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奶渣
icon
搜索文档
结合市场所需“种”项目 高原乡村“长”出新产业
四川日报· 2025-09-23 22:17
文旅产业发展 - 章光村民宿国庆假期投入运营 露营基地试运营一个月营收近4万元 [1] - 章光村以文旅为产业切入点 依托风景优美资源发展民宿和露营基地 [1] - 岗木达镇构建"一城三副"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体系 以县城为目标市场培育乡村产业 [1] 畜牧产品开发 - 阳培村成立壤塘县阳培畜牧产品发展有限公司 生产鲜牛奶/酸奶/奶渣等产品 [1] - 畜牧产品主要供应县城餐饮门店和机关食堂 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驻村工作队帮助下成立 [1] - 阳培村以牧业为基础发展奶制品产业 作为乡村产业培育方向 [1] 劳务资源整合 - 明达村成立村级劳务公司承接县城城建和地灾治理工程 整合外出务工劳动力资源 [1] - 劳务公司为村民提供稳定务工平台 人均月收入达4000元至6000元 [1] - 通过劳务公司解决工作不稳定和欠薪纠纷问题 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利用 [1] 村集体合作模式 - 岗木达镇培育的3个项目均采用村集体和村民入股方式 [2] - 通过入股分红增强联农带农成效 同时保障项目长期稳定运行 [2]
甲子奋进 雪域新篇——西藏体育事业六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华社· 2025-09-06 07:14
体育设施建设 - 西藏体育场地数量从几乎为零增长至9189个 [2]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96平方米 [2] - 拉萨市文化体育中心占地面积约25.8万平方米 [2] 群众体育活动 - 2024年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活动433个 [2] - 举办各类赛事活动8748场 [2]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赛马、藏棋、藏式克郎球、响箭等特色项目 [2] 竞技体育成就 - 2013至2024年间西藏运动员共获得奖牌823枚(金牌289枚、银牌219枚、铜牌315枚) [5] - 1960年藏族运动员贡布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 [4] - 2011年西洛卓玛成为西藏首位竞技体育世界冠军 [4] 体育产业发展 - 那曲市恰青赛马节预计带动增收人数约1.5万人 [6] - 赛马节展销收入达四十多万元 [6] - 西藏重点发展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包括攀岩、徒步、露营等多元项目 [7] 健康水平提升 - 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大幅提高至72.5岁 [3] - 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促进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3] 冬季运动突破 - 2024年西藏首次组队参加全国冬季运动会取得4金1银 [5] - 次旦玉珍多次获青年世界杯、世锦赛等大赛冠军 [5] - 重点培养中长跑、雪上项目选手 [5]
新华全媒+丨高原产品上“云”端——西藏电商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西藏电商发展现状 - 2025年1至4月西藏网上零售额达108.4亿元 同比增长36.7% 其中直播零售额33.6亿元 同比增长41.8% 农产品网上零售额3.2亿元 同比增长17.5% [6] - 2024年山南市农产品通过电商实现销售额7690万元 [3] - 电商推动农户从产了再卖转为按需播种 并带动加工企业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 [3] 电商带动农牧民增收 - 藏族主播扎西拉姆通过直播销售酥油、糌粑、奶渣等产品 全网粉丝达400万 [1] - 卓番林工坊采用阿佳学堂+社区工厂+乡村工坊模式 为乡村女性提供手工艺品订单 实现家门口增收 [6] - 电商为农牧民带来灵活就业和增收机会 农副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 [1][6] 特色产业与电商融合 - 加查县形成供销社+电商+企业+农户一体化模式 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3] - 西藏圣信工贸公司通过抖音、微信小程序销售围巾、成衣、藏毯 部分半加工制品出口至尼泊尔、印度 [4] - 藏香、藏饰等文化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走向全国市场 [6] 技术赋能与产业升级 - 湖北援藏工作队引入长江大学核桃科技特派团 教授种植嫁接技术 提升核桃产量与品质 [3] - 西藏圣信工贸研发牦牛绒兼容羊绒分梳生产线 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采用收购-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 [4] - 电商推动按需生产模式 合作社对接收购 牧民根据市场调节养殖规模 [5]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琼结县电信网络升级项目完工 网络信号稳定性提升 [1] - 西藏将加快农牧区物流体系建设 降低物流成本 培育电商人才 壮大经营主体 [6]
新华全媒+|高原产品上“云”端——西藏电商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6-04 09:41
电商发展模式 - 西藏山南市琼结县藏族姑娘扎西拉姆通过直播带货酥油、糌粑、奶渣等产品,全网粉丝达400万,成为当地最具人气的"带货达人"[1] - 加查县建成"供销社+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户"一体化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农户开始科学种植以适应市场标准化要求[2] - 拉萨市达孜工业园区的西藏圣信工贸有限公司探索"收购—研发—加工—销售"一体化模式,并与武汉纺织大学联合研发牦牛绒兼容羊绒分梳生产线,实现全自动化生产[2] 电商销售数据 - 2024年山南市农产品通过电商实现销售额7690万元[2] - 2025年1至4月西藏网上零售额达108.4亿元,同比增长36.7%,其中直播零售额33.6亿元(同比增长41.8%),农产品网上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7.5%)[3] 特色产业发展 - 加查县引入长江大学"核桃科技特派团",专家教授种植、嫁接、修剪等技术,核桃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1] - 卓番林手工艺品工坊采用"阿佳学堂+社区工厂+乡村工坊"模式,组织手工艺人下乡授课并与乡村女性合作生产藏式披肩、藏毯等产品[3] - 藏香、藏饰等文化产品通过"短视频+直播"方式销售,为农牧民提供灵活就业和增收机会[3] 政策支持方向 - 西藏自治区商务厅计划加快农牧区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培育电商人才,壮大电商经营主体,持续开展网络促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