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年金

搜索文档
家庭风险焦虑变迁催生保险新服务
北京商报· 2025-09-21 15:57
家庭风险认知变化 -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而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 [1] - 疾病、养老、意外伤残与死亡风险仍是家庭关注前三大风险但关注程度有所下降 [1] - 财富安全及管理风险意识显著增强 财富贬值风险意识快速提升反映家庭对投资风险担忧攀升 [1] 宏观环境影响 - 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六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 通货膨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 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 [2] - 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 人口老龄化使社保收支承压 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2] 保险行业供需现状 - 商业保险从单一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活品质与财富管理的全面管理工具 进入现代家庭财富管理体系核心环节 [2] - 行业存在供需错配问题 不同家庭风险管理偏好与保障需求差异明显但行业仍以一刀切方式提供同质化产品 [2] - 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的结构性问题 应对子女养育和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2] 产品创新方向 - 保险公司需开发保障失业风险的保险产品 针对家庭财富风险开发更多元化的保险产品 [3] - 根据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性转型趋势推出灵活配置资产的保险产品 满足不同家庭在不同阶段的财富规划需求 [3] 家庭保险配置体系 - 险企需构建四大产品体系:以医疗险为核心的基础风险防御体系 以商业年金为核心的养老风险应对体系 [4] - 以分红险为核心的财富增值保值体系 以杠杆寿险和保险金信托为核心的财富安全传承体系 [4] - 建立收入—资产—负债分析框架:低收入家庭优先配置高杠杆产品如百万医疗险和定期寿险 中等收入家庭补充重疾险和养老年金 高收入家庭拓宽至高端医疗和终身寿险并预留3-6个月应急金 [4] - 结合家庭生命周期风险与责任变化适配保险产品:单身/初创期重点配置定期寿险和医疗险 发展/成熟期需提前规划养老 夕阳期应补充防癌险和护理险 [4] - 建立年度风险检视机制 在重大生活事件发生后及时调整保障以持续优化家庭防护 [4]
家庭风险焦虑变迁催生保险服务新思路
北京商报· 2025-09-21 12:10
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知明显提升"的特征。这是9月19日,长城人寿发布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 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得出的结论。 在宏观环境与利率变动等新形势下,受传统观念与社会快速变化的双重影响,家庭风险意识正在被重塑。当家庭风险重心变迁成为普遍趋势,保 险服务如何给出更贴合需求的解决方案?面对家庭对失业、养老等新风险的担忧,险企又该如何跳出"单一补偿"的旧思路? 财富风险意识提升 当前经济社会正在经历深层变革,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低利率、人口老龄化、新技术革命等多重宏观经济因素变化,家庭风险意 识、形态及应对体系正在被重塑。 《白皮书》提到,险企围绕家庭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需求,首先需要构建起完善的四大产品体系:以医疗险为核心的基础风险防御体系,筑牢健 康防线;以商业年金为核心的养老风险应对体系,保障老年生活品质;以分红险为核心的财富增值保值体系,实现稳健收益;以杠杆寿险、保险 金信托为核心的财富安全传承体系,保障资产传递。 除了为家庭提供保障建议外,在具体保障和财务规划的详细责任、保费、保额等方面,《白皮书》也给出了具体指导方 ...
《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供需存在四大错配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20 09:54
9月19日,《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 (以下简称"白皮书")在京正式发布,为新时期中国家庭科学配置保险提 供指南。 高质量发展正当其时 截至2024年末,我国保险市场共有239家法人保险机构,保险业总资产359,058亿元、保险业净资产33,247亿元。2024年全年行业原保险保费收入 达到56,963亿元,保险公司财务收益率3.43%,综合收益率7.21%。2024年末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 139.1%。这组行业发展数据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已经具备较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目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改 革阶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也曾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保险业正迎来高质 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并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推动保险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国家陆续推出多项大政方针,利好行业发展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党的二十大提出"健全多 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战略为保险参与民生保障提供制度基础,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2024年7月,党的二 ...
中国家庭风险结构巨变,低利率环境将重塑家庭资产配置格局
华夏时报· 2025-09-20 06:26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冉学东 北京报道 "近年来宏观经济各关键要素的变化,令中国家庭正面临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及债务风险增加、货币资 产贬值、投资收益降低等多项挑战。"在9月19日由长城保险举办的《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家 庭风险保障体系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发布会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陈仪教 授这样说。 白皮书认为,宏观环境变化对家庭风险产生六大影响: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加剧收入与负债风险;通货膨 胀结构调整增加购买力风险;低利率环境重塑资产配置格局;汇率波动影响消费和投资策略;人口老龄 化使社保收支承压;家庭资产配置呈现结构性转型趋势。 在宏观环境变动,尤其利率下行的新形势下,许多家庭难以清晰识别自身日益增长的保障需求。这给正 在蓬勃发展的中国保险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会,中国保险业应该更进一步更新自己的发展战略, 服务战略和产品体系。 三是跨周期财富需求与短期化供给错配。国内金融体系普遍存在的"短期资金多、长期资金少"的结构性 问题,应对子女养育、个人养老等风险的跨周期、长效财富管理产品供给不足。 目前中国家庭风险认知呈现"传统生存型风险焦虑下降,财富风险感 ...
中国人寿(02628) - 2025 H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8-27 18:05
业绩总结 - 上半年净利润归属于公司股东为人民币40.93亿元,同比增长6.9%[20] - 上半年总资产达到人民币7,292.36亿元,同比增长7.7%[20] - 上半年销售额为人民币28.55亿元,同比增长20.3%[20] - 上半年投资组合总额为人民币7,127.15亿元,同比增长7.8%[50] - 上半年投资收益率为2.78%[50] - 上半年嵌入价值为人民币1,477.83亿元,同比增长5.5%[62] 用户数据 - 上半年个人代理渠道的续保保费增长2.6%[29] - 上半年银行保险业务的首年定期保费增长45.7%[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农业人寿保险覆盖了1.59亿投保人,总保额达到17.37万亿人民币[98] 未来展望 - 2024年12月31日的核心资本为1,039,821百万人民币,预计在2025年6月30日为1,025,432百万人民币[68] - 核心偿付能力比率在2024年12月31日为153.34%,预计在2025年6月30日达到207.76%[68] - 综合偿付能力比率在2024年12月31日为139.54%,预计在2025年6月30日达到190.94%[68]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在保业务价值为528,627百万人民币[76]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半年度销售价值为28,546百万人民币[8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5年上半年,绿色保险保费超过4亿人民币[94] - 2025年上半年,通过数字渠道支付的理赔金额达到46亿人民币,电子发票理赔的平均处理时间为0.3天[95]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农村派遣965名人员,投入援助资金超过970万人民币[98] - 公司在2025年被评为《财富》全球500强第45位,连续23年入选[100] 负面信息 - 理赔支付超过人民币1600亿元,其中健康保险理赔超过人民币340亿元[18]
中国A股月度报告_ 2025年6月:得益于市场情绪和流动性改善,股市上涨
2025-07-07 00: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信息技术、金融、材料、通讯服务、工业、能源、房地产、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公用事业、日常消费等 [2] - **公司**:协鑫能科、金龙羽、巨人网络、建设工业、沪电股份、盐津铺子、光启技术、恩华药业、长源电力、粤电力A等A股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亚盛医药、趣致集团、中信金融资产、国银金租、中环新能源、东风集团股份、脑再生、小马智行、联掌门户等香港、美国上市中国公司 [2]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表现 - **指数表现**:6月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数分别上涨2.5%/4.3%/5.5%,同期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分别上涨3.4%/2.9%,原因是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提振市场情绪以及中小盘股受益于境内流动性充裕 [4] - **行业表现**:信息技术(涨10%)、金融(涨7%)和材料(涨7%)表现居前;日常消费 (跌3%) 、公用事业 (0%) 和可选消费 (0%) 排名垫底 [4] - **个股表现**:协鑫能科1个月涨幅达76.3%,金龙羽涨70.6%,巨人网络涨63.1%等;盐津铺子跌9.0%,光启技术跌9.9%,恩华药业跌10.1%等 [2] 市场驱动因素 - **正面因素**:中美贸易谈判取得进展提振市场情绪,中小盘股受益于境内流动性充裕;潜在的改革或带来上行利好,如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贸易顺差收窄以及产业政策调整 [4] - **负面因素**:近期达成中美贸易协定面临更高障碍 [4] 资金流动 - **A股资金流向**:截至6月20日的四周内,EPFR数据显示净卖出A股4.75亿美元,金融、工业和日常消费为首,房地产、通信服务和能源净卖出最少;自2024年9月23日以来,净买入A股总额为8400万美元,自今年3月中旬高点以来,净卖出A股总额为18亿美元,96%的净买入等值资金已获利了结 [4] - **海外上市中国股票资金流向**: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录得净流入,自3月高点以来有14亿美元净流入,占24年9月23日以来总计45亿美元净流入的约30% [4] 主要宏观数据 - **经济活动**:5月零售额强于预期,同比增长6.4%,固定资产投资令人失望,同比增长2.9%,各经济部门之间不平衡持续存在 [4][31] - **工业产值**:5月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8%,略低于4月的6.1% [4] - **商品出口**:5月商品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4.8%,低于4月的8.1% [4] - **外汇储备**:5月中国外汇储备升至32,850亿美元,隐含资本流出545亿美元 [4] - **汇率和国债收益率**:美元/人民币汇率降至7.16,6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降至1.65% [4] 板块走势原因 - **信息技术**:科技硬件股尤其是AI主题股以及软件股推动其强劲反弹 [6] - **金融**:券商股受益于稳定币主题,中国政府推动个人养老金产品和商业年金提振保险公司表现 [6] - **材料**:稀土和黄金股上涨使其跑赢大市 [6] - **日常消费**:监管对中国政府官员和国企员工实行禁酒令导致其表现不佳 [7] - **公用事业**:发电量低迷使其表现停滞不前 [7] - **可选消费**:耐用消费品和服务跑赢大盘,但家电和汽车跑输大盘,表现分化 [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两融及基金发行**:6月A股两融余额占A股市值的比重稳定在2.3%左右,6月底总融资买入量占A股总成交量的比重从5月底的约8%进一步提升至9.8%;6月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发行量为100亿元/50亿元,而5月为240亿元/240亿元 [18][20] - **沪深300指数每股收益预期调整&估值**:6月底,市场对沪深300指数2025/2026年每股收益预期同比增长15.5%/12.5%,与5月底持平,对应市场一致预期的2025/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13.9倍/12.3倍 [24] - **经济与政治因素回顾**:6月1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平均下降5个基点,10年期中国国债到期收益率下行3个基点;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22,870亿元,社会融资增速保持8.7%不变;新增贷款不及预期,为6200亿元,增速小幅下降至7.1%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