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伊定律

搜索文档
超智能的未来人类做什么
经济日报· 2025-09-14 02:04
AI对就业市场影响 - AI和机器人可能在5至20年内在成本、智能及创造力上全面超越最优秀的人类 届时98%的现有工作将被自动化或彻底改变 [2] - 技术革新从未导致长期失业 技术改变的是就业结构而非就业总量 形成"创新—增效—新需求"循环的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引擎 [2] - 供给变化催生需求变化 新供给本身可以催生新需求 例如收音机发明和互联网诞生都创造了新业态和就业机会 [2] 人类未来职业定位 - 人类价值将由生产力和独有共情力、创造力与联结力共同衡量 体现在情感联结培育、艺术表达、生态关怀及文化遗产守护等领域 [3] - 人类能在无法算法化的人性中找到自身价值 即便AI在多数职能上超越人类 [3] - 身份认同将从"你在哪儿工作"转向"你是做什么的" 工作场所呈现多元化包括海滨小屋、咖啡馆或家庭客厅 [3] 劳动力市场变革 - 雇主作为选择者的角色逐渐弱化 未来属于掌握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 算法将主动连接雇主与自由职业者 [4] - 劳动力市场演变为多元智能协作网络 各类主体在其最具价值的领域发挥作用 [4] - 自由职业者构成"人力云" 与"AI云"和"机器人云"共同组成弹性资源池 推动组织结构变革 [4]
关于美国政府和华尔街的根本利益冲突
搜狐财经· 2025-08-06 11:17
美联储政策立场分析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特朗普施压下坚持不降息 将关税战可能刺激通胀作为理由 [3] - 特朗普评价鲍威尔"颇具政治色彩" 暗示其政策选择可能服务于特定利益群体 [3] 利率与通胀关系模型 - 传统观点认为降息刺激二次通胀 但跨境资本流动模型显示降息导致海外热钱撤离反而降低通胀 [4] - 结合跨境资本流动模型和萨伊定律得出反常识结论:联邦基金利率越高 地租和房租价格越高 [5][13] - 高利率吸引全球存款流向美国银行体系 扩张资产负债表 推高缺乏弹性供给的土地需求 [8][11][13] - 房租占美国CPI权重30-36% 当前CPI读数2.7%部分源于高政策利率维持 [13] 美国政府与华尔街利益冲突 - 美国国债总额达36.83万亿美元 1%利率差异带来3683亿美元额外利息成本 政府迫切要求降息 [17] - 十年美债利率维持在4.2%以上 高利率锁定海外存款支撑美股估值 [17][18] - 美国经济高度金融化 GDP中医疗/保险/法律/地产等寻租行业本质依赖利息收入 [20][23] - 降息可能导致海外热钱流出 引发地租回落及寻租行业EPS大幅下跌 触及华尔街核心利益 [20][23] 政策循环与潜在风险 - "加息-通胀-加息"形成自我实现循环 高利率保障寻租行业繁荣同时推高通胀 [24] - 若降息1-2%可能暴露经济结构问题 市场关注点将从通胀转向衰退 [24][25] - 非农数据表现疲弱(5-7月数据差)及理事库格勒辞职增强政府话语权 9月降息概率显著上升 [26]
评级公司助力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搜狐财经· 2025-07-01 02:46
不良资产业务的本质与社会价值 - 不良资产业务的核心是将不良资产中的生产要素解放并重新组合,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 - 该业务是化解金融风险、助力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尤其在房地产、地方债务与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领域风险化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6] - 行业起源于上世纪末四大政策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后完成商业化转型 [3] 不良资产业务的理论基础与盈利逻辑 - 冰棍效应假说强调不良资产随时间加速贬值,需快速处置以实现价值回收 [3] - 逆周期假说主张经济下行期低价收购不良资产,复苏期高价出售以获取回报 [3] - 盈利逻辑源于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在经营策略上的差异:银行注重安全性与流动性,而资产管理公司可接受较低流动性,形成宏观对冲型投资模式 [5] 评级公司的角色与功能 - 评级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独立智库型机构,其信用风险识别能力与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主业高度契合 [1][9] - 通过"学术+咨询+实践"三位一体模式,提供宏观-行业-企业-特定资产的信用评价体系,助力风险研判 [7][10] - 在债券市场违约案例研究中积累的专业经验,可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拓展高收益债券和垃圾债领域业务 [11] 评级公司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协同路径 - 评级公司可为资产管理公司提供全流程风险管理支持,形成"资本+技术"双轮驱动模式 [11] - 通过宏观研究研判,帮助资产管理公司识别交易机会,推动企业重组中的生产要素重新组合 [12] - 合作建立新型智库功能,增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在经济风险研判和国际规则博弈中的话语权 [13] 行业发展趋势 - 不良资产外延正从银行不良贷款向债券市场扩展,评级公司的债券研究能力将成为重要支撑 [11] -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将强化不良资产管理公司在生产要素解放中的社会功能 [7][13]
最近热议的“特里芬悖论”,到底是怎么回事?
虎嗅APP· 2025-04-13 10:38
文章核心观点 - “海湖庄园协议”是美国政府一厢情愿的幻想,在不改变社会制度前提下,资本主义深层次矛盾难解决,单一消费中心国际贸易体系正解体,应减少旧制度结束冲击并重构贸易新秩序,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分组1:海湖庄园协议核心主旨 - 协议核心主旨一是处置美国庞大国债,二是化解特里芬悖论,更要紧的是后者 [4][5] 分组2:特里芬悖论相关 - 文章侧重于探讨特里芬悖论实质及化解方法,真正药方在马克思理论里,但因意识形态问题较少人去寻找 [5] - 特里芬悖论根源在于未用马克思范式思考,美国作为消费国需对其他国家征税权给庞大债务背书,实际通过军事、科技、货币优势替代,优势出现裂痕时悖论就会凸显 [28] 分组3: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 - 萨伊定律是分析起点,正常情况下供给创造需求,社会无过剩,但资本主义经济体存在过剩及战争 [8][9][10] - 马克思指出生产资料私有制导致工人工资低于均衡工资,引发产能过剩,分配问题阻止萨伊定律生效,产能过剩危机成必然 [11][12] - 凯恩斯提出利用公共部门作为剩余消耗中心帮助企业实现利润,但会导致公共部门无序扩张,资本主义问题转化为政府债务和通胀问题 [13][14][17] 分组4: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 资本主义有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内生冲动,需公共部门将实际工资推回均衡工资,有创造冗余人员和政府补贴工人两种方式,分别对应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19] - 社会主义是闭环,无冗余阶层和大量过剩,现代资本主义将问题转化,导致政府债务、贫富差距和通胀问题频发 [20] 分组5:国际剩余和国际剩余的实现 - 可将封闭经济体场景扩大到全球,出口剩余价值到海外实现剩余价值,但会出现全球对手盘 [23][24] - 主权国家向消费国出口形成顺差,消费国积累贸易逆差,相当于单一国家情形里的公共部门,剩余会转化成公共部门债务 [25][26] 分组6:关于海湖庄园协议 - 从全球剩余价值实现角度看,特朗普关注美债市场和关税有其合理性,“海湖庄园协议”对美国是最优解,能解决美债问题并拿到征税权 [30][31] - 该协议在政治上幼稚,美国如今无资格征收顺差税 [32] 分组7:结束语 - 中国制造业比重超全球30%,特朗普政府企图绕开中国建立新贸易体系不现实,中国有成为消费中心的生产力和制度优势 [34] - 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国维持优势有制度成本,中国制度为提高生产力服务,应从历史和伟大天才理论中汲取养分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