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黄鱼
icon
搜索文档
给对手打广告?转转这波“自杀式营销”,其实是顶级阳谋
虎嗅· 2025-09-28 03:26
转转二手市场业务关停,不仅没低调,还高调宣称"去海鲜市场玩得开心",自己拍视频给对手"小黄 鱼"打广告,给人看傻了。转转这是彻底疯狂了?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阳谋"呢? ...
赣榆“源头”海鲜迎“双节”交易火
扬子晚报网· 2025-09-27 08:55
9月25日18时,返港渔船在连云港赣榆渔港码头交易红火。国庆、中秋双节将至,连日来,连云港赣榆区海头渔港"源头"海鲜交易倍加繁忙,每天近百艘 出海捕捞渔船返港,捕捞的皮皮虾、梭子蟹、小黄鱼等海鲜深受市民宠爱,更成为当地商户的抢收货和销往全国各地市场。 海鲜出舱 捕捞返港 分拣梭子蟹 分拣婆婆虾 海产品分拣 收购装车 通讯员姚绍庄吴苏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凌飞 ...
“蓝色粮仓”迎丰收 科技赋能“海鲜自由”
央视网· 2025-09-26 09:09
央视网消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海鲜消费热度呈现上升趋势。眼下,我国四大海域已经迎来全面开渔,新鲜捕捞的海 产让人们大饱口福。作为百姓餐桌上的重要一环,从近海养殖到海洋捕捞,我国"蓝色粮仓"正在不断充实。 晚上六点多,来自舟山、台州等地的货车陆续抵达宁波水产品批发市场。银亮的带鱼、金黄饱满的小黄鱼、肥硕的鲳鱼等多种 海产在摊位上整齐码放,市场里人头攒动,一片繁忙景象。 这两天,东海开渔后的第一批海鲜陆续回港。在浙江舟山5号码头记者看到,工人们熟练地将海鲜分类装筐,搬运上岸,采购商 们马不停蹄,将海鲜运送至附近的批发市场进行销售。 海洋捕捞迎来收获的同时,近海养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在广东饶平县,深海网箱养殖基地迎来大规模收鱼作业。渔民们通过 起网机将巨大的渔网底部逐渐收拢,网箱内鱼群涌动不息,水花激扬。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深海网箱的养殖深度可达10米,较传统养殖方式增加6米,提升单位海域的养殖容量。截至目前,当地累计 投放深远海重力式深水网箱达538个,这批优质海鲜的上市,将更好满足节日市场的需求。 随着现代渔业不断发展,2024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7358万吨,较2020年增长12.3%,水产品总产量持 ...
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来青岛开展海产品产销及价格情况调研
中国发展网· 2025-09-22 14:46
为进一步掌握状况,调研组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及多家海产品养殖、加工、流 通企业代表参加。会上,各方围绕渔业资源现状、养殖生产成本、加工企业产销情况、销售渠道变化及 市场预期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调研组指出,今年开海后黄海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明显回升,养殖环 节总体稳定,深远海养殖发展加快;加工企业面临高端需求偏弱、库存压力上升等挑战;销售端呈现传 统渠道为主、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加速渗透的多元格局。 中国发展网讯 2025年9月16日至17日,山东省价格认证中心调研组联合青岛市价格认证和监测中心,赴 青岛市开展海产品产销及价格情况巡查调研,深入了解开海后市场运行态势,分析当前产销形势与价格 变化特征,研判后期走势,为保供稳价提供决策参考。 调研期间,工作组先后实地走访李村大集、埠西农副产品综合市场等重点海产品集散地,了解带鱼、小 黄鱼、梭子蟹、蛤蜊等主要品种的上市量、品质和价格情况,与一线经营户深入交流,详细了解进货渠 道、成本变动、销售数量及经营中面临的困难。调研组重点关注休渔期结束后海产品捕捞和养殖产量、 市场供应流通及价格波动等情况。 下一步,省、市价格监测机构将持续跟踪海产品市场动态,强 ...
东海全面开渔 多地海事部门护航开渔安全
新华社· 2025-09-16 11:28
行业监管与安全措施 - 海事部门在东海海域统一调派81艘巡逻艇、38架航空器及70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全覆盖点验[1] - 联合渔业部门在通航密集区、事故多发区等敏感水域实施24小时驻点值守[1] - 通过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商渔船进出港并组织交通维护水上安全[1] 渔业生产规模与结构 - 东海全面开渔后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等4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作业[1] - 作业方式包含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及灯光围网等多样化捕捞类型[1] - 主要捕捞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资源[1] 区域协同与时间节点 - 浙江、上海、福建、连云港等多地海事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护航开渔行动"[1] - 伏季休渔期于9月16日结束 较8月5日部分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1] - 本次全面开渔持续周期为4个半月[1]
东海全面开渔 超4000艘渔船集中出海作业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9:15
行业动态 - 东海海域伏季休渔期于9月16日12时全面结束 超4000艘拖网类和张网捕鱼类渔船集中出海开展捕捞作业[1] - 休渔制度实施时间为每年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 持续四个半月 旨在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1] - 8月5日已实施部分解禁(小开渔) 允许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和灯光围网类四类特许捕捞渔船提前出海[2] 捕捞特征 - 全面开渔后主要捕捞品种为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 与前期小开渔形成差异化捕捞目标[2] - 渔船作业密度大幅增加 作业方式更加丰富 相比小开渔阶段捕捞强度显著提升[2] - 沿海航行作业渔船数量激增 导致商渔船碰撞风险增大 海事部门启动专项护航行动应对安全挑战[2] 监管措施 - 上海浙江福建连云港等多地海事航保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护航开渔行动" 部署81艘巡逻艇和38架航空器进行全覆盖点验[2] - 投入700余名执法人员 在通航密集区和事故多发区实施24小时驻点值守 通过VTS专台和智慧海事系统动态监控船舶航迹[2] - 与渔业部门开展联合巡航执法 及时播发航行警告 全力维护东海海域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2]
东海全面开渔 5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捕捞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8:25
东海开渔规模与时间节点 - 东海海域5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开展捕捞作业 [1] - 伏季休渔期长达四个半月 于9月16日全面结束 [1] - 8月5日部分解禁时四类特许捕捞作业渔船提前出海 [3] 捕捞作业特征变化 - 全面开渔后捕捞鱼类主要为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 [3] - 渔船作业密度大幅增加 作业方式变得更加丰富 [3] - 相比"小开渔" 本次涉及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张网捕鱼类等多种作业类型 [1][3] 海事监管措施 - 四地海事部门调派巡逻艇81艘、航空器38架、执法人员700余名 [3] - 在沿海公共航路、主要进出港航道等水域开展全覆盖点验 [3] - 对通航密集区实施24小时驻点值守 开设VTS"护渔"专台 [3] - 通过VTS、CCTV等信息化手段密切关注商渔船动态 [3] 航运安全风险管控 - 东海沿海航行作业渔船大幅增加导致商渔船碰撞风险增大 [3] - 联合渔业部门在商渔船交汇密集区域开展巡航执法 [3] - 及时播发航行警告 做好渔船集中出港时段交通组织 [3]
东海全面开渔:四个半月伏季休渔期结束 海鲜即将“跳”上餐桌
贝壳财经· 2025-09-16 07:53
此前8月5日,东海伏季休渔期部分解禁,单船桁杆拖网(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灯光围(敷) 网类等四类(专项)特许捕捞作业渔船已提前出海开捕,相比于"小开渔",全面开渔后的捕捞鱼类主要 为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渔船作业密度大幅增加,作业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9月16日中午12时,东海海域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张网捕鱼类 等5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开展捕捞作业,标志着今年长达4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顺利结束,东海全面开 渔,海鲜即将"跳"上餐桌。 贝壳财经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东海全面开渔后,东海沿海航行、作业渔船大幅增加,商渔船碰撞 风险增大,为防范商渔船碰撞风险,上海、浙江、福建、连云港等四地海事、航保部门,统一调派巡逻 艇81艘、航空器38架、执法人员701余名,在沿海公共航路、主要进出港航道、商渔船交汇密集区域等 重点水域开展全覆盖点验,并联合渔业部门开展巡航执法,对通航密集区、事故多发区等敏感水域实施 24小时驻点值守。同时,开设VTS"护渔"专台,通过VTS、CCTV、智慧海事等信息化手段,密切关注 商渔船进出港动态,及时播发航行警告,共同做好渔船集中出港时段 ...
东海全面开渔 浙江海事、渔政等部门联合护航保开渔安全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06:37
东海全面开渔 浙江海事、渔政等部门联合护航保开渔安全 编辑:徐世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网杭州9月16日电(记者 王逸飞)记者9月16日从浙江海事局获悉,今年为期4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当 日顺利结束,东海全面开渔。浙江共有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张网捕鱼类等近4000艘船舶集中出海 开展捕捞作业。为切实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防范化解"开渔季"商渔船碰撞风险,浙江海事部门持续开展 浙江海域"2025年护航开渔行动",全力保障开渔安全。 东海全面开渔后,东海沿海航行、作业渔船大幅增加,商渔船碰撞风险增大,为防范商渔船碰撞风险, 浙江海事、渔政部门统筹部署巡逻艇98艘、航空器36架、执法人员900余名,在沿海公共航路、主要进 出港航道、商渔船交汇密集区域等重点水域联合开展交通组织和全覆盖点验,在桥区、航道口门、航路 交汇等高风险区域开展24小时巡航值守,确保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抵达处置,并对普陀山至洛迦山客 运航线、朱家尖至普陀山客运航线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同时开设VTS"护渔"专台,密切关注商渔船进出 港动态,及时播发航行警告,运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巡航,对违反航路通航秩 ...
处暑开渔,为何延续千年
人民日报· 2025-08-27 22:19
海洋生态保护与渔业管理 - 处暑开渔节选择在8月23日是为了避开海洋生物繁殖黄金期(暮春至夏季),避免捕捞亲鱼并保护幼苗[1] - 东海水域的小黄鱼、银鲳、梭子蟹、红虾和竹节虾等经济物种在处暑前后结束繁殖高峰期[1] - 幼鱼在处暑时体长达到5-10厘米,能够从普通渔网网眼逃脱,实现渔业资源永续利用[1] 现代渔业监测技术应用 - 通过综合性渔业资源监测网络动态追踪关键经济物种的种群数量、洄游路线和产卵场分布[2] - 基于大数据模型分析科学应对产卵期偏移问题,并优化休渔时间窗口[2] - 处暑时节作为幼鱼育成、饵料丰富和渔汛开启的黄金窗口依然有效,尽管海水温度有所上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