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大众日报· 2025-08-30 16:33
这艘名为"东方航天港"号的海上专用发射船,是由山东海上商业航天发射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海商发")团队全球首创的全海域智能发射回收平台。正如董事长滕瑶所言,"我们的技术,是要让 每一'镖'都正中'靶心'。" 发挥"链长制"优势,打造山东半岛高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聚集区 山东海工,从海洋跃向星空 你试过站在晃动的吊床上投飞镖吗?准确率是多少? 某种程度上,这很像海上发射面临的情境:8月9日0时31分,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轰鸣声中腾 空,当人们的心跳因那道升空轨迹加速时,它脚下的发射平台完成了第八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 山东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而耕海探洋的步伐快不快、稳不稳,同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 发展直接相关。 2024年,山东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达到469万、1187万、2172万载重吨,同 比增长47%、64%、49%,全国排名分列第5、第3和第4位。当前,由SpaceX掀起的运载火箭海上回收 复用技术革命成燎原之势,揭示出商业航天的演进方向:高效可持续的航天发展体系,必然向海而生。 从火箭发射过程看,"东方航天港"号像是个沉默的"摆渡人",但将这一"重器"放入"航天强国" ...
东方航天港:逐梦星辰的“海上摇篮”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5 07:43
海上发射任务进展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9日成功执行一箭十一星发射任务 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LEO轨道 标志着海阳火箭发射第17次成功[3] - 东方航天港是中国唯一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母港 已成功保障17次海上发射任务[3] - 捷龙三号火箭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近期需在两个月内完成遥六、遥七、遥八三次连续发射 首次启用山东日照近海发射点[4] 技术突破与创新 - 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验证型火箭于5月29日完成国内首次海上飞行回收试验 采用液氧甲烷推进剂 直径4.2米 高度26.8米 起飞质量57吨 飞行高度2.5千米[4][5] - 该火箭实现国内首个"液氧甲烷+不锈钢+海上软着陆回收"技术突破 填补液体火箭海上发射空白[5] - 研发"海基发射动态补偿"技术 通过实时监测平台运动状态和高精度算法修正火箭姿态[7] - 中国电科箭载导航装备实现分离体实时米级定位 使回收效率提升数百倍[8] 海上发射技术挑战 - 海上发射平台受海浪潮汐风力影响 需控制晃动幅值在安全阈值内[7] - 液氧甲烷等低温推进剂需应对海上高湿高盐环境下的绝热与防泄漏挑战[7] - 盐雾腐蚀可能导致金属壳体电子设备失效 采用吸湿性小材料三防漆电镀涂层等防护措施[8] - 发射窗口依赖精准气象数据 "海哨兵"波浪滑翔器可实时监测水文气象参数[8] 海上回收关键技术 - 海面软着陆需应对水冲击和高温羽流与海水相互作用 采用"悬停→关机→水缓冲"模式[9] - 需验证发动机喷管接触海水时的抗热震性能 避免材料开裂[9] - 洋流海生物附着等因素影响回收 需优化回收平台锚泊系统和防滑设计[9] - 液氧甲烷推进剂的低温特性可能导致海面结冰 需研发防冰涂层或动态加热技术[9] 成本与产业化发展 - 元行者一号不锈钢箭体预计可复用20次 单次发射成本有望降至3000美元/公斤以下[11] - 箭元科技自主研发龙云发动机 采用3D打印一体化喷注器 制造周期缩短60%[12] - 东方航天港规划"元行者一号"中型火箭 支撑星链级星座高密度发射需求[11] - 海上回收方案溅落区远离航道与居民区 避免陆上回收次生灾害风险[12] 国际竞争格局 - 全球海上回收呈现"美国主导 中国追赶 其他国家跟进"态势[13] - SpaceX猎鹰9号一子级复用次数达26次 单次发射成本低至1500美元/公斤[12] - 中国元行者一号与蓝箭航天朱雀三号星际荣耀双曲线三号形成技术互补 预计2026年实现轨道级回收[13] - 欧洲未开展海上回收试验 印度ISRO计划2027年测试可重复使用火箭[13]
多重利好催化军工行情,国防ETF(512670)涨超1%
新浪财经· 2025-08-11 06:43
行业表现 - 中证国防指数上涨0.98% 成分股内蒙一机上涨8.97% 国科军工上涨6.84% 国博电子上涨4.54% 航天电子上涨3.80% 鸿远电子上涨3.78% [1] - 国防ETF上涨1.07% 最新价报0.85元 [1] 行业利好事件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11颗吉利星座04组卫星 包括10颗物联网组网卫星和1颗卫星间通信技术验证星 [1] - 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获中国民航局全航空器适航认证 成为全球首架三证齐全吨级以上eVTOL 并于7月22日交付 [1] - 北京天安门地区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综合演练 约2.2万人参与 [1] 行业趋势与投资机会 - AI赋能智能化作战成为趋势 军用AI可提升无人集群作战协同能力 实现动态阵型调整和精准打击 并构建卫星、无人机等多维数据融合的全域感知网络 [2] - 国防ETF紧密跟踪中证国防指数 覆盖十大军工集团及武器装备供应商 管理费加托管费0.40%为13只同类ETF中最低 [2] 指数成分结构 - 中证国防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航沈飞、航发动力、中航光电、中航西飞、菲利华、中航机载、航天电子、海格通信、中航成飞、西部超导 合计权重43.88% [3]
我国海上发射入轨卫星突破百颗大关
齐鲁晚报· 2025-08-10 21:27
火箭发射技术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全箭总长约31米,总重约140吨,箭体最大直径2.64米,整流罩直径3.35米,四级主动力均采用固体推进剂 [3] - 火箭采用"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方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整体起竖后垂直热发射 [3] - 发射团队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完成全面分析与改进,有效提升火箭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 [3] - 本次任务体现捷龙三号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未来能更好满足商业发射市场的时效性需求 [3] 卫星星座布局 - "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主要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以及星间通信试验验证 [4] - 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自主研发,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面向全球提供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5] - 时空道宇旗下上合航天布局全球星座运营中心、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建设并运营吉利星座 [5] - 本次发射在十颗组网星基础上搭配一颗新研试验卫星,为星座组网提供精准高效的发射服务 [6] 海上发射效率 - 本次发射船准备时间缩短至往常的二分之一,仅用时约12小时完成火箭发射 [7] - 时间缩短证明发射程序越来越精准,效率越来越高,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8][9] - 东方航天港累计发射卫星数量达104颗,我国通过海上发射入轨的卫星数量突破百颗 [9] - 年内预计实施捷龙三号、引力一号、长征十一号等多型号火箭海上发射任务,力争年度发射次数突破两位数 [9] 国际市场拓展 - 上合示范区主动发挥平台策源作用,通过经贸交流及海外推介活动重点推介"吉利星座",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6] - 上合示范区建立定期访企机制和专班小组,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和支持 [6]
今秋山东海上首次火箭发射看点多
大众日报· 2025-08-10 00:30
火箭发射技术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全箭总长约31m,总重约140t,箭体最大直径2.64m、整流罩直径3.35m,四级主动力均采用固体推进剂 [2] - 火箭采用"三平一垂"的热发射方式,即水平对接、水平测试、水平运输、整体起竖后垂直热发射 [2] - 发射团队针对高温高湿环境完成全面分析与改进,提升火箭适应性 [2] 商业发射能力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展示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 [2] - 本次发射是捷龙三号发射点位的灵活拓展,提高任务适应性 [2] 卫星星座布局 - "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及星间通信实验验证 [3] - 吉利星座一期规划部署72颗卫星,由时空道宇自主研发运营,提供全球商业卫星物联通信服务 [3] - 上合航天是时空道宇旗下公司,布局全球星座运营中心、测运控中心、AI数据运营中心等 [3] 海上发射效率 - 本次发射船准备时间较往常缩短一半,通过流程优化实现 [4] - "东方航天港"号发射船完成第8次海上发射,东方航天港累计保障我国第17次海上发射 [4] 国际合作拓展 - 上合示范区助力上合航天打造世界领先卫星物联网,通过经贸交流及海外推介活动拓展应用场景 [3]
陕西固体发动机助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陕西日报· 2025-08-09 23:29
发射任务成功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9日0时31分在山东日照附近近海海域点火升空并成功将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送入600千米、50度倾角的LEO轨道 [1]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商业火箭动力公司为此次发射提供全部四级固体发动机 [1] 航天四院技术贡献 - 航天四院承担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全部固体发动机、滚控发动机、压力传感器及自毁装置等关键产品研制 [1] - 火箭四级固体发动机采用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壳体、宽摆角全柔性摆动喷管等多项核心技术,综合性能达世界一流水平 [1] 发动机技术参数 - 火箭一级发动机为高性能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整体式固体发动机,直径2.65米,装药量71吨,推力达200吨 [1] - 该发动机是目前国内参加飞行试验装药量最多、推力最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整体式固体火箭发动机 [1]
一箭十一星!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在山东省近海海域发射成功
齐鲁晚报· 2025-08-09 02:04
火箭发射任务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于8月9日凌晨0点31分在山东省近海海域成功发射 采用一箭十一星方式将吉利星座04组卫星送入600公里高度、倾角为50°的LEO轨道 [1][3] - 火箭采用四级固体发动机串联布局 全箭总长约31米 总重约140吨 箭体最大直径2.64米 整流罩直径3.35米 采用"三平一垂"热发射方式 [3] - 发射卫星主要用于物联试验、遥感观测及星间通信试验验证 在十颗组网星基础上灵活搭配一颗新研试验卫星 [3] 商业发射能力 - 此次任务体现捷龙三号面向商业发射的快速响应能力和高效执行能力 未来能更好满足商业发射市场时效性需求 [5] - 海阳市已成功保障17次海上发射任务 累计将104颗卫星送入太空 其海上发射组织保障体系成为我国航天发射能力重要组成部分 [5] 商业航天产业链 - 海阳商业航天涵盖发射链、火箭链、卫星链、文旅链等重点产业链条 航天技术正通过商业力量拓宽应用场景 [5] - 东方航天港已锻造海上发射服务、火箭总装总测、空天信息服务三大核心能力 形成"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上有船、空中有网"的产业发展格局 [6] 未来发展规划 - 加快打造国际一流商业航天海上发射母港 形成"固液兼容、常态高频"火箭海上发射试验能力和"一站式、全链条"服务能力 [6] - 计划实现年产150发固体、液体火箭和300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推动"东方慧眼"星座组网 开发"OGE"时空数据处理模型 [7] - 打造教文娱、休闲度假、业态孵化于一体的大型航天文旅综合体 释放近岸发射试验观礼独特优势 [7] - 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高质量空间信息服务 打造山东外贸增长新引擎 [8]
一箭11星即将在日照发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净申购700万份,年内份额增109%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6:40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8日航空航天板块震荡走低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下跌0.41% 成交额超7200万元 居同标的第一 溢折率0.13% 换手率15.76% [1] - 截至发稿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净申购达700万份 [1] - 8月7日单日净流入资金超2200万元 居同标的第一 年内份额新增率超109% 位居同标的第一 [1] 指数构成与行业特征 - 国证航天指数国防军工行业权重占比近98%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 [1] -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两大核心板块权重占比近67% 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 低空经济 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产业链 [1] 行业动态与机构观点 - 8月9日-11日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搭载"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升空 为极氪 领克等品牌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 卫星通信及自动驾驶支持 [2] - 中金公司认为商业航天产业有望进入发展快车道 建议关注卫星制造 发射及下游应用投资机会 [2] - 兴业证券表示军工行业新一轮订单释放预期增强 构成基本面持续改善的长期逻辑支撑 [2]
6分钟,垂直涨停!军工股,突发异动
证券时报· 2025-08-08 04:45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指微幅上涨 北证50 科创50微幅下跌 [1] - 国防军工 人脑工程 工程机械 风电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人工智能 影视院线 国产软件 大数据板块跌幅居前 [1] - 脑机接口概念股高开高走 板块指数盘初涨近4%创5年新高 逼近历史最高点 半日成交接近昨日全天成交 [2] - 创新医疗以涨停价开盘后回调 际华集团连续第2日涨停 [2] - 国防军工板块再创历史新高 飞沃科技 德恩精工20%涨停 航天科技4日三度封板创8年新高 [5] 脑机接口产业政策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 建立技术 产业 标准体系 [4] - 目标实现电极 芯片 整机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 生活消费领域加快应用 打造2-3个产业集聚区 [4] - 要求创新脑信号传感器技术 突破脑信号采集 处理 通信芯片 完善脑信号编解码软件 构建专用操作系统 [4] - 北京 上海 四川等地已发布脑机接口产业支持政策 涵盖2025-2030年发展计划 [4] 航天军工动态 - 揽月月面着陆器完成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 标志载人月球探测工程取得重要突破 [7] - 该着陆器可搭载2名航天员往返月面 支持月面驻留活动 是未来月球探测任务关键设备 [7] - 捷龙三号遥六火箭将于8月9日发射 搭载11颗"吉利星座04组"卫星 为极氪 领克汽车提供高精定位 通信及自动驾驶支持 [7]
一箭11星,商业航天活动密集,机构: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8 01:48
卫星发射与商业航天发展 - 捷龙三号遥六运载火箭将于8月9日—8月11日择机发射,搭载时空道宇公司"吉利星座04组"11颗卫星,主要为吉利旗下极氪、领克等品牌提供厘米级高精定位、卫星通信及自动驾驶支持 [1] - 我国GW星座发射频率显著提升,从01-05组星的1-2个月发射间隔缩短到05-07组星的3-5天发射间隔,组网速度明显加快,或表明卫星互联网开始进入快速组网期 [1] -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海南商发的1号和2号发射工位开启常态化发射工作,大型民营液体火箭将陆续首飞,可重复使用实验稳步开展,民营火箭企业开始IPO辅导,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1] 航空航天ETF与行业覆盖 - 航空航天ETF(159227)紧密跟踪国证航天指数,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高达98.2%,是全市场"军工纯度"最高的指数 [1] - 该指数覆盖航空装备、航天装备、卫星导航、新材料等关键产业链环节,成分股精选军工领域头部企业 [1] - 指数涵盖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商业航天概念权重占比高达25.1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