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制造业

搜索文档
万和电气: 半年报董事会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16:57
会议基本情况 - 董事会六届二次会议于2025年8月26日召开 采用现场表决与通讯表决相结合方式 [1] - 应出席董事7人 实际出席7人 由董事长YU CONG LOUIE LU主持 [1] - 全体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会议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1] 财务报告披露 - 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已通过指定信息披露媒体发布 [1] - 半年度报告详见巨潮资讯网 摘要同步刊登于四大证券报 [1] 审计机构续聘 - 续聘致同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 [2] - 审计费用确定为155万元人民币 含3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2] - 审计费用与2024年度保持一致 不含交通食宿费用 [2] 薪酬方案审议 - 通过2025年度非独立董事薪酬方案 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 [3] - 通过2025年度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方案 关联董事已回避表决 [3] - 两项薪酬方案均已通过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议 [3] 利润分配预案 - 2025年半年度母公司实现净利润500,860,224.92元 [3]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20元 总股本基数741,514,741股 [4] - 预计派发现金股利总额14,830,294.82元 不转增不送股 [4] - 分配预案符合证监会现金分红指导意见 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5] 公司章程修订 - 拟对《公司章程》进行修订以提升规范运作水平 [5] - 修订依据最新法律法规要求 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 [5] - 提请股东会授权管理层办理工商备案事宜 [5] 治理制度修订 - 全面修订16项公司治理制度 包括内幕信息管理、外汇套期保值等制度 [6][7] - 第1-11项制度修订需提交临时股东会审议 [7] - 修订后制度全文披露于巨潮资讯网 [7] 董事会成员调整 - 董事卢宇凡辞去董事职务 仍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7] - 董事会成员由7人调整为9人 新增2名非独立董事 [8] - 提名卢楚鹏、赖育文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8] 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 - 全资子公司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拟增加商业设备制造销售业务 [8][9] - 变更后增加"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制造和销售"项目 [9] - 授权法律风控部周宝江办理工商变更登记事宜 [10] 银行授信申请 - 公司向中国银行顺德分行申请1.3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10] - 子公司万和热能科技申请9600万元综合授信额度 [10] - 授信协议有效期均为1年 授权董事长签署相关文件 [10] 临时股东会安排 - 定于2025年9月17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会 [10]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11日 会议通知已披露 [11] - 多项议案需提交临时股东会审议 [2][5][7][8]
奇精机械: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05:40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8.72%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9.7万元,同比下降2.63% [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739.9万元,同比下降210.26%,主要因采购支出增加 [6] - 研发费用3915.6万元,同比增长34.31%,因研发项目较多 [6] - 总资产23.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7% [6] 主营业务分析 - 家电零部件收入8.06亿元,同比增长7.57%,占总收入76.3% [21] - 汽车零部件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17.03% [21] - 电动工具零部件收入0.64亿元,同比下降4.95% [21] - 内销收入6.95亿元,外销收入3.37亿元,分别增长8.36%和7.92% [21] - 主要客户包括海信、三星、海尔、惠而浦等知名企业 [7]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洗衣机销量4527.23万台,同比增长12.98% [9] - 滚筒洗衣机销量2236.58万台,波轮洗衣机2290.65万台 [10] - 汽车行业产销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增长12.5%和11.4% [12] - 新能源汽车销量587.8万辆,同比增长35.5% [12] - 电动工具产量1.01亿台,与上年同期持平 [18] 重点项目进展 - 无人机零部件项目2款产品通过客户审核待量产 [22] - 泰国工厂扩产项目通过三星审核,惠而浦项目8月启动测试 [22] - 合资公司奇精诺通6月设立,专注热泵项目,预计Q4投产 [22] - 宁海工厂完成搬迁并通过客户审核 [22] 核心竞争力 - 客户资源优势:与三星、海尔等建立稳定合作关系 [24] - 产品质量优势:建立完整质量控制体系,配备专业检测实验室 [25] - 技术工艺优势:掌握金属冷锻、钣金冲压等核心技术 [25] - 快速供货能力:3-5天内可实现紧急交货 [25] - 规模优势:行业领先的洗衣机离合器供应商 [26]
比依股份: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发行保荐书
证券之星· 2025-07-31 16:27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浙江比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Zhejiang Biy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成立于2001年3月20日,注册资本187,947,951元,股票代码60321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浙江省余姚市城区经济开发区城东新区俞赵江路88号,联系电话0574-62608313,网址http://www.nb-biyi.com [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家用电器制造、研发和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工业设计服务,模具制造,金属材料制造,塑料制品制造,五金产品制造,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等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188,508,399股,其中无限售条件股份187,228,380股,占比99.32%,有限售条件股份1,280,019股,占比0.68% [2] - 控股股东为比依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8.30%,实际控制人为闻继望,通过比依集团和比依香港间接持有公司61.82%的表决权 [2][3] 股权结构和控制关系 - 比依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22日,注册资本2,758.00万美元,由比依香港持股100% [2] - 比依香港(比依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1.00万港元,由闻继望持股100% [3] - 闻继望1957年3月出生,中国香港籍,无永久境外居留权,2001年创立比依电器,现任公司董事长 [3] - 除比依集团外,其他持股5%以上股东为比依香港,直接持有公司6.48%股份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度营业收入205,868.81万元,2023年度155,951.77万元,2022年度149,920.70万元,2025年1-3月53,033.79万元 [3][4] - 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55.69万元,2023年度20,178.15万元,2022年度17,803.08万元,2025年1-3月1,463.64万元 [3][4] - 2024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856.05万元,2023年度44,302.05万元,2022年度19,626.43万元,2025年1-3月2,372.67万元 [4] - 202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率60.30%,2024年12月31日56.68%,2023年12月31日32.78%,2022年12月31日34.37% [4] - 2024年度毛利率15.55%,2023年度21.21%,2022年度19.55%,2025年1-3月12.70% [4] 本次发行方案 - 本次为2024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包括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等合格投资者 [12]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9][13] - 发行股票数量按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2,437.49万元除以发行价格计算,且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不超过56,384,385股) [16] - 发行完成后,实际控制人闻继望仍保持控制权,不会导致控制权变化 [14] - 本次发行尚需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 [8][9]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中意产业园智能厨房家电建设项目(二期) [11][26] - 项目建成后将新增产能1,500万台/年,主要用于小家电行业整体增长和新品类开拓 [24] - 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充实资本金,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流动资金稳定性,提升市场竞争力 [8][26] 业务发展前景 - 公司专注于智能厨房小家电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空气炸锅、空气烤箱、咖啡机、油炸锅等 [25] - 2023年公司成功研发并推出半自动、全自动咖啡机等新品,扩展了产品线 [25] - 公司已获得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合作订单,业务不断发展壮大 [25] - 境外收入占比高,2022-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分别为84.30%、92.77%、92.25%,2025年1-3月为87.42%,其中美国地区收入占比10%-15%左右 [21] 分红回报情况 - 最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21,545.06万元,占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124.45% [3][18] - 2022年现金分红5,583.16万元,占净利润40.01%;2023年现金分红8,959.68万元,占净利润34.70%;2024年现金分红7,002.22万元,占净利润50.33% [3] - 公司制定了《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承诺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可分配利润的10% [17]
香港重回第一
投资界· 2025-06-06 07:31
宁德时代赴港上市 - 宁德时代以超410亿港元募资额创下今年港股募资新纪录 [3] - 赴港上市仅用时128天 资金将主要用于匈牙利项目(49亿欧元)、西班牙工厂(41亿欧元)及国内换电业务(40亿元) [5] - 一季度研发投入达48.1亿元 上市前仍在推进换电重卡等业务 [5] 港股上市优势 -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 推出"科企专线"加速科技公司上市 支持保密提交申请 [7] - 港股国际化程度高 吸引海外投资者 为出海企业提供信用背书和合规便利 [7][10] - 2024年截至5月已有26家A股企业申请赴港上市 远超过去三年总和(8家) [7] 港交所市场地位变化 - 宁德时代IPO助推港交所重返全球IPO募资金额榜首 超越上交所、深交所及纳斯达克 [12][14] - 港交所上次登顶为2019年阿里二次上市时 近年因科创板分流一度低迷 [16] - 2023年8月起内地IPO收紧 港股融资额反超 南向资金日均成交额创新高 [20] 企业战略与行业趋势 - 美的集团等企业通过港股募资布局全球研发、供应链及销售网络 应对海外市场竞争 [7] - "先A后H"模式兴起 港股溢价现象显著(宁德时代H股较A股溢价10%) [24] - 赴港上市成为企业获取国际资本、参与全球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24]
多家公司密集公告赴港上市!年内新增A+H公司将创近年新高
南方都市报· 2025-05-16 08:49
A+H公司扩容加速 - 2025年A+H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已有2家A股公司实现两地上市,3家通过港交所聆讯,22家首次递表港交所[1][2] - 2022-2024年新增A+H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1家、3家,2025年未过半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3] - 4月以来12家A股公司公告筹划赴港上市,包括牧原股份、视源股份等行业龙头[2] 企业融资与国际化战略 - 多数公司赴港上市旨在利用港股融资能力加速国际化,募资用途集中于全球研发、海外渠道拓展及供应链升级[3][5] - 美的集团2024年港股募资300亿港元创纪录,2025年一季度海外电商销售同比增长50%,海外营收占比达40%[3][4]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40-50亿美元,90%将投入匈牙利电池生产基地建设[5] 政策支持与审批提速 - 2024年4月国务院及证监会发布政策支持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优化备案流程,72家企业已完成赴港IPO备案[6][7] - 备案审批时间显著缩短,宁德时代从递表到获批仅42天,海天味业耗时65天[7][8] - 港交所优化审批流程,拟降低A+H股最低H股数门槛至10%或市值30亿港元[8] 市场表现与资金吸引力 - 2024年港股IPO募资额881亿港元(同比+90%),美的、顺丰、龙蟠三家公司贡献47.92%[9] - A+H公司上市后AH价差收窄,美的集团港股股价较发行价上涨42.7%,折价从20%缩至5.62%[9][10]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IPO募资额达1300-1500亿港元,有望重返全球前三[1][9] 龙头企业定价与价差趋势 - 恒瑞医药港股定价较A股折价23%-27.6%,宁德时代折价不足5%,上市后价差或进一步收窄[11] - 赤峰黄金港股上市后AH价差从40%缩至14.15%,钧达股份价差扩大至47.79%[10] - 南向资金及外资流入推动AH价差缩小,反映两地市场定价趋同[11]
总额法or净额法?一IPO项目被问了几轮
梧桐树下V· 2024-11-27 14:48
IPO进展与股权结构 - 公司申报北交所IPO于2023年12月29日获受理,已完成三轮问询即将上会,拟募资1.34亿元[2] - 控股股东周宏持股51.85%,与女儿周子依合计控制70.12%股权,存在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3] - 2023年8月因未及时披露一致行动人变更公告,公司及高管被全国股转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4] 财务表现与业务特征 - 2024年1-6月营业收入2.31亿元(+22.92%),净利润4524万元(+51.12%),扣非净利润4424万元(+52.43%)[8] - 2023年营收3.5亿元,净利润4872万元,扣非净利润4458万元,加权ROE达16.87%[5][6] - 2024年9月末资产总额7.35亿元(较2023年末+58.49%),负债3.76亿元(+117.23%)[9] - 主营业务为空调结构件(占比约50%)、热交换器和显示类结构件,其中热交换器仅供应美的集团[11][15] 客户集中度与双经销模式 - 美的集团为第一大客户,净额法下收入占比49.29%(2024H1),总额法下占比达74.86%[11][13] - 前五大客户集中度极高,2024H1合计占比93.53%[13] - 对美的、海尔采用双经销模式(采购原材料+销售成品),采用净额法核算使营收规模缩水:2024H1调减营收3.83亿元[16][17] - 会计处理与同行存在差异:德业股份等采用总额法,公司因原材料用途受限选择净额法[18][20] 募投项目调整与实施风险 - 募资额从1.875亿元调减28.67%至1.3375亿元,主要缩减热交换器项目投入[24][25] - 募投项目通过租赁集体土地厂房实施,面积合计1.8万㎡,租金23元/㎡/月,但房产未取得权属证明[27][29] - 泰国工厂产能利用率偏低(2024H1冲床48.69%、注塑34.06%),国内空调结构件产能利用率82.49%(2024H1)[30][33] 行业对比与会计处理争议 - 双经销模式导致毛利率差异:净额法下34.43%(2024H1)vs 总额法下12.95%[21] - 会计差错更正引发问询,涉及前期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对财务指标的影响[17][18] - 同行业光伏企业双良节能、润阳股份对双经销模式同样采用净额法[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