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威马E.5
icon
搜索文档
威马复产、哪吒重整,新造车竞速“复活赛”
北京商报· 2025-09-28 13:05
"命悬一线"的新造车们正加速自救,欲重回牌桌。合众新能源管理人近日发布的《关于重整投资人公开 招募结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显示,截至意向重整投资人报名截止日,已有一家意向重整投 资人按要求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并缴纳报名保证金5000万元。 合众新能源管理人表示,由于仅一家意向重整投资人按要求完成报名工作,后续将不再进入重整投资人 遴选程序,但该意向重整投资人需向管理人提交符合法律规定,和要求且切实可操作的书面重整投资方 案(包括但不限于重整范围、重整投资金额、债权清偿方案、后续经营方案等内容),方可被确认为最 终的重整投资人。 资料显示,2014年合众新能源成立;2018年,哪吒N01正式上市。随后,凭借哪吒V与哪吒U在中低端 市场冲量。但从2024年起,哪吒汽车危机全面爆发,今年6月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合众新能源 破产重整一案,并指定浙江海浩律师事务所、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上海市君悦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众新 能源联合管理人。今年8月,合众新能源管理人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以公开、公 平、公正的方式招募重整投资人。 在哪吒汽车意向重整投资人按要求完成报名工作前,威马汽车已进入复产阶段。今 ...
威马汽车“复活之路”艰难起步
深圳商报· 2025-09-12 16:27
公司运营现状 - 公司经历破产重整后负债高达203.67亿元 资产总额仅39.88亿元[4] - 目前全国销售渠道几近消失 深圳仅两家门店展示库存车且无法试驾销售[2][3] - 核心团队规模大幅缩减至143人 计划招聘后仅达400人[4] 复产计划与目标 - 宣布9月恢复生产并公布三步走规划:2025年产销1-2万辆 2026年量产10万辆 2029-2030年挑战100万辆产能[4] - 营收目标设定为1200亿元 由新股东深圳翔飞汽车(宝能系)推动实施[4] - 现阶段展示车型为停产前生产的威马EX5和E.5库存车 新车需等待复产后供应[2][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需面对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及造车新势力的激烈竞争[5] - 品牌形象受损严重 需从零开始重建经销商网络和供应链体系[4][5] - 实现2025年产销目标时间紧迫 仅剩三个月筹备期[5] 历史市场表现 - 曾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2018年成为最早发布产品的企业之一[4] - 在深圳市场销量一度居新势力第二 网约车司机购买占比达80%[2] - 产品主要优势为电池续航里程长且价格相对便宜[2]
威马可能要复活了,但威马复活其实不太可能
36氪· 2025-09-11 23:55
兄弟们,还记得当年那个名叫威马的新势力车企吗? 最后文章以一则供应商招募结尾:大伙都来加入我们吧,前途无量啊! 在大伙都以为它的坟头草已经两米高的时候,威马竟然套上了复活甲,开始准备原地复活了! 就在上周六,威马在自家的公众号上更新了一条推文,叫 《 致供应商白皮书 》。虽说标题多少有点语病,但哥们上次更新还是倒闭前的车型调价,时隔 两年重新开麦,那大概率就是要宣布复活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推文的内容虽然齁长的,但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点:威马不仅要复活,而且动作很快,底气很足,志向也很远大! 动作快,说的是威马计划从今年 9 月份开始就恢复生产,准备靠着 EX5 和 E.5 这两台车在年底实现产销 2 万台的目标。 有底气,说的是威马这回可不是简单的复活,一方面是换了换了大股东翔飞汽车,另一方面上海和温州的政府也从很多方面给予了支持,不仅有补贴,还 会优先考虑公共采购,背景嘎嘎硬。 至于目标那真的就是非常远大了,以前欠的钱该还还,以后的团队该招招,威马现在的目标,是到 2026 年产 10 万台、2028 年之前冲到 40 万台并上市、 2030 年冲到 100 万台,营收 1200 亿! 要知道,现在新势力 ...
招募投资人、开启复产 新势力车企打响“复活竞速赛”
中国经营报· 2025-08-15 20:39
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破产重整进展 - 合众新能源因违反财产报告制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2] - 公司管理人将重整投资人报名保证金提升至5000万元并要求签署协议后支付1亿元投资保证金截至8月13日已吸引69名意向人 [2] - 2021-2023年累计净亏损达183亿元但债务规模需待8月31日债权申报截止后确认 [2] 公司资产与生产基地 - 资产包括350亩工业用地生产线设备知识产权及"哪吒汽车"商标 [4] - 拥有江西宜春(已投产)和广西南宁(持股85.29%)两大生产基地以及安徽三个零配件工厂和泰国印尼海外工厂 [5] - 阿里拍卖平台"哪吒汽车母公司重整"项目超万次围观 [5] 重整投资人招募与资质价值 - 提高门槛后仍吸引60多名意向人反映资本市场对"造车资质+产能+品牌"残值认可 [5] - 公司拥有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准的新能源乘用车"双资质"现为绝版资源 [5] - 理论最快6-9个月完成重整若遇债权表决或国资审批可能延长至12-18个月 [6] 公司自救措施 - 桐乡基地保持140人在岗维护设备升级产线上海总部核心部门维持运营 [6] - 管理层与全国300余家经销商沟通重构销售网络 [6] 行业其他案例对比 - 威马汽车获深圳翔飞投资计划2025年9月复产EX5和E5车型目标年产销1-2万辆 [9] - 高合汽车因中东资本6亿美元注资未到账重组停滞需债权人签署格式合规支持函 [6][7][8]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TOP3市占率51.4%(同比+11.4pct)TOP5达65.2%(同比+3pct) [10] - 行业进入"20万元以上看技术20万元以下拼成本"阶段中下游品牌仅能在10-20万元市场寻找窄缝机会 [10] 停摆车企复活挑战 - 需解决资金链持续性市场竞争品牌定位技术迭代供应链重建及消费者信心五大难题 [10] - 威马计划未来5年推10款新车覆盖A00-C级市场2030年目标产量100万辆营收1200亿元 [9]
毁了观致的宝能,为啥还要投资威马?
搜狐财经· 2025-06-20 13:24
宝能入主威马事件 - 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成为威马唯一战略投资人,其股权结构与宝能系公司深度关联,证实宝能是威马重组背后实际投资方 [2] - 宝能汽车展厅出现威马车型,店员直接表示"威马已被宝能收购",进一步验证收购事实 [2] - 威马发布激进复产计划:2025年复工,未来两年每年推1-2款新品,2027年目标销量60万辆,2029年突破100万辆 [4] 双方资源与能力分析 - 威马剩余资产主要为生产资质、工厂设备和产品,但其产品在当下市场竞争中已无优势 [6] - 宝能通过观致汽车拥有燃油+纯电"双资质",威马仅持纯电资质,两者资质目前均未被吊销 [8] - 宝能现有产能包括深圳PSA工厂(原长安汽车),常熟工厂自2021年停产,但整体产能储备充足 [11] 宝能战略意图推测 - 宝能历史上通过汽车项目在西安、昆明等地获取近万亩工业用地,多个项目未实质推进 [12] - 西安工厂旁配套"宝能汽车小镇"房地产项目,昆明项目含生产与生活用地,但均未建成 [13] - 2021年宝能获广州开发区120亿元战略投资,显示其擅长获取地方政府资金支持 [15] 地方政府角色 - 温州、黄冈两地政府积极寻求资本接盘威马工厂,黄冈曾与法拉第未来签署合作协议试图激活产能 [16] - 常熟政府曾希望奇瑞与宝能合作恢复观致生产,反映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扶持意愿 [16] 合作前景评估 - 宝能当前被执行金额超120亿元,资金实力存疑,难以实质性支持威马复产 [11] - 双方品牌形象受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难以获得积极市场反馈 [19] - 缺乏资金与产品支撑的"弱弱联合"难以实现销量目标,存在流于形式的风险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