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体系

搜索文档
“苏大强”是怎样炼成的?
金融时报· 2025-09-15 13:42
外贸表现 - 外贸进出口规模跃上5万亿元台阶 进出口规模连续22年居全国第二位 [1] - 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达59.9% 较2020年提升12.6个百分点 [3] - 跨境电商综试区实现设区市全覆盖 聚力打造30个跨境电商产业带 [3] - 市场采购贸易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超4万家 推广至6个省外试点地区 [3] 外资利用 - 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 2024年达190.5亿美元 [1][7]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1037.4亿美元 占全国比重16.2% [1][7] - 制造业外资和高技术产业外资占比均超三分之一 [7] - 德国 日本 瑞士对江苏实际投资增幅均超90% [7] 企业生态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8.76万家 占全国13.9% [1] - 外资企业以近1%的户数占比贡献46.6%进出口额和19.2%综合税收 [7] - 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8家在江苏投资 [7] - 外资企业创造全国三分之一进出口和四分之一工业增加值 [5] 产业创新 - 构建"1650"产业体系 14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数量占全国近五分之一 [4] - 南京 苏州连续三轮成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 [1] - 省级政策支持20家外资企业的27个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项目 奖励金额占比超50% [8] - 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 服务业扩大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8] 开放平台 - 自贸试验区以千分之一面积贡献10%进出口和实际使用外资 [8] - 国家级经开区考核中9家进入全国前30强 数量全国第一 [8] - 苏州工业园区实现国家级经开区考评"九连冠" [8] - 形成450余项自贸区创新成果 其中3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8] 营商环境 - 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2.8% [9] - 连续五年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 [9] - 健全重点外资项目服务机制 清单内外资投资额占比持续超20% [8] - 实施省级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免申直达"政策支持体系 [8]
福州新区十周年 加大建设对外开放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09:30
核心观点 - 福州新区获批十周年 经济总量突破3300亿元 年均增速达8.4% 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1] - 新区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1932亿元 [1][2] 经济发展 -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8.4% 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13.1% 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4% [1] - 经济总量突破3300亿元 [1] 交通枢纽建设 - 长乐国际机场升级为区域枢纽及超大型机场 开通国内外航线130条 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500万人次 [1] - 三大港区总吞吐量近1.8亿吨 [1] - 开通中欧 中老 中亚班列 构建海铁空铁联运网络 [2] 产业合作 - 中印尼"两国双园"平台形成双边合作项目72个 总投资超930亿元 [2] - 聚焦海洋渔业 热带农业等五大跨国合作产业 [2] 开放平台建设 - 长乐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 福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获批 [2] - 江阴港综合保税区 福州综合保税区加速推进 [2] - 整车综合服务 跨境电商 保税维修检测 保税加工贸易 冷链物流等涉外产业蓬勃发展 [2]
进出口总值首破800亿元 武汉东湖综保区全国排名跃升14位
长江日报· 2025-08-29 05:30
评估结果与排名 - 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获评2024年度全国及中部地区"A类"综保区 [1] - 全国排名第15位 较上一年跃升14位 中部地区23个参评单位中排名第3位 较去年提升2位 [5] - 评估由海关总署联合多部委开展 覆盖全国154家综保区 前20%获评A类 [4] 经济表现与产业生态 - 2024年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800亿元 成为湖北外贸增长重要引擎 [8] - 以"光芯屏端网"为核心产业 重点布局高技术工业贸易 [7] - 集聚光迅科技 先导稀材 信科移动 京山轻机等头部企业 培育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业态创新与体系构建 - 在跨境电商 保税维修 融资租赁等新业态实现多项突破 [8] - 逐步构建多元化 高能级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8] - 制度环境 产业结构和开放效能持续优化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