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品

搜索文档
恒星科技:8月2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08:25
公司运营 - 公司第七届第三十五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在公司会议室召开[1] - 会议审议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等文件[1] 财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金属制品占比72.03%[1] - 化工行业占比22.83%[1] - 光伏产品行业占比3.44%[1] - 其他业务占比1.7%[1] 市场表现 - 公司当前收盘价为3.8元[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53亿元[1]
中印经贸往来迎来利好:直航恢复在望,商务签证或有新动向
第一财经· 2025-08-25 09:25
签证政策放宽 - 印度拟放宽对中国公民商务签证限制 支持在印度运营的中企及与印企合作的中企 预计多数申请按标准程序审理 [1][3] - 印度自7月24日起恢复中国公民旅游签证申请 但需提供无犯罪证明公证材料和10万元存款证明等复杂手续 [4] - 签证限制曾导致中方高管无法赴印就任 商务会谈需通过第三国或国内进行 影响企业运营和业务拓展 [3] 直航恢复进展 - 中印双方达成恢复直航共识 外交部表示有利于保障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 两国政府部门和航空公司已开展复航准备工作 [5] - 自2020年起中国内地与印度间客运直航中断 旅客需经新加坡或迪拜等第三地中转 耗时耗力 [5] - 疫情前多家航空公司常态化运营上海、广州与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城市直飞航线 [5] 贸易往来表现 - 2024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1384.78亿美元 同比增长1.7% 中国多年保持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5] - 中印产业结构互补 印度在信息软件和生物制药占优 中国在电子制造和新兴产业领域发展较快 [6] - 中国是印度电子制造零部件最大来源市场 占行业所用零部件50%-65% 印度企业高度依赖中国供应链合作 [6] 政策背景与影响 - 印度"生产挂钩激励计划"相关商务签证已获便利化处理 该计划覆盖电信、汽车、光伏、无人机等14个制造业领域 [3] - 签证放宽举措出现在美印贸易纷争背景下 印度对华签证政策受国内氛围影响 而中国始终积极提供签证便利 [1][6]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 并威胁加征次级关税 印美在农产品及俄罗斯石油进口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 [6]
国家税务总局:以税收公平助力反“内卷”
中国经营报· 2025-08-19 16:30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通过税费优惠政策推动"新三样"领域经营主体快速发展 [1] - 税务部门首次曝光该领域2起偷骗税案件 显示违规骗享优惠现象增多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依法治理企业无序竞争 [1] 市场竞争状况 - 部分企业将税收优惠节省成本用于降价 引发"内卷式"竞争 [1] - 行业面临盈利能力减弱问题 产能过剩现象加剧 [1][2] - 无序竞争损害合规企业权益 扰乱公平竞争秩序 [1] 产业发展方向 - 专家建议依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情况 适时调整财政补贴标准与范围 [2] - 需要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实现高质量发展 [2] - 企业应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 而非税收合规漏洞 [1] 政策调控目标 - 查处违法行为使税收红利流向专注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的企业 [1] - 推动税收成本内部化 促进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1] - 规范优化优惠政策是维护市场公平和促进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1][2]
新闻分析:越是政策受益者越应是合规经营者
新华网· 2025-08-18 07:23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税务部门首次披露"新三样"领域(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偷骗税案件 旨在警示违法行为将受严惩 [1] - 少数"新三样"企业违规骗享税费优惠并偷税骗税 违背政策初衷且破坏税收公平环境 [1] - 违法行为助长"内卷式"竞争 加剧产能过剩并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1] 税收优惠政策实施成效 - 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 预计年底达10.5万亿元 年均超2万亿元 [2] - 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3.6万亿元 占总规模36.7% [2] - 2021-2024年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 今年上半年"新三样"出口增长12.7% [2] 行业竞争与合规要求 - 企业应将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研发创新而非用于价格战 避免税收成本外部化 [2] - "内卷式"竞争扭曲市场机制 损害合规企业权益并破坏行业发展生态 [2] - 税务部门累计查处骗享税费优惠案件2.18万起 查补税款269亿元 [3] 政策优化方向 - 需依据产业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情况 动态调整财政补贴标准与税收优惠范围 [3] - 推动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实现高质量发展 [3] - 法治化税收环境有利于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3]
双良节能: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16:21
公司信用评级调整 - 联合资信将双良节能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同时将"双良转债"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稳定[1] - 评级下调主因包括光伏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大幅下滑、债务负担加重及短期偿债压力上升[4] - 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亏损25.45亿元,2025年一季度继续亏损1.91亿元,EBITDA为-10.25亿元[4][7] 经营状况分析 - 公司维持"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双主业格局,节能节水装备2024年收入30.02亿元(占比23.44%),毛利率26.77%,提供稳定现金流[4][6] - 新能源装备收入同比下降64.67%至9.46亿元,毛利率下降9.42个百分点至35.37%[4][10] - 光伏产品收入88.62亿元(占比69.18%),毛利率-16.63%,主因硅片价格下跌50.24%及产能利用率低迷[4][10] 财务风险指标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债务166.53亿元,短期债务占比75.73%,资产负债率82.77%,全部债务资本化比率77.71%[7][16] - 受限资产达111.77亿元(占总资产40.31%),其中货币资金受限55.91亿元[15][16] - 2024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39亿元,存货跌价风险显著[15] 行业环境与产能 - 光伏行业面临阶段性产能过剩,2024年产业链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单晶硅毛利率-16.63%,产能利用率低于预期[6][13] - 公司在建包头38GW单晶硅项目尚需投资26.59亿元,存在产能释放风险[7][13] - 节能节水行业受益政策支持,《2024-2025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工业节能设备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9] 债券与融资情况 - "双良转债"余额25.78亿元,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111.21亿元,对债券覆盖倍数4.31倍[17] - 截至2025年3月获银行授信214.72亿元,未使用额度92.53亿元,具备再融资空间[17] - 可转债转股价由12.13元/股下调至6.18元/股,转股压力仍存[8]
香槟开早了大半年!GDP超日本“坐四望三”,印度还是太超前
第一财经· 2025-06-03 14:11
印度GDP增长前景 - 印度国家转型委员会CEO宣称印度经济体量已达4万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1][3] - IMF预测印度2025财年GDP为41870.17亿美元,以5.86亿美元微弱优势超过日本41864.31亿美元[4] - 印度经济界人士认为未来2.5-3年内有望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3] 经济增长驱动因素 - 2024财年印度GDP同比增长6.5%,虽低于2023财年9%但仍保持高位增长[8] - 物价上涨放缓促进消费恢复,政府与企业大规模投资支撑经济增长[8] -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2000-2019年仅增长2000亿美元,年均增幅不足0.25%[4] 经济结构性问题 - 制造业占GDP比重不升反降,"印度制造"计划进展缓慢[8] - PLI计划实施4年仅完成1519.3亿美元产值,为目标的37%,补贴发放不足8%[9] -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服务业[8] 人口与就业挑战 - 劳动力参与率低,女性参与率尤其不足[9] - 正规部门未能创造足够就业机会,每年数百万青年进入劳动力市场[9] - 人口红利转化需良好教育、产业基础和社会条件[10] 人均收入与财富分配 - 2025财年印度人均GDP约2800美元,全球排名第140位[5] - 最富1%人口拥有全国40%以上财富[5] - 剔除收入前5%人口后,剩余人口人均收入仅1130美元[5] 政府政策目标 - 莫迪政府提出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8] - 竞选宣言承诺增加社会支出、发展基础设施、打造全球制造中心[8] - 试图利用地缘格局变化吸引制造业投资[9]
拉中关系将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国际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4 21:57
经贸合作 - 拉中贸易额去年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40多倍 [1] - 中国已成为巴西、智利、秘鲁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1] - 中国持续扩大对拉美地区在能源、矿业、农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投资 [2] 投资领域 - 中国对拉美投资重点向电动汽车、光伏产品、可充电电池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倾斜 [2] - 中国企业在秘鲁投资建设的新型现代化港口钱凯港于2024年正式开港,将便利巴西等周边国家货物出口 [2] - 拉美国家在发展生物经济方面潜力巨大,与中国合作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 教育与科技创新 - 巴西圣保罗大学中国中心于2025年3月21日成立,推动巴中人才共育、技术共享 [3] - 中国高校提供奖学金项目,拉美多国研究部门成立中国研究机构 [3] - 双方在地球资源卫星联合研制、疫苗合作生产等领域成果丰硕 [3] 文化交流 - 孔子学院开设中文课程,中国大学设立拉美研究中心 [3] - 拉美民众通过亲身体验或媒体关注中国发展经验,如消除极端贫困、治理水体污染等 [3] 全球治理 - 拉美国家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反对霸权主义 [3] - 拉美各国与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携手维护多边主义,为世界发展注入"南方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