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园

搜索文档
异动盘点0902|医药股继续走高,极智嘉涨超5%,美的集团涨近3%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02 04:00
港股业绩表现 - 美的集团二季度收入1239亿元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135.9亿元同比增长15% 首次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5元[2] - 圣诺医药-B中期股东应占亏损同比收窄91% STP705有望年内完成商业化[2] - 海昌海洋公园上半年收入6.86亿元同比下降14.2% 亏损2.96亿元 IP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2] - 英诺赛科上半年销售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43.4% 毛利率6.8%同比提升28.4个百分点实现转正 净亏损收窄12.16%[3] - 极智嘉-W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超30% 为全球仓储履约AMR龙头企业[3] - 比亚迪电子上半年纯利同比增长近14% 加速布局AI数据中心及机器人产业[3] - 山东黄金拟折让近9%配股净筹资39亿港元用于偿还债务[3] 业务进展与行业动态 - 恒瑞医药EZH2抑制剂泽美妥司他片获药品注册批准[3] - 中国有色矿业受益铜价上涨带动中期业绩改善 公司增储上产和对外并购同步推进[3] - 地平线机器人-W上半年收入超市场预期 高盛对HSD系统量产持积极看法[3] 美股及港股财报日程 - 9月2日港股中证国际(00943)及美股蔚来(NIO)盘前发布业绩[1] - 9月3日港股新鸿基地产(00016)及美股赛富时(CRM)、慧与科技(HFP)、美元树(DLTR)、梅西百货(M)、C3.ai(AI)、美鹰服饰(AEO)发布业绩[1] - 9月4日港股中国银行(03988)及美股博通(AVGO)、卡帕特(CRPT)、Lululemon(LULU)发布业绩[1] - 9月5日美股ABM工业(ABM)盘前发布业绩[1] 市场特殊情况 - 9月1日美股因劳动节休市[4]
被诉讼款拖到亏损,同程旅行9.56亿接手的大连圣亚仍是“烫手山芋”
观察者网· 2025-08-25 10:48
公司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86亿元同比下降7.43% 利润总额亏损525.47万元同比下滑113.01% 归母净亏损1589.87万元同比暴跌229.45%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896.12万元同比下滑66.15% 主要因收入收现减少及支付诉讼赔偿款 [1] - 景区经营收入1.49亿元同比减少4.49% 动物经营收入487.76万元仅为去年同期37% 商业运营收入2545.6万元下滑18.46% [3] 诉讼纠纷影响 - 上半年支付诉讼赔偿款2800万元 未决诉讼仲裁达七项其中五项为新增 涉及合同代理纠纷/项目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 [1][4] - 期初待付诉讼赔偿款1.01亿元 期末仍存7708.9万元应付赔偿款 未判决诉讼涉案金额达2088.6万元 [4] - 子公司营口海岸城涉及多起工程合同纠纷 另被律师事务所仲裁要求支付律师费及资金占用损失超1488万元 [4] 股权结构变动 - 同程旅行旗下上海潼程以每股24.75元定增3864万股 交易对价9.56亿元 持股比例达23.08% [5] - 同程旅行通过表决权委托持有30.88%表决权 成为第一大股东 原第一大股东大连星海湾持股稀释至18.48% [5] - 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定增前主要股东合计至少51.67%股份被司法冻结 [7] 业务运营状况 - 作为海洋公园概念第一股 在大连/哈尔滨拥有海洋世界景区 曾开创国内海底通道式水族馆 [2] - 新增酒店业务收入约622万元 尝试拓展文创电商/景区小镇/主题馆/原创IP等多元化运营 [3] - 传统动物展出方式受动物保护意识提升影响 引发部分游客在社交平台质疑 [4] 历史治理问题 - 2020年控制权之争引发股东大会暴力事件 现任董事长杨子平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与磐京基金结盟改组董事会 [6] - 除2023年利润总额7000万元外 2020年以来持续亏损 经营状况未实质性好转 [6] - 董事长杨子平持有1059万股(占总股本8.22%)自2024年起被全部司法冻结 [7]
今年暑期,海洋公园们走到生死边缘
虎嗅· 2025-08-18 00:41
行业现状 - 国内海洋公园行业面临严峻生存挑战,普遍陷入"等死或被卖"的困境[1] - 典型案例包括荆州小梅沙海洋馆2025年上半年亏损892.71万元,超过去年全年亏损617.26万元[5][14] - 海南富力海洋欢乐世界投资超30亿元但运营方已被申请破产重整[7][8] 企业动态 - 深圳特发集团拟转让荆州小梅沙海洋馆51%股权彻底退出项目[3] - 大连圣亚被同程旅行子公司控股收购[11] - 海昌海洋公园被祥源控股并购[12] 商业模式痛点 - 投资成本极高,中型海洋公园需2-3亿元起步[19] - 运营成本刚性,动物饲养每年需数百万维护费用[20][22] - 收入结构单一,过度依赖门票收入占比超80%[30][32] - 缺乏二次消费场景,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不足3小时[34][35] 国际对比 - 美国奥兰多海洋世界即便游客增长仍持续亏损[43] - 日本四国水族馆通过在地化设计和互动装置实现盈利[47][52] - 日本水族馆平均二次消费占比达40%,显著高于国内[55][57] 转型方向 - 同程通过线上流量赋能大连圣亚运营[59] - 祥源尝试将海昌融入城市文旅生态[60] - 行业开始探索"内容+场景"的轻资产模式[61]
“同程系”横空出世,吴志祥9.56亿鲸吞大连圣亚
36氪· 2025-08-05 01:46
交易概述 - 同程旅行旗下子公司上海潼程拟以9.56亿元认购大连圣亚23.08%股权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30.88%表决权 成为控股股东 [2] - 交易完成后同程系将拥有同程旅行(港股)和大连圣亚(A股)双上市平台 [2] - 市场反应负面 两家公司股价连续4日下跌 累计跌幅分别达2.85%和8.89% 市值合计蒸发17.51亿元 [1][5] 战略协同 - 大连圣亚拥有"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和"哈尔滨极地公园"两大4A景区 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可与同程线上流量形成协同 [2] - 同程旅行可通过A股平台实现文旅资产证券化 为后续资本运作铺路 [2] - 大连圣亚将获得资金支持 9.56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偿债和补充流动资金 缓解85.6%的高资产负债率 [3][5] 目标公司现状 - 大连圣亚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018.22万元 同比下滑304.16% 负债总额16.32亿元 [5] - 存在多个诉讼风险 包括营口金泰珑悦股权纠纷 千岛湖项目土地仍处于查封状态 [5] - 公司治理曾现僵局 星海湾投资代表在董事会对21项议案全部弃权 [6] 收购方资本布局 - 近三年累计投资近10亿元收购北京同程国青等地方龙头旅行社 [8] - 2023年收购海南呀诺达圆融旅业 2024年收购兰亭文旅获取景区资源 [8] - 2025年4月以24.79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 取得204家在营及376家待开业高星酒店 [8] 财务表现 - 同程旅行2024年营收173.41亿元(同比+45.77%) 净利润19.74亿元(同比+27.04%) [10] - 2025年Q1营收43.77亿元(同比+12.79%) 净利润6.69亿元(同比+68.65%) [10] 公司治理 - 同程旅行无实际控制人 腾讯与携程持股比例相当 [11] - 创始人吴志祥担任执行董事 把控集团战略方向 携程梁建章任非执行董事 [11] - 大连圣亚承诺30日内完成董事会改选 确保同程提名董事占多数席位 [6]
“海洋馆第一股”控制权易主
北京商报· 2025-07-29 16:32
定增方案与交易结构 - 大连圣亚拟以24.75元/股向同程旅行旗下企业上海潼程定向增发 募资约9.56亿元 [1][2] - 交易完成后同程旅行通过上海潼程持股23.08%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30.88%表决权 间接获得公司控制权 [2] - 上海潼程成立于2025年7月17日 注册资本4.5亿元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同程旅行控制的龙悦天程 [2] 战略合作与协同效应 - 公司与股东杨子平及龙悦天程签署战略协议 合作原则包括聚焦主业、加强产业链整合及提升东北旅游经济 [2] - 同程旅行将借助景区门票业务经验与线下流量基础 与公司线下场景形成互补 推动从"区域运营商"向"文旅生态平台"转型 [8] - 交易构建同程旅行港股与A股双资本平台格局 为其酒店管理、景区管理等实体业务扩张提供资本运作空间 [8] 财务表现与历史困境 - 公司近五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 其中2024年营收增长7.93%但净利润亏损7018.22万元 同比暴跌304% [1][5]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持续亏损1271.9万-1907.84万元 [5] - 财务压力源于长达七年的控制权争夺:2018年磐京基金增持至18.71% 与国资股东星海湾投资(持股24.03%)及杨子平形成三方割据 [4] 行业动态与估值分析 - 同程旅行以24.75元/股参与定增具有抄底特征 因公司业绩持续亏损导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 [6] - 行业出现类似案例:2023年6月海昌海洋公园获祥源控股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 祥源持股38.6%成为控股股东 [7] - 海洋公园业态整体价值较低 资本运作可能带来新机遇 但需提升运营效率与产品迭代能力 [7] 发展目标与转型方向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性"文旅+IP+数字化"领域龙头企业 [8] - 现有经营团队保持稳定 主要景区包括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哈尔滨极地公园等项目 [8] - 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引入与运营协同实现产品创新 才能真正激活稀缺海洋馆资产 [1][8]
大连圣亚定增落定,“海洋馆第一股”控制权易主
北京商报· 2025-07-29 09:17
定增方案与交易结构 - 大连圣亚拟以24.75元/股价格向同程旅行旗下企业上海潼程定向增发 募资约9.56亿元[1][3] - 交易完成后同程旅行通过上海潼程持股23.08%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获得30.88%表决权 间接取得公司控制权[1][3] - 上海潼程成立于2025年7月17日 注册资本4.5亿元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同程旅行控制的龙悦天程[3] 战略合作与协同效应 - 公司与股东杨子平及龙悦天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聚焦主业整合产业链 目标实现从区域运营商向文旅生态平台跃升[3] - 同程旅行入股将带来线上流量和下沉市场用户基础 与公司线下场景形成互补 显著提升双方市场竞争力[10][11] - 同程旅行借此构建港股与A股双资本平台 为未来酒店管理、景区管理等实体业务扩张提供资本运作空间[1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公司近五年累计亏损超4亿元 其中2024年营收增长7.93%但净利润亏损7018.22万元 同比暴跌304%[1][7]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1271.9万至1907.84万元 定增资金将用于改善现金流、偿还债务及缓解运营压力[4][7] - 交易价格24.75元/股具有抄底特征 因公司业绩持续亏损导致估值处于相对低位[7]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海洋公园企业与文旅企业战略合作成新趋势 海昌海洋公园6月初获祥源控股22.95亿港元战略投资 祥源持股38.6%成为控股股东[9] - 海洋公园业态整体处于价值较低阶段 需通过资本运作提升运营效率 产品迭代升级是关键长期竞争力因素[9][10] - 公司拥有大连圣亚海洋世界、哈尔滨极地公园等景区 但扩张速度放缓 构建完整主题公园集群需长期资金投入和高门槛环节[10] 治理结构与历史问题 - 公司经历七年控制权争夺 2020年股东杨子平(持股3%)成功罢免董事长及副董事长 导致董事会控制权旁落[6] - 股权争夺始于2018年磐京基金增持 2020年其持股达18.71% 与国资股东星海湾投资(持股24.03%)形成三方割据[6] - 治理内耗直接引发业绩滑坡 2020年起五年中有四个年度出现亏损[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