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卡诗
icon
搜索文档
百元喷雾只有水,是智商税?有回应了
搜狐财经· 2025-09-02 14:46
产品成分争议 - 理肤泉舒缓调理温泉水喷雾因成分表仅标注"水"引发网络质疑 被指为"智商税" [1] - 产品售价上百元但被质疑成本仅包含水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1] 集团财务表现 - 欧莱雅集团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224.73亿欧元(约186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1] - 营业利润47.4亿欧元(约39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1] - 净利润36.5亿欧元同比增长8.8% [1] - 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增速从过去三年双位数增长回落至个位数增长 [1] 部门业绩表现 - 专业美发产品部销售额25.5亿欧元(约21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 成为增长引擎 [2] - 卡诗和Color Wow等品牌受消费者青睐 第二季度增速达11.5% [2] - 大众化妆品部销售额84.1亿欧元(约69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2] - 皮肤科学美容部销售额38.6亿欧元(约320.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2] - 理肤泉 修丽可 适乐肤三大品牌支撑皮肤科学美容部双位数增长 [2]
国泰海通:国际美护品牌二季度增速回暖 中国区市场全面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8-03 05:59
行业趋势 - 2Q海外美护品牌在中国市场增速环比改善 功效护肤和医美业务领跑 [1] - 2025年美护板块成长属性明显 国货品牌整体呈崛起趋势 品牌分化加剧 [1]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存在边际向上催化 稳健高增 预期筑底有望迎来拐点 [1] 欧莱雅(LRLCYUS) - 1H25销售额2247亿欧元同比增30 其中2Q增速37优于1Q的26 净利润3783亿欧元同比增10 [2] - 专业美发分部同比增65领跑 大众护肤品高档化妆品皮肤科学美容部分别增282031 [2] - 中国内地市场2Q同比增3较1Q改善 皮肤科学美容部和专业美发产品部增速更优 [2] - 卡诗理肤泉修丽可CeraVe等品牌在各事业部表现亮眼 [2] 宝洁(PGUS) - 2Q销售额20889亿美元同比增2 净利润3626亿美元同比增15 环比1Q提升 [3] - 2026财年增长指引1-5 美容业务同比微增02 净利润同比增4 [3] - 理容健康护理纺织品和家庭护理母婴护理同比均增2 净利润实现双位数增速 [3] - 中国护肤品销量增长被北美下滑抵消 整体护肤业务销售额同比持平 [3] 高德美 - 1H25净销售额2448亿美元同比增122 2Q同比增158 上调全年指引至12-14原10-12 [4] - 注射美学日常护肤皮肤治疗业务分别增9877269 肉毒毒素销售额同比增147 [4] - 新型液态A型肉毒毒素在17个市场上市 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备货超预期 [4] - 填充剂与生物刺激剂业务同比增39 2Q环比增速更优 塑妍萃和瑞蓝SHAYPE获良好反馈 [4] - 七大市场实现双位数增长 注射美学在巴西加拿大中国表现优 丝塔芙在中国印度强劲 [4]
在华销售额止跌回升!欧莱雅预期全球美容市场增长逐渐改善
搜狐财经· 2025-07-31 10:02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达224.7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861.91亿元),同比增长3%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7.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92.77亿元),同比增长3.1% [1] - 2024年全年销售额434.86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94.29亿元),同比增长5.6% [2] - 2024年全年营业利润86.8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58.21亿元),同比增长6.7% [2]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221.2亿欧元,同比增长7.5% [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45.99亿欧元,同比增长8% [2]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6.5亿欧元,同比增长8.8% [2] 部门业绩 - 专业美发产品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25.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11.6亿元),同比增长6.5% [2] - 专业美发产品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1.5% [2][4] - 大众化妆品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84.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97.8亿元),同比增长2.8% [4] - 皮肤科学美容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38.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20.3亿元),同比增长3.1% [4] - 高端化妆品部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76.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5.6亿元),同比增长2% [5] - 高端化妆品部香水业务同比增长11% [5] 区域表现 - 欧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75.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24.19亿元),同比增长3.4% [6] - 北美市场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 [6] - 拉丁美洲市场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3% [6] - SAPMENA-SSA市场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4% [6] - 北亚市场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53.9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44.84亿元),同比下降1.1% [6]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 [6] - 2024年北亚市场销售额103.03亿欧元,同比下降3.2% [7] 战略举措 - 2025年6月收购美国护发品牌Color Wow和英国高端护肤品牌Medik8多数股权 [5] - 专业美发产品部旗下卡诗、Color Wow等品牌持续受消费者青睐 [2] - 大众化妆品部巴黎欧莱雅Glycolic Gloss系列及卡尼尔Pimple Patch等新品推动增长 [4] - 皮肤科学美容部理肤泉、修丽可、适乐肤三大品牌支撑双位数增长 [4]
北亚市场仍为唯一负增长地区,欧莱雅在中国会像在日韩一样被动吗
观察者网· 2025-07-30 10:11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销售额224.73亿欧元(约1861.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 营业利润47.4亿欧元(约392.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 [1] - 第二季度营收107.39亿欧元,可比增长2.4%(低于分析师预期的2.9%),较第一季度加速增长 [1] 业务部门表现 - 专业美发产品部上半年销售额25.47亿欧元(约21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 第二季度销售额12.69亿欧元(约105.2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为当季唯一双位数增长部门 [3] - 皮肤科学美容部上半年销售额38.56亿欧元,同比增长3.1% 第二季度销售额17.70亿欧元,同比增长3.5% [1] - 大众化妆品部上半年销售额84.13亿欧元,同比增长2.8% 第二季度销售额41.34亿欧元,同比增长3.3% [1] - 高档化妆品部上半年销售额76.58亿欧元,同比增长2.0% 第二季度销售额35.65亿欧元,同比下降1.9% [1][3]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区上半年销售额75.34亿欧元(约624.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 第二季度销售额36.20亿欧元,同比增长2.4% [1][2] - 北美区上半年销售额58.24亿欧元(约482.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 第二季度销售额28.52亿欧元,同比增长8.3% [1][2] - SAPMENA-SSA区上半年销售额20.58亿欧元(约170.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 第二季度销售额9.79亿欧元,同比增长10.5% [1][2] - 拉丁美洲区上半年销售额16.64亿欧元(约137.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 第二季度销售额8.48亿欧元,同比增长12.4% [1][2] - 北亚区(含中国)上半年销售额53.93亿欧元(约446.8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 第二季度销售额24.40亿欧元(约202.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8% [1][2] 战略举措 - 上半年完成三项收购:中东奢华香水品牌Amouage(补充高端香水矩阵)、英国皮肤科学护肤品牌Medik8(并入奢侈品部门)、美国专业护发品牌Color Wow(强化高端美发板块) [3][4] - Color Wow收购旨在巩固高端美发和造型类别地位 与卡诗、欧莱雅Pro形成互补 [3] - Medik8并入奢侈品部门反映奢华高端护肤功效化趋势 Aesop同样被纳入高端化妆品部 [4]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大陆市场第二季度同比增长3%(第一季度为轻微下滑) 所有业务部门实现正增长 皮肤科学美容部和专业美发产品部表现突出 [4] - 高端产品面临挑战 Aesop大陆首店于5月10日关闭 市场对复苏真实性和可持续性存疑 [4] - 旗下品牌被指与本土品牌(珀莱雅、可复美、薇诺娜)趋同 面临类似日韩市场的本土化竞争压力 [4]
国际TOP1美妆企业再买新品牌
36氪· 2025-07-02 00:42
欧莱雅集团收购动态 - 公司于6月30日签署协议收购护发品牌Color Wow,收购金额未披露,该品牌将归入专业美发产品部 [1][3] - 这是继6月9日收购Medik8后,21天内完成的第二笔收购 [1] - 公司平均每14个月收购一个品牌,自1967年以来至少收购44个品牌 [9] - 近三年四次收购中三个为高端品牌,涉及护肤护发美妆等多领域,包括25.25亿美元收购伊索(约180.88亿元) [9] Color Wow品牌概况 - 品牌创立于2013年,拥有130多个美容奖项和明星产品如XL Bombshell Volumizer和Dream Coat [4] - 实行全渠道营销,覆盖沙龙、选择性分销和电商平台 [4] - 定位高端但价格亲民,产品价格区间24-46美元(约171.92-329.53元) [4] - 创始人表示加入欧莱雅将为品牌创新和持续成功奠定基础 [6] 专业美发业务战略 - 收购Color Wow后专业美发产品部品牌数量增至10个,强化产品组合和全球增长潜力 [6] - 专业美发产品部销售额连续四年增长,2021年增速达24.8%,2024年护发品成为集团增长第二快的品类 [13] - 部门总裁表示收购将帮助公司在护发和造型类别中站稳脚跟 [3] 护发行业趋势 - 全球洗发水市场预计2032年达565.4亿美元(约4050.30亿元),年均增速5.71% [13] - 行业进入功效时代,消费者对成分透明度和科学配方的需求重塑头发护理类别 [3][19] -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联合利华2023年收购K18,汉高2024年收购沙宣大中华区业务 [16]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目前占据主导地位,但国产品牌如阿道夫、拉芳通过差异化竞争逐渐崛起 [19] - 行业经历三阶段变迁:从基础清洁到愉悦相关,再进入头皮微生态的功效时代 [19] - 具备专业渠道表现和专家认可的品牌更受追捧,显示持续增长潜力 [12]
“侯亚孟时代”的珀莱雅,能否挤进全球前十?
新浪财经· 2025-05-31 02:40
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以107.78亿元营收成为中国首家跻身"百亿俱乐部"的美妆企业,并提出十年内进入全球化妆品行业前十强的战略目标 [1][2] - 全球化妆品前十强最低门槛约360亿元,公司需保持不低于13%的年复合增长率才能达到目标,但国际巨头也在增长,实际门槛可能更高 [2] - 公司面临增长乏力问题,2024年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39.45%降至21.0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降至8.13% [5][6] - 公司依赖单一主品牌(占比近8成)且增速放缓,新品牌孵化不及预期,难以支撑未来增长 [7][8][10] - 与国际巨头相比,公司品牌矩阵单一,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多品牌支撑 [9][10] - 公司存在"重营销轻研发"问题,销售费用率高达47.88%,研发费用率仅1.95%,远低于国际同行 [13][14][15][16] - 公司面临产品质量投诉和变相涨价等消费者信任问题 [18] - 管理层频繁变动,包括核心高管提前离职和研发人才流失 [20][21][22] - 公司正在进行管理层年轻化和国际化转型,引入具有国际背景的研发人才和数字化高管 [23] 财务表现 - 2017-2024年营收从17.83亿元增至107.78亿元,年复合增长29.31%;净利润从2.01亿元增至15.52亿元,年复合增长33.91% [5] - 2022-2024年营收增速分别为37.83%、39.45%、21.0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1.88%、46.06%、30.00% [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速降至8.13%,净利润增速降至28.87% [5] - 综合毛利率从2017年的61.73%提升至2024年的71.39% [19] - 2024年销售费用达51.61亿元,销售费用率47.88%;研发费用2.10亿元,研发费用率1.95% [13][15] 品牌表现 - 主品牌"珀莱雅"2024年营收占比近80%,但增速从2022年的37.46%降至2024年的19.55% [7] - 彩妆品牌"彩棠"2024年营收11.91亿元(占比约10%),增速从2022年的132.04%降至19.04% [8] - 网红产品红宝石精华3.0版本较1.0版本价格上涨34.10% [18] 行业对比 - 全球化妆品前十强中,欧莱雅以超3000亿元销售额领先,其他企业年销售额在300-600亿元之间 [2] - 欧莱雅拥有近40个品牌,雅诗兰黛拥有近30个品牌,且子品牌均具有国际影响力 [9] - 欧莱雅2024年研发费用13.55亿欧元(约110亿元),研发费用率超3% [16] - 欧莱雅美发板块2024年营收48.86亿欧元(约400亿元),超过公司总营收规模 [9] 管理变动 - 原总经理方玉友2024年末卸任,由创始人外甥侯亚孟接任 [22] - 2024年11月至2025年4月引入4位具有国际背景的研发负责人 [23] - 2025年4月任命首位首席数字官胡宁波 [23] - 原研发总监蒋丽刚(任职14年)2022年离职,接任者魏晓岚2024年也离职 [21][22]
欧莱雅:去年亮眼的医美业务一季度“哑火”
凤凰网财经· 2025-05-06 14:25
核心观点 - 欧莱雅2025年第一季度销售额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4.4%但创近5年最低增幅[1] - 皮肤科学美容业务增速从2024年的9.8%放缓至2025年一季度的3.5%[2][5] - 中国市场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且一季度表现未披露但旅游零售部门调整显示压力[1][6][7] - 国货崛起导致欧莱雅大众化妆品部市场份额被蚕食天猫美妆榜首地位被珀莱雅取代[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四大事业部均个位数增长:大众化妆品部42.79亿欧元(+2.5%)高档化妆品部40.93亿欧元(+7.3%)皮肤科学美容部20.86亿欧元(+3.5%)专业美发产品部12.77亿欧元(+2.7%)[2] - 区域表现分化:欧洲39.15亿欧元(+4.9%)北美29.73亿欧元(-1.4%)北亚29.53亿欧元(+8.4%)[6] - 北亚市场2024年销售额103.03亿欧元(-3.2%)从全球第二滑落至第三[6] 业务动态 - 皮肤科学美容部近两年密集布局:2024年推出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铂研"胶原针收购高德美10%股权[3]2024年12月投资颜术医美连锁机构[5]2025年启动"皮肤健康行动"五年投入2000万欧元[5] - 大众化妆品部完成收购韩国品牌Dr.G卡尼尔等平价品牌表现活跃[2] 中国市场挑战 - 2024年海南旅游零售渠道承压导致北亚市场下滑高档化妆品等部门表现仍优于市场[6] - 2024年618大促珀莱雅天猫销售额同比增70%超越欧莱雅(同比降10.8%)[8] - 旅游零售部门战略转型传闻裁员50%但公司澄清比例不实[9] 行业趋势 - 全球美妆市场增长预期从5%下调至4.5%-5%主因中国消费疲软[7] - Z世代消费者偏好国货珀莱雅2023年营收89亿元登顶国产美妆榜首[8]
欧莱雅:一季度财报逆势增长3.5% 中国大陆美妆市场正缓慢复苏
经济观察报· 2025-04-21 13:07
财务表现 - 一季度销售额117.3亿欧元 合并增长4.4% 同比增长3.5% 表现略优于全球美妆市场 [1] - 北亚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9% 合并增长8.4% [1][2] - 皮肤科学美容部和专业美发产品部实现双位数销售额增长 [2] - 高档化妆品部业绩由Yves Saint Laurent、Prada、Maison Margiela和Aesop等品牌带动 [2] 区域市场表现 - 欧洲再次成为销售额最大贡献市场 新兴市场保持强劲增长动能 [1] - 美国市场挑战超预期 中国市场表现优于预期 [1] - 中国大陆美妆市场缓慢复苏 线上线下渠道表现优异 [1] - 旅游零售业务销售额呈下滑趋势 但集团继续投资海南旅游零售市场 [2] 产品部门表现 - 高档化妆品部、皮肤科学美容部及专业美发产品部表现继续优于市场 [1] - 大众化妆品部增速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1] - 专业美发产品部旗下Kérastase品牌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2] - 皮肤科学美容部旗下所有品牌均实现强劲增长 [2] 战略举措 - 推出"美丽跃升计划" 首要投资方向为研发创新 [3] - 持续深化在华布局与投资 苏州智能运营中心已投产 南通智能运营中心即将落成 [3] - 与凯辉基金和上海静安区合作成立投资基金 重点投资成长阶段的美妆品牌和相关企业 [3] - 加大对三四线城市购物中心的扩展 目标2030年触达1.5亿消费者 [5] 品牌建设 - 对32个品牌进行个性化标签塑造 如兰蔻代表"自在随心、至情至性的女人" YSL代表"不羁拽姐" [3] - 品牌重新定位使30多个品牌人设被重新定义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4] - 将线下销售网点转变为体验网点 注重消费者体验 [5] - 皮肤科学美容事业部将与更多有资质的诊所合作 专业美发产品部将向更多有资质发廊推广品牌 [5] 行业趋势 - 全球美妆市场预计将继续增长 尽管面临经济与地缘政治挑战 [1] - 移动互联网时代时尚趋势从千人一面转向千人千面 美妆流行趋势反映时代情绪 [3] - 消费者不仅追求性价比、质价 更看重品牌"心价比"和通过人设触动情感的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