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饰

搜索文档
运动童装,不再只讨好“爸妈”
36氪· 2025-09-02 23:26
行业趋势:运动童装市场聚焦青少年群体 - 运动品牌在童装市场越来越多使用“少年”“Youth”等特指青少年的词语,替代“儿童”“Kids”等传统称谓 [1] - 李宁青少运动店、斯凯奇Youth少年概念店相继开出,特步儿童正式更名为“特步少年” [1] - 运动品牌童装业务是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安踏儿童全年流水突破100亿元,成为运动行业首个百亿儿童品牌 [1] - 过去运动童装客群年龄跨度超过十岁,如今基于不同年龄段群体在兴趣爱好、功能需求和消费决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1] - 运动品牌拥抱“少年”存在人口红利、市场变化和行业纵深突破等多重原因 [1] 消费群体变化:α世代拥有独立决策权和潮流敏感度 - 运动品牌将3岁前定义为婴幼儿、6岁前为小童、7岁以上为中大童,资源向基数更大的青少年群体倾斜 [2] - α世代(2010年后出生)儿童在消费决策中参与占比超过60%,父母完全决策不到30% [2] - 青少年对成人潮流风向变得敏锐,如竞速跑鞋顶碳技术和Sabrina系列在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 [4] - 青少年消费出现喜好细分化、运动场景复杂化、功能需求专业化等趋势 [5] - “精致育儿”概念流行推动消费侧进步,倒逼品牌深层变革 [5] 渠道策略:线下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 安踏CEO徐阳表示将儿童和婴幼童业务分开,前者放在线下做好店效,后者做成线上门店 [6] - 不同于成人生意向线上倾斜的趋势,线下逐渐成为青少年生意主要承接地 [6] - 运动品牌出现超级店、球鞋店、单一运动专门店、性别店、博物馆店等多种店型 [8] - 李宁落地青少运动店,特步升级为“特步少年”,斯凯奇Youth预计全国布局40多家门店 [8] - 安踏发布少年店、校园店等面向青少年的店型,安踏校园已有44家店 [8] 产品与门店创新:扩大年龄覆盖和细分场景 - 运动品牌将产品线扩宽至16岁左右,李宁青少运动店聚焦13-18岁中学生群体 [8] - 运动服装尺码覆盖至175公分,鞋码拓宽至42码,达到成年人可穿尺寸 [9][11] - 安踏校园店和361°儿童超品店面积远大于普通门店,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11] - 安踏少年店包含艺术体操、花滑、击剑、滑雪等小众运动服饰和装备 [12] - 户外品牌The North Face、Helly Hansen和迪桑特等开始布局童装产品和门店 [12] 门店升级:场景化、专业化和科技化 - 品牌围绕具体运动项目构建专属场景,如FILA KIDS以网球、高尔夫搭建场景 [14] - 安踏儿童将变形金刚、奥特曼等IP合作款集中形成“IP区” [14] - 产品更加注重功能性和专业性,碳板用于儿童跑鞋、Vibram大底用于儿童越野鞋 [16] - 安踏要求成人业务专业篮球鞋从33码开始做,儿童店销售业绩计入成人业务 [17] - 特步在近500家门店引入AI智能检测仪,提供足弓测试、选鞋配垫等服务 [19] - 耐克儿童“好动体验店”打造草地、田径场地等多场景试鞋环境 [19][21]
美股异动|耐克股价五连跌市值承压管理层变动能否逆转颓势
新浪财经· 2025-09-02 22:57
股价表现 - 股价连续五个交易日下跌 近五日累计跌幅达6.16% 单日下跌3.98% [1] 管理层变动 - 重新任命资深人士埃利奥特·希尔担任首席执行官 试图通过管理层调整提振公司表现 [1] 机构投资者动向 - 对冲基金潘兴广场资本管理公司第三季度大幅增持耐克股票 持股比例较第二季度增加五倍以上 [1] 财务表现 - 大中华区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6% 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1] - 促销过多、客流量下滑及产品更新速度滞后导致大中华区表现不佳 [1] 市场竞争环境 - 面临安踏等本土品牌的强劲竞争 本土品牌在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上持续发力 [2] - 国际市场需求疲软 需在产品定价和市场策略上进行调整 [2] 公司战略调整 - 启动"Win Now"计划 旨在重塑品牌竞争力并聚焦核心运动领域 [1] - 需密切关注战略调整和市场反应 尤其关注新兴市场增长表现 [2]
港股国产运动品牌“四巨头”上半年业绩分化
证券时报· 2025-09-02 18:12
港股运动品牌股价表现 - 安踏 李宁 特步和361度四家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股价均实现上涨 其中361度涨幅超50%表现最为突出 [2] - 四家企业中期业绩全部披露 呈现出强者恒强 分化加剧的行业格局 [2] 各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安踏上半年实现营收385亿元 相当于其余三家总和的1.4倍 净利润70亿元达到三家公司总和的2倍以上 [2] - 安踏净利润同比下降9% 主要受Amer Sports上市事项权益摊薄影响 若剔除该因素实际增长14.5% [2] - 特步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加7.1%至68.37亿元 净利润大幅增长21.47% [2] - 特步业绩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剥离亏损业务及Saucony品牌利润提升 [2] - 李宁营收增3.28% 净利润下降10.99% 成为四家中增速最低的企业 [2] - 李宁业绩主要受直营渠道调整和所得税率上升影响 [2] - 361度表现稳健 营收与净利润分别增长10%和8% [2] 各公司战略重心 - 安踏坚持多品牌并购路线 近期完成对JACK WOLFSKIN的收购 强化户外运动布局 [3] - 李宁强调稳健经营 夯实产品与渠道基础 [3] - 361度重点推进门店升级与低线城市渗透 [3] - 特步战略性聚焦跑步领域 构建跑步生态圈 [3] 体育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大电商平台体育用品零售额达2181亿元 同比增长17.5% [4] - 体育用品零售增速显著高于普通商品网上零售增速 显示出运动赛道仍具广阔增长空间 [4]
安踏385亿营收背后,藏着普通人消费的三个小心思
搜狐财经· 2025-09-02 16:1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8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3% [1] - 主品牌收入169.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 [5] - FILA收入141.8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6% [5] 市场竞争地位 - 营收规模接近阿迪达斯和耐克在大中华区营收总和 [4] - 连续4年保持中国市场行业第一位置 [1] 消费趋势驱动因素 - 性价比成为核心消费标准 安踏主品牌专业慢跑鞋定价约200元人民币 [5] - 运动装备颜值需求显著提升 FILA凭借高端时尚设计实现增长 [5] - 国产品牌认可度从情怀转向信任 电商平台销量前十中国产品牌占绝大多数 [7] 战略布局举措 - 通过MUSINSA潮流平台拓展年轻消费市场 计划在中国开设超100家门店及线上旗舰店 [5] - 暑期电商渠道表现突出 7月在唯品会平台实现11%以上增长 [7] 行业趋势特征 - 价格敏感度提升与审美需求升级形成双重消费驱动力 [13] - 国潮认同成为成熟消费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13] - 理性务实消费态度预计将成为国内市场主流趋势 [13]
特步国际20250902
2025-09-02 14:41
**公司:特步国际** **行业:运动服饰与鞋履** 核心观点与论据 **业务表现与增长驱动** - 主品牌上半年收入增长4.5% 主要由销量提升驱动 价格保持稳定[8] - 冠军版跑鞋家族预计全年销量800万双 较去年翻倍[6] - 全年总鞋类销量预计达6,000万双 其中功能性鞋款占比超60%(跑鞋占功能性鞋款90%)[7] - Saucony品牌全年收入预计增长30%-40% 三年内收入翻倍至20亿元[4][21] **产品策略与结构** - 主品牌价格区间扩展至200-500元(原为300-500元)[8] - 高端跑鞋(冠军版家族)占比超10% 大众系列销量占比最高[7] - 轻盈系列(价格299-399元)填补大众系列IP空缺 市场反馈积极[6] - Saucony定价区间800-1,200元 胜利系列定价1,390元 缓震跑鞋占比高[20] **渠道与运营** - 库存周转健康(4-4.5个月) 折扣稳定(7-7.5折)[5] - Saucony全部转为直营(DTC模式) 店效超40万元[4][15] - 计划年内新开30-50家Saucony门店[11] - 电商占比未达50% 第二季度进行产品调改以匹配高端定位[11][13] **营销与费用** - 营销费用占收入11%-13% 其中马拉松赞助占40% 跑者支持及代言占30% 广告及KOL合作占30%[10] - 研发费用占收入2%-3%[22] **供应链与生产** - Saucony国际线产品由乌菲生产(供应链在柬埔寨、越南) 中国线研发生产完全在中国[16] - 中国线产品占比预计从40%提升至50%[14] **其他业务板块** - 童装门店约1,000家 店效为成人店的70% 推出高毛利率产品(如体考鞋、成长鞋)[19] - 户外品牌迈乐(Merrell)将作为未来两年发展重点[21] **财务目标** - 集团全年净利润预计至少增长10%以上[22] - 经营利润率维持中高端水平(较2024年提升) 未来三年随规模扩大进一步优化[12][22] 其他重要细节 - 主品牌DTC回收计划:2025年回收100-200家门店 2026年回收300-400家门店(当前总门店数超6,000家)[17][18] - 360系列碳板跑鞋(定价599元)三个月售出80万双[8] - Saucony服装占比不足20% 成本较高但随规模扩大有望改善[12]
一只鸟两棵树三条路,谁在营销“体制内三宝”?
36氪· 2025-09-02 05:24
品牌文化现象 - 始祖鸟、可隆和迪桑特被称为"体制内三宝" 成为中国职场新一代身份象征 [1] - 用户自发赋予品牌文化内涵和玄学寓意 形成新型社交货币 [3] - 品牌填补低调彰显品味与身份的市场空白 替代传统奢侈品的张扬Logo [3] 品牌符号解读 - 可隆Logo被解读为"升职树"或"步步高升" 提供强烈情绪价值 [4][6] - 迪桑特Logo被解读为"向下扎根、心系群众" 体现干练专业形象 [7][9] - 始祖鸟形成"科级蓝、处级灰、厅局黑"颜色代码 成为圈层身份硬通货 [10][12] 安踏集团战略 - 通过多品牌矩阵完成高端市场卡位 2016年收购迪桑特 2017年收购可隆 2019年收购亚玛芬体育含始祖鸟 [15][16][17] - 采取顺势而为策略 通过内容引导和KOL选择巩固品牌认知 不直接参与玄学梗传播 [19] - 全球化高端化战略自然形成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产品组合 [17] 财务表现 - 包含迪桑特与可隆的其他品牌分部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大涨77.6% 达到32.5亿元人民币 [21] - 迪桑特已成为年营收突破50亿的明星品牌 可隆增长势头同样迅猛 [21] 商业模式成功 - 用户主导叙事与品牌助推放大的完美合谋 [23] - 品牌引爆圈层的新玩法体现为深度倾听与满足需求而非单向自卖自夸 [23] - 文化造神运动源自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自发创作 [12][13]
可选消费W35周度趋势解析:全球奢侈品板块触底反弹,A/H业绩落地主导各子行业表现-20250901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01 14:3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覆盖的可选消费子行业及个股给予积极评级,多数公司获得"跑赢大市"(Outperform)评级,仅露露柠檬(LULU.O)获得"中性"(Neutral)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全球奢侈品板块出现触底反弹,周涨幅达4.6%,主要受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升(预计2025-2026年共4次降息)及新品发布周期推动 [5][14] - A/H股业绩披露主导各子板块表现,零食板块表现突出,周涨幅4.4%,其中万辰集团因2Q25业绩超预期单周上涨29% [5][14] - 多数可选消费子板块估值仍低于过去5年平均水平,仅生活用品板块的2025年EV/EBITDA高于历史五年平均 [8][17] 板块表现分析 - 周度表现排名:奢侈品(+4.6%) > 零食(+4.4%) > 生活用品(+3.4%) > 信用卡(+2.0%) > 海外化妆品(+1.9%),其中国内运动服饰(-3.3%)和黄金珠宝(-2.5%)表现落后 [4][10] - 月度表现排名:零食(+14.8%) > 生活用品(+11.7%) > 国内运动服饰(+9.4%) > 宠物(+6.3%),海外运动服饰(-2.9%)唯一负增长 [4][10] - 年初至今表现:黄金珠宝(+154.9%) > 国内化妆品(+56.0%) > 宠物(+45.6%) > 零食(+43.6%),奢侈品(-9.4%)和海外运动服饰(-8.4%)表现最差 [4][10] 个股业绩亮点 - 万辰集团2Q25收入增长93%,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净利润率突破4%超预期 [5][14] - 有友食品2Q25收入增长52.5%,归母净利润增长77%,符合市场预期 [5][14] - 上海家化和上美股份2Q25利润超市场预期,珀莱雅收入和利润增速略慢于预期 [5][14] 估值分析 - 海外运动服饰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5.6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63% [8][17] - 奢侈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4.4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44% [8][17] - 博彩板块2025年预期PE为31.5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37% [8][17] - 零食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8.2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50% [8][17] - 生活用品板块2025年预期PE为27.0倍,为过去5年平均的74%,是估值折扣最小的板块 [8][17] 特殊事件提示 - 蜜雪集团将于9月3日解禁37%股份 [6][15] - 万辰集团将于9月22日解禁9.83%股份 [6][15][16]
农夫山泉茶饮料收入首超包装水;万辰集团中报净利增长50359%;安踏回应收购彪马传闻|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8-31 11:43
农夫山泉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15.6% 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22% [3] - 茶饮料业务收入100.89亿元首次超越包装水 同比增长19.7%占总收入39.4% 东方树叶系列为核心增长引擎 [3] - 包装水业务收入94.43亿元同比增长10.7% 红瓶水占比提升至78%以上 经营利润率回升至35% [3] - 果汁饮料业务收入25.64亿元同比增长21.3% 国际化战略启动 核心产品已登陆香港3500家终端 [3] 古茗茶饮扩张动态 - 上半年营收56.63亿元同比增长41.2% 经调整利润10.86亿元同比增长42.4% 门店总数达11179家同比增长17.5% [4] - 单店日均GMV从6200元提升至7600元 日均售出杯数从374杯增至439杯 80%新店位于二线及以下下沉市场 [4][5] - 上半年推出52款新品 超8000家门店配备咖啡机 小程序注册会员达1.78亿 季度活跃会员5000万 [5] 安踏集团多品牌运营 - 上半年营收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 经营利润101.31亿元同比增长17% 电商收入占比提升至34.8% [6] - 安踏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4% FILA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8.6% 其他品牌收入74.1亿元同比增长61.1% [6] - 与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持股40% 收购Jack Wolfskin户外品牌 在东南亚中东北美欧洲推进国际化 [6][7] 名创优品战略升级 - 第二季度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23.1% 其中TOP TOY品牌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87% 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2.6% [8][9] - 国内推出MINISO LAND千平大店 已布局11家 海外在纽约巴黎迪拜开设标杆门店 美国市场营收增长超80% [9] - 全球门店总数达7612家 TOP TOY获淡马锡战略融资 投后估值约100亿港元 [10] 餐饮与零售创新 - 海底捞在北京推出创新概念店与首家社区店 社区店提供早餐并延长营业至凌晨3点 设五大特色功能区 [15] - 永辉超市北京调改店已达170家 开业满3个月门店均实现盈利 今年预计完成20家北京门店调改 [17] - 万辰集团上半年净利润4.72亿元同比增长50359% 量贩零食业务营收223.45亿元 门店数量达15365家 [19] 行业调整与扭亏进展 - 呷哺呷哺上半年净亏损收窄70.5%至0.81亿元 关闭135家门店 同店销售下滑15.6% [22] - Keep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1035万元扭亏为盈 毛利率提升至52.2% 月活跃用户2249万 [23] - 九毛九集团预计下半年关闭40-50家太二门店 推进怂火锅和九毛九新门店模型 [21] 新品与营销活动 - lululemon举办夏日乐挑战活动覆盖42城市 吸引6000人参赛 推出全新FAST AND FREE跑步系列及Split Shift跑鞋 [12][16] - 五粮液推出29°低度白酒 targeting年轻群体 500ml装售价399元 邓紫棋担任代言人 [13] 市场传闻回应 - 安踏否认参与收购加拿大鹅 对彪马收购传闻表示"不评论市场传闻" [24]
一代鞋王,彪马要卖了
投资界· 2025-08-31 07:15
核心观点 - 知名运动品牌彪马(Puma)因市值大幅缩水及业绩压力 被主要股东皮诺家族评估出售战略 潜在买家包括美国同行、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及中国体育用品巨头安踏和李宁 [2][3][16] - 彪马股价较2021年最高位下跌超过80% 当前市值处于低位 为买方提供潜在抄底机会 [19] - 全球消费疲软背景下 消费品牌出售资产趋势加剧 60%消费品高管预计未来三年将出售资产 [5][19][20] 公司历史与背景 - 彪马起源于1924年德国达斯勒家族 1948年由鲁道夫·达斯勒正式成立 与弟弟创立的阿迪达斯为兄弟品牌 [7] - 上世纪70-80年代通过嘻哈文化和顶尖运动员合作崛起 90年代后期与耐克及阿迪达斯销量并驾齐驱 [8][9] - 2007年被开云集团收购 2018年皮诺家族通过Artémis持有29%股份成为长期战略股东 开云集团保留9.8%股份 [16] 品牌发展与业绩表现 - 2014年签约明星蕾哈娜担任女性创意总监 其设计的Creeper运动鞋上市售罄 击败阿迪达斯YEEZY系列 [9] - 2022年营收达84.65亿欧元(约720亿元人民币) 股价累计上涨400% 2021年达股价巅峰 [9][10] - 2023年Speedcat OG系列通过Blackpink成员朴彩英带货翻红 经典配色卖至断货 [10]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经汇率调整后下降2.0%至19.42亿欧元 调整后息税前亏损1320万欧元 季度净亏损达2.47亿欧元 [17] 当前挑战与出售动因 - 三年内更换两次CEO 2025年4月前CEO阿恩·弗伦特因品牌战略分歧遭解雇 任命前阿迪达斯高管Arthur Hoeld接任 [17] - 2025年一季度在全球裁员500人 面临Lululemon、安踏等品牌竞争压力 [13][17] - 主要股东皮诺家族已聘请顾问接触潜在买家 包括安踏和李宁 但李宁回应未进行实质性谈判 安踏拒绝评论市场传闻 [16][18] 行业趋势与并购机会 - 贝恩公司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并购交易将大幅增长 企业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19] - 2025年巴西3G资本以94亿美元收购斯凯奇 VERAWANG、范思哲、皮爷咖啡等消费品牌相继出售 [20] - 参考2019年安踏联合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亏损的亚玛芬体育 溢价43% 2022年亚玛芬盈利 2024年登陆纽交所 [20]
安踏体育(02020.HK):户外品牌引领增长 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
格隆汇· 2025-08-30 19:0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收入385.44亿元,同比增长14.3%,剔除一次性利得后归母净利润70.31亿元,同比增长14.5% [1] - 拟派息每股137港仙,派息率达50.2% [1] - 整体经营溢利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股东应占溢利率维持在18.2% [3] 分品牌表现 - 安踏主品牌收入169.5亿元(同比+5.4%),经营利润率23.3%(同比+1.5pp),受益于精细化运营 [1] - FILA品牌收入141.8亿元(同比+8.6%),经营利润率27.7%(同比-0.9pp),因策略性提升产品功能及鞋类占比导致成本上升 [1] - 其他品牌(含户外品牌)收入74.1亿元(同比+61.1%),经营利润率33.2%(同比+3.3pp),保持高增长 [1] 渠道与门店布局 - 主品牌电商收入61.31亿元(同比+10.1%),线下直营/批发收入分别为94.13亿元(+5.3%)及14.06亿元(-10.6%) [2] - 安踏成人/儿童、FILA、DESCENTE、KOLONSPORT门店数分别为7187/2722/2054/241/199家 [2] - 推进"千店千面"战略,安踏殿堂级、作品集、冠军店及超级安踏门店达77/62/97/69家 [2] 成本与运营效率 - 毛利率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63.4%,主因安踏(-1.7pp)及FILA(-2.2pp)产品组合与成本策略调整 [3] - 广告及推广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6.6%,员工成本率15.7%,研发费用率2.6% [3] - 平均存货天数上升至136天,主要受狼爪业务并表及存货增加影响 [3] 战略与全球化进展 - 2025年5月完成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近期出资40%与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拓展韩国时装业务 [1] - 多品牌战略成效显著,户外品牌矩阵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