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设备

搜索文档
朗科科技:公司目前已有完备的PCIe5.0、PCIe4.0以及SATA接口固态硬盘产品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5 09:18
产品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完备的PCIe5.0/4.0/3.0及SATA接口固态硬盘产品线 实现全接口覆盖[1] - 内存产品形成超光/越影/绝影/Z旗舰四大系列 涵盖DDR4/DDR5规格及电竞马甲条/灯条等类型[1] - 闪存盘推出US7/US8/US9新型高速固态闪存盘 满足超高速大容量便携式存储需求[1] 合作进展 - 2025年2月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 结成全面合作伙伴关系[1] - 当前协议为意向性框架协议 未涉及具体产品服务及金额[1] - 双方尚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未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1]
同有科技:公司聚焦自主可控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4 10:13
公司研发与产品进展 - 公司聚焦自主可控领域并持续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1] - 公司产品技术竞争力大幅提升 2024年度推出自主可控全闪集中式及分布式高端存储新品 [1] - 新品性能相比前代产品实现大幅增加 已在用户核心业务场景取得标杆案例 [1]
希捷科技、西部数据领涨美股!AI外溢还是泡沫迹象?
硬AI· 2025-09-23 01:49
传统硬件公司股价表现 - 希捷科技股价今年飙升156%成为标普500指数最佳表现股票 [1][2] - 西部数据股价以137%涨幅排名标普500第三 [1][2] - 美光科技股价涨幅达93%位列标普500第五 [1][2] AI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大型科技公司每年在半导体、网络设备和数据中心电力供应方面投入数百亿美元 [1][4] - 投资用于训练大语言模型和运行AI工作负载 [1][4] - 存储设备制造商受益于AI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投资 [2][4] 存储技术发展现状 - 希捷和西部数据专注开发训练大语言模型所需的海量数据存储解决方案 [4] - 美光的高带宽DRAM内存已成为AI计算的核心组件 [4] - 个人电脑硬盘容量从5兆字节发展到2TB,重量从2000多磅降至1.5磅以下 [4] 市场估值分析 - 西部数据年初市盈率不足6倍,希捷和美光约为10倍 [4] - 当前估值仍低于标普500指数23倍的预期市盈率 [4] - 希捷交易价格比平均目标价高出20%以上,西部数据超出10%以上 [7] 分析师观点 - Benchmark Co分析师将希捷目标价上调至250美元,较当前股价有超13%上涨空间 [5] - 认为希捷20倍估值水平仍具吸引力,考虑到产品需求前景强劲 [5] - 历史上周期性业务通常在低倍数时见顶,在负收益时触底 [8] 相关行业表现 - 电力生产商Vistra Corp今年上涨53%,2024年已暴涨258% [9] - 芯片制造商博通市值达1.6万亿美元 [9] - 甲骨文成为标普500第十大市值公司,单日暴涨36% [9] 市场分歧观点 - 多头认为体现AI计算需求对广泛业务领域的带动效应 [1][2] - 空头警告这是股市泡沫的最新迹象 [1][2] - 当人们开始寻找次级和三级交易机会时,表明市场周期已进入非常晚期阶段 [3]
诚邦股份(603316.SH):正在进行面向超大规模场景的PCIe5.0企业级SSD核心技术攻关
格隆汇· 2025-09-16 07:57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正按计划稳步推进企业级SSD等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 [1] - 正在进行面向超大规模场景的PCIe5 0企业级SSD核心技术攻关 [1] - 后续将增加设备投入并对现有SSD产线进行改造升级 [1] 产能规划 - 短期内存储模组产能够用 [1] - 考虑产品升级因素 后续将新增投入相关设备进一步提升产能 [1] 订单管理 - 依据客户需求和订单预测制定生产计划 [1] - 密切关注市场变化并动态调整经营策略 [1] - 相关业务情况将通过定期报告披露 [1]
希捷豪掷超1亿英镑投资德里光子工厂押注AI数据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9-12 15:21
公司投资计划 - 希捷向北爱尔兰纳米光子学业务再投资1亿英镑 五年内总投资额达1.15亿英镑(含1500万英镑政府资金)[2] - 投资重点为开发Mozaic磁盘驱动器记录头的纳米光子学激光器技术 目标实现每盘6TB容量并推进至10TB容量[2][5] - 纳米光子学技术为所有下游Mozaic平台奠定基础 预计2032年交付100TB驱动器[2][7] 技术发展路径 - 通过纳米级小型化竞赛实现容量提升 关键包括等离子体天线尺寸缩小及波导/等离子体换能器优化[2][7] - 当前技术可将多达10个驱动器集成到单个驱动器单元中 激光组件是实现更高容量驱动器的核心部件之一[2] - 3+命名法指单个盘片TB数量 Mozaic +4+为下一代技术平台代号[2] 市场定位与需求 - 硬盘驱动器在AI数据中心承担艾字节规模数据湖存储 占比超90% 闪存仅占剩余部分[4][6] - 硬盘驱动器具5-10倍字节成本优势 该经济性优势在未来十年内将持续保持[4] -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AI数据繁荣驱动需求 边缘数据中心增长和数据主权追求支撑长期需求[2][4] 财务表现 - 希捷全年营业额增长39%至91亿美元 净利润从3.35亿美元大幅增长至14.7亿美元[4] - 业绩增长主要由向云服务提供商销售HAMR产品线推动[4] 技术架构角色 - AI计算层架构中 GPU与HBM内存紧密耦合 闪存作为中间层 硬盘驱动器专用于大规模冷数据存储[3][4][6] - 尽管固态硬盘在性能与热控制方面具有优势 但经济性使硬盘在超大规模存储中保持不可替代地位[3][4]
破壁者华为:AI训推困局有了新解法
第一财经· 2025-09-01 09:56
行业背景与挑战 - AI模型参数达千亿级且多模态数据量突破ZB级 传统存储体系面临性能与容量瓶颈 [1] - 训练671B参数大模型需3.5PB原始语料 相当于350万个1TB硬盘容量 [3] - 国内大模型首Token生成时间平均1000ms 为美国同类产品2倍 每秒Token生成数仅25 token/s 不足美国产品十分之一 [3] 华为AI SSD产品创新 性能突破 - OceanDisk EX系列实现IOPS翻3倍 时延降至微秒级 缓解HBM与DDR内存负荷压力 [5] - 搭配DiskBooster驱动软件 通过内存扩展技术将内存扩大20倍 单台一体机可处理模型参数从32B提升至235B [5] 容量升级 - OceanDisk LC系列提供61TB/122TB/245TB容量 245TB版本容量密度比HDD高10倍以上 [6] - 存储250PB自动驾驶数据时 空间占用从1160U降至172U(省85.2%) 功耗从83.3kW降至51.2kW(省38.6%) 数据预处理速度从2.1TB/s提升至13.8TB/s(效率提6.6倍) [6] 行业影响与机遇 - 推动存储行业从通用产品向"场景驱动"转型 解决"速度跟不上、容量不够用"窘境 [8] - 降低AI产业门槛 使中小企业能够承担AI基础设施成本 激活医疗AI影像诊断与制造AI质检等领域创新 [8] - 存储核心竞争力转向软件算法与协同能力 DiskBooster等技术可横向拓展至云计算与大数据领域形成技术复用 [9] - 推动AI产业从"算力单点突围"转向"存力+算力"协同 加速"算法-算力-存储"生态协同发展 [8][9]
破壁者华为:AI训推困局有了新解法
第一财经· 2025-09-01 09:49
在 2025 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竞技台上,智能机器人完成精准抓取、实时避障时,观众看到的是机械 臂的灵活运转,却鲜少注意到背后数据流转的"竞速赛":每一次动作调整都依赖 AI 模型的实时推 理,而推理效率的核心,藏在数据存储的响应速度里。 当大模型参数向千亿级冲刺、多模态数据量突破 ZB 级大关、 AI 基础设施面临 TCO 问题,传统存 储体系早已跟不上 AI 的"脚步","性能墙"与"容量墙"如同两道铜墙铁壁,把很多企业的 AI 落地梦 拦在了门外。 8 月 27 日,华为交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布面向 AI 时代的高端 SSD——AI SSD ,即 Huawei OceanDisk EX/SP/LC 系列化新品。通过软硬协同的系统性创新,欲打破传统存储器的性能和容 量瓶颈,为 AI 训练提速,提升推理体验,重新定义 AI 时代存储该有的样子。 不止是产品创新 训练一个 671B 参数的大模型,要吞 3.5PB 原始语料——相当于把 350 万个 1TB 硬盘塞满;全 球互联网多模态数据飙到 154ZB ,传统存储集群看了只能干瞪眼。更要命的是性能不佳:国内部分 大模型 TTFT (首 Token 生成时间)平 ...
忆联参与制定消费级SSD团体标准正式出版! 以“高可靠”引领行业提质增效与用户体验升级
金投网· 2025-08-29 09:57
行业背景与痛点 - 存储设备已成为智能体验基石 性能与可靠性直接关乎用户效率与资产安全[1] - 消费级SSD长期缺乏统一权威的可靠性标准 导致厂商缺乏质量对标依据 用户难以量化评估产品耐用性与数据安全[1] - 2024年全球PC出货量达2.6亿台 带动消费级SSD需求增长[3] - 各SSD厂商可靠性验证方法与流程存在显著差异 导致行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3] - 终端用户面临评估维度缺失和风险隐患两大挑战 缺乏可量化横向对比指标 产品优劣难以准确判别[4][5][6] 新标准规范内容 - 《消费级固态硬盘可靠性及环境适应性规范》由北京市闪联信息产业协会联合忆联、联想等多家企业制定[1] - 规范明确了产品寿命、极端环境适应性及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可靠性技术要求[1] - 涵盖硬盘寿命、MTBF、数据保持等18项核心指标的全面可量化技术基准[7] - 详细描述验证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 细化各项试验需达到的性能指标[7] 企业技术实力与产品成果 - 忆联建有1000平方米消费级实验室 配备笔记本电脑、Chromebook等终端设备及高低温冲击机、协议分析仪等先进检测仪器[8] - 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测试体系 贯穿硬件、软件、系统及可靠性全维度测试[8] - 通过Hardware Bias Test、RDT、MST、ELT等专业测试方案确保产品长期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8] - 2024年推出AM541、AM6C1等多款高性能高可靠性CSSD主力产品[10] - AM541成为中国首个通过百万倍大气中子辐射极限测试的消费级SSD[10]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新标准推动行业提供更安全耐用、质量可靠的产品 全面提升用户体验[7] - AI应用爆发式增长持续驱动消费级SSD市场扩张 用户对高性能高可靠产品需求旺盛[10] - 行业标准实施将有力推动消费级存储行业整体可靠性水平提升[1]
宣布重大收购预案 开普云连续两日“20CM”涨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2:52
收购方案核心内容 - 公司拟以现金收购南宁泰克70%股权并通过发行股份收购剩余30%股权实现100%控股 同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4] - 交易前金泰克需将存储产品业务经营性资产转移至南宁泰克 包括销售采购渠道 研发生产设备 商标专利和员工等 金泰克承诺交割后不再涉足存储业务 [5] - 公司实控人拟向深圳市晤股峰登半导体合伙企业协议转让20.73%股份共1399.65万股 转让价52.64元/股总价款7.37亿元 该转让以收购南宁泰克为前提条件 [5] 标的公司业务概况 - 南宁泰克2024年营收23.66亿元是公司营收3.83倍 2023年营收8.68亿元净亏损3.43亿元 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达1.3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13亿元净利润0.49亿元 [1][6] - 标的公司承接金泰克全部存储产品业务 产品涵盖内存和固态硬盘两大类别 覆盖消费级工业控制级和企业级三大应用场景 [2] - 金泰克消费类固态硬盘出货量曾居全球第三 消费类内存出货量全球第六 企业级DDR4出货量国内领先 且为国内实现企业级DDR5国产化的头部厂商 [2][3] 市场反应与估值参考 - 公司复牌后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20CM涨停 从65.8元涨至94.75元 市值增长约19.55亿元 [1][3] - 翔港科技2023年11月投资时金泰克投前估值为15亿元 该次投资方包括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等 [6][7] - 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将以符合证券法规定的评估报告为依据协商确定 目前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工作尚未完成 [6] 交易背景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主营业务为AI大模型与算力 AI内容安全和数智政务等软件开发与销售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5亿元 6.94亿元和6.18亿元 [1][7] - 公司自称已构建全栈AI产品体系 覆盖AI算力大模型智能体中台和智慧应用 具备从底层算力到顶层应用全链条交付能力 [7] - 金泰克实控人李创锋直接持股40.19%并通过配偶合计控制51.11%股份 其1999年以15万元起步创业 25年后通过该交易进入A股市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