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

搜索文档
无人车狂奔背后的商业双面镜 企业盈利多依赖资本
北京商报· 2025-09-28 01:29
无独有偶,今年9月,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庄立对外披露,截至今年8月,九识智能已在国内300多座城 市运营超7000台无人车,累计运营里程超3300万公里,在手订单超1万台。"无人物流车行业爆发的临界 点是1万台运营规模。" 据了解,当前企业打造的无人车产品,主要服务于快递行业,包括"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以及网点至 快递驿站的运输环节等。例如新石器的无人配送车X6能承担中转场站、网点到驿站约50公里的接驳运 输,单车单次可运输800—1000票;菜鸟自研的无人车货箱容量为5立方米,最大载重750公斤,可装载 约600件包裹。 从试点结果来看,无人车的确能带来一定的提效效果。去年4月,极兔在南京、苏州、扬州、南通、连 云港等多个江苏省内区域覆盖无人快递车。以南京江宁高新大学城网点为例,快递员每天在网点到驿站 之间至少需要来回奔波4趟,大促期间,更是需要在路上耗时3—4小时。无人车"上岗"后,不仅能实现 160公里超长续航,而且几乎能全天候运营,快递员能将精力花在派件上,派送效率相较之前提升约三 成。 无人车行业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无人车从业者处获悉,无人车诞生 之初是为了满足快递行 ...
全球首个无人车经济产业博览会在深举办,首日意向合作破6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9-26 14:00
展会概况与行业商业化拐点 - 全球首个以无人车经济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展会2025世界无人车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办 首日吸引超3万名专业观众 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亿元 [1] - 行业数据显示无人车产业正迎来商业化拐点 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车销量预计超4.7万台 销售额达185亿元 [1] - 深圳作为国内功能型无人车运营规模最大、密度最高的城市 已开放路权线路超千条 运营车辆近800辆 [1] 展会规模与参与者结构 - 展会面积超2000平方米 吸引5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展 覆盖整车制造、核心传感器、智慧路网、云控平台及运营服务等环节 [2] - 首日到场观众中企业决策者或采购负责人占比超35% 国际参观者比例达15% 来自北美、欧洲、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 [2] - 德国物流协会代表团负责人表示中国在无人车商业化应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其规模化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 商业转化与物流需求 - 展会首日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亿元 其中物流无人车采购订单占比达65% 显示智慧物流领域需求强劲 [4] - 市场需求从单一车辆采购延伸至调度平台、路侧设备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 行业迈向规模化、体系化发展 [4] 新产品与技术突破 - 深城交展出低空智能塔台、室内巡检无人机等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 [5] - 美团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微型货车 运距覆盖30公里以上 与主打短途的上一代车型形成互补 [6] - 新石器最新车型续航提升至400公里 已在全球百城实现商业化运营 累计交付超万辆 [6] - 京东物流展示最新一代智能配送车 载重和续航均有显著提升 计划于明年正式对外提供无人车产品及服务 [8] - 九识智能展示载重达1800kg的无人物流车L5MAX 具备快速充电能力 现场获近20条潜在采购意向 价值超5000万元 [8] - 白犀牛R5无人车最大载重800千克、满载续航120公里 近一年交付量实现十倍增长 业务覆盖物流、零售、安防等九大场景 在手订单达数千台 [10] - 酷哇科技展示独角兽V2.1自动驾驶环卫机器人 具备贴边清扫与动态垃圾追踪能力 已在多地公共场景投入运营 [10] 标准体系与政策支持 - 《深圳市功能型无人小车标准体系V2.0》发布 实现安全运营规范、道路通行管理和场站管理体系三大提升 [11] - 深圳市首批无人城配跨区联网试点启动 无人配送网络首次实现从龙华、坪山、南山、宝安到龙岗的跨区联片运行 [11] - 深城交全球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启动 阿布扎比智能网联全链条监管平台获当地官方认可 标志中国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成功出海 [13] - 美团、新石器、京东物流、九识智能、佑驾、白犀牛作为战略伙伴签约 展现产业协同、抱团出海新趋势 [13] 行业洞察与发展规划 -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分享深圳在政策支持与场景落地方面的先行先试成果 [14] - 美国Robomart公司CEO带来全球无人物流趋势及不同机器人赛道对比的国际视角 [14] - 深城交阐述深圳无人物流"1+4"全链条发展蓝图 发布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三大具身智能硬件及TransPaaS平台 [14] - 美团副总裁夏华夏分析无人配送机遇与挑战 分享美团在规模化落地中的破局路径 [16] - 德坤物流集团副总裁探讨跨城干线物流与末端无人配送网在工厂、场站、运力等五大维度的协同逻辑 [16] - 京东物流介绍以L4级技术为核心构建全域智能运力新生态的思考与实践 [16] - 新石器创始人分享将深圳"公交+无人配送"等多元场景经验向全国复制的探索 [16] - 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解读L4级无人城配产品从技术可行到商业可用的落地路径 [16] - 顺丰速运展示"无人机-无人车-智能驿站-地铁"四级联动网络的实践成效 [16] - 深圳市东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提出依托公交资源构建"线下运维网+线上服务中心"的公共运力平台方案 [16]
全球首个无人车经济产业博览会在深开幕 首日意向合作破6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10:33
展会概况 - 全球首个以无人车经济产业为核心的专业展会2025世界无人车经济博览会于9月25日在深圳开幕 首日吸引超3万名专业观众 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亿元[1] - 展会面积超2000平方米 吸引50余家产业链企业参展 涵盖整车制造 核心传感器 智慧路网 云控平台及运营服务等环节[1] - 首日到场观众中企业决策者或采购负责人占比超35% 国际参观者比例达15% 来自北美 欧洲 东南亚等25个国家和地区[1] 参展企业动态 - 深城交展出低空智能塔台 室内巡检无人机等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2] - 美团推出新一代自动驾驶微型货车 运距覆盖30公里以上[2] - 新石器最新车型续航提升至400公里 已在全球百城实现商业化运营 累计交付超万辆[2] - 京东物流展示最新一代智能配送车 载重和续航均有显著提升 计划明年正式对外提供无人车产品及服务[2] - 九识智能展示载重达1800千克的无人物流车L5MAX 现场获近20条潜在采购意向 价值超5000万元[2] - 白犀牛R5无人车最大载重800千克 满载续航120公里 近一年交付量实现十倍增长 业务覆盖九大场景 在手订单达数千台[3] - 酷哇科技展示独角兽V2.1自动驾驶环卫机器人 具备贴边清扫与动态垃圾追踪能力 已在多地投入运营[3] 行业发展趋势 - 物流无人车采购订单占比达65% 市场需求从单一车辆采购延伸至调度平台 路侧设备等整体解决方案[2] - 2025年中国低速无人车销量预计超4.7万台 销售额达185亿元[3] - 深圳已开放路权线路超千条 运营车辆近800辆 为产业规模化发展提供城市级样板[3] - 德国物流协会代表认为中国在无人车商业化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规模化经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3] 展会成果与展望 - 展会首日意向合作金额突破6亿元[1][2] - 展会预计累计吸引10万名专业观众及100余家媒体 达成可转化订单超千单[4] - 展会期间发布《深圳市功能无人车标准体系2.0》 启动深圳市首批无人城配跨区联网试点 举行深城交全球智慧物流生态平台战略伙伴签约[3]
无人车狂奔背后的商业双面镜
北京商报· 2025-09-25 16:53
无人车行业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无人车从业者处获悉,无人车诞生 之初是为了满足快递行业需求,但如今的使用场景正"墙外开花",预计明年即时物流与行业城配的无人 车销量增幅突破50%。市面上运行的无人车大多来自新石器、九识智能等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向美团、 滴滴、快递企业输送无人车,还瞄准了医药、零配件、纺织行业的城市配送场景。 快递员每日在网点与驿站间奔波四趟,大促期间在路上的耗时更达三四个小时。无人车"上岗"后,以 160公里超长续航能力近乎全天候运行,能让快递员专注派件,2辆无人车可替换1辆小型厢式货车,其 运营成本直接降低30%。当下,无人车从过去的封闭式场景逐步向开放道路拓展。然而,每进入新国 家、新城市,由于政策法规、信息安全、数据模型等差异性,企业始终面临本地化挑战,每一次拓新都 如同"重新创业"。与此同时,无人车还要迈出关键一步:实现稳定盈利。 月销激增10倍 无人车商业化进展迎来拐点。"今年上半年,不少无人车企业对地图数据非常关注,这使得很多同行都 着力于服务自动驾驶方面的应用。"李铭(化名)是一位地图服务商的业务人员,他的公司为政府、运 营商和无人车企业提供路权评估 ...
快递运营成本降30%,开拓新市场却如“重新创业” 无人车狂奔背后的商业双面镜
北京商报· 2025-09-25 13:49
无人车行业正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位无人车从业者处获悉,无人车诞 生之初是为了满足快递行业需求,但如今的使用场景正"墙外开花",即时物流与行业城配的无人车销量 增幅预计明年突破50%。市面上跑着的无人车大多来自新石器、九识智能等,这些企业不仅向美团、滴 滴、快递企业输送无人车,还瞄准了医药、零配件、纺织行业的城市配送场景。 快递员每日在网点与驿站间奔波四趟,大促期间更是耗时三四个小时在路上。无人车"上岗"后,以160 公里超长续航能力近乎全天候运行,能让快递员专注派件,2辆无人车可替换1辆小型厢式货车,其运营 成本直接降低30%。当下,无人车从过去的封闭式场景逐步向开放道路拓展。然而,每进入新国家、新 城市(300778),由于政策法规、信息安全、数据模型等差异性,企业始终面临本地化挑战,每一次拓 新都如同"重新创业"。与此同时,无人车还要迈出关键一步:实现稳定盈利。 月销激增10倍 无人车商业化进展迎来拐点。"今年上半年,不少无人车企业对地图数据非常关注,这使得很多同行都 着力于服务自动驾驶方面的应用。"李铭(化名)是一位地图服务商的业务人员,他的公司为政府、运 营商和无人车企业 ...
新石器完成万台无人车交付 无人配送迎来规模化拐点了吗?
环球网· 2025-09-25 02:22
这一爆发背后,是技术、需求与政策三重变量的叠加影响。 "2021年Transformer开源和北京市对无人车开放路权是两大关键节点,"余恩源分析道,"企业级市场需要'样板间'验证,客户从2022年开始试点,到 2025年终于确认无人车能降低1/3至2/3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L4自动驾驶技术进入三年一周期的成熟阶段,AI大模型推动算法能力跃升,使得万 台级部署成为可能。 从 " 试验场 " 到 " 商业场 " 的跨越 无人配送车并非新概念。早在2019年,新石器便已在常州建成全球首座万台产能工厂,但直到2024年,其年交付量才首次突破千台。而2025年,仅 用三个季度便实现万台交付,速度提升十倍。余恩源透露,目前新石器月销量已接近2000台,预计全年将突破1.5万台,明年国内需求有望达4-5万 台。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李文瑶】9月23日,新石器无人车宣布,第10000台整车在浙江桐庐正式下线交付。从2018年成立至今,新石器用7年时间走 完了从技术验证到规模化落地的关键一步。安全则是不可妥协的硬底线。"对机器人来说,安全没有借口,"余恩源强调。新石器将研发与运营力量 高度集中在安全领域,通过视觉为主、 ...
无人物流车迎爆发拐点,新石器CEO回应台风天无人车送外卖
南方都市报· 2025-09-24 11:12
"无人车行业玩家比较多,大家为了抢占市场,在这个阶段通过价格来竞争,这都是很早期的行为。无 人车真正的商业模式不在于卖车,而在于提供运力服务。"9月23日,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 在媒体沟通会上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回应无人物流车当前价格竞争内卷等话题时如是说。 当日,新石器无人车宣布第1万台整车在浙江桐庐正式下线交付,标志着全球首个万台规模的无人配送 车队由此诞生,也意味着无人配送行业实现了从技术验证迈向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重大跨越(戳视频 ↓↓)。 在媒体沟通会上,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把当前赛道的火热,归因于AI技术和市场需求、 路权三方面:第一大原因是无人车踩在了AI技术周期发展规律上。"受今年年初DeepSeek的影响,大家 忽然发现一个AI的技术距离自己的生活这么近,到今天,资本市场在寻找标的,是看谁能够把AI技术 第一波大规模地用起来,且商业模型是成立的。不管是从L4自动驾驶领域,还是机器人、具身智能领 域来看,无人配送车很有可能是第一个大规模商用,并且能够正向盈利的赛道。" 余恩源透露:"我们已经实现单月盈利。""我们不打价格战,造产品一定要造能够盈利的产品。"他认 为,怎么样 ...
佑驾创新小竹“笋出”:L4无人车找到“根据地”
经济观察报· 2025-09-16 02:49
(原标题:佑驾创新小竹"笋出":L4无人车找到"根据地") 9月15日,佑驾创新(2431.HK)在深圳发布旗下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与以往行业发布多停留在概念展示不同,"小竹"展车已挂上深圳市 功能型无人驾驶牌照,这意味着它真正进入了城市公共道路体系。 此次发布的小竹无人车包括T5和T8两款车型。T5主打标准化快递配送场景,货箱容积5.5立方米,最大载重1000公斤,续航180公里;T8则面向更 大运量和更长运距,货箱容积8.5立方米,最大载重1700公斤,续航240公里。两款车型均为100%车规级智驾系统,配备3颗激光雷达和11颗摄像 头,能够覆盖开放道路、园区和复杂路况。 在商业模式上,佑驾创新针对不同客户类型制定了差异化方案。对于大型B端客户,公司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并以租赁为主,帮助客户保持轻 资产运营;对于中小型快递网点,则推出标准化产品如T5,并辅以融资租赁方式,降低准入门槛。佑驾创新副总裁郭龙表示,定制化大客户交付 的可能是不同场景下的整体方案,而中小客户则更需要即买即用的标准化产品。本次发布会未公布单车售价,但在"发布即交付"的环节,九城集 团和中通快递龙华分公司作为首批客户代表,已现 ...
3.93万次解难题,炼就成都“新安逸”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09:01
营商环境政策举措 - 成都发布《成都市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若干政策》,涵盖22个改革领域共70条举措,聚焦企业办事便捷性、经营持续性、发展公平性、成本可控性和开放便利性 [1] - 政策推动"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提质增效,形成"收集-转办-反馈-问效"全流程优化管理机制 [1][18] 企业服务效率提升 - 成都累计走访服务企业14.54万户,收集诉求3.96万件,解决3.93万件,问题处置机制包括简单问题当场办、复杂问题统筹办、重大问题提级办 [18] - 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如金牛区推出演出活动审批"7日办结"制度,审批时间缩短50%,并设立一站式窗口整合多部门流程 [10][11] 产业投资与基金支持 - 成都整合设立首期规模120亿元天使基金和1000亿元创投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 [19] - 上半年新增上市企业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总量达153家,民营经济增加值达6181.0亿元,同比增长6.3% [23][24] 企业落地与发展案例 - 影目科技总部迁至成都仅用5个月,政府部门"秒回应"企业需求 [6] - 幻景数研落户全程不足两个月,泓力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86天 [7] - 迪立科技计划1-2年投放200-500辆无人车,预计500辆规模可创造数亿元级经济与社会效益(单车年产值200万元以上) [9] 科技创新与场景应用 - 成都开展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景验证活动,将城市作为"试验场"并形成常态机制 [19] - 成都与华为签署协议,深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合作 [22] 政企协作与资源对接 - 组建24个政企工作联络群,搭建"民企之声"线上通道,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开展410多场服务活动,惠及14000多家企业 [18] - 成华区"人才咖啡"活动促成产学研合作,如摹克科技与电子科大沙河科技园签订战略协议 [13] 民营企业成就 - 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跻身《财富》世界500强,7家成都企业入选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25] - 空客公司评价成都为"城市合伙人",壹玖壹玖集团称成都形成"创新共同体"生态 [21]
一轮价格战之后 无人车终于对快递有吸引力了
第一财经· 2025-09-04 12:35
无人车价格下降趋势 - 多家厂商下调价格或提供更优惠政策 带动快递从业者从高价尝鲜转为低价大批量采购 [1] - 菜鸟新款无人车GT-Lite定价2.18万元 叠加优惠后售价1.68万元 加上每年2万元服务费 5年总花费约11.7万元 [2] - 九识E6售价19800元 月度订阅服务费低至1800元 [2] - 新石器推出"零首付 零利息 48期分期"购车方案 月付成本千元级 [1][2] - 快递网点负责人反映 无人车购车费加5年服务费从2024年初20万元降至2025年初13-14万元 近期降至10万元 [2] 行业普及加速 - 全国末端无人配送行业截至2025年7月累计交付量约15000辆 其中超过60%交付量来源于2025年二季度价格快速下降后 [3] - 中通无人车覆盖200多个城市 700余个网点 投入超过2000辆 每日完成20万件包裹配送 较2024年11月末350辆大幅增长 [4] - 极兔2025年计划新增投入3000辆无人车 目前已投递900辆 主要投放于江苏 山西 陕西 山东等省 较去年年底218辆显著增加 [4] - 新石器在手订单约为3万辆 [5] 价格战驱动因素 - 新石器 白犀牛 九识等厂商2025年上半年获得大量融资 新石器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九识获近3亿美元B轮融资 白犀牛获2亿元B轮融资 [6] - 厂商通过降价扩大市场规模 提升估值 并通过规模效应实现单位成本下降 [6] - 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价格下降 速腾聚创机器人及其他产品销售收入2.21亿元 同比增长184.8% 激光雷达销量从2024年上半年约8900台增至2025年上半年约46300台 [7] - 生产规模扩大使机器人及其他激光雷达产品毛利率从26.1%提升至45.0% [7] 成本效益分析 - 无人车每日成本约70元(含50多元车辆摊销和10元电费) 每票运输成本约0.06元 较人力配送成本低0.1元左右 [8] - 快递行业就业缺口扩大 降本增效需求迫切 无人车技术成熟 能高效完成"最后五公里"配送 [8] - 部分厂商采用软硬件分离付费模式 降低购置门槛 缓解中小物流网点资金压力 [3] 产品配置变化 - 降价后无人车用料减少 如钢板变薄 摄像头数量从15-16个减至11个 但更匹配实际需求(载重1吨 vs 原配置2吨) 防止过剩配置 [8][9] - 行业关注点从硬件质量转向后续服务 包括自动驾驶能力和技术支持 [9] - 市场出现分化 低端市场客户价格敏感 需求偏临时性 高端市场客户更关注效率 稳定性和售后保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