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导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超导(688122):核心技术获得特等奖,下游需求复苏与核聚变项目推进下各业务有望同步迎来增量
东方证券· 2025-06-05 14: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的EAST大科学装置千秒级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 - 根据行业需求情况调整25、26年EPS为1.60、1.97元(前值为1.92、2.49元),新增27年EPS为2.41元,参考可比公司25年估值水平,对应25年42倍PE,目标价67.20元 [2]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9亿、46.12亿、60.28亿、73.37亿、88.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1.6%、10.9%、30.7%、21.7%、20.5% [3] - 2023 - 2027年营业利润分别为8.70亿、10.07亿、13.18亿、16.33亿、20.0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29.7%、15.7%、30.9%、23.9%、22.5% [3]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52亿、8.01亿、10.42亿、12.82亿、15.6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 30.3%、6.4%、30.1%、23.0%、22.3% [3]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6、1.23、1.60、1.97、2.41元 [3] - 2023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1.9%、33.6%、33.9%、34.7%、35.4% [3] - 2023 - 2027年净利率分别为18.1%、17.4%、17.3%、17.5%、17.7% [3] - 2023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2%、12.3%、14.9%、16.8%、18.5% [3]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42.4、39.8、30.6、24.9、20.3 [3] - 2023 - 2027年市净率分别为5.0、4.8、4.4、4.0、3.6 [3] 公司业务情况 - 超导材料业务全球领先,参与EAST装置超导磁体馈线系统性能升级,24年完成国内核聚变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交付任务,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推进高温超导材料研发生产,拥有MRI用超导线材全流程生产线 [9] - 高性能高温合金技术创新实现多项关键突破,24年高温合金二期熔炼生产线建成投产,突破返回料处理技术,多个主要牌号通过用户产品认证,攻克航空结构件用某高强钢大规格棒材稳定性控制技术,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站用高温合金基本完成应用考核评价 [9] - 高端钛合金市场不断拓展,24年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的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锻坯等研发取得进展,获得多个型号供货资格,开发出多个牌号钛合金循环利用全套熔炼技术,循环利用处理线和丝棒材连轧线建设推进 [9]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西部材料、钢研高纳等多家公司作为可比公司,调整后2025 - 2027年平均市盈率分别为42、34、28 [11]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方面,2023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14.82亿、15.13亿、15.07亿、18.34亿、22.10亿元等 [13] - 利润表方面,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59亿、46.12亿、60.28亿、73.37亿、88.39亿元等 [13] - 现金流量表方面,2023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65亿、8.76亿、11.47亿、14.22亿、17.42亿元等 [13] - 主要财务比率方面,2023 - 2027年成长能力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分别为 - 1.6%、10.9%、30.7%、21.7%、20.5%等 [13]
百利电气涨停点燃核聚变行情,这三大受益板块或成资金新焦点
金融界· 2025-05-30 06:05
市场表现 - 百利电气(600468)涨停,带动可控核聚变概念板块走强 [1] - 哈焊华通走出20cm3连板,融发核电涨停,合锻智能、雪人股份、景业智能等涨超6% [1] 产业链上游 - 超导材料领域迎来机遇,高温超导带材原料如REBCO规模化应用时代开启 [1] - 第一壁材料如钨及钨基合金因高熔点、高热导率特性成为理想材料,我国钨资源储产量世界第一 [1] 产业链中游 - 超导磁体作为核心部件占总投资40%-50%,高温超导磁体可大幅提升磁场强度 [1] - 第一壁制造板块业务有望增长,偏滤器制造企业将受益于行业发展 [1] 产业链下游 - 发电板块有望率先受益,核聚变热能转化为电能是主要应用方向 [1] - 医疗领域可利用核聚变同位素进行诊断和治疗,技术成熟将带动产业发展 [1] 行业动态 - 我国"夸父"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研究设施进入建设关键阶段 [1] - 国内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工程总装提前启动,加速工程化进程 [1]
未来产业:超导材料在可控核聚变的应用及相关企业(附19页PPT)
材料汇· 2025-05-28 14:23
超导材料概述 - 超导材料具有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等宏观量子现象,在电力能源、医疗装备、交通运输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2] - 全球低温超导材料占比超导材料超9成,高温超导当前受限于技术,市场应用占比较小,但随着超导线缆、可控核聚变等发展,预计高温超导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 [2] - 超导材料应用可分为强电应用、弱电应用以及量子应用,也可分为高温超导和低温超导应用 [2] 超导材料分类 - 按照临界温度,超导体分为低温超导体(临界温度低于-248℃至-243℃)和高温超导体(高于该温度) [3] - ITER项目中心螺管、纵场线圈采用Nb3Sn超导材料,极向场、校正场线圈采用NbTi低温超导材料 [3] - 新一代核聚变装置(如美国CFS公司的SPARC托卡马克装置)考虑采用高温超导材料,以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系统效率 [3] 超导材料应用 - 超导材料在可控核聚变中用于超导磁体,ITER中磁体部分所占成本高达28% [2] - 国内核聚变创业公司星环聚能和能量奇点的磁体系统均采用高温超导材料加工建造 [3] - 高温超导可以工作在更高温区,有更高热惯性,鲁棒性更强,适合复杂恶劣环境 [3] 超导材料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主要包括Bi、Ba、La、Sm、Y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7] - 中游包括BSCCO线材带材薄膜、YBCO带材薄膜、铁基带材、MgB2线材等的加工 [7] - 下游应用包括电力能源、医疗设备、交通运输、国防军事等 [8] 超导材料核心工艺 - 超导线材通过绕制超导线圈制成超导磁体,需经过线材性能评价、磁体设计及烧制等流程 [11] - MgB2线材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粉末装管法和中心镁扩散法,粉末装管技术可分为原位法和先位法 [11] 超导材料特性 - 超导材料具有绝对零电阻、完全抗磁性、磁通量子化等物理特性,适用于需要突破传统功能材料电磁能力极限的地方 [17] - 超导材料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中用于提升磁场强度,聚变功率与磁场强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17] 低温超导应用 - NbTi低温超导线图技术成熟,应用于加速器、核磁共振、人体医学成像等领域 [22] - Nb3Sn主要应用在9T@4.2K以上的超导磁体中,市场份额远小于NbTi [22] 高温超导应用 - 第一代高温超导带材成本高,第二代ReBCO带材有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商业前景广阔 [22] - ReBCO带材在16T@4.2K以上超导磁体系统研制中发展潜力巨大 [22] ITER超导磁体系统 - ITER磁体系统由环向场线圈、极向场线圈、校正线圈及中心螺管组成 [23] - 环向场线圈采用Nb3Sn超导材料,极向场、校正场线圈采用NbTi低温超导材料 [23] 高温超导磁体创新 - SPARC采用稀土领铜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制成的磁体,局部磁场强度达20T,远超ITER的5.3T [35] - 能量奇点自主研制的"洪荒70"是全球唯一一台全高温超导材质建造的托卡马克 [36] 国内超导企业 - 联创光电突破了大口径制冷机直接冷却高温超导磁体技术,正在研发20K温区6T以上YBCO制冷机直接冷却超导磁体 [48] - 精达股份通过投资上海超导科技,涉足高温超导带材生产,服务于全球核聚变研究群体及商业核聚变开发公司 [48] - 永鼎股份子公司东部超导是国内高温超导带材头部企业,产品应用于超导感应加热、可控核聚变磁体等领域 [49] - 西部超导开发出核聚变用NbTi超导线材工程化生产技术,生产出最大长度达9万米的多芯NbTi超导线材 [49]
西部超导(688122):2024年报、2025一季报点评:超导和钛合金业务稳步放量,业绩持续修复
华创证券· 2025-04-29 11: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推荐(首次),目标价 51.03 元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超导和钛合金业务稳步放量,业绩持续修复 [1]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5 亿元、12.17 亿元、14.34 亿元,分别同比 +25.5%、+21.2%、+17.8%,给予公司 2025 年 33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 51.03 元,维持“推荐”评级 [6] 公司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6.12 亿、56.25 亿、68.17 亿、81.1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0.9%、22.0%、21.2%、19.0% [2]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1 亿、10.05 亿、12.17 亿、14.34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4%、25.5%、21.2%、17.8% [2]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1.23 元、1.55 元、1.87 元、2.21 元 [2] - 2024 - 2027 年市盈率分别为 39 倍、31 倍、25 倍、22 倍,市净率分别为 4.6 倍、4.3 倍、3.9 倍、3.5 倍 [2]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货币资金分别为 15.13 亿、20.60 亿、16.62 亿、14.90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应收账款分别为 27.10 亿、27.10 亿、32.85 亿、42.35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存货分别为 38.60 亿、37.10 亿、44.78 亿、53.27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资产合计分别为 136.09 亿、144.91 亿、161.25 亿、179.61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负债合计分别为 63.42 亿、64.70 亿、72.05 亿、79.98 亿元 [7] 利润表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6.12 亿、56.25 亿、68.17 亿、81.10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营业成本分别为 30.65 亿、37.10 亿、44.78 亿、53.27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 8.01 亿、10.05 亿、12.17 亿、14.34 亿元 [7]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4.46 亿、12.40 亿、8.45 亿、5.73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0.20 亿、-2.91 亿、-1.80 亿、-1.67 亿元 [7] - 2024 - 2027 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4.37 亿、-9.25 亿、-5.40 亿、-5.77 亿元 [7]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0.9%、22.0%、21.2%、19.0% [7]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6.4%、25.5%、21.2%、17.8% [7] - 2024 - 2027 年毛利率分别为 33.6%、34.0%、34.3%、34.3% [7] - 2024 - 2027 年净利率分别为 19.0%、19.5%、19.5%、19.3% [7] - 2024 - 2027 年 ROE 分别为 12.0%、13.8%、15.3%、16.4% [7] - 2024 - 2027 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46.6%、44.6%、44.7%、44.5% [7] 公司经营情况 2024 年年报 -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46.12 亿元,同比 +10.91%;归母净利润 8.01 亿元,同比 +6.4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7.13 亿元,同比 +12.94% [6] - 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 27.52 亿,较同期增长 9.87%;超导产品实现收入 13.04 亿,较同期增长 32.41%;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 3.27 亿,较同期减少 31.02% [6] - 高端钛合金材料产量 8133.73 吨,同比减少 23.95%,销量 7909.63 吨,同比增长 8.95%;超导产品产量 2898.68 吨,同比增长 67.54%,销量 2343.82 吨,同比增长 32.46%;高温合金产量 1264.29 吨,同比减少 44.56%,销量 1198.46 吨,同比减少 27.81% [6] - 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3.77 亿元,同比 +26.84%,环比 +13.39%,归母净利润 1.97 亿,同比 +16.09%,环比 -22.74% [6] 2025 年一季报 - 实现营业收入 10.74 亿元,同比增长 35.31%,归母净利润 1.70 亿元,同比增长 53.85%,扣非归母净利润 1.42 亿元,同比增长 52.73% [6] - 利润总额达到 2.14 亿元,同比 +76.74%,环比 -20.15% [6] - 研发投入同比 -45.18%,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减少 5.97 个百分点 [6]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64966.45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64966.45 万股 [3] - 总市值 308.66 亿元,流通市值 308.66 亿元 [3] - 资产负债率 47.25%,每股净资产 10.55 元 [3] - 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53.40/32.37 元 [3]
【RimeData周报04.04-04.11】国产替代加速,近1月半导体亿元融资项目22个,融资金额超145亿
Wind万得· 2025-04-12 22:10
投融概况 - 截至2025年4月11日18:00,本周融资事件共75起,较上周增加1起,融资金额总计约66.81亿元,较上周增加30.34亿元 [4] - 本周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18起,较上周增加2起,公开退出案例22个,较上周增加3个 [4] - 本周有124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增加22家 [4] - 已披露金额的融资事件52起,较上周增加10起,其中500万以下4起,500万-1000万15起,1000万-5000万12起,5000万-1亿14起,1-5亿4起,5-10亿2起,10亿及以上1起 [5] 重点事件 - 穹彻智能完成数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用于具身智能基础模型和数据采集领域 [7] - 星尘智能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及A+轮融资,用于通用具身智能技术应用 [7] - 爱芯元智完成超10亿人民币C轮融资,用于下一代AI芯片研发 [8] - 通嘉宏瑞完成5亿人民币C轮融资,用于半导体级真空泵研发 [8] - 京西智行获5亿人民币战略投资,用于智能底盘技术应用 [9]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为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息技术、电子、消费品与服务,合计54起,占比72% [14] - 装备制造和医药健康并列第一,各13起,信息技术12起 [14]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为现代金融、电子、医药健康、装备制造、汽车,合计58.81亿元,占比88.03% [16] - 现代金融融资金额居首,主要受三峡人寿保险15亿和复星联合健康保险8.1亿融资影响 [16] - 电子行业融资集中在半导体领域,近一个月亿元及以上融资达22起,金额超145亿 [16]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为广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合计51起,占比68% [20]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为重庆市、浙江省、广东省、北京市、河北省,合计54.64亿元,占比81.79% [20] - 广东省和北京市各12起融资事件,江苏省11起,上海市9起,浙江省7起 [22] 融资轮次 - 天使轮和A轮最活跃,合计39起,B轮9起 [25] - 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占比60%,较上周下降4个百分点 [25] - 战略融资和C轮融资金额占比均超25%,A轮和天使轮占比超7% [25] 投资机构 - 本周124家机构参与投资,合计出手137次 [29] - 渝富控股、元禾控股、金石投资、鲲鹏私募基金、中金资本等机构较为活跃 [29] 退出情况 - 本周公开退出案例22个,较上周增加3个 [33] - 股权转让9个,并购3个,新三板挂牌7个,IPO项目3个 [33] - 退出案例最多行业为装备制造,材料和信息技术并列第二 [34] 近期热点 - 人形机器人、AI芯片、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线控底盘等领域融资活跃 [7][8][9] - 创新药、干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影像诊断等医药健康领域受关注 [10] - 量子通信、超导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有融资进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