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制造业

搜索文档
前4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19.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5 12:16
工业经济 - 2025年1—4月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4月单月增长6.3% [1] - 主导产业增速显著: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长10.8%,化工制造业增长13.2%,包装印刷业增长6.6% [1] - 新动能产业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3% [1][2] - 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292.6%,传感器增长79.1%,集成电路增长75.3%,智能手表增长28.6% [2] 外贸进出口 - 1—4月东莞外贸进出口总额4863.5亿元,同比增长19.4%,其中进口1947.5亿元(+32.6%),出口2916.0亿元(+11.9%) [1][2] - 4月单月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7% [2]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比下降14.0%,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下降3.2%(降幅较一季度收窄4.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6% [2] - 投资结构优化:工业投资占比达54.6%,同比提高6.0个百分点 [2]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87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餐饮收入增长2.2%,商品零售增长4.3% [3] - 线上消费活跃: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5.2% [3] - 4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 [3]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292.6%!制造大市公布最新数据
南方都市报· 2025-05-25 11:56
工业生产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4月单月增长6.3% [3] - 主导产业增速显著:电子信息制造业(10.1%)、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10.8%)、化工制造业(13.2%)、包装印刷业(6.6%) [3] - 新动能产业表现突出:先进制造业(9.0%)、高技术制造业(10.3%),高技术产品产量激增(服务器292.6%、传感器79.1%、集成电路75.3%) [3] 外贸进出口 - 1-4月外贸总额4863.5亿元(+19.4%),其中进口1947.5亿元(+32.6%)、出口2916.0亿元(+11.9%) [4] - 4月单月进出口增速14.7% [4] 消费市场 - 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6.87亿元(+4.0%),4月单月增速8.5% [5] - 以旧换新商品高速增长:家具类(113.6%)、通讯器材类(75.3%)、建材类(38.2%) [5] - 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2%,基本生活类商品中粮油食品类(+56.6%)、烟酒类(+39.3%)表现突出 [5] 固定资产投资 - 1-4月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下降14.0%,工业投资占比提升至54.6%(+6.0个百分点) [6] - 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6%,工业投资降幅收窄至3.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6.6% [6] 财政金融 - 1-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72亿元(+3.1%),支出349.06亿元(+0.1%) [7] - 4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8537.28亿元(+6.6%),贷款余额19958.69亿元(+2.5%) [7] 居民消费价格 - 1-4月CPI下降1.0%,八大类商品中七类下降(衣着类-3.3%最显著),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6% [8]
肖钢最新发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14:54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态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增速超过10% [1]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 [1]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样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数字经济投资与消费表现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增长10.1% 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10.5% [1] - 网上食品消费增速快于整体消费 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1] - 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构建"内容+体验"新场景促进消费 [1] 区域分布与企业表现 -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全国90%以上营收和净利润 [2] 数字金融发展动态 - 大部分金融机构开始接入DeepSeek等AI大模型 中小机构获得AI应用能力 [2] - 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 但更注重投入产出比 [2] - 金融机构加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吸引与培养 [2] 未来发展建议 - 需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完善"科技-产业-金融"生态循环 [3] - 应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 细化场景实施规则 [3] - 需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 探索数据要素权属、定价等理论依据 [3]
肖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势良好,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8 12:3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长 - 一季度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超过10% [1] - 数字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高于工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幅 [1] - 数字服务业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也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数字经济投资与消费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1%和10.5% [1] - 数字消费稳中有升,网上食品消费增速快于整体消费,以旧换新模式拉动线上消费 [1] - 数字技术推动消费场景创新,互联网、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构建"内容+体验"新场景 [1] 区域分布与企业表现 - 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A股上市公司贡献全国九成以上营收和净利润 [2] 数字金融发展 - 金融机构普遍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中小金融机构具备AI应用能力 [2] - AI大模型推动数字金融生态创新,提升金融效率和客户体验 [2] - 一季度金融科技投入增速放缓但更注重投入产出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速 [2] 未来发展建议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完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 [3] - 加快构建生成式AI金融应用治理闭环,细化金融场景实施细则 [3] - 建设高质量金融数据市场,探索数据要素权属、定价、交易等实践路径 [3]
多项关键指标增速加快 我国数字产业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
北京商报· 2025-05-16 10:04
数字产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8 5万亿元 同比增长9 4%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4 4个百分点 [1] - 利润总额达5721亿元 同比增长7 0% 制造业和服务业板块均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 - 全国24个省份数字产业收入实现正增长 其中10个省份增速超两位数 东部和中部地区增速分别达10 2%和9 7% [1] - 广东 江苏等数字产业前10大省份合计贡献全国80 7%的收入 对行业增长贡献率高达90 8% [1] 数字基础设施进展 - 截至3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439 5万个 5G-A网络升级持续推进 [1] - 10G PON端口超2925万个 86个城市启动万兆光网试点 [1] - 全国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突破900万 5G虚拟专网广泛覆盖工业 能源等重点领域 [1] -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接入企业超50万家 [1] 重点行业亮点 -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 5% 电子产品出口额增速提升9 8个百分点 [2] - 软件业收入增长10 6% 电信业务总量增速高于服务业2 4个百分点 [2] - AI眼镜 AIPC等智能硬件市场热度飙升 制造企业加速引入大模型 [2] 未来发展动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数字产业以创新为引擎 [2] - 数字产业在赋能实体经济 激发消费潜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2]
辽宁:推动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强化数字政府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5-15 15:39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制定《辽宁省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方案》,建立"1+6"推进体系,聚焦数据要素供给、流通、创新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生态培育和安全治理6个方面 [1] - 未来三年落实22项重点任务,以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引领,推动数据要素优化配置 [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 着力补齐算力、网络、流通利用和安全体系能力短板,打通数据要素流通动脉,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行业数字化转型 [1] - 支持沈阳、大连智算中心建设,推动大连市建设国家数据基础设施隐私保护计算试点,打造平台底座并催生数据产品 [1] 数字政府建设 - 制定《辽宁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构建"1131"体系,建立政务首席数据官制度和"人工智能+政务"联席会议机制 [2] - 开展数字政府建设评价,优化政府治理流程和履职能力 [2] 数字产业化发展 - 推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人工智能产业和数据产业发展 [2] - 打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集成电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沈阳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2] 产业数字化转型 - 工业制造领域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和高质量数据集 [2] - 农业领域推进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建设 [2] - 服务业领域围绕金融和平台经济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2]
山东高新技术赋能大视听产业 预计2027年营收达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5-14 08:34
大视听产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计划到2027年培育重点视听企业300家以上,建成省级视听产业基地20个以上、国家级基地2个以上,实现大视听产业年营业收入2000亿元[1] - 2024年山东省大视听产业总收入约1300亿元,同比增长11.6%[1] - 大视听产业被定义为以视听内容为核心,涵盖内容生产、传播、设备、技术、服务等多个环节的产业体系,具有朝阳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特质[1] 技术创新应用 - 山东省加快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数字人、音视频智能制作等技术推广应用[2] - 影视制作机构运用超高清、AI、AR/VR、3D等技术手段,近年推出的《南来北往》《大河之洲》《国学小名士》等作品均达到4K超高清标准[2] - 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实施1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省级财政经费支持超4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高清显示、虚拟现实等方向[2] 产业融合发展 -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进入"文化+科技+产业"更高水平融合发展阶段[2] - 山东省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广电视听""虚拟现实+广电视听"跨界融合[2] -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聚力做优视听电子核心器件、终端制造、内容生产等关键环节,做强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核心领域[3] 产业增长表现 - 2024年一季度山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高于全国17.1个百分点[3] -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将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业务链条延伸、产业生态拓展,培育广电新质生产力[3]
山东城市观察 | 获批“国家级”城市化定位!为什么是胶州?
新浪财经· 2025-05-10 01:44
青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核心要点 - 青岛市政府印发《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由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未来10余年的发展蓝图 [1] - 规划将青岛10个区市分为两类:8个国家级城市化地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和2个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平度市、莱西市) [1] 国家级城市化地区定位 - 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建设用地,提升环湾都市区综合承载能力 [6] - 胶州作为唯一非市辖区的县级市入选,可能成为青岛发展的重要支点 [2][4] 胶州经济发展现状 - 新兴产业形成"3+2+1"梯队(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等),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第16(山东第一) [7] - 2024年一季度GDP首破4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7%,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等大项目为支柱 [7] -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超50%,其中创投风投基金规模251.8亿元,跨境电商进出口额48亿元(占青岛26%) [7] 胶州战略地位提升 - 上合示范区核心区所在地,2024年带动山东与上合国家进出口额5316.2亿元(2018年的3.1倍),实际投资8.5亿美元(2018年的6.9倍) [12] - 山东省出台23项措施支持上合示范区扩能提质,增强"上合工具箱"功能(含11个平台载体) [14] - 规划明确胶州为三大副中心之一,重点保障对外开放门户和临空制造业用地需求 [14] 未来发展潜力 - 胶州是8个国家级城市化地区中唯一县级市,未来可能推进撤市设区 [15][16] - "丝路千古情"演艺项目将打造北方旅游地标,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9] - 与西海岸新区共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打造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 [9]
东莞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 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1.2% 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开局良好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4-27 09:27
东莞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总体经济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2981.58亿元,同比增长5.3% [1] - 生产供给增长稳定,消费市场回暖明显,进出口增长较快,经济运行整体开局良好 [1] 工业生产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 [1] - 主导产业增长较快: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11.2%,化工制造业同比增长14.0% [1] - 新动能产业增势较好: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 [1] 外贸进出口 - 外贸进出口总额3563.5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12.9个百分点 [1] - 出口2143.5亿元,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7.7个百分点 [1] - 进口1420.1亿元,同比增长36.5%,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 [1] 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 [2] - 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454.64亿元,同比增长2.6% [2]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同比增长26.4% [2] - 邮政、电信、快递行业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52.0%、8.7%、23.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