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蔬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高原蔬果,酿出共同富裕的琼浆(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
人民日报· 2025-07-24 22:40
西藏日喀则现代农业发展 核心观点 - 西藏日喀则通过山东援藏干部和技术人员的持续支持,从传统青稞种植转型为现代化蔬菜水果种植,显著提升了当地农牧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1][2][3][5] 行业转型与初期发展 - 1995年山东第一批援藏干部引入西红柿、黄瓜种子,建立7座土坯大棚,开启高原农业转型 [2] - 2000年山东第二批援藏干部招募寿光技术员张际明,其克服自然灾害重建大棚,成功种植青椒并带动技术传播 [2] - 截至2024年6月,白朗县温室大棚数量从最初的7座增长至1962座,形成"西藏蔬菜看白朗"的产业口碑 [2] 技术创新与品种引进 - 寿光技术员孟德利团队设计13级抗风大棚,定制防紫外线棚膜,发明皮接、靠接技术解决土壤病害 [3] - 引进"新羚2K"西瓜、"中陇椒"等126个新品种,推动品种多样化 [3] - 85%种植户掌握手机下单种苗和病虫防治技术,技术普及率高 [3] 经济效益与产业扩张 - 彭仓村170座大棚带动49户村民户均增收3.9万元,次旺承包5座大棚年收入超10万元 [1][5] - 2024年上半年日喀则珠峰博览园收购蔬菜20万斤,销售额达300万元 [5] - 康马县车厘子售价达120元/斤,白朗西瓜售价15元/斤,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增收亮点 [5] 人才培养与本地化 - 25岁的拉巴卓玛从放羊姑娘成长为技术骨干,月工资达5000元,掌握智能滴灌系统操作 [3] - 返乡青年达瓦罗布学习寿光技术后培训村民,本地育苗棚降低种苗成本并提高成活率 [3] - 657名山东援藏干部30年接力支持,形成"山海情谊"协作模式 [2][3]
“中产丑菜”,卖爆了?
36氪· 2025-07-24 12:03
皱叶菜市场表现 - 盒马上架亚非皱叶青菜售价10.8元/100g(折合54元/斤),月环比销售增长80%,最近一个月下单人数超1000人 [1] - 京东七鲜皱叶菜售价10.72元/100g,购买页面显示已售400+ [1] - 巴奴火锅去年年底推出皱叶菜(8片售价22元),后因季节性口感问题下架,今年通过高山种植改善品质 [5][14] 新品种蔬菜研发背景 - 板蓝根青菜(菘油1号)由华中农业大学通过板蓝根与甘蓝型油菜杂交研发,2021年通过验收,2024年大规模上市 [8][10] - 皱叶菜由武汉亚非种业历时14年培育,旨在改良羽衣甘蓝口感以适配中式烹饪,2020年培育成功 [11] - 两种蔬菜均为实验室产物,目前均未获得新品种保护权,市面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现象 [18] 供应链与商业化挑战 - 皱叶菜当前种植面积约5000亩,计划扩至1万亩,但受种子供应和种植技术限制 [27] - 高原种植(如内蒙古、云南)改善皱叶菜品质稳定性,但运输成本导致终端售价高(盒马/七鲜售价10.8元/100g,餐厅菜品达35元) [14][15] - 板蓝根青菜初期因口感不佳受限,后通过种植方式优化提升市场接受度 [13] 消费趋势与平台策略 - 盒马春菜季上新40余款小众蔬菜(如金雀花、枸杞头),叮咚买菜推出"戈壁菜"系列,均注重差异化与健康属性 [23] - 44.1%消费者愿为情绪价值买单,21.1%偏好新品尝鲜,皱叶菜维生素C含量达152mg/100g,契合健康需求 [22][23] - 小众蔬菜销量仍远低于常规品种(如盒马上海青月回头客2万+,皱叶菜仅1000+) [26] 行业未来展望 - 现制饮品领域尝试应用(如书亦烧仙草皱叶甘蓝果蔬杯),拓展消费场景 [33] - 专家认为小众蔬菜需平衡供给饱和度与区域适应性,长期发展依赖口感优化和种植技术突破 [33] - 育种研发仍以现有品种迭代为主(如抗病性提升),新品种蔬菜商业化概率较低 [24][25]
老区菜园子直通湾区菜篮子
经济日报· 2025-07-21 22:04
农业产业链升级 - 全南县构建"种业研发—智能种植—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的现代农业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多元化开发和多环节增值 [1] - 202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突破1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万元,增速居赣州市首位 [1] - 通过"科技+龙头+品牌"三链融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 [1] 智能农业技术应用 - 自然之星蔬菜基地采用智能温室和水肥系统精准滴灌技术种植有机蔬菜 [1] - 丰淼生态甲鱼养殖基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亩产从2500公斤提升至6000公斤 [2] - 农业专家为蔬菜"量身打造"富硒管护技术规程,指导喷施生物含硒肥提升蔬菜"含金量" [1] 冷链物流与品牌建设 - 大湾区农副产品直供产业园实现从预冷到配送全程-18℃无脱冷运输,损耗率从25%降至5% [2] - 23个产品获有机认证,4个富硒农产品入选"圳品" [2] - 冷链物流园实现生产预冷、零度初加工及包装、封闭式低温装卸全链条无脱冷运输 [2] 产业带动效应 - 自然之星蔬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带动村民年收入突破7万元 [1] - 丰淼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带动周边200多户村民参与生态甲鱼养殖 [2] - 聚焦富硒水稻、有机蔬菜等重点领域和首乌参、竹制品等特色产业谋划精深加工项目 [2]
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锐财经·年中经济观察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8 21:32
全国夏粮生产情况 -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总体保持稳定,占全年粮食产量超两成[1] - 夏粮播种面积3.99亿亩,比上年减少52万亩,下降0.1%,25个生产省中20个播种面积增加[1] - 全国夏粮单产375.6公斤/亩,比上年增加0.1公斤,基本持平[2] - 河南、陕西等主产区受旱情影响,但通过引水调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减轻了影响[2] - 今年夏粮生产未出现大面积灾害,病虫害显著偏轻,有利于单产和品质提升[2] "菜篮子"产品供应 - 上半年肉蛋奶、果菜鱼等供应总量充裕,价格运行平稳[4] - 蔬菜7月上旬在田面积1.1亿亩、旬产量2623万吨,同比增长110多万亩、170多万吨[4] - 猪牛羊禽肉产量4843万吨,同比增长2.8%[4] - 上半年"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平均119.91,同比低4.13个点[4] -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4%,二季度降幅收窄至1.1%[4] 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实际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5] - 全国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5] -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2409亿元,同比增长4.9%[5] - 全国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3283.3万人[5] 乡村振兴进展 - 全国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6] - 乡村建设项目库新增入库项目超30万个,落实资金超1000亿元[6]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100%通宽带、90%以上通5G[6] - 建成30多万个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和1.6万多家农村敬老院[6] - 宁夏固原建成冷凉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130余个,年产鲜菜200万吨以上[3]
南农晨读 | “医”路同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7-16 02:31
上半年经济数据 - 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36元 同比名义增长5.9% 实际增长6.2% 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4][5] - 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达19139万人 同比增长0.7% [6] 妇女创业小额贷项目 - 广东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项目设立15年 直接受惠妇女15.8万人 间接带动158万妇女创业就业 [10][11] 宁夏蔬菜产业升级 - 固原市六盘山地区建成万亩供港蔬菜基地 生产西兰花、菜心等高价值品种 [14][15] - 贺兰县通过精深加工将冷凉蔬菜转化为脱水菜干、即食沙拉等产品 产业附加值提升近6倍 [16] 广东荔枝加工产业 - 从化区槐枝等特晚熟荔枝进入上市高峰期 顺昌源酒业日均收购量超10万斤 [25][26] - 预计从化荔枝加工总量将突破2万吨 加工周期持续半个月以上 [24][34] 农业外来物种防控 - 华南农业大学联合多方举办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灭除直播活动 采用科普+实地灭除模式提升公众认知 [37][38][39] 郁南土特产品牌建设 - 2025年"绿养郁南"名优土特产评选启动 汇聚农业科研、食品加工等领域专家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升级 [45][46][47] 广东蔬菜产业调研 - 广东省蔬菜产业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开展全链调研 分析价格低迷原因并寻求破局方案 [20][21][22]
宁夏菜,全国菜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09:33
生态产业 - 宁夏地处黄土高原夏秋蔬菜生产优势区域,海拔1000米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产条件优异[16][17] - 固原市西吉县种植的水果西芹粗纤维含量低,在上海超市售价达20元/斤[20] - 银川市兴庆区蜜瓜基地新增2000亩种植面积,总规模达6500亩,预计年产2.3万吨,产值超2亿元[24] - 宁夏实施"冬菜北上、夏菜南下"战略,建成大型智能温室、日光温室等设施,实现四季生产[25][26][30] 生产规模 - 全区冷凉蔬菜年播种面积突破300万亩,一产产值超240亿元[31] - 蔬菜外销率达70%,远销东南亚、中东、俄罗斯等海外市场[32] - 涌现出西瓜、番茄、辣椒、菜心等特色单品集群,形成多个产业大县[28][29] 品牌升级 - 贺兰县企业通过精深加工将蔬菜制成脱水菜干、即食沙拉等,产业附加值提升6倍[4][5] - 推广"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水肥一体化等绿色技术[38][39] - 西兰花经分拣包装后售价高于同类0.8元/公斤以上[51] - "宁夏菜心"占粤港澳大湾区夏季市场份额90%以上,"宁夏青"油菜在上海售价高20%-30%[53][54] 产业链建设 - 建成集预冷、分拣、加工、物流等功能的蔬菜全产业链集配中心[47][48] - 发展净菜加工、预制菜产业,打造多个精深加工示范县[45][46] - 2016年起连续举办全国蔬菜销售商对接活动,发展订单农业[41][42] 联农机制 - 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生产150万亩,带动70万农户[67][68][70] - 西吉县火集村创新"联产单干"模式,带动202户年均收入超10万元[71][72] - 通过财政贴息、保险补贴等政策支持设施建设和基地扩张[61][62]
@蔬菜人,这份调查问卷等你填:菜价低迷,如何破局
南方农村报· 2025-07-15 07:36
@蔬菜人,这份 调查问卷等你 填:菜价低迷, 如何破局_南方 +_南方plus 开展粤菜产业调 研,寻求低迷困 境破局之路! 2025年上半年, 广东蔬菜市场风 云突变,一场突 如其来的 "寒潮" 席卷而来,蔬菜 价格一路下行, 菜农愁眉苦脸, 蔬菜种植产业陷 入低迷困境。为 此,广东省蔬菜 产业协会联合广 商等主体。通过 与他们面对面的 交流、数据分 析、实地考察等 多种方式,多渠 道全方位收集资 料并进行细致分 析。开展这次蔬 菜产业链的调 研,不仅是对当 前困境的一次剖 析,更是为广东 蔬菜未来发展提 供重要参谋。 通过深入分析调 研结果,行业组 织可以为政府制 定相关政策提供 有力依据,引导 蔬菜种植向科 学、合理、可持 续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能为农 户和经销商提供 市场信息和经营 策略建议,帮助 他们优化种植计 划、拓展销售渠 道、提升产品竞 争力,从而走出 滞销困境,迎接 新的发展机遇, 为保障广东乃至 全国的蔬菜生产 供应稳定和产品 质量安全发挥应 东省种子协会和 广州种子商会, 针对省内蔬菜产 业全链(除农资 行业以外)各类 主体的经营现状 开展调研,深入 产区了解市场态 势,分析滞销原 因 ...
甘肃灵台:沃土育蔬产业兴 绿野织锦百姓富
央广网· 2025-07-14 09:18
从集约化育苗到规模化种植,从标准化基地建设到精深加工延伸,从品牌价值提升到产销体系完善。灵 台县围绕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通过靶向招商、精准培育,不断放大企业带动效应。随着政策红利的持 续释放,甘肃隆浩鸿农业、新疆坤沃农业等链主企业相继落户灵台。企业带来的技术、市场和管理经 验,更是有效解决了农户技术不精、规模不大和销售不畅等方面的难题。企业壮大与农民富裕的"双向 奔赴"正在变为现实,"生产有标准、加工有体系、销售有渠道"的产业闭环正在加速形成。 陇新辰、邵蔬源等3家蔬菜企业完成商标授权,11个优势蔬菜品种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 绿色食品,全县蔬菜企业商标累计达到10枚……蔬菜的品牌价值正在不断提升。3家种销一体的中介公 司,15名乡镇蔬菜专业合作社营销经纪人,5户产销一体的运销大户……上联产地、下接市场的营销布 局不断完善,"产得出、卖得快、效益好"的良性循环正在逐步实现。 "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产业化联合体,设施蔬菜与露地蔬菜协同发展的产业网 络,"四季有菜、品种丰富、效益叠加"的产业发展格局,让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也让农户 的钱袋子日益充盈。 梁原乡是灵台县露地蔬菜核 ...
90后姑娘返乡种姜登上央视《共富经》:一部手机连姜农 小生姜种出共富大天地
央广网· 2025-07-13 12:24
公司分析 - 山东寿光90后创业者孟晓帆通过快手平台打造完整生姜产业链,从种植到出口年营业额达数千万元[1][8] - 公司最初尝试番茄种植但收益不佳,后转型生姜种植并系统性建立"小益学农-百番裕农"品牌[5][6][8] - 通过快手平台积累18万粉丝,形成农技分享-种植指导-产品销售闭环商业模式[6][8] - 业务模式包含生姜种植(76亩)、农资销售、收购存储及出口全链条[8] 行业分析 - 寿光作为全国重要蔬菜生产基地,每分钟有1.7万公斤蔬菜销往200多个城市[3] - 快手平台已成为农业技术传播重要渠道,截至2024年8月拥有4.5万农技创作者,日均农技直播2.4万场[9] - 生姜作为传统中草药和调味品在中国市场具有稳定消费基础[6] - 新农人群体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化手段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1][9] 商业模式创新 - 将短视频直播作为"新农具",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数字化转型[1][5] - 通过内容输出建立专业信任度,形成技术输出-品质控制-品牌溢价商业路径[6][8] - 出口导向型转型有效应对2021年国内生姜价格波动风险[8] - 形成"个人IP+产业链+农户联动"的乡村振兴新模式[8][9]
黄土塬的“菜篮子”成为百姓“钱袋子”
中国新闻网· 2025-07-09 08:22
蔬菜种植规模与产量 - 甘肃崇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西兰花1000亩,首茬亩产3000斤,通过复种实现"一地双收" [1] - 西峰区建成千亩蔬菜基地2处、百亩设施基地11处,新建钢架大棚1500座,总量达4000座以上 [2] - 肖金镇设施辣椒与露地辣椒种植总面积达3000亩以上,棚均产量7000斤,棚均收入7000元以上 [2] - 上半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12万亩,产量10.6万吨,实现产值4.3亿元 [4] 种植模式与技术应用 - 西峰区采取"设施农业为主、露地种植为辅"的种植模式,推动蔬菜产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 [1] - 肖金镇以"分散种植、集中销售"模式发展辣椒产业,配套建设辣椒集散交易中心、冷链仓储服务点 [2] - 种植户胡万平引进荷兰水果黄瓜,配套滴灌、防虫网等设施,2棚总收益3.5万元,较传统绿黄瓜增效5000元以上 [3] - 西峰区推广大棚多层覆盖早熟栽培等3项新模式,开展豆角品比试验、温室土传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技术示范 [3] 品种引进与效益提升 - 西峰区成功引进苏椒、沃隆102辣椒、美青70西兰花等9个蔬菜新品种 [3] - 荷兰水果黄瓜因甜度高、口感好,批发价每斤最低2元 [3] - 胡万平种植38棚蔬菜,预计年总产值50万元,计划扩大新品种黄瓜种植规模 [3] 产业带动与农户收益 - 芮岭村在基地带动下,20多户民众发展蔬菜产业,全村各类蔬菜大棚达270多座 [2] - 肖金镇辣椒产业带动2000人在基地务工 [2] - 西峰区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户稳定增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