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饰件

搜索文档
宁波华翔股价涨5.02%,泓德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700股浮盈赚取1.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3:05
股价表现 - 9月22日宁波华翔股价上涨5.02%至35.75元/股 成交额8.57亿元 换手率3.46% 总市值290.95亿元 [1] 公司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和销售 内饰件占比53.89% 外饰件占比18.06% 金属件占比17.68% 电子件占比8.28% 其他业务占比2.09% [1] 基金持仓情况 - 泓德睿享一年持有期混合A(009015)二季度持有67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21% 位列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15万元 最新规模5428.46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8.93% 近一年收益21.25% 成立以来收益40.34%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姚学康累计任职3年267天 管理规模9.43亿元 最佳回报22.28% 最差回报-13.38% [2] - 基金经理赵端端累计任职7年0天 管理规模24.27亿元 最佳回报40.34% 最差回报-0.5% [2]
宁波华翔跌2.08%,成交额6.1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776.0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8%至32.02元/股,成交6.15亿元,换手率2.67%,总市值260.5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776.09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3.85%和13.57%,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50%和27.3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3.5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6.59%/40.69%/118.84%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17日)净买入3776.23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26.42%和22.9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1.0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74亿元,同比下滑170.1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82万户,较上期增加29.27%,人均流通股14725股,减少22.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000.31万股至3831.12万股,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减持108.67万股至786.98万股,招商中证红利ETF减持77.19万股至648.37万股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内饰件占比53.89%,外饰件18.06%,金属件17.68%,电子件8.28%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概念板块涵盖特斯拉/宁德时代/智能汽车等 [2] 分红历史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8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99亿元 [3]
宁波华翔跌2.11%,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53.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02: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日盘中下跌2.11%至26.93元/股,成交额1.24亿元,换手率0.64%,总市值219.1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53.59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60%和7.83%,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6.05%和18.5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21.61%,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6.73%、34.25%、80.71%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17日)净买入3776.23万元,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26.42%和22.91%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收入构成:内饰件53.89%、外饰件18.06%、金属件17.68%、电子件8.28%、其他2.09% [1] - 属于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行业,概念板块涵盖汽车电子、特斯拉、机器人概念等 [2] 股东结构与资金动向 - 股东户数4.82万户(截至6月30日),较上期增加29.27%,人均流通股14,725股,减少22.64%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1,000.31万股至3,831.12万股(第二大股东) [3]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减持108.67万股至786.98万股(第六大股东),招商中证红利ETF减持77.19万股至648.37万股(第七大股东)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股东行列 [3] 财务表现与分红记录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1.03%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3.74亿元,同比下滑170.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3.80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10.99亿元 [3]
新泉股份(603179):盈利短暂承压 看好品类与海外扩张
新浪财经· 2025-09-02 00:34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下降2.0% [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39.4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2%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4.6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国内营收59.8亿元同比增长6.9%,海外营收14.8亿元同比增长159% [2] - 2025年第二季度毛利率16.8%,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 [3] - 2025年上半年国内毛利率16.9%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海外毛利率22.8%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 [3] - 2025年第二季度期间费用率10.0%,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7个百分点 [3] 海外业务拓展 -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至20% [2] - 斯洛伐克新泉获得4500万欧元增资 [2] - 通过新加坡新泉以3600万欧元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新泉(欧洲) [2] - 新泉(欧洲)在德国拜仁州投资3000万欧元设立新泉(拜仁) [2] - 新泉美国控股在美国肯塔基州设立新泉(肯塔基) [2] 产品业务发展 - 保险杠总成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13%/415%/119% [4] - 外饰件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600%/29%/31% [4] - 2025年上半年保险杠总成收入3.1亿元,外饰件收入1.3亿元 [4] - 2025年4月完成收购安徽瑞琪70%股权,切入汽车整椅赛道 [4] - 2025年上半年座椅及座椅附件收入达到2.0亿元 [4] - 汽车整椅赛道ASP近4000元,部分车型高达万元级别 [4]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13.9亿元/17.0亿元,对应增速14%/25%/22% [5] - 给予2026年PE 20-25倍估值,对应目标市值279-349亿元 [5] - 目标股价57.2-71.5元,潜在上涨空间14%-42% [5]
宁波华翔涨2.02%,成交额11.6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074.9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6:2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上涨2.02%至27.83元/股 成交额11.66亿元 换手率6.03% 总市值226.4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074.9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5.80%和17.3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7.15%和29.92% [1] - 年内累计涨幅129.02% 近5/20/60日分别上涨20.37%/39.36%/82.59% 年内3次登龙虎榜 最近3月17日净买入3776.23万元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79亿元 同比增长11.03% 归母净利润亏损3.74亿元 同比下滑170.1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内饰件53.89% 外饰件18.06% 金属件17.68% 电子件8.28% 其他2.09% [1] - A股上市后累计分红43.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99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82万户 较上期增加29.27% 人均流通股14725股 较上期减少22.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3831.12万股 较上期增持1000.31万股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持股786.98万股 减持108.67万股 [3] - 招商中证红利ETF持股648.37万股 减持77.19万股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定位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概念板块包括机器人概念/汽车电子/特斯拉等 [2] - 公司成立于1988年9月 2005年6月上市 主营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 [1]
新泉股份(603179):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业绩低于预期,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东吴证券· 2025-08-31 04: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7] 核心观点 - 2025Q2业绩低于预期 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9.40亿元 同比增长26.41% 环比增长11.97% 归母净利润2.09亿元 同比增长1.19% 环比下降2.02% [7] -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 Q2单季度毛利率16.84% 环比下降2.66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5.30% 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 环比下降0.76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Q2单季度期间费用率9.98% 环比下降2.67个百分点 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5.10%/4.33%/-0.07% [7] - 新产品拓展与全球化战略加速 仪表板、门板等产品在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深度绑定吉利、奇瑞、国际知名电动车企和理想等优质客户 单车配套价值量持续提升 在墨西哥、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等地布局 [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4.59亿元 同比增长21.01% 归母净利润4.22亿元 同比增长2.80% [7] - 2025年预测营业总收入170.23亿元 同比增长28.34% 归母净利润10.88亿元 同比增长11.41% [1] - 2026年预测营业总收入202.64亿元 同比增长19.04% 归母净利润13.50亿元 同比增长24.05% [1] - 2027年预测营业总收入239.39亿元 同比增长18.14% 归母净利润16.63亿元 同比增长23.23% [1] - 2025年预测EPS 2.23元/股 市盈率22.37倍 2026年预测EPS 2.77元/股 市盈率18.03倍 2027年预测EPS 3.41元/股 市盈率14.63倍 [1][7] 市场数据 - 收盘价49.95元 一年最低价36.41元 最高价58.50元 [5] - 市净率4.22倍 流通A股市值243.41亿元 总市值243.41亿元 [5] - 每股净资产11.84元 资产负债率64.95% 总股本487.30百万股 流通A股487.30百万股 [6] 客户表现 - 主要下游客户2025Q2表现:特斯拉全球交付38.41万辆 环比增长14.32% 吉利汽车批发70.39万辆 环比基本持平 奇瑞汽车批发61.38万辆 环比微增2.28% 理想汽车批发11.11万辆 环比增长19.59% [7]
宁波华翔涨2.34%,成交额1.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9.5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2:05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上涨2.34%至25.38元/股 成交1.52亿元 换手率0.85% 总市值206.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329.59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439.53万元 大单净买入769.12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08.85%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97%/26.52%/68.50%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3月17日净买入3776.23万元 买入总额2.84亿元(占比26.42%) 卖出总额2.46亿元(占比22.9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28.79亿元 同比增长11.0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74亿元 同比下滑170.1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0.99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82万户 较上期增加29.27% [2] - 人均流通股14725股 较上期减少22.64% [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000.31万股至3831.12万股 位列第二大流通股东 [3]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减持108.67万股至786.98万股 招商中证红利ETF减持77.19万股至648.37万股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主营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 内饰件占比53.89% 外饰件18.06% 金属件17.68% 电子件8.28% 其他2.0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 [2] - 概念板块涵盖机器人概念 汽车零部件 中盘 汽车电子 融资融券等 [2]
宁波华翔(002048):剥离欧洲业务轻装上阵 积极拓展机器人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8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128.79亿元 同比增长10.9% 2Q25收入66.18亿元 同比增长11.9% 环比增长5.7% [1] - 1H25归母净利润-3.74亿元 同比下降170.2% 2Q25归母净利润-6.30亿元 主要受欧洲业务剥离影响 [1] - 2Q25业绩符合业绩预告指引 扣非归母净利润6.00亿元 [1] 收入结构分析 - 分产品:内饰件收入69.40亿元 同比增长22.6% 受益于比亚迪/吉利/小米等新能源客户 外饰件收入23.26亿元 同比增长0.1% 金属件收入22.77亿元 同比增长2.1% 电子件收入10.67亿元 同比下降2.57% [1] - 分区域:国内收入104.38亿元 同比增长17.02% 海外收入24.41亿元 同比下降9.43% 受欧洲资产剥离影响 [1] 盈利能力指标 - 1H25毛利率15.2%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2Q25毛利率16.4%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2.5个百分点 [2] - 1H25费用率优化:销售费用率0.7%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4.5% 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3.3%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 2Q25扣非净利率9.06% 反映核心业务经营改善 [2] 现金流与特殊事项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83亿元 同比增长361.18% 体现营运效率提升 [2] - 欧洲业务剥离及北美井上回购产生非经常性损失10.20亿元 [2] 战略布局与发展 - 完善"车身+底盘+电池"轻量化技术布局 [2] - 子公司上海华翔启源与上海智元签订三年期全尺寸双足机器人代工协议 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2] - 设立1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 出资2.99亿元探索智能座舱与机器人核心部件并购机会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下调58.6%至4.99亿元 2026年盈利预测维持不变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37.6倍市盈率 2026年14.6倍市盈率 [3] - 目标价上调69.6%至26.80元 对应17.0倍2026年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有16.2%上行空间 [3]
宁波华翔大涨7.41%,成交额2.5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46.15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8-27 01:4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上涨7.41%至24.78元/股,成交2.59亿元,换手率1.52%,总市值201.6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46.15万元,特大单买入2896.80万元(占比11.17%),大单买入3654.95万元(占比14.10%)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3.92%,近60日涨幅达68.09%,近20日上涨25.60% [1]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3月17日)净买入3776.23万元,买入总额2.84亿元(占比26.42%) [1]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128.79亿元,同比增长11.0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74亿元,同比下滑170.16%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内饰件53.89%、外饰件18.06%、金属件17.68%、电子件8.28%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4.82万户,较上期增加29.27%,人均流通股14,725股(减少22.6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831.12万股(第二大股东),较上期增持1000.31万股 [3] - 易方达中证红利ETF持股786.98万股(第六大股东),减持108.67万股 [3] - 招商中证红利ETF持股648.37万股(第七大股东),减持77.19万股 [3] - 广发科技创新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公司基础信息与分红 - 所属申万行业:汽车-汽车零部件-车身附件及饰件,概念板块含机器人、汽车电子等 [2] - 1988年9月成立,2005年6月上市,主营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与销售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3.80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10.99亿元 [3]
新泉股份2025082320250822
2025-08-24 14:47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2011-2015年收入稳定在5到10亿元之间[3] 2016-2017年收入从10亿元增长至约30亿元[3] 2018-2020年营收停滞在30至35亿元区间[5] 2021-2024年收入从30亿元增长至超过130亿元[5] * 与吉利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销量增长期份额和营收快速增长[2] 2019-2021年销量和份额保持稳定[8] 2022-2024年销量重回快速增长 收入和份额提升[8] * 与奇瑞汽车合作分为三阶段 2012-2017年销量稳定 收入和份额保持稳定[10] 2018-2020年销量约50万辆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份额提升[10] 2021-2024年奇瑞进入快速增长期 营收显著增加且份额大幅提升[10] * 与特斯拉合作自2021年起开始供货 收入和供应份额持续提升[11] 与上汽集团合作在2015-2018年受益于荣威I5和名爵6车型放量 收入和份额快速提升[11] 市场份额与客户结构 * 乘用车仪表板市占率从2012-2016年的2%-3%提升至2017-2018年的约5.7%[4] 2022年后市占率有明显提升但未单独披露数据[4] * 客户结构经历显著变化 早期奇瑞和吉利均为第一大客户 占比22%[9] 中期吉利成为最大客户占比29% 上汽占比25% 奇瑞降至10%[9] 近期奇瑞 特斯拉 吉利和理想为重要客户[9] * 未来预计通过全球化发展与大众 沃尔沃 奥迪等海外OEM合作实现增长[7]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整体毛利率从2013年的接近30%下降至2024年的约20%[4] 乘用车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4] * 全流程毛利率在2018-2019年明显下滑 因资本开支加速但收入增长失速 产能利用率下降导致摊销占比提升 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5] * 2024年销售费用因质保金影响同比明显下降 管理费用因海外布局及特斯拉Model Y海外改款项目提前量产而上升[6] * 预计2025至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3.37亿 17.25亿和21.02亿元[13]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固定资产从2016年的约4亿元增至2023年的45亿元[12] 通过多轮再融资完善国内产能布局[2] * 设立墨西哥 苏尔法 美国及德国工厂实现全球扩张[12] 产能利用率表现良好 折旧占收入比例维持稳定[12] * 全球布局有助于成本控制和服务响应能力提高 包装运输及仓储费用占营收比例持续下降[12] 产品线与竞争优势 * 基于主副仪表板 门板等核心工艺拓展新产品线 包括外饰件和乘用车座椅等领域[13] 有望成为汽车内饰领域品类全覆盖的自主龙头企业[13] * 在成本控制和响应效率上相比竞争对手具有明显优势[14]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且新进入者数量较少[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