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面
icon
搜索文档
刘一手创始人刘梅:在海外市场,大单品可以吃一辈子红利
搜狐财经· 2025-09-24 07:06
在国外,一个大单品可以吃十年、甚至是一辈子的红利的,但中国的餐饮品牌创新和迭代的速度要快很多,这样我们的 餐饮品牌面对新时代的消费者的机会就来了。 9月23日,在2025中国餐饮品牌节上,刘一手创始人刘梅分享了餐饮品牌出海的打法和思路。 刘一手火锅2000年出海至今已有25年,门店遍及20个国家和地区,在境外开出80余家门店,布局了8000+个底料销售网 点。 刘梅表示,今年,中国速度和身后的中国饮食文化传统,叠加数字化变革,改变了中餐在世界各地的地位。 像包子、小面、粥,以及近几年很多的茶饮,都是非常适合出海的大单品。中餐出海的一个核心优势在于"好吃"。比如 甜品,很多外国消费者对中国甜品及其丰富多变的口味组合赞不绝口,这种极致的味觉体验,是"中国速度"下快速迭代 与创新的产物。 刘梅指出,餐饮品牌出海要遵循"四部曲":第一,了解海外市场,做好市场洞察很重要;第二,做国别选择,第三,派 谁去(头狼模型)同样重要;另外还要思考品牌的盈利模型。 其中,"头狼"首先要有屡败屡战的艰苦奋斗精神,这是一个创业者和企业家的精神,"只要不服输就没有输。"其次,学 习能力要强,对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敏感度。因为 ...
30元一碗面卖不动,遇见小面抢跑上市
36氪· 2025-05-07 12:55
中式面馆行业现状 - 行业经历两年增长困境后,遇见小面以冲刺港股IPO姿态重回大众视野,2024年净利润6070万元,同比增长32.2% [5] - 遇见小面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门店数从170家增至380家 [5][10] - 行业头部企业和府捞面两次上市失败,三年亏损7亿元,五爷拌面门店从1500家缩减至800多家 [5][9] 资本与市场表现 - 2021年资本密集投资面馆赛道,和府捞面融资20亿元估值70亿元,遇见小面估值30亿元,马记永等超10亿元 [8] - 2022年后赛道融资停滞,前五名面馆品牌市场份额总和不足3%,遇见小面2024年市场份额仅0.5% [11] - 中式面馆总商品交易额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2.7%,预计2025-2029年降至10.9% [11] 经营策略调整 - 行业普遍降价:和府捞面主流产品降价27%-32%至16-29元,遇见小面订单平均消费额从36.1元降至32元 [15][16] - 开放加盟但效果有限:和府捞面加盟店仅60家,陈香贵新开店数量从169家腰斩至15家 [18] - 品类扩展:和府捞面新增砂锅饭,陈香贵增加锅仔、精酿啤酒等 [18] 单店运营与挑战 - 遇见小面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1.39万元降至2024年1.24万元,同店销售额2024年同比下降4.2% [5][21] - 陈香贵单店月营业额下滑10-15%,行业普遍依赖预制菜导致同质化严重 [21][23] - 加盟门槛降低:和府捞面加盟费从200万元降至110万元,陈香贵取消加盟费仅收1.85万元服务费 [24]
30元一碗面卖不动,遇见小面抢跑上市
36氪· 2025-05-07 00:55
行业概况 - 中式面馆行业在经历两年增长困境后,以遇见小面冲刺港股IPO为标志重回大众视野 [1] - 2021年资本疯狂下注小面赛道,腾讯、高瓴、红杉等顶级机构投资和府捞面、五爷拌面、马记永等品牌,其中和府捞面估值达70亿元 [3] - 行业前五名市场份额总和不到3%,遇见小面2024年市场份额仅0.5% [5] 公司表现 - 遇见小面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净利润从-3597.3万元扭亏为盈至6070万元,2024年同比增长32.2% [1] - 遇见小面门店数量从2022年170家增至2024年380家,新开店数量从43家增至120家 [5] - 和府捞面7轮融资20亿元,五爷拌面2年融资3轮,遇见小面5轮融资后估值30亿元 [3] 经营数据 - 遇见小面同店销售额2023年同比增长28%,但2024年同比下降4.2% [1] - 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3年1.39万元降至2024年1.24万元 [10] - 五爷拌面门店从1500家缩减至800多家,2021-2023年新开店数量从653家腰斩至228家 [4] 市场趋势 - 中式面馆总商品交易额从2020年1833亿元增至2024年296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7%,预计2029年达5100亿元,但增长率将放缓至10.9% [6] - 行业面临消费降级压力,高端小面价格从40-50元降至30元左右 [7] - 和府捞面主流产品价格区间下调至16-29元,部分产品降价幅度达32% [7] 竞争策略 - 品牌纷纷开放加盟,和府捞面加盟费从200万元降至110万元,陈香贵取消加盟费仅收1.85万元服务费 [12] - 增加多元化品类,和府捞面新增砂锅饭系列,陈香贵增加锅仔、甜品、精酿啤酒等 [8] - 行业普遍采用预制菜模式,遇见小面大多数产品为半成品,和府捞面被曝使用中央厨房预制料包 [11]
融了8轮的网红店,要IPO了
投中网· 2025-04-29 06:21
公司概况 - 遇见小面是中国第一大川渝风味面馆经营者,主打重庆小面,但品牌始创于广州 [7] - 创始团队为华南理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背景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和信息工程,属于跨界创业 [7] - 公司采用系统化、标准化经营模式,油温、调料克重等都经过精准测量 [8] - 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中式面馆第一股" [3] 融资与股权结构 - IPO前累计完成8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在2021年 [4] - 2021年3个月内连获三轮融资,估值大涨3倍至30亿元 [8][9] - 最大机构投资者为弘毅投资旗下百福控股,持股17.16%;碧桂园创投持股9.06%,九毛九持股6.5% [9] - 前京东CEO徐雷在IPO前夕加入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10]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18亿元、8.01亿元、11.54亿元,三年增长三倍 [14] - 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4591.4万元,同比增长227.63% [14] - 2024年归母净利润6070万元 [14] - 直营餐厅收入占比从2022年80.5%提升至2024年86.7% [12] 门店扩张 - 2022-2024年新开门店分别为43家、92家、120家 [14] - 截至2024年底共有360家门店,其中直营279家,特许经营81家 [14] - 计划2025-2027年每年新开120-200家门店 [14] - 资产负债率高达89.86%,流动负债净额持续上升至2.42亿元 [14] 行业竞争 - 2024年在中国中式面馆中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仅0.5% [4] - 中式面馆前五名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仅2.9% [15] - 行业价格战导致订单平均消费额从2022年36.1元降至2024年32元 [15] - 一线城市单店日均销售额2024年同比下降12.1%至1.24万元 [15]
不吃外卖,吃什么?
虎嗅· 2025-04-24 12:51
家庭烹饪习惯转变 - 消费者通过简化烹饪流程(如炒饭、煲仔饭)降低做饭难度 平均耗时15分钟 实现健康饮食替代外卖 [1] - 半成品食材(螺蛶粉、鱼丸)与新鲜蔬菜组合使用 提升烹饪效率与食品质量 [2] - 采用预制菜模式 一次性处理三斤牛肉分装3盒 满足两个月内快速制作牛肉面等餐食需求 [12] 餐饮解决方案创新 - 社区食堂提供7-15元平价菜品 采用明档亮灶模式 服务老年人与上班族群体 [24][27] - 企业食堂提供补贴餐饮 自助餐形式包含炒菜/面食/卤货/水果酸奶等多样化选择 [19] - 有机农场直送蔬菜结合市集采购 实现食材溯源与可持续消费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运营超7年 [34][32] 烹饪技术优化 - 预处理腌制肉类冷藏 采用广东菜系快速蒸炒技法 缩短次日烹饪时间至10分钟内 [10] - 利用高压电饭锅实现15分钟完成炖菜 通过碱水挂面复刻街边炒面风味 [2] - 冷冻技术应用:蔬菜(豌豆/西兰花)、水果(杨梅/樱桃)及面包可保存数月 解冻后保持食用品质 [7] 社交餐饮模式 - 同事便当伙伴制度轮流做饭 解决份量控制问题 提升烹饪持续性 [17] - 小饭桌模式联合生态农友供菜 提供住家饭服务 半年内改善参与者身心健康 [41][43] - 家庭协作烹饪:父母预制饺子面条等冻存 子女可快速组合成营养餐食 [13] 食材供应链优化 - 菜市场现切服务支持按需切片切丝 减少化冻等待时间 提升采购灵活性 [31] - 有机市集每周订菜配送 结合同事拼单模式 降低可持续饮食成本 [32] - 远程订购地方特产:通过农贸市场摊主微信建立直采渠道 获取原产地食材 [32] 餐饮消费行为变化 - 消费者因外卖口味质量下降转向自炊 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5] - 发现周边平价餐馆(香河肉饼/重庆面馆) 人均40元以下 替代外卖成为日常解决方案 [30] - 单位食堂提供秩序感与社交场景 但自助模式可能导致压力性饮食与体重增长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