2万毫安/5V),超限需航空公司批准[15][22][26] - 国际航班沿用旧规,容量合规即可,无3C认证要求[2][5][15]
充电宝登机新规实施第4天,记者调查全国十余机场:落地情况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7-01 13:57
充电宝新规实施情况 - 民航局6月26日发布紧急通知,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属召回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2] - 新规实施后多地机场设置多道检查环节,包括值机柜台提示、安检前人工核验、安检机二次确认等流程[1][2][5][8][9][11][19] - 国际航班暂未执行此规定,符合容量要求的无3C标识充电宝仍可携带[2][7][14][15][21][22][23] 机场执行差异 - 北京首都机场对安克、罗马仕等品牌存在部分安检人员"一刀切"拦截现象,即使有3C标识且非召回批次[5] - 北京大兴机场明确非召回批次且带3C认证的罗马仕、安克充电宝可放行[8] - 上海虹桥机场对罗马仕PAC20-272等4个型号、安克A1366等8个型号实施禁带[9] - 杭州萧山机场对预检合格的充电宝贴绿色标识放行[10] 处置方式 - 北京首都机场提供7天免费暂存及快递邮寄服务,但安克、罗马仕品牌暂不可邮寄[5][6] - 深圳宝安机场T3航站楼设4个寄收点,鼓包/破损充电宝不予邮寄[15] - 厦门高崎机场提供30天暂存服务[14] - 广州白云机场设置自弃托盘,由专业公司统一处理[19] - 成都天府机场、武汉天河机场等明确不提供充电宝寄存服务[21][22] 产品影响 - 相机备用电池及无人机电池暂未纳入新规检查范围[3][5][10][14][15][21][22][23] - 网络售卖的3C认证贴纸无法通过机场多层安检[4] - 额定能量100Wh(约2万毫安/5V)为统一上限标准[14][15][20][21][22] 品牌动态 - 安克创新A1680等型号被列入部分机场禁带名单,但SN码查验后可个案放行[8][9] - 罗马仕PAC20-392等型号因批次问题被重点核查[9] - 倍思等品牌充电宝出现在首都机场《召回信息卡》公示名单中[5]
机场被拦,邮寄被拒!快看看你的充电宝有3C认证吗?
大众日报· 2025-06-27 10:25
充电宝召回事件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1] - 安克创新在中国召回充电宝71万件,在美国召回115.8万件;罗马仕在国内召回49万件 [2] - 召回事件与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有关,该公司所有电池/电芯3C证书均被暂停或撤销 [4] - 罗马仕、安克创新、绿联科技、倍思科技等移动电源品牌的多个3C认证也被暂停 [5] 机场执行情况 - 深圳、成都、长沙等地机场已明确禁止携带罗马仕、安克召回型号及批次的充电宝 [6] - 安检通道严查充电宝,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均不允许随身携带登机 [6] - 上海虹桥机场安检中心表示3C标识通知只针对充电宝,相机电池等仍按原标准执行 [15] - 南京禄口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及广州白云机场均表示新规只针对充电宝 [17] 消费者影响 - 多位网友反映因无法随身携带且邮寄不便,不得不将不符合要求的充电宝留在安检处 [9] - 多家快递公司拒收被召回的充电宝,导致消费者退货困难 [11] - 消费者尝试通过无害化处理方案(如盐水浸泡)但仍未获得退款 [12] 3C认证相关 - 3C认证是中国政府实施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认证的充电宝不得销售或使用 [22] - 充电宝"CCC"认证是对整个产品而言,消费者可通过外包装或国家认监委官网查询认证信息 [24][25] - 专业人士建议充电宝充放500次后最好更换,工作温度应控制在0°到40° [24] 其他电子设备电池 - 大疆客服表示其产品电池不属于充电宝设备,未纳入CCC认证目录 [17] - 针对"Pocket3续航手柄"的归类,机场安检人员认为属于相机电池而非充电宝 [17] - 国铁集团12306客服表示目前对被召回充电宝能否上高铁暂无新通知 [21]
96GWh!50亿锂电项目落地天津
起点锂电· 2025-06-20 10:59
行业活动 - 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及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将于7月10-11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换电之城 智慧两轮” [1][7] 飞毛腿储能项目 - 飞毛腿绿色储能智能制造项目在天津宝坻九园工业园区开工 占地500亩 总投资50亿元 为宝坻区首个储能智造项目 [2] - 项目聚焦电力储能电池箱、商用车换电PACK插箱、工商业储能系统等高端产品 规划建设15条锂电池PACK线、6条储能集装箱装配线 年产能达96GWh [2] - 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00亿元 目标打造北方新能源储能“超级工厂” [3] 飞毛腿公司布局 - 飞毛腿储能由飞毛腿能源科技(持股70%)与允公聚能合资成立 2024年11月成立 2025年3月落户天津 [3] - 飞毛腿能源科技为集团储能业务核心企业 总部福州 依托30年电池技术积累 现有年产能27GWh 合作方包括远景能源、蜂巢能源等 [3] - 推出7.8MWh预制舱储能系统 采用CTP-PACK设计 空间利用率提升15%-20% 能量密度达280Wh/kg [4] - 业务覆盖动力电池、无人机电池、VR眼镜电池等多领域 [5] 天津新能源产业动态 - 天津宝坻九园工业园区为市级示范园区 已吸引道克特斯固态电池等项目 其生产线每分钟可产30块电池 [6] - 天津正加大新能源全产业链招商力度 涵盖电池、材料、回收等环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