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产业集聚支撑“蓝色经济”动能澎湃
新浪财经· 2025-09-15 01:17
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 - 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是引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培育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1] - 山东聚力推进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为现代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1] - 山东已培育13个集聚区涉海规上企业总产值超1400亿元产业集聚度达78% [3] - 规划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数量达20个左右产值超100亿元的集聚区达10个左右 [3] 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 -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被认定为2024年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2] - 金雷新能源重装公司为国内风机主轴制造龙头企业订单已排至2026年 [1] - 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精准布局形成"临港制造便捷交付"高效模式运输成本低廉 [1] - 园区新建两个1万吨级海上风电专用泊位总投资6亿元年设计能力65万吨满足风电大件每年150台套运输需求 [2]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 - 青岛西海岸新区现代海洋生物产业集聚区汇集80余家海洋生物医药企业包括聚大洋藻业明月海藻等 [3] - 聚大洋藻业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攻克海藻多糖胶囊溶胶配方和干燥技术实现产品从工业级到医药级升级 [2] - 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原料天然生物安全性好替代传统明胶胶囊避免重金属残留风险 [2] - 食品级海藻胶价格约10万元/吨医药级海藻胶价格达100万至300万元/吨 [3] 产业链招商与营商环境 - 东营广利临港产业园按装备制造基础建设施工运维三大板块精准招商国内排名前5头部企业 [1] - 全链条帮办代办服务为金雷公司厂房建设抢出两个多月时间 [1] - 园区吸引多家主轴轮毂桩机塔筒等风电全链条企业落户形成产业集聚 [1]
海上风电产业成新“风口”
齐鲁晚报· 2025-09-05 08:18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 - 山东半岛南U场址海上风电项目已投入运行 海风中蕴含的能量被转化为电并输送到陆地[1] - 乳山海上风电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和山东省现代海洋特色产业聚集区[3] - 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达771万千瓦 占比73.48% 稳居全省前列[4] 产业链布局与企业集聚 - 乳山港周边集聚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00余家 覆盖主机 塔筒 单桩 海缆等核心零部件生产[3] - 已引进各类风电装备制造业项目36个 形成集储能 实训 运维检测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3] - 海力风电生产1400吨单桩产品 所有生产线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三期项目正在推进[1] 龙头企业投资与产能 - 海力 豪迈 明阳 中车同力等头部企业纷纷入驻乳山 形成强大磁场效应[3][6] - 朗盛新能源科技生产120多米长风机叶片 具备生产+运输一体化优势[3] - 预计2024年底乳山市海上风电年产值将突破150亿元[3] 核电产业发展配套 - 依托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 打造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4] - 已招引核电配套企业12家 40家本地企业加入核电辅导企业培育名录[4] - 建设前沿核电技术创新基地和核能综合利用示范基地[4] 发展战略与未来展望 - 采用全产业链视野发展 跳出单点招商局限 向核心零部件制造延伸[6] - 利用物流优势吸引头部企业持续增资扩产 带动产业迭代升级[6] - 风电装备制造能力增强将吸引更多高端产品与创新要素聚集[6]
大金重工出口海工业务交付量和盈利能力实现双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0: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41亿元 同比增长109.48% [1] - 净利润5.47亿元 同比增长214.32%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5.63亿元 同比增长250.48% [1] - 第二季度净利润3.16亿元 环比增长36.63% [1] - 半年度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0元 [1] 海外业务突破 - 出口海工业务收入占比近80% 较去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 [3] - 海外海工发运量同比增长超一倍 [3] - 出口业务收入规模同比增长近200% [3] - 累计签单金额近30亿元 [2] - 在手海外海工订单总金额超100亿元 覆盖欧洲北海及波罗的海项目群 [2] 战略转型进展 - 交付模式由FOB延伸至DAP目的地交货 [2][3] - 上半年海外交付全部采用DAP模式 完成16批次全流程承运任务 [3] - 服务范围扩展至远洋运输/船舶设计建造/风电母港运营/新能源开发 [2] - 长期锁产协议规划至2030年 包含40万吨锁产计划 [2] 船舶建造能力 - 自研3个特种船型适配海上风电装备运输 [3] - 首条自研特种重型运输船进入下水准备期 预计2026年上半年首航 [4] - 子公司签署23000DWT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建造合同 金额约3亿元 [4] - 船舶设计载重吨位23000DWT 总长165米/型宽42米 计划2027年交付 [4] 新能源发电业务 - 唐山曹妃甸250MW渔光互补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 [5] - 自持已并网投运新能源项目规模达500MW [5] - 在建陆上风电项目规模950MW 预计2026年下半年并网 [5] - 上半年新能源发电收入1.25亿元 同比增长5.56% [5] - 上网电量3.98亿度 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36吨 [5]
海力风电在温州成立装备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03:49
公司成立信息 - 海力海上风电装备(温州)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游超 注册资本2亿元人民币 [1][3] - 公司由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持股比例100% [1][3] - 公司登记状态为存续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元觉街道沙角新街88号1幢106室-3 [3] 经营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 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与销售 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 [1][3] - 其他业务涵盖金属结构制造销售 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 货物及技术进出口 机械设备租赁等 [3] 行业属性 - 公司所属行业为铁路 船舶 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企业类型为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3] - 业务方向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 特别是海上风电产业链相关环节 [1][3] 股东结构 - 唯一股东为A股上市公司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1155) 认缴出资额20000万元人民币 [3]
山东全力做好民营经济发展大文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4-27 06:27
文章核心观点 山东民营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在全省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地企业通过抓住产业机遇、创新研发、借助政策支持等实现发展,未来山东将在“立、破、放”上发力,企业也有明确发展规划和信心 [1][2][6][7] 民营经济发展成果 - 极视角公司从首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孵化而来,成为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算法提供商,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已服务政企客户超 3000 家 [1] - 泰安汉威集团多年保持 30% 左右增长速度,8 项产品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三,授权专利近百项,产品远销海内外几十个国家,累计服务全球 5000 多家客户 [2][3] - 伊莱特公司牵头起草多个国家、行业标准,拥有全球 30 余项认证,获发明专利、实用专利 120 余项,为全球最大漂浮式风电机组“中车 20MW 启航号”提供 14 件塔筒连接法兰 [3][4] 山东民营经济特点 -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 51.7%,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 63.5%,民营企业进出口占全部进出口的 75%,全省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 80% 以上,全省民营经营主体占全部经营主体的 98.9% [2] 企业发展原因 - 极视角公司抓住产业深入应用的服务机遇,认为人工智能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山东产业门类与应用场景齐全,营商环境良好 [1] - 伊莱特公司得益于山东在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的聚集效应,且省市职能部门支持打造拳头产品 [3] 企业创新举措 - 泰安汉威集团在产品工艺研发上另辟蹊径,创新异辛酸工艺路线,使产品满足国内需求并出口 [3] - 伊莱特公司坚持提前投资、提前布局,确保技术储备和设备能力领先行业 3 到 5 年,瞄准行业前沿持续研发投入,敢于逆周期投资 [3][4] 山东政策举措 - 接下来将在“立、破、放”上发力,“立”是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修订《山东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破”是打破壁垒,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配套政策,落实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放”是坚持“非禁即入”,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公平开放,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 [6] 企业未来规划 - 极视角公司推动大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突破和落地,打造全国领先的大模型开发者生态社区,加速融通 AI 产业链上下游,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范式 [7] - 陈硕将向更多港澳青年推介山东就业创业政策,帮助他们融入山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