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农再贷款

搜索文档
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金融时报· 2025-09-12 02:01
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部署 - 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 江苏苏南重点城市 浙江杭甬温 安徽合肥都市圈 福建福厦泉 河南郑州市 湖南长株潭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 重庆市 四川成都市 [1][2] - 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 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 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3] - 试点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 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 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 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 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 [2] 金融支持政策与成效 - 中国人民银行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工具 [5]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5]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达2.2万亿元 累计支持近两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普惠小微贷款 科技贷款同比增长12%以上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5] - 在试点地区深化区域金融改革 如北京 杭州 合肥进行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 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宁波 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 [6]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举措 - 国家数据局支持试点地区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北京城市副中心 杭甬温 郑州等地将加强公共数据共享 开放和授权运营 [7] - 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挖掘数据应用场景 合肥依托"中国声谷" 长株潭布局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成都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 [7] - 福厦泉 重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及苏南重点城市将完善数据流通交易规则 加强数据安全保护 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8] 改革目标与实施路径 - 试点旨在为要素市场化改革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同时为地方赋能 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 [1] - 通过差异化改革探索 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 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制定 金融统计 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 2025年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 [4]
人民银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 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11 15:43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这两个指标在全世 界位于前列;普惠小微贷款、科技贷款都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均高 于整体贷款增速。"王信补充道。 王信强调,人民银行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 展等方面,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积极 贡献。 北京商报讯(记者廖蒙)9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研究 局局长王信出席会议。王信指出,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王信表示,人民银行围绕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设立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 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 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等手段,强化对 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 ...
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9-11 14:01
金融政策支持要素市场化改革 -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2] - 持续完善标准制定 金融统计 信息披露等基础建设促进要素合理流动[2] - 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并新增绿色消费 绿色贸易等内容[2] - 牵头制定11个传统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完善"五篇大文章"相关金融统计[2] 金融工具与信贷支持成效 - 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再贷款等专项工具支持重点领域[3]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1.38万亿元[3] - 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2.2万亿元[3] - 累计支持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3] - 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相关领域融资[3] 绿色金融与专项贷款增长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3] - 普惠小微贷款与科技贷款均同比增长12%以上[3] -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高于整体贷款增速[3] 区域金融改革试点 - 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中多个开展人民银行牵头的区域金融改革[3] - 北京 杭州 合肥进行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 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 宁波 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3] -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3] 金融风险防控与下一步方向 - 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关系 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4] - 下一步将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推动金融开放合作 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5] - 加大对试点地区金融支持力度 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做出贡献[5]
人民银行: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9-11 12:45
人民银行金融支持政策 -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设立支农再贷款 支小再贷款 碳减排支持工具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消费和养老再贷款等定向工具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1] - 碳减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 [1] - 支持银行与企业签订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贷款金额2.2万亿元 累计支持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1] - 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以更好支持相关领域融资 [1] 绿色金融发展成效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 两项指标全球领先 [1] - 通过绿色再贴现和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估等手段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 [1] 专项贷款增长情况 - 普惠小微贷款和科技贷款均比去年同期增长12%以上 [1] -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长43% 显著高于整体贷款增速 [1] 未来金融支持方向 - 将围绕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推动更高水平金融开放合作 推动数字赋能金融发展等方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 - 重点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贡献 [2]
刚刚,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发声!
金融时报· 2025-09-11 12:08
金融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举措 - 人民银行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并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3] - 2025年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统一绿色金融产品界定范围并新增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等内容[3] - 牵头制定11个传统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完善金融统计和信息披露指南[3] 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设立碳减排支持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累计超1.38万亿元[4] - 绿色再贴现和评估机制激励金融机构 支持科技创新贷款金额达2.2万亿元[4] - 累计支持近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首贷 新增1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4] 绿色金融与专项贷款增长数据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2.2万亿元[4] - 普惠小微贷款和科技贷款同比增12%以上 养老产业贷款同比增43%[4] - 各项专项贷款增速均高于整体贷款增速[4] 区域金融改革试点进展 - 10个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地区中多个开展区域金融改革[4] - 北京杭州合肥推进科创金融改革 重庆广州深化绿色金融改革[4] - 宁波成都深化普惠金融改革 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4] 金融改革与风险统筹 - 优化要素配置支持统一大市场形成 统筹稳增长与防风险关系[5] - 强调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5] - 下一步将增加有效金融服务供给 推动金融开放和数字赋能发展[5]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为增产技术推广注入金融活水
金融时报· 2025-09-11 06:13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优势,在支农再贷款额度 中专设合作社再贷款额度10000万元,并积极联动各地市政府落实财政贴息政策。双重政策加持下,支 持"水肥一体化"种植的相关贷款利率最低降至3.85%,切实减轻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财务负担,为技术推 广扫清了资金障碍。 "现代农业主体+保险":保障成本收益 提升信用水平 为全面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深入落实"藏粮于技"战略,中共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提 出,要聚焦科技兴农,总结推广"水肥一体化+密植"等增产技术,坚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 向,加快培育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 中国人民银行松原市分行立足本地玉米种植特色,积极开展金融助推"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入田专 项行动,通过盘活辖内金融资源,创新"现代农业主体+"系列金融支持模式,为技术推广注入金融活 水,助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农业主体+信贷":破解融资瓶颈 降低资金成本 "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的推广,核心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然而,此类主体在发展初期普遍面临 有效抵押担保物缺失的难题,传统信贷模式难以介入,直接制约了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与先进技术引进 ...
金融“链”动汶川“甜蜜经济”新图景
金融时报· 2025-06-26 03:15
甜樱桃产业链金融支持 - 当地金融机构围绕甜樱桃"产销游"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包括精准信贷支持、便利化支付服务和高效零钞外币兑换 [1] - 中国人民银行阿坝州分行推广特色水果产业链金融链长制,指导银行定制信贷方案,通过支农再贷款、优惠利率和信用贷款支持果农 [2] -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为省五星级汶川甜樱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放贷款2.24亿元,为园区果农发放贷款9090.08万元,通过"再贷款+信用+信贷"模式为337户农户发放贷款4897.25万元 [2] 零钞兑换与现金服务 - 银行在甜樱桃销售集中区设临时现金服务点,提供零钞兑换和残损币回收服务,5月以来完成零钞兑换1134笔(金额126.21万元)和残损币回收146.1万元 [3] - 现金服务队主动为餐饮、商超等商户上门兑换零钞,例如为小吃店兑换1500元零钞以应对日均200人次的客流 [3] - 零钞兑换"秒响应"机制帮助果农快速解决交易难题,例如10分钟内完成2000元整钞兑换小面额零钞 [3] 涉外金融服务升级 - 汶川县金融机构提升外卡取现、兑换和开户能力,18台ATM支持外卡取现,2家银行可办理境外人员开户,支持美元等6种外币兑换 [4] - 特别旅游区超七成POS商户支持外卡刷卡,农行汶川县支行为外籍游客提供货币兑换、支付指南及旅游咨询一体化服务 [4] - 外籍游客对金融服务效率给予正面评价,例如韩国游客称赞兑换流程流畅专业并获周边景点指引 [4] 产业升级与消费体验 - 农商银行35万元贷款助力阿仑家庭农场完成升级,实现1000多棵樱桃树在地直销,减少运输成本并提升收入 [2] - 金融支持推动农场观光采摘模式,游客沉浸式体验从枝头到舌尖的新鲜感,例如游客提及"樱桃自由"的独特体验 [2] - 支付环境优化串联游客"甜蜜消费"场景,涵盖采摘、集市交易及特色餐饮消费全环节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