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伏季休渔
icon
搜索文档
东海全面开渔 多地海事部门护航开渔安全
新华社· 2025-09-16 11:28
行业监管与安全措施 - 海事部门在东海海域统一调派81艘巡逻艇、38架航空器及70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全覆盖点验[1] - 联合渔业部门在通航密集区、事故多发区等敏感水域实施24小时驻点值守[1] - 通过信息化手段动态监控商渔船进出港并组织交通维护水上安全[1] 渔业生产规模与结构 - 东海全面开渔后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等4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作业[1] - 作业方式包含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及灯光围网等多样化捕捞类型[1] - 主要捕捞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资源[1] 区域协同与时间节点 - 浙江、上海、福建、连云港等多地海事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护航开渔行动"[1] - 伏季休渔期于9月16日结束 较8月5日部分解禁范围进一步扩大[1] - 本次全面开渔持续周期为4个半月[1]
东海全面开渔:四个半月伏季休渔期结束 海鲜即将“跳”上餐桌
贝壳财经· 2025-09-16 07:53
此前8月5日,东海伏季休渔期部分解禁,单船桁杆拖网(桁杆拖虾)、笼壶类、刺网类、灯光围(敷) 网类等四类(专项)特许捕捞作业渔船已提前出海开捕,相比于"小开渔",全面开渔后的捕捞鱼类主要 为带鱼、小黄鱼、鱿鱼等底层鱼类,渔船作业密度大幅增加,作业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俞金旻)9月16日中午12时,东海海域单船拖网类、双船拖网类、张网捕鱼类 等5000余艘船舶集中出海开展捕捞作业,标志着今年长达4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顺利结束,东海全面开 渔,海鲜即将"跳"上餐桌。 贝壳财经记者从上海海事局了解到,东海全面开渔后,东海沿海航行、作业渔船大幅增加,商渔船碰撞 风险增大,为防范商渔船碰撞风险,上海、浙江、福建、连云港等四地海事、航保部门,统一调派巡逻 艇81艘、航空器38架、执法人员701余名,在沿海公共航路、主要进出港航道、商渔船交汇密集区域等 重点水域开展全覆盖点验,并联合渔业部门开展巡航执法,对通航密集区、事故多发区等敏感水域实施 24小时驻点值守。同时,开设VTS"护渔"专台,通过VTS、CCTV、智慧海事等信息化手段,密切关注 商渔船进出港动态,及时播发航行警告,共同做好渔船集中出港时段 ...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
人民网· 2025-09-16 07:33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5】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3】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4】 浙江台州:东海告别伏休全面开捕【2】 ...
3万余艘渔船出海作业
人民日报· 2025-09-01 22:41
开渔行动部署 - 黄渤海海域9月1日迎来3万余艘渔船出海开捕 [1] -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会同渔业部门启动北部海区"2025年护航开渔行动" [1] - 行动旨在保障海上交通安全畅通并维护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1] 海域休渔政策调整 - 北纬35度以北海域自9月1日12时起结束伏季休渔 [1] - 天津 河北 辽宁 山东四地渔船竞相出海作业 [1] - 今年我国三大海域至此均实现全面开渔 [1] 执法资源配置 - 四地海事及渔业部门共部署104艘执法船艇和43架航空器 [1] - 投入执法人员700余名开展联合巡航执法 [1] - 对通航密集区 事故多发区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及应急驻守措施 [1]
黄渤海区结束伏季休渔 3万余艘渔船争“鲜”出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1 11:08
渔业生产恢复 - 渤海和黄海海域超过3万艘捕捞渔船结束4个月伏季休渔期并开启新捕捞季 [1] - 渔船从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沿海各大渔港出发进行捕捞作业 [1] 资源状况改善 - 经过4个月休养生息后海域渔业资源养护效果明显 [1] - 当前渔业资源状况好于2024年同期水平 [1] - 近年来海域渔业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1]
千帆竞发齐争“鲜”——福建开渔一线见闻
新华网· 2025-08-17 01:28
行业动态 - 福建省8000多艘渔船结束伏季休渔出海作业 [1] - 惠安县崇武国家中心渔港500多艘渔船蓄势待发 [1][3] - 福建省海域5月1日起实施伏季休渔 涉及1万余艘渔船 [7] 生产条件改善 - 渔船配备零下40摄氏度冷冻设备 延长海上作业时间至半个月 [4] - 新型渔船淘汰传统冰仓保鲜方式 节省往返成本 [4] - 渔船装备北斗卫星 雷达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现代化设备 [4] 渔业经济规模 - 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25万亿元 [7] - 海洋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超过21% [7] 传统作业方式 - 典型渔船满载捕捞量可达70-80吨 [3] - 主要捕捞品种包括鱿鱼 带鱼等 [3]
织网 疏脉 护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2 09:38
伏季休渔政策执行 - 伏季休渔是保护渔业资源和促进海洋生态休养生息的关键举措 福建省厦门市通过综合执法确保休渔秩序 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3] - 执法大队采用海陆空立体巡查模式 包括海上执法船艇巡航 岸线人员巡查和无人机监控 构建全方位监控网络[5][6] -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 船艇80余航次 巡航1100余海里 岸线巡查3300余公里 处理违规线索25起 清理违规网具300余张[7] 航道清理与维护 - 海沧港区作为厦门海洋经济新地标和重要物流枢纽 是鱼类洄游要道 航道非法网具不仅破坏渔业资源 更威胁航行安全[9] - 开展清网疏脉专项行动 采用人工清理与钩机船拆除相结合方式 已清理各类网具300余张 铁锚24个 网绳200余米[11] - 对航道疏浚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管 开工前主动对接明确要求 施工中协调解决困难 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提升港口运转效率[11] 新型非法捕捞整治 - 环岛路沙滩区域出现借桨板运动名义进行非法捕捞的行为 不仅破坏旅游体验 更损害城市形象[12] - 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与运动协会 救援队形成即时联络 发展安全员作为信息哨 依托视频平台智能监控热点区域[12][13] - 构建环卫船 海防巡逻船与无人机立体防控网络 成功查获伪装桨板玩家的非法捕捞案件 查获国家保护动物中国鲎2只[14]
浙江玉环:第一潮海鲜上市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2 09:38
渔业生产恢复 - 浙江省玉环市结束3个月伏季休渔期后首批200余艘捕捞渔船于8月5日恢复出海作业[2] - 首批渔获于8月6日通过"浙玉渔运船80008"号运回沙门镇渔业码头[2] - 渔获以梭子蟹为主通过分拣装车后快速投放杭州宁波武汉等城市市场[2] 供应链与市场供应 - 渔业码头实施渔获上岸分拣装车的快速流通流程[2] - 首批海鲜产品以最快速度投放市场满足市民伏休期后消费需求[2]
东海伏季休渔部分解禁 万艘渔船开捕
央视网· 2025-08-06 02:55
渔业开渔季启动 - 东海伏季休渔期部分解禁 迎来"小开渔" 江苏连云港1500多艘获批专项捕捞渔船和辅助船结束为期三个多月的休渔期出海捕捞 [1][3] - 浙江瑞安206艘大型海洋渔船集结在齿头海域 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登船检查通导设备、消防设备及捕捞许可证等证件 [4] - 福建宁德霞浦县三沙中心渔港渔船扬帆出海 霞浦是福建海域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沿海县份 年水产品总产量超50万吨 年渔业总产值超150亿元 [7] 渔船出海准备 - 受海上风力影响 此次出海开展捕捞作业的渔船均为大型海洋渔船 所有中小型渔船、内陆渔船暂缓出海等待后续指令 [6] - 渔船出海作业必需品冰块需求量激增 上海制冰厂加足马力生产 冰库内已储存2800多条大冰块 制冰过程约12小时 [8] 休渔制度安排 - 东海伏季休渔期为每年5月1日12时至9月16日12时 允许4种作业类型渔船在休渔期间申请开展专项特许捕捞 [8] - 8月5日至9月16日期间 我国东海、黄渤海、南海海域将先后进入"开渔季" 超过10万艘海洋渔业船舶分批次结束休渔出海捕捞 [8]
南海伏季休渔首月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查没渔获4.3万公斤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24 07:58
南海伏季休渔执法成效 - 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组织三省(区)海警、渔政查办涉渔案件55起,查获涉案船舶57艘,查没涉案渔获物4.3万公斤 [1] - 喊话驱离外籍渔船225艘次,登检22艘,抓扣9艘57人 [1] - 累计投入舰艇2788艘次、航空器5架次,对重点海域实施24小时巡查 [1] - 协调300余艘港澳流动渔船安全返港 [1] - 联合地方执法部门驱离外籍侵渔渔船225艘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63% [1] 三省(区)联合执法行动 - 三省(区)联合开展执法行动21次 [1] - 广东海警局建立港澳渔船违法通报机制,联合举行"粤海亮剑2025"专项执法行动 [1] - 广西海警局采取"同步启动、分区联巡"模式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1] - 海南海警局出台《海南自由贸易港村(居)民家庭自用船舶管理规定》,解决基层执法难题 [1] 南海休渔现状与应对措施 - 南海海区应休渔船总数43967艘(含港澳流动渔船1680艘),较2024年同期减少477艘 [2] - 针对北部湾侵渔量同比激增,将加密粤东浅滩、琼海陵水海域夜间巡航频次 [2] - 加强刚性管控,重点监控行径异常渔船,溯源打击非法捕捞组织链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