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同学

搜索文档
智联招聘发布《报告》:“数字同事”正深度融入职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9-24 03:57
AI工具在职场中的普及程度 - 高达78.2%的职场人每周使用AI工具开展工作 较二季度大幅提升[1] - 通用型AI工具占据主流地位 占比达47.4%[1] - 垂直领域AI应用加速渗透 职场专用AI助手占比28.1% 智能语音助手占比27.5% 图像/视频/音频生成工具占比24%[1] AI工具对工作效能的提升 - 71.7%的职场人认可AI工具带来的工作效能提升[2] - AI自动化处理文档校对 数据录入 基础报表生成等重复性工作[2] - AI实时检索和多源信息整合能力解决信息分散和筛选低效痛点[2] 人机协作模式演进 - 33.6%职场人学会与AI协作 包括优化指令和调整输出[2] - 人机协作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主导的高阶共创阶段[2] - 64.9%职场人能在AI辅助下完成原本需要真人同事协助的工作[2] 职场人对AI的信任与验证 - 63.3%职场人在AI意见与人类不一致时选择综合比较后自主判断[3] - 38.2%职场人经常验证AI输出的准确性与可靠性[3] - 33.7%职场人偶尔存疑但整体信任度较高 仅13.3%对AI信任度很高[3] 企业AI培训区域差异 - 一线城市企业开展AI相关培训比例达31.7%[3] - 二三线城市在AI战略规划 资源投入与组织能力建设方面滞后[3] - 区域差距揭示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3] AI服务市场潜力 - 56.1%职场人愿意为AI服务付费[2] - 23.4%职场人已实现付费转化[2] - AI产品显示出显著的市场潜力[2]
智能音箱市场遇冷 AI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犀牛财经· 2025-09-23 07:31
近日,智能音箱市场的低迷现状引发广泛关注。 智能音箱市场的复苏之路充满挑战,AI大模型虽带来一定变革,但要真正实现智能音箱的"逆袭",不仅 需解决技术融合问题,更要打破智能家居生态碎片化困局,提升内容服务质量。未来,智能音箱市场走 向何方,仍有待时间检验。 此外,隐私泄露问题也给智能音箱市场蒙上阴影,如辽宁本溪民宿智能音箱录制住客隐私视频,涉事的 小度智能屏产品官方就此事予以否认,但仍加剧了消费者的担忧。 智能音箱市场头部化愈发严重,小米、百度(小度)、天猫精灵三大品牌合计份额长期保持在90%以 上,2025年第一季度更是高达96.5%,但头部玩家也未能摆脱销量下滑困境。 面对困境,AI大模型成为智能音箱厂商眼中的"救命稻草"。中国主流智能音箱厂商纷纷布局,小米音箱 多款设备已全量推送基于大模型的小爱同学;百度旗下小度智能音箱MatePro,依托文心大模型和 DUEROS系统,实现AI随心问答、陪伴聊天及方言识别;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也借助通义大模型,在 新品中加入场景音乐设计。据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支持AI大模型的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渗透率已超 20%。 然而,AI大模型的融入能否真正助力智能音箱走出困境仍 ...
2025外滩大会开幕,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在医疗健康领域,专业AI做到极致会更强
财经网· 2025-09-11 16:57
AI会重构用户入口、商业模式与产业分工吗?9月11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破局与重构:大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产业圆桌中,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围绕着这一热门产业话题展开对谈,三大领域领军者分别从应用、硬件与投资视角给出关键判断[1] AI对软件行业的影响 - 低代码和无代码软件尤其是编辑类和协作类软件将被AI替代 需求降低 用户数减少10%对市场影响巨大 协同类软件未来市场仍存在但规模会缩小很多[3] - 投资人关注AI产品的唯一指标是用户留存 AI产品用户召回成本可能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10倍以上 留存率决定公司后续发展潜力[3] 专业AI垂类应用的价值 - 专业AI垂类应用具有通用大模型无法取代的价值 例如医疗健康领域是用户刚需且趋向高频[3] - AI医疗健康的目标是了解病人 提供个性化服务 帮助执行解决问题 像专业医生一样 因此无需担心留存问题[3] - AI短期内无法取代医生 最佳方式是"人机结合" 帮助医生分身有术 专注于科研和疑难杂症 同时辅助基层医生[4] AI硬件与交互变革 - AI正在重塑所有硬件 包括AI手机 AI眼镜和AI机器人[4] - 未来入口机会取决于AI加持下硬件实现的场景是否具备超级粘性 长期来看AI眼镜有机会成为入口[4] - AI眼镜相比AI手机改变基础交互逻辑 从被动到主动 可能带来外来交互范式变化 小米眼镜端呼叫"小爱同学"频率是手机端的6到7倍[5] AI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 - 明年AI应用将迎来大爆发 下一个字节或小红书级别的公司可能已在今年成立 创业者有大量机会[5] - 美国AI企业以B端创业居多 中国擅长C端 AI本身相同 差异在于AI之外搭建用户体验 中国创业者最擅长此领域[5] - 垂直专业服务领域仍有巨大创业探索空间[5] - 垂直场景如AI医疗健康 未来一至两年不应关注商业化 而应聚焦高质量数据链 专业能力 抑制幻觉和完善医疗伦理等难点[5] AI硬件出海与产品力 - 中国在AI硬件出海方面存在供应链成本效率优势和良好AI生态优势[7] - 关键是在AI生态下找到用户真正需要的场景 实现落地 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黏性 最终提升产品力[7] - 所有创业需回归人性 人的需求过去三十年不变 未来三十年也不会变 AI只是提供更好体验和产品形态[7]
大模型会“吃掉”所有软件?韩歆毅、张雷、朱啸虎这样回答
财联社· 2025-09-11 15:32
AI对用户入口和软件行业的影响 - 低代码和无代码软件将被AI替代 编辑类和协作类软件需求将降低 用户数可能减少10% [2] - AI产品用户召回成本是移动互联网产品的10倍以上 用户留存率是评估公司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 [2] - 专业AI垂类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例如医疗健康领域可提供个性化服务并解决实际问题 [2]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定位 - AI短期内无法取代医生 最佳方式是"人机结合" 作为医生助手帮助处理常规事务 [3] - AI可帮助医生专注于科研和疑难杂症 同时为基层医生提供专业辅助 [3] - 医疗AI应重点关注高质量数据链 专业能力 抑制幻觉和完善医疗伦理 而非短期商业化 [4] AI硬件发展趋势与交互变革 - AI正在重塑所有硬件产品 包括AI手机 AI眼镜和AI机器人 [3] - AI眼镜相比手机改变了交互逻辑 从被动变为主动 可能带来新的交互范式变革 [3] - 小米眼镜端呼叫"小爱同学"频率是手机端的6到7倍 显示硬件场景粘性增强 [3] AI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 - 明年AI应用将迎来大爆发 新巨头可能已经成立 创业者存在大量机会 [4] - 美国AI创业以B端为主 中国擅长C端 差异在于AI之外的用户体验构建 [4] - 垂直专业服务领域仍有巨大创业探索空间 需聚焦用户真实需求场景 [4] AI硬件出海与产品力提升 - 中国在AI硬件出海方面具有供应链成本效率优势和AI生态优势 [4] - 关键是要找到用户真正需要的场景 提升用户体验并形成产品粘性 [4] - 所有创业都需回归人性本质 需求不变但AI能提供更好体验和产品形态 [5]
大模型会吃掉所有软件?AI时代超级入口AI眼镜最有机会?来看他们怎么说
扬子晚报网· 2025-09-11 10:57
AI对软件行业的影响 - 低代码和无代码软件将被AI替代 编辑类和协作类软件需求将减少 用户数可能下降10% [2] - 协同类软件市场虽然会继续存在 但规模将显著缩小 [2] 专业AI应用的价值 - 专业AI垂类应用具有通用大模型无法取代的价值 特别是在医疗健康等刚需领域 [4] - AI医疗健康服务具有走向高频的趋势 极致化发展可解决用户留存问题 [4] - 当前AI更适合作为医生的助手 最佳模式是人机结合 帮助医生提升效率和专注疑难杂症 [4] AI硬件入口机会 - AI眼镜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未来入口 改变了从被动到主动的交互逻辑 [4] - 小米眼镜端呼叫"小爱同学"的频率已达手机端的6到7倍 [4] - 硬件入口机会取决于AI加持下实现的场景黏性 [4] AI应用发展时间表 - 明年AI应用将迎来大爆发 新巨头可能已经成立 [5] - 垂直专业服务领域存在巨大创业探索空间 [5] 中美AI创业差异 - 美国AI创业以B端为主 中国则擅长C端应用 [5] - 中国创业者的优势在于AI之外搭建用户体验差异 [5] 商业化策略 - 医疗健康等领域应优先关注数据质量 专业能力和伦理问题 而非短期商业化 [5] - 清晰的市场路径下无需过度探讨商业化 [5] 硬件出海优势 - 中国在AI硬件出海方面具有供应链成本效率和AI生态优势 [5] - 需要找到真实用户场景提升产品力和用户体验 [5] 创业本质 - 所有AI创业都应回归人性需求 过去三十年不变的需求未来也不会改变 [6] - AI只是提供更好的体验和产品形态 [6]
大模型会吃掉所有软件?外滩大会上韩歆毅、张雷、朱啸虎这样回应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01
AI会重构用户入口、商业模式与产业分工吗?9月11日,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开幕式《破局与重构:大 模型落地产业进行时》产业圆桌中,蚂蚁集团CEO韩歆毅、小米集团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 雷、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围绕着这一热门产业话题展开对谈,三大领域领军者分别从应用、硬件 与投资视角给出关键判断。 韩歆毅则认为,专业AI垂类应用有通用大模型取代不了的价值,他以蚂蚁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布局为例, 健康几乎是每个个体的刚需,且有走向高频的趋势,"AI医疗健康做到极致,反而不用担心留存问题,了 解病人、能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服务,还能帮助执行解决问题,像一个专业的医生,这是AI医疗走到 最后的目标"。 但与此同时,他也认为AI短期内还无法取代医生,它更应该是医生的助手,目前最佳方式就是"人机结 合","我们希望AI能帮助医生分身有术,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放在疑难杂症上,同时让大量的基层医 生能够有很好的助手"。 除了移动应用,当下AI也近乎将所有硬件"重做"一遍,AI手机、AI眼镜、AI机器人层出不穷,小米集团手 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总经理张雷认为,"未来的入口机会,还是要回到AI加 ...
开学了:入门AI,可以从这第一课开始
机器之心· 2025-09-01 08:46
AI核心概念与学习方法 - 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从数据中自行学习规律而非依赖预设规则 核心方法包括有监督学习(使用标记数据训练模型) 无监督学习(从未标记数据中发现模式)和强化学习(通过试错和奖励机制优化行为策略) [9][12] - 2012年Google通过无监督学习使神经网络在观看海量YouTube视频后自发识别"猫"的概念 成为深度学习里程碑事件 [11] - AlphaGo击败人类棋手和ChatGPT的崛起标志着AI技术进入爆发期 深度学习依赖算力(GPU) 数据(互联网)和算法三要素共同推动 [6][69] AI技术基础能力 - 数学是AI底层逻辑的核心 线性代数处理向量与矩阵 概率统计管理不确定性 微积分通过梯度下降优化模型参数 [13] - Python是AI开发首选语言 拥有简洁语法和强大生态圈 关键工具库包括NumPy/Pandas(数据处理) Scikit-learn(机器学习) TensorFlow/PyTorch(深度学习) [19][21] - 其他编程语言各有侧重 R语言擅长统计分析 C++适用于高性能计算 Java用于企业级系统开发 [23] 实践与学习路径 - 学习过程需结合理论深度(数学) 工具掌握(编程)和实践高度(项目) 建议通过Kaggle竞赛 GitHub开源项目和复现论文等方式积累经验 [28][47][53] - 建议建立持续学习机制 关注顶级学术会议(NeurIPS/CVPR/ICML) 筛选高质量信息源 避免被技术营销内容干扰 [24][25] - 初学者可从微项目入门 如用Pandas分析天气数据 用Scikit-learn预测泰坦尼克号幸存者 逐步构建可交互的Demo展示能力 [50][51][53] AI应用领域与职业方向 - 核心职业路径包括机器学习工程师(算法落地) 数据科学家(数据洞察) 算法研究员(前沿探索) 具体职位衍生出算法工程师 AIGC工程师等细分方向 [38][40] - AI与垂直领域结合创造新价值 包括艺术设计(生成式AI创作) 金融商业(量化交易/风控) 医疗健康(新药研发/影像分析) 材料科学(分子模拟)等领域 [42][43] - AI技能将成为通识能力 未来差距体现在顶尖人才(创造AI)与普通劳动者(使用AI)之间 需注重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人机协同思维 [37][45][55] AI发展历程 - 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 早期发展形成符号主义(逻辑推理) 联结主义(模式识别) 行为主义(环境交互)三大流派 [58][64] - 经历两次AI寒冬后 统计机器学习崛起 2012年AlexNet在ImageNet竞赛中以压倒性优势夺冠 标志着深度学习时代的开启 [66][67] - 现代AI正融合三大流派优势 追求兼具学习能力 逻辑推理和行动能力的综合智能体系 [65]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商标侵权
第一财经· 2025-08-18 13:27
商标侵权诉讼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起商标侵权诉讼,案件将于2025年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4] - 案由为商标权权属及侵权纠纷,案号为(2025)闽0582民初16956号 [4] 被告公司信息 - 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注册资本5万元人民币,由丁鸿源全资持股 [4]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咨询等业务 [4] 历史商标维权案例 - 2024年4月小米起诉山寨厂商"小米零度"商标侵权胜诉,获赔3000万元,法院认定被告使用近似标识及"小爱小爱"语音指令构成侵权 [5] - 2022年小米起诉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商标侵权一案获赔3000万元,法院认定被告构成恶意侵权 [6]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收盘,小米集团(01810.HK)股价上涨0.38%至53.050港元,市值达1.38万亿港元 [6]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商标侵权
第一财经· 2025-08-18 12:57
商标侵权诉讼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案件将于2025年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3][5] - 被告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 注册资本5万元人民币 由丁鸿源全资持股 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与技术开发[5] 历史维权案例 - 2025年4月小米起诉山寨厂商"小米零度"商标侵权胜诉 获赔3000万元 该厂商在电商平台销售智能马桶及花洒 使用近似商标和"小爱小爱"语音指令[6] - 法院认定被告主观恶意明显 侵权持续时间长且获利巨大 构成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6][7] - 2022年小米起诉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侵权案一审胜诉 获赔3000万元 法院认定被告构成恶意侵权[7]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收盘 小米集团股价上涨0.38%至53.050港元 市值达1.38万亿港元[7]
小米起诉米系有品公司商标侵权,将于9月开庭审理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56
商标侵权诉讼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起诉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 案件将于9月3日在晋江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1] - 米系有品(晋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9日 注册资本5万元 法定代表人丁鸿源持有100%股份 [2] 历史商标维权案例 - 2024年4月小米起诉山寨厂商"小米零度"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胜诉 获赔3000万元 被告在电商平台销售智能马桶及花洒 使用"小米零度"字样及近似"M"形标识 并以"小爱小爱"作为语音唤醒指令 [4] - 2022年小米起诉深圳市小米贸易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一审宣判 被告构成恶意侵权 判赔3000万元 [4] 商标维权数据 - 以小米为当事人的法庭公告共442则 其中侵害商标权纠纷340则 不正当竞争纠纷28则 商标权权属及侵权纠纷15则 [4]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8日收盘 小米集团(01810 HK)股价上涨0.38% 报53.050港元 市值达1.38万亿港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