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超智能的未来人类做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9-14 02:04
AI对就业市场影响 - AI和机器人可能在5至20年内在成本、智能及创造力上全面超越最优秀的人类 届时98%的现有工作将被自动化或彻底改变 [2] - 技术革新从未导致长期失业 技术改变的是就业结构而非就业总量 形成"创新—增效—新需求"循环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引擎 [2] - 供给变化催生需求变化 新供给本身可以催生新需求 例如收音机发明和互联网诞生都创造了新业态和就业机会 [2] 人类未来职业定位 - 人类价值将由生产力和独有共情力、创造力与联结力共同衡量 体现在情感联结培育、艺术表达、生态关怀及文化遗产守护等领域 [3] - 人类能在无法算法化的人性中找到自身价值 即便AI在多数职能上超越人类 [3] - 身份认同将从"你在哪儿工作"转向"你是做什么的" 工作场所呈现多元化包括海滨小屋、咖啡馆或家庭客厅 [3] 劳动力市场变革 - 雇主作为选择者的角色逐渐弱化 未来属于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 算法将主动连接雇主与自由职业者 [4] - 劳动力市场演变为多元智能协作网络 各类主体在其最具价值的领域发挥作用 [4] - 自由职业者构成"人力云" 与"AI云"和"机器人云"共同组成弹性资源池 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4]
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20 07:21
贸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3] -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6][8] 贸易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 [6] 投资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10] - 投资项目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建等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10] - 中国企业在地区实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5G、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10]
大湾区包括哪些地方,经济有什么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7-20 11:33
大湾区区域划分 - 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组成 [2] - 总面积达5 6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超8000万人 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2] 地理位置优势 - 香港和澳门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地位独特 [4] - 珠三角九市是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热土 深圳被誉为"中国硅谷" 广州是千年商都 [4] 经济特点 高度开放 - 香港是全球著名自由港 金融市场高度国际化 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前列 [5] - 澳门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与葡语国家经贸往来广泛 [5] - 珠三角九市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东莞作为"世界工厂"电子产品服装畅销全球 [5] 产业多元化 - 金融领域香港证券市场庞大 深圳创业板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平台 [7] - 科技领域深圳华为腾讯引领全球5G互联网发展 [7] - 制造业从高端装备到传统轻工业全覆盖 [7] - 服务业发达 广州会展业香港专业服务享誉亚洲 [7] 创新能力突出 - 大湾区高校云集 包括中山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 [7] - 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 高于发达国家水平 [7] - 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全球领先 [7] 协同发展 - 港澳为内地提供国际化服务和资金支持 内地为港澳提供市场和产业支撑 [8] - 香港金融机构助力珠三角制造业融资和技术升级 [8] - 珠三角科技企业通过香港平台走向国际市场 [8] 发展前景 - 大湾区各城市优势互补 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系产业多元化创新能力协同发展优势显著 [10] - 大湾区建设持续推进 将在全球经济舞台发挥更重要作用 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0]
从科技革命到AI竞争:大国崛起的关键变量
经济观察报· 2025-07-14 10:34
历史逻辑:科技中心的演变 - 全球科学中心转移遵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顺序,周期约80年,称为"汤浅现象" [5] - 大国崛起路径为"科技创新—国内标准国际化—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主导国际舆论",科技中心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的前提 [6][7] 经济逻辑:经济范式的跃迁 - 科技革命需通过商业化、产业化实现"惊险一跃"才能转化为产业革命,需系统性经济范式转换 [9] - 通用技术(GPT)如蒸汽机、电气化、互联网是历次产业革命核心,具有普遍适用性、创新互补性、技术动力性特征 [10][12] - GPT技术需配套基础设施、社会规则等系统性变革,才能推动经济范式转换 [11][18] 政治逻辑:大国的崛起 - GPT技术扩散与基础设施建设决定大国崛起机遇,如航海之于英国、铁路之于美国 [18][20] - 技术依赖形成非对称权力关系,"一带一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削弱传统海上运输走廊控制权 [25][26] - 技术主权缺失会导致"技术殖民地"风险,需通过国际合作建立本地技术生态系统 [26] 时代逻辑:AI国际竞争 - 当前全球处于多元科技/经济中心格局,自由经济秩序可能被重商主义取代 [28][31] - 第四次产业革命特征为AI、量子计算等技术集群突破,推动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业态 [34][35] - 产业界因数据/算力优势成为AI创新主力,技术系统协同重构产业链生态 [35]
从科技革命到AI竞争:大国崛起的关键变量
经济观察网· 2025-07-12 00:12
历史逻辑:科技中心的演变 - 全球科学中心转移遵循"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顺序,周期约80年,称为"汤浅现象" [3] - 大国崛起路径为"科技创新—国内标准国际化—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主导国际舆论",科技中心是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的基础 [3] 经济逻辑:经济范式的跃迁 - 科技革命不等于产业革命,需通过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实现"惊险一跃" [4][5] - 经济范式转换需涵盖生产设备、能源动力、基础设施、城镇化、人口结构、市场规模等系统性要素 [5] - 通用技术(GPT)如蒸汽机、内燃机、计算机是产业革命关键,具有普遍适用性、创新互补性、技术动力性特征 [5][6] 政治逻辑:大国的崛起 - GPT技术推动国际权力中心转移,基础设施建设(航海、铁路、互联网)是崛起关键 [11][12] - 技术扩散形成中心-外围权力秩序,中心国家获得技术红利,外围国家受益于技术溢出 [12][13] - 技术主权至关重要,依赖外国技术可能导致"技术殖民地",需建立本地技术储备 [15] 时代逻辑:AI国际竞争 - 当前全球呈现多元科技中心格局,自由经济秩序可能被重商主义取代 [16] - 第四次产业革命中,AI、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技术集群突破,重塑传统产业并催生新业态 [18] - 产业生态协同成为竞争关键,如新能源汽车融合智能化与电动化,重构能源、材料、软件生态 [18] - 产业部门超越学术界成为AI创新主力,大模型依赖数据与算力资源 [18]
从蒸汽机到AI:技术革命为何总需商业模式破局?
36氪· 2025-06-03 08:0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尚未引发真正的产业革命 主要原因是缺乏充分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而非技术本身不成熟 [2][3][27] - 历史上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的成功都依赖于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双螺旋互动 [8][9][14][19] - 当前AI产业需要构建多层次生态系统来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包括基础技术公司、方法论学者、行业服务公司和产业龙头公司 [28][30] AI技术商业化现状 - 生成式AI在消费者端应用渗透率呈现显著分化 头部产品如腾讯元宝、字节豆包、DeepSeek主要聚焦AI问答等基础场景 [2] - 商业端应用集中在辅助性任务 如会议总结、邮件优化和日常报告自动化 尚未触及企业核心业务或复杂决策流程 [3] - 大模型技术商业化程度不及预期 尚未像移动互联网那样对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 [2] 历史技术革命中的商业模式创新 蒸汽革命 - 瓦特与博尔顿采用蒸汽机租赁模式 引入金融机构降低使用门槛 推动蒸汽机扩散到多个行业 [9] - 到1800年博尔顿-瓦特公司生产销售近500台蒸汽机 租赁模式使蒸汽机煤炭消耗量减少60%以上 [9] - 嘉吉公司利用蒸汽船技术变革全球粮食贸易 垄断阿根廷粮食庄园并开拓国际大宗农产品市场 [10][11] - 1905年全球蒸汽机实现36亿人的工作效率 相当于当时成年男性人口的10倍 [10] 电气革命 - 爱迪生选择直流电技术路线 基于照明应用场景采用小容量分布式电站方案 [14] - 威斯汀豪斯选择交流电路线 采用大容量集中式电站配合高压输电 覆盖范围更广且单位成本更低 [14] - 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交流电系统成功 尼亚加拉大瀑布水电站建成标志交流电胜利 [15] - 电力技术推动工厂动力系统从集中式向分布式转变 显著提升生产布局灵活性和效率 [16] 信息革命 - 雅虎通过广告盈利模式免费提供内容 吸引大量用户并促进互联网内容生态繁荣 [19] - Meta通过社交网络驱动模式 使用户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内容创造与传播者 [20] - 美团、字节、滴滴等平台重塑传统产业运作方式 通过交易佣金盈利并覆盖更广泛人群 [20] - 互联网技术使企业边界模糊化 如滴滴司机和美团骑手形成新型生产关系 [21] - 数据要素带来边际收益递增 字节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提升广告精准度和收益效果 [23] 当前AI产业发展挑战 - 国内AI独角兽企业曾过度关注实现AGI愿景 忽略商业模式创新设计 [3] - 高校创业赛事和媒体过度聚焦大模型技术性能指标 而非产业落地应用 [4] - 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需依赖商业模式创新引导技术扩散 [4] AI产业生态构建方向 - 基础技术公司需提供算法、数据处理平台等底层AI技术支持 [28] - 需要学者提供AI时代商业模式创新方法论 类似工业时代的迈克尔·波特 [28] - 需要专业化服务公司在不同行业落地"AI+模式创新" [28] - 产业龙头公司需积极拥抱生态 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并规避发展惯性 [30]
法本信息20250531
2025-06-02 15:44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美信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进展**:过去几年经营有韧性,2024 年度报告和 2025 年一季度营收规模增长,传统五大行业业务稳步推进,产品与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不断扩展,海外业务拓展有显著进展[3] - **AI 应用**:企业对 AI 重要性认知普遍,但战略推进路径不清晰,短期内从概念验证到成熟部署有困难,规模化业务价值未显现,社会对 AI 需求增加但未快速扩张和紧迫[3] - **智能汽车领域优势**: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为特斯拉、小米、理想等国内外头部客户服务,将客户满意度放首位,有长期战略定位和研发投入,能获取新业务、抢占对手份额,拓展海外市场有综合竞争优势[4] - **利用 AI 提升竞争力**:聚焦 AI 辅助编程和 AI 智能招聘,深耕可落地应用,选择深耕软件定制化,全流程覆盖 IT 服务,增强综合竞争力[2][5] - **人效提升措施**:借鉴海外头部咨询公司经验提高客户服务价值定价认可度,选择优质客户尤其是海外付费客户,引入新技术手段,提高产品化程度,如增加项目复用比例[6][7] - **与华为合作**:在 OpenEuler、盘古、PC、CPU 等新领域有竞争实力,签订框架协议确保合作空间,虽具体量级难估计但有望突破[9] - **与互联网巨头合作**:整合腾讯、阿里、字节事业部到互联网事业部,这些巨头业务规模、收入和利润增长,对公司业绩提升作用显著[10] - **海外市场发展**:是重要发展机会,重点发力东南亚和日韩地区,复用国内互联网、金融、汽车领域信息化解决方案,已在日本和东南亚设子公司并签业务合同,海外净利润相当于国内毛利[11][12] - **信创背景下行业趋势**:数字化转型和信创持续推动,软硬件切换,国内芯片和软硬件从不可用到可用再到好用,客户预算稳中有进,信创对第三方服务或运维需求增加[13] - **AI 工具商业化**:将 AI 工具打包给客户,如智能招聘工具,国内招聘平台收入利润增长逻辑一致,每年服务近千家客户,目前主要头部客户使用,长期会推广至所有客户及其员工[14] - **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在 25%-30%之间,比其他行业略高,与瑞芯微通过客户优势加深合作,将提升研发能力、增强行业解决方案、拓展海外市场提高综合毛利率[3][15] - **并购重组策略**:关注并购重组机会,倾向沿 ERP 系统实施和 AI 技术应用方向整合,实现业务和管理双向赋能[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设置收入增长目标,将努力实现目标,扩大业务规模、实现利润增长,去年底完成回购用于未来核心团队和骨干激励[13] - 自动化编程有增效逻辑,与智谱和阿里云有能力共建,目前阿里通义和 DS 工具体感较好,会持续试用各种模型[16]
军事溃败:美国霸权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
搜狐财经· 2025-06-01 11:41
美国军事霸权与经济科技体系的关联性 - 美国军事霸权是其全球秩序的核心支柱,2025财年国防预算达895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40%,支撑着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的存在 [2] - 美元霸权与军事霸权紧密绑定,石油美元体系依赖美军对中东的威慑,2025年美债到期规模达9.2万亿美元,军事失败可能引发美债抛售潮 [3] - 军事技术领先推动民用科技突破,如互联网前身ARPANET源于国防项目,但高超音速武器等领域的滞后暴露技术脆弱性 [4] 军事失败的历史案例与影响 - 1975年西贡撤离引发全球对美国战略信誉质疑,加速欧洲防务自主和日本技术立国,最终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4] - 阿富汗战争消耗2.2万亿美元,2021年喀布尔撤军引发北约信任危机,德法加速推进"欧洲军"计划 [4] - 伊朗无人机和导弹攻击展示非对称作战能力,胡塞武装低成本无人机群威胁美军高价值目标 [5] 军事失败的多维度连锁反应 - 亚洲国家可能加速抛售美债,2025年中日持有美债较峰值减少42%,美债流动性危机或冲击全球金融体系 [6] - 关键技术领域实战劣势将加速产业链重组,中国在芯片、人工智能的自主突破已形成竞争压力 [6] - 北约盟友可能转向与中俄合作,导致美国"印太战略"和"欧洲威慑倡议"等布局失效 [6] 现代战争形态变革与美军结构性风险 - 非对称作战和网络战削弱传统军事优势,如"震网"病毒可瘫痪基础设施,无人机群威胁航母战斗群 [5] - 美军供应链依赖中国稀土(如F-35战斗机),高超音速武器研发因技术路线失误停滞 [5] - "一体化威慑"战略过度依赖盟友协同,北约离心离德将导致全球军事部署孤立 [5] 霸权体系潜在崩溃路径 - 经济疲软、科技竞争与军事失利共振可能引发二战以来最严峻挑战,多极化世界或从军事溃败中崛起 [7] - 军事霸权作为"承重墙"崩塌将导致美元信用危机、科技垄断瓦解和盟友体系解体 [7]
小米集团-W(0181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2业绩有望继续向上,汽车Yu7发布仍是催化
开源证券· 2025-05-29 06: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各项业务向好驱动核心业务净利润增长、汽车等新业务亏损收敛驱动整体净利润如期释放 将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由389/552/624亿元上调至471/674/731亿元,对应同比增长73%/43%/9% [4] - 预计受益于二季度促销旺季、以及公司自身品牌势能提升,公司2025Q2主业利润有望环比继续增长;同时YU7将于2025年7月上市提供催化剂,维持“买入”评级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2025Q1业务情况 - non - gaap净利润107亿,同比增长64.5%,主要由于IoT和汽车业务毛利率超预期;核心业务利润112亿,汽车及新业务亏损5亿 [5] - 手机出货量4180万,环比下滑2%,ASP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1%,手机毛利率同比下滑2.4pct至12.4%,环比改善0.4pct [5] - IoT收入323亿,同比增长59%,环比增长5%,毛利率同比增长5.3pct至25.2% [5] - 互联网收入91亿,环比下滑3%,毛利率76.9% [5] - 汽车出货量7.6万台,ASP 23.8万元环比略有提升,毛利率环比提升3pct至23% [5] 2025年业务预期 - 手机业务策略聚焦高质量产品,ASP有望进一步提升 [6] - IoT业务收入增速有望达到30%,毛利率同比提升 [6] - 汽车全年交付量有望超35万,毛利率同比改善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0,970|365,906|501,338|648,010|737,723| |YOY(%)|-3.2|35.0|37.0|29.3|13.8| |净利润(百万元)|19,273|27,235|47,057|67,372|73,084| |YOY(%)|126.3|41.3|72.8|43.2|8.5| |毛利率(%)|21.2|20.9|23.1|22.8|22.4| |净利率(%)|7.1|7.4|9.4|10.4|9.9| |ROE(%)|10.6|14.4|19.7|23.8|21.1| |EPS(摊薄/元)|0.76|1.07|1.85|2.64|2.87| |P/E(倍)|62.4|44.4|25.7|18.0|16.6| |P/B(倍)|7.3|6.4|5.1|4.0|3.2| [7]
电信网络故障 西班牙多地紧急服务中心通信中断
快讯· 2025-05-20 09:22
电信网络故障事件 - 西班牙电信网络发生故障导致该国大部分地区固定电话和互联网部分中断 [1] - 故障影响范围包括安达卢西亚、阿拉贡、巴伦西亚等多个自治区的紧急服务中心通信 [1] - 故障原因是网络更新工作导致部分地区线路出现问题 [1] 故障恢复情况 - 故障持续数小时后,紧急服务中心通信于当地时间20日上午10时30分基本恢复 [1] - 西班牙电信公司正在努力解决该问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