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保理业务

搜索文档
报告:贸易金融发展整体向好,银行业仍需关注多重风险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3:10
报告:贸易金融发展整体向好,银行业仍需关注多重风险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4— 2025)》(以下称《报告》)称,在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整体保持 稳步增长态势,而在贸易金融发展整体向好的背景下,银行业仍需关注多重风险挑战。 据悉,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九年发布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报告》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 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等16家常务委员会成员共同参与撰写。 《报告》称,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银行业国际结算量12.75万亿 美元,国内信用证结算量3.6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分别增长10.35%和17.89%,双双创下历史新 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4884.75亿美元,较上一年小幅回落,而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4.66万亿元,同比 增长16.35%,凸显国内大循环带动市场需求持续释放。 四是跨境贸易金融经济制裁合规风险提升,国际制裁形势呈现复杂化、多边化趋势,银行贸易金融反洗 钱和制裁合规风险应对压力进一步凸显。 《报告 ...
因富国银行高管事件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有哪些“玄机”?
第一财经· 2025-07-24 15:26
国际保理业务概述 - 国际保理业务主要功能为加速出口商资金回流并规避买方违约风险,因涉及跨境而操作更复杂[2] - 当前业务电子化程度较低,仍以传统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跨境数字平台应用存在法律和物流信息对接障碍[2][16][17] 出口保理业务模式 - 核心模式为出口商通过保理商获得应收账款融资(最高预付95%发票价值),缩短6个月账期至24-48小时[4][5] - 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后者占主流且实现账期与风险双重转移,保理商承担进口商违约风险[4][5][8] - 双保理模式通过境内外保理商联动(如外资银行+中资分支机构)分散风险,形成跨境资金链路[9] 风险转移机制 - 保理商通过引入保险公司(如中信保)或采用双保理模式转移坏账风险[9] - 无风险转移的无追索权保理对金融机构风险最高,需充分评估进口商信用及国别风险[9] - 虚假贸易将导致无追索条款失效,出口商仍面临债务追偿,但虚构交易需突破严格单据核查与尽调[11][12] 外汇管制与融资套利 - 正常出口保理不涉及外汇管制突破,回款需按监管申报,NRA+FT账户组合逃汇因KYC限制难以操作[16][18] - 国内低融资利率驱动出口商通过保理获取人民币资金,较进口商当地贷款成本更低[2][12] 法律与操作细节 - 《民法典》修订后债权转让"通知即生效",但国际业务中仍倾向获取进口商书面同意以避免纠纷[14] - 错币种保理(外币合同+人民币融资)增加外汇敞口风险,多数机构仅开展同币种业务[13]
因富国银行高管事件受关注,国际保理业务有哪些“玄机”?
第一财经· 2025-07-24 13:11
国际保理业务概述 - 国际保理业务主要功能是帮助出口商加速资金回流并规避买方违约风险,涉及跨境业务细节更为复杂[1][2] - 业务模式分为有追索权保理和无追索权保理,后者应用广泛且可实现账期和风险双重转移[3][4] - 无追索权保理模式下保理商需独自承担进口商拒付或无力付款的风险[4] 业务操作模式 - 出口保理业务中保理商基于贸易合同项下应收账款为出口商提供融资,可预付最高95%发票价值资金并在24-48小时内到账[3] - 双保理模式形成进口商-外资保理商-中资保理商-出口商的债务资金链路,实现专业风险分担[5] - 数字化平台在跨境业务中应用有限,国际保理仍以传统应收账款融资为主[10][11] 风险控制机制 - 保理商通过引入保险公司或采用双保理模式转移风险[5] - 虚假交易将导致无追索协议失效,保理商仍可向出口商追索[6][7] - 保理业务需严格核查订单合同、物流单据等文件并进行充分尽调[7] 外汇管制相关问题 - 通过NRA账户+FT账户组合逃汇难度大,银行实际操作谨慎[12] - 正常出口保理业务不涉及突破外汇管制,外汇入境需按监管要求申报[11] - 跨境应收账款凭证电子化面临各国法律差异和物流信息对接困难[11]
扬金融创新之帆 助企业逐浪“出海”
金融时报· 2025-06-19 03:32
天津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成果 - 天津自贸试验区首创"本外币一体化共管账户+优先受偿权"国际保理业务模式,华图汽车通过该模式实现8万美元出口应收账款一周内回款,完成天津首笔外币国际商业保理业务全流程闭环[1][3] - 截至2024年末自贸试验区内经营主体达8.7万户,较成立之初增长3倍,累计新开立本外币账户17.8万个,跨境收支427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结算超8700亿元[1]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累计推出40项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措施,包括直接投资外汇登记下放银行、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等,其中"金改30条"政策已全部落地[4] 汽车出口行业现状 - 国产汽车出口量连创新高,但物流服务商面临结算账期长(平均75天)、服务费用金额大的行业痛点[6][8] - 华图汽车2021年营收不足4000万元,近两年受益国产汽车出口增长,2023年获渤海银行1000万元授信,2024年续做并获利率优惠[7] - 中国信保将新能源汽车出口物流服务费纳入承保范围,物流企业可通过信用保险配套银行融资解决资金周转问题[8] 金融支持措施 - 渤海银行设立航运金融中心,针对冷链物流、平行进口车等细分领域提供定制化方案,开发"渤银全球速汇"产品支持企业提前安排线上结汇[7][8][10] - 进出口银行天津分行对基本面良好但进出口额波动的外贸企业按存量业务规模核定跨境流动资金贷款额度[10] - 兴业银行天津分行通过"跨境贷"为外贸企业海外资产及应收账款提供线上融资支持[10] 跨境贸易便利化 - 外贸企业采用人民币报价结算可规避汇兑风险,华图汽车在与国外进口商签约时更多使用人民币报价[9] - 天津海关实现出口汽车"前端装载-在途运输-装船操作"无缝衔接,滨海新区支持汽车出口企业设立海外仓带动配套服务走出去[10] -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等11条新措施涵盖深化FT账户应用、扩大跨境人民币使用等领域,探索更高水平对外开放[5]
五部门联合发力!30条金融举措支持广州南沙金融发展
环球网· 2025-05-13 02:44
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政策 政策总体要求 - 坚持"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将南沙建设成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4] - 央行、广东省人民政府将推动30条重点举措落实,强化金融对南沙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支撑作用[1][5] 创新创业金融服务 - 支持符合南沙产业发展导向的企业票据融资,鼓励"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险资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或直投科创企业[4] - 健全应收账款确权机制,支持企业发行科创债和票据,推动重点制造企业上市融资[4] - 港澳居民及入驻南沙青年创业平台企业、项目同等享受扶持政策,便利港澳创业青年开立账户[4] 社会民生与跨境金融服务 - 推动跨境支付、信用融资、国际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4] - 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境外机构资金转存定期存款及购买大额存单[5] 特色金融发展 - 鼓励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电力期货等创新品种,支持企业赴港澳发行绿色及可持续债券[4] - 依法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在金融领域应用,建立数字金融研究智库,开展跨境合作[4] - 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取得公募基金资质,发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4] 跨境金融创新 - 积极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引入多元化投资机构[5] - 支持港澳投资者设立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控股境内期货公司[5] - 支持南沙区内基金公司参与相关互挂及互认安排,探索债券发行机制、评级标准互认路径[5] 保障措施 - 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出台住房、人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建设[5]
新增9个试点城市、发展游戏出海业务……服务业加快扩大开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1 08:26
今天(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 (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有关情况。 服务业扩大开放新增9个试点城市 为加快形成更丰富多样的制度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试点工作效率,此次试点任务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全 面铺开,不再区分地区和任务批次。 除北京、天津、上海、海南、重庆、沈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成都等现有的11个试点省市外, 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等9城市纳入试点范围。 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涵盖金融、电信、医疗等多领域 发布会上介绍,《工作方案》从重点服务领域开放、产业创新发展等多个维度,明确155项试点任务。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在电信领域,提出取消应用商店、互联网接入等服务业务的外资股比限制等试点任务;发展游戏 出海业务,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发行、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 在医疗领域,提出支持外籍医生开设诊所;允许以捐资方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养老机构; 支持建设基因与细胞治疗专利专题数据库;探索优化罕见病药品进口抽检模式等。 在金融领域,提出支持探索发展国际保理业务;支持跨国公司以人民币开展跨境资金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