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餐饮

搜索文档
外卖净厨,“浙”里起“杭”
杭州日报· 2025-08-22 02:27
行业监管框架创新 - 杭州市成立网络餐饮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联动商务 网信 城管 消防及乡镇街道等多部门形成监管合力[9] - 制定《杭州市网络餐饮准入退出监管指南》《杭州市网络餐饮监管执法指南》等配套文件 出台全国首个《无堂食外卖聚集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地方标准[9] - 通过持续组织现场学习研讨 引导无堂食外卖商家从分散经营转向聚集区集中经营[9] 标准化建设与硬件升级 - 全市已对无堂食外卖聚集区开展全覆盖治理提升 32个聚集区完成规范化建设 具备统一档口单独办证 统一设置管理人员等"五个统一"标准[8] - 拱墅区通过标准化改造明确加工 分餐 取餐"三区"划分 统一设置共享加工间和共享仓库[9] - 滨江区引入第三方管理公司投入资金整体改造提升 构建"样板档口-整体复制-立体监管-系统治理"路径[10] 政企合作与数据互通 - 市场监管部门与美团 饿了么等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通过"共享政企通"机制提前发现食品安全风险[11] - 该机制协助市场监管部门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隐患137起 平台自查下架不规范商家8673家次 根据监管要求下架商户1890家次[11] - 平台对合规商户提供流量倾斜 红包补贴和运营指导 累计补贴价值近15万元 惠及160多户示范聚集区商家[11] 技术赋能与智慧监管 - 依托"外卖在线"平台与外卖平台数据实时交互 对商家证照信息实行系统自动比对加人工二次复核[13] - 推动"阳光厨房"升级 视频数据从串联推送改为并联推送 减少传输节点并降低错误率[13] - 借助AI抓拍技术自动识别后厨不规范行为 实现问题早发现早处理[13] 社会共治与行业自律 - 2024年11月成立全国首个"网络餐饮自治联盟" 吸纳餐饮管理公司 品牌商家 平台等主体 发布《联盟公约》和《章程》[12] - 拱墅区推动外卖与堂食同标同质倡议 新白鹿 外婆家等10余家企业总部响应[12] - 富阳区成立"食安骑手"监督队伍 饿了么推出"随手拍"活动鼓励外卖小哥举报食品安全问题[12] 线下监管与执法成效 - 推广"五净"(场所净 设施净 工具净 食材净 人员净)指南和"三清"(日清洁 周清扫 月清理)指引[14] - 2025年以来检查外卖商家2.9万家次 抽检2536批次 责令整改2920家 警告313家 立案查处296件[14] - 全市5万余家网络餐饮服务企业证照合规率达98%以上 外卖封签使用率均在97%以上[8] 示范点位运营实践 - 余杭区稻谷美食城无堂食外卖聚集区设25个档口 配备3个共享仓库 配备实时后厨监控大屏[7] - 该聚集区2021年营业 2025年4月完成硬件改造 仓前街道配套建设小哥驿站和食安走廊[7] - 位于余杭核心地带 紧邻字节跳动等创新企业园区 年轻群体密集 网络餐饮消费需求旺盛[7]
菏泽切实解决网络餐饮食品安全问题
齐鲁晚报· 2025-08-13 23:09
专项整治行动 -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自2025年5月至12月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1] 数据核查与准入管理 - 组织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入网商户数据与行政许可系统全面比对核查 重点核查许可证信息、门店信息和取餐地址信息 [2] - 完成1036条数据比对 修改和注销平台数据265条 [2] 无堂食外卖监管 - 对无堂食外卖经营聚集区进行拉网式排查 建立17条管理台账并实行一区一策差异化整改 [3] - 开展无堂食外卖规范化提升试点 探索可复制推广的监管模式 [3] 平台责任与监督检查 - 三大平台累计开展线上检查商户3276家次 线下实地检查商户1965家次 [4] - 检查外卖经营者1137家 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2份 下线违规经营者209家 立案查处51件 [4] - 督促整改平台公示图片视频信息不实问题96家 [4] 社会共治机制 - 推动入网连锁餐饮企业实行门店互联网+明厨亮灶 [5] - 聘请100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品安全监督员 推广食安哨兵制度 [5]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网络餐饮平台座谈会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01:55
网络餐饮平台监管与合规 - 江门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网络餐饮平台座谈会 参会方包括美团 京东外卖 饿了么等平台企业代表及监管部门负责人 [1] - 会议重点讨论"食安骑手"机制和"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 鼓励平台发动骑手参与食品安全监督 动员商户投入明厨亮灶建设 [1] - 监管部门要求平台加强合规经营管理 重点包括清理不合理条款 保障商户定价权 规范收费体系 严格资质审核 [1] 外卖骑手权益保障 - 会议要求平台建立与骑手常态化沟通机制 听取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 发挥政企桥梁作用维护骑手权益 [2] 行业规范发展 - 会议强调平台需促进公平竞争 收费需考虑经营成本和商户承受能力 将收费合规纳入管理体系 [1] - 平台被要求加强入驻商户资质审核 履行主体责任 严把食品安全关 [1]
这十年,地方立法新在哪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日报· 2025-06-18 21:53
关键词:"孵化器" - 杭州出台《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为功能型无人车提供合法合规发展路径,提振企业研发信心[5] - 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在约200个城市布局超千台无人车,累计处理订单超1亿单,覆盖快递、电商、社区团购等高频场景[5] - 苏州制定《苏州市智能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支持智能车联网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前沿技术攻关[6] - 《苏州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明确全链条转化机制,精准破解医疗器械行业转化难题,推动科技创新成为苏州发展"最大增量"[6] - 杭州制定《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条例》,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每年诞生企业主体约两万家,"杭州六小龙"有一半从这里走出[6][7] 关键词:"小快灵" - 湖州制定《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开发"油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新模式,"生态鱼"价格从每斤十几元提升至三四十元[9] - 常州出台《常州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依法累计责令整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503家,行政处罚128家[10] - 常州在公共安全、基层治理领域立足"小切口",从推行使用公筷公勺到加强租赁厂房安全管理,增强立法时效性[10] 关键词:"金点子" - 苏州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产业链立法圆桌",邀请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参与《苏州市低空经济促进条例(草案)》立法[11] - 《杭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对慈善礼遇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在消费优惠、窗口服务等方面为捐赠人提供关爱礼遇[12] - 常州通过立法感谢信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立法,如《常州市租赁厂房安全管理规定(草案)》讨论中采纳多方意见[13] 关键词:"富口袋" - 台州天台县塔后村与邻近村社组成联合党委,2024年大塔后片区累计接待游客1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3.4亿元[14][15] - 《台州市促进乡村片区组团发展规定》将686个行政村组团形成105个片区的探索以立法形式固定[15] - 《台州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后,1394名技术工人获股权激励,占总激励人数的40.32%[16] - 《台州市共富工坊建设管理规定》推动全市共富工坊达1688家,解决农民就业5.8万人[16]
河南漯河源汇区实现网络餐饮经营主体智慧监管全覆盖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30 04:55
网络餐饮智慧监管体系 - 河南省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源汇分局创新打造网络餐饮智慧监管体系,全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构建后厨操作"全流程可视化、违规行为智能识别、风险隐患实时预警"的智慧监管新模式 [1] - "阳光厨房"监管平台已实现新申请网络餐饮经营主体及美团平台商户100%接入,让后厨操作全程显示在"数字阳光"之下 [1] - AI视频分析系统以30秒/次的频率扫描后厨场景,自动识别未戴口罩、违规吸烟等风险行为,平台累计抓拍违规行为3.1万次,其中85%的问题通过商户自主整改完成 [2] 监管成效与消费者反馈 - 源汇区餐饮投诉量同比下降42%,后厨操作规范率提升至92%,鼠患等顽疾得到根治 [3] - 随机调查结果显示,91%的消费者表示"更愿意选择接入智慧监管的商户" [3] - 平台累计访问量已突破300万次,消费者可通过"沙澧食安"微信公众号或扫描商户"阳光厨房"二维码实时观看后厨直播 [2] 协同治理机制 - 与美团等网络平台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动态清理47家"僵尸商户",并要求新入驻商户100%接入"明厨亮灶"平台 [2] - 创新推出"信用积分"管理制度,将AI识别结果与商户信用等级直接挂钩,推动经营者从"被动整改"向"主动合规"转变 [2] - 形成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平台自治、社会监督"的三维共治格局,包括推动人大代表参与"云巡查",让外卖骑手担任"食安哨兵" [2] 商户与骑手反馈 - 商户反馈"明厨亮灶"让生意更红火,打消了顾客扫码看到后厨影响生意的顾虑 [3] - 外卖骑手表示有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后对送餐行业更有信心,不再担心个别商户的餐品出现问题 [3]
余杭网络餐饮监管持续探新路
杭州日报· 2025-05-13 02:50
数字化餐饮监管创新 - 余杭区推出"阳光厨房"项目,通过物联传感设备实现后厨监控视频与外卖平台实时对接,让消费者可实时查看厨师操作过程[1] - "阳光厨房"具备智能识别功能,能自动检测未穿工作服、未戴厨师帽等违规行为,促使商家规范操作流程[1] - 该区建立了"网格+第三方+监管"协同治理模式,整合市场监管、社区网格员和第三方检测机构力量,实现网络餐饮全方位监管[1] 外卖骑手参与监管 - 余杭区首创外卖小哥"吹哨人"制度,聘请专业培训后的骑手作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对商户证照不全、后厨卫生不达标等问题进行实时监督举报[2] - 市场监管部门对骑手提供的线索快速响应,启动核查处置程序并督促整改[2] - 该制度将传统"厨房重地闲人免进"转变为"明厨亮灶全民监督"的新型监管模式[2] 长效机制建设 - 余杭区计划探索食安责任保险、信用奖惩等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2] - 通过数字化监管与线下协同治理相结合,构建食品安全共治生态[2] - 目标是为消费者建立更完善的"舌尖上的安全防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