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搜索文档
济南预付宝“加持”,健身消费“套餐”更多元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3:01
健身行业消费模式创新 - 济南15家健身房推出月卡服务 价格区间299-600元/月 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1][3][5][7] - GT健身提供月卡 季卡 年卡等多种会员类型 部分门店月卡价格差异因设施不同(如游泳池)导致 [4][5] - 拿铁健身推出连续包月模式 180元/月 未满12个月需补差价 支持支付宝平台直接办理 [7][9] 预付消费监管机制 - "济南预付宝"平台实现信托式监管 消费者预付资金由平台托管 按次划转给商家 [10] - 平台支持商家用预付款申请贷款 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目前健身行业15家机构接入 [10][12] - 市场监管部门倡导商家自愿加入 不强制要求月卡等经营策略 [15] 平台推广现状 - 截至5月25日"济南预付宝"累计接入2185家商户 健身行业占比0.7% 餐饮行业1056家居首 [12] - 拿铁健身滨河左岸店为首家接入平台健身房 泺源大街店通过线下广告大力推广月卡服务 [7][9]
从第五消费时代思考到AI应用与可选消费如何布局
2025-05-20 15:2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传媒、美容护理、健身、卡牌、直播电商代运营、数字营销 - **公司**:风语筑、名创优品、万达电影、万达影业、52TOYS、横店影视、上海电影、布鲁克、卡游、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信出版、姚记科技、遥望科技、值得买、哔哩哔哩 [1][9][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消费阶段呈现融合态势**:中国处于融合第一和第五消费时代的时间段,一线城市侧重情绪消费,下沉市场有渗透潜力,新兴需求拉动美容护理、健身、卡牌等行业发展,小红书、B站等平台驱动商业模式创新 [1][5] - **传媒板块发展良好**:传媒板块兼具科技与可选消费属性,受益于新消费和AI应用双重红利,自上而下政策护航和自下而上企业探索推动其发展,5月表现优异 [1][2][6] - **日本第五消费时代启示**:日本第五消费时代消费者追求身心愉悦和生活品质提升,催生出优秀IP公司,中国市场可能交叉演绎其各消费时代阶段 [3][4] - **“well being”驱动市场供给迭代**:第五消费时代“well being”衍生出情绪价值,驱动市场供给从大logo到社交货币转变,中国一线城市情绪消费模式多元化 [1][7] - **可选消费中情绪消费受关注**:情绪消费反映社会经济周期变化,日本“well - being”概念契合当前社会需求,人口和经济背景转变使其成为新趋势 [1][8] - **政策推动城市更新**:今年5月以来政策推动城市更新,通过新技术和新媒介激发城市活力,如淮北发电厂工业博物馆项目拉动内需,名创优品、万达电影等线下渠道优势企业有望受益 [1][9] - **数字中国建设利好传媒板块**:数字中国建设强调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AI、IP、新媒介是关键,传媒板块因AI应用实现估值重估,AI加应用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3][10] - **并购重组政策释放市场活力**:证监会并购重组政策使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切入新板块,实现市值跨越,如万达影业参股52TOYS实现1 + 1大于2效应 [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重点关注的传媒板块标的**:内需代表电影院线(万达电影、横店影视、上海电影)、股市经济事件驱动型标的(布鲁克、卡游)、IP衍生品探索企业(奥飞娱乐、芒果超媒、中信出版)、中游制作方(姚记科技)、渠道方(名创优品、风语筑)、直播电商代运营及数字营销公司(遥望科技、值得买),个股可均衡配置弹性与稳健型股票,关注哔哩哔哩财报发布情况 [12][13]
六十五岁以上不接待?银发消费岂能一拒了之(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5-19 21:47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截至2024年末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2亿人占全国人口15 6% [1] - 2024年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65岁以上群体中许多人身体健康且具备消费能力 [1] - 当前部分商家因风险顾虑拒绝服务65岁以上群体导致消费场景受限 [1] 消费场景优化方向 - 服务行业需进行适老化改造例如游泳馆加装扶手、开辟老年专用泳道铁路部门推出老年旅游专列 [1] - 需通过税费政策、奖补措施激励银发经济服务创新如开发针对老年人健身、租房的保险产品 [2] - 应完善消费纠纷处理制度通过判例警示规范市场行为 [2] 行业转型建议 - 商家应从简单拒接转向精准服务老年群体以挖掘新的盈利点 [1] - 法律法规需消除年龄歧视营造权责适宜的市场环境 [2] - 多方协同优化消费渠道后银龄群体有望成为新消费增长点 [3]
逃离健身房的户外小白,开始逃回来了
虎嗅· 2025-05-19 00:16
户外运动与室内健身的关联性 - 户外运动如徒步、骑行、滑雪等需要专项体能和力量训练作为基础支撑,室内健身是提升运动表现的关键[6][13][28] - 徒步新人需具备脚踝稳定性、腿部力量和正确发力模式,否则易导致关节不可逆损耗[4][8][9] - 骑行新人需核心抗屈伸和抗旋转能力,否则长距离骑行后会出现腰疼、手腕疼等问题[5][11] 专项运动的能力需求 - 下肢类运动(徒步、越野跑、马拉松)要求臀腿肌肉耐力和下肢稳定性,以维持长时间运动不变形[18][9] - 上肢类运动(攀岩、射箭)需背部肌肉力量和肩胛稳定性,以应对单侧发力模式[19][21] - 板类运动(滑雪、陆冲)需避免膝关节内外旋,正确姿势可防止半月板磨损等损伤[24] 室内训练对户外运动的提升作用 - 健身房训练可解决户外运动中的能力短板,如脚踝稳定性、核心力量等[27][28] - 专项训练如负重爬楼、骑行台训练可显著提升户外运动表现[10][11] - 力量训练可突破运动平台期,如滑雪者通过蹲腿训练提升动作质量和缓解腿疼[35] 户外新人的健身趋势 - 80%户外运动爱好者为新手小白,需通过力量训练提升运动表现[32][33] - 健身目标从形体改善转向运动表现提升,如攀岩、滑雪等专项能力[33] - 功能性训练(位移、水平改变、推拉、旋转)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户外运动[30][31] 康复与预防性训练 - 运动损伤后需通过力量训练恢复正确发力模式,如脚踝稳定性训练[27] - 未雨绸缪的健身可避免运动损伤,如攀岩者需平衡拮抗肌训练[21][25] - 关节稳定性和灵活性是健身金字塔的基础,直接影响户外运动表现[28]
预付式消费不能透支信任
经济日报· 2025-05-18 21:55
预付式消费市场现状 - 预付式消费在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等多个领域盛行,虽带来优惠和便利,但潜藏服务缩水、退费难、商家跑路等风险 [1] - 乱象频发正透支公众信任,侵害消费者权益并影响市场健康发展 [1] 法律法规与监管措施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于5月1日施行,针对"卷款跑路""霸王条款"等问题划定权益保护红线 [1] - 需完善法律法规,明确监管主体职责,加强合同条款监管 [1] - 建议建立预付式消费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实时监控商家经营状况 [1] - 对违规商家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通过"信用监管+"模式将履约情况与企业征信挂钩 [1] 行业协同与第三方保障机制 - 行业协会需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平台机构应定期发布商家信用评级 [2] - 引入预付资金托管制度,要求商家将资金存入第三方托管账户 [2] - 鼓励商家为消费者购买预付式消费保险,由保险公司在商家出问题时先行赔付 [2] 消费者教育与市场生态构建 - 需加强预付式消费知识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和保护能力 [2] - 通过资金监管技术革新、信用体系重塑、行业自律等多方参与,构建公平透明的消费环境 [2]
韩伟反思乐刻十年:泡沫、漏洞,应更理性快跑
虎嗅APP· 2025-05-18 04:27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成立10年已扩张至1800家门店,覆盖全国超40个城市,签约教练超1万名,成为国内门店数量第一的连锁健身品牌[1] - 公司采用多品牌矩阵策略,包括乐刻健身、FEELINGME私教馆、闪电熊猫健身等子品牌,但距离"百城万店"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当前总门店数接近2000家)[2] - 公司回本周期为2年半,是某品牌酒店的一半;直营与加盟门店综合闭店率低于5%,运营效率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19][20] 商业模式与战略 - 公司定位为"运动产业生态操作系统",采用"StoBtoC"模式,通过数字中台调度服务产业的人货场关系,复杂度被认为超过美团[27][40] - 核心战略是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价格(如将教练培训费从3万元降至3000元),提升用户渗透率(中国健身人群仅5-8%,美国达30%)[15][44] - 公司用户月均健身天数达7.8天,超过多数欧美健身房,体现较高用户粘性[41][42] 组织管理与挑战 - 公司正处于从"土八路"组织向正规军转型阶段,面临流程监管衔接不足等问题(如武汉办公室空调采购价虚高案例)[7][8] - 连锁扩张存在300家、1500家等关键门槛,需匹配店长/教练供给(开600家店需年培训600名店长和6000名教练)[11][30] - 2023年加速开店导致人员储备浪费,反映出对市场预判的偏差[29] 行业竞争格局 - 健身市场呈现分化趋势:中田健身、健萌占据私教包月市场,超级猩猩等占据中高端团课市场,传统商健品牌如中健健身陷入困境[2] - 行业集中度低,公司以近2000家门店居首,但前10名中部分品牌仅有30-50家门店[6] - 月付制模式从公司首创变为行业标配,面临同质化竞争压力[52] 未来发展方向 - 重点推进器械硬件升级和预制化装修(目标达到华住15天完成客房装修的效率)[54][55] - 计划通过开发一对二私教等新产品优化私教馆模型(当前私教馆达400家,月卡2800元)[35] - 认为未来10年是健身赛道黄金期,将采取"更理性地快跑"策略,目标突破5000家门店门槛[65][63]
韩伟反思乐刻十年:泡沫、漏洞,应更理性快跑
虎嗅· 2025-05-17 23:22
公司发展历程 - 10年间扩张至1800家门店、进入全国超40个城市、签约超1万多名教练 [1] - 2018年开放加盟合伙人资质,目前总门店数接近2000家 [2][21] - 回本周期为2年半,闭店率低于5%,运营效率优于同行 [17] - 用户月均健身天数达7.8天,超过欧美健身房平均水平 [38][3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采用多品牌矩阵覆盖全场景,包括乐刻健身、FEELINGME私教馆等7个子品牌 [2][28] - 底层逻辑为"StoBtoC"运动产业生态操作系统,目标全人群全场景全覆盖 [37] - 早期通过互联网玩法验证模型,7家店测试写字楼/社区/园区等场景 [53] - 坚持不吃资本泡沫,保持理性扩张节奏 [59]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连锁健身房门店数量第一,但行业集中度低,前10名含三五十家店的小品牌 [4] - 面临中田健身/健萌等私教包月品牌、超级猩猩等团课品牌的差异化竞争 [2] - 传统商健品牌如中健健身/一兆韦德陷入困境或消失 [2] - 月付制模式从独创变为行业标配,竞争压力增大 [48] 组织管理挑战 - 处于从"土八路"向正规军转型阶段,流程监管衔接不足导致采购等漏洞 [5][7] - 2018年引入肯德基/绿城服务高管强化线下连锁管理能力 [8] - 门店量级跨越需匹配人才:300家店需300名店长,600家店需6000名教练 [27] - 教练培训费从3万元降至3000元以降低行业门槛 [14]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百城万店,但未公布具体时间表,当前年开店能力达600家 [2][27] - 重点投入健身研训中心、预制化装修(目标15天完工)、器械升级 [50][56] - 认为未来10年是健身赛道黄金期,将"更理性地快跑" [61] - 暂不考虑出海,因服务业本土化复杂度高 [44][45]
一季度杭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3%
杭州日报· 2025-05-13 01:41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一季度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5亿元 同比增长6.3% 较上年全年加快3.5个百分点 [1] - 首发经济表现亮眼 明星潮牌GOODEES快闪店首日零售额近百万元 潮玩LABUBU全国首展吸引全城年轻人打卡 [2] - 湖滨步行街等12大空间秀场计划开展超200次首发首秀首展活动 推动形成全域联动的首发经济生态圈 [2] 传统消费升级 - 松木场农贸市场改造后艺术气息浓厚 古荡菜市场引入烘焙店、咖啡店等新业态 推动"家门口消费"热潮 [3] - 健身品牌乐刻采用"月付制"模式 在40多个城市逆势扩张至近2000家门店 [3] - 美妆品牌花西子根植东方文化出海 获得海外年轻消费者青睐 [3] 新兴消费业态 - 低空经济消费普及加速 湘湖直升机游览项目"五一"订单突破1000人次 [4] - 文三数字生活街区AI嘉年华展示智能机器人等应用 吸引客流超5万人次 [4]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线上首发售罄 AR眼镜渗透教育、养老等领域 [4] 政策刺激措施 - 杭州扩大以旧换新覆盖范围 涉及超100大类商品、125万个型号 5100家企业参与 [7] - 以旧换新带动汽车销售310亿元 家电销售70亿元 3C数码销售33亿元 [7] - "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服务五一期间退税申请量同比增长136% 金额增长160.46% [8] 文旅消费联动 - 世预赛期间杭州接待外地客流660万人次 同比增长6.2% 直接带动消费3.08亿元 [9] - 西博会将推出70余场促销活动 覆盖潮品、会展、演艺等六大消费主题 [9]
“体重管理”消费热潮应需而起 减重、健身成拉动消费增长新引擎
央视网· 2025-05-11 03:04
健身行业发展趋势 - 济南市健身房相关企业数量达1.42万家 显示行业规模扩张 [7] - 24小时营业模式普及 晚间十点后健身房仍保持高客流 [3] - 新兴运动场景如室内攀岩因可调节难度和灵活时间受青睐 [5] 运动消费市场表现 - 宁波市体育场馆利用率极高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场地全满 [8] - 消费券刺激效果显著 宁波全民健身中心假期节省市民1.7万元 [10] - 宁波体育局发放6.5万元免费畅动券降低健身门槛 [10] 健身用品产业链 - 义乌瑜伽服直播间单场营业额超20万元 观看人数突破10万 [11] - 线下订单激增 商户单次接到2万件瑜伽服内销大单 [14] - 外贸企业转型内销 每月推出20款新品获30+新客户 [13] 商业模式创新 - 健身房通过服务升级吸引消费者 形成消费增长新引擎 [7] - 直播团队4人创造高业绩 反映体重管理需求推动销量 [11] - 工厂端产能紧张 赶制2万件订单体现供应链响应速度 [14]
银发经济娱乐消费新风潮
华福证券· 2025-05-08 13:03
核心观点 随着社会发展与老龄化加剧,老年群体消费行为和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在数字参与、娱乐消费、健康意识等方面呈现新趋势,为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会 [3][4][5] 各部分总结 数字参与深化 - 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融入数字化生活,截至2024年12月占比达34.1%,较上年同期增长1.6个百分点 [3] - 快手、抖音和网易新闻是银发人群使用时长最长的三大应用,61%的银发人群会分享喜欢的短视频 [3] - 老年群体互联网使用习惯深入,将推动数字广告、社交电商、在线教育、短视频等领域发展 [3] 娱乐消费升级 - 精神文化消费成老年群体消费支出重要部分,在娱乐、休闲、追星等领域投入逐年增加 [4] - 2024年微短剧市场中,40至59岁用户占比37.3%,60岁以上用户占比12.1%,“闪婚老伴是豪门”单月充值达3000万 [4] - 70后追星群体在追星消费上高于其他年龄段,老年群体消费注重兴趣、体验和情感价值 [4] 健康意识觉醒 - 超50%的50岁以上人群参与健身活动,健身消费趋向高强度训练和户外运动 [5] - 骑行、钓鱼等户外运动受老年群体欢迎,2020年钓鱼爱好者中31%是45岁以上,2023年马拉松赛事40 - 44岁跑者最多 [5] - 老年群体健康意识增强,健身设备、运动补品等领域将迎来市场机遇 [5] 投资建议 - 银发群体短视频内容生态加速渗透,数字营销赛道潜力凸显 [8] - 微短剧产业升级催生银发内容工厂,沉浸式文娱消费基建亟待完善 [8] - 功能性运动消费市场结构性分化,银发赛道存在市场机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