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经销商

搜索文档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8
国证国际· 2025-05-28 03:23
报告核心观点 - 美欧休战刺激美股反弹,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不同板块表现分化,滔搏虽受线下消费影响业绩下滑但有发展潜力 [2][5][7] 港股市场情况 - 5月27日港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恒生指数涨0.43%、国企指数涨0.38%、恒生科技指数涨0.48%,大市成交2032.68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75.59亿元,占可卖空股票总成交金额为20.711%,连续两天高于20% [2] - 南向资金(北水)港股通交易转净流入,净流入119.75亿港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盈富基金、美团、恒生中国企业,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阿里巴巴 [2] - 5月27日北向资金共成交1110.63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的11.12%,沪股通成交额前三为紫金矿业、寒武纪、贵州茅台,深股通比亚迪居首,其次为宁德时代和新易盛 [3] 板块表现 - 烟草、航空、啤酒、茶饮、体育用品、影视、食品及节假日概念股普遍上涨,蜜雪集团、思摩尔国际、茶百道、古茗等涨幅显著,航空股如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南方航空亦录得升幅,多地促消费政策推动国内消费市场回升 [4] - 医药板块细分领域全面上扬,众安在线、维亚生物、康龙化成、金斯瑞生物科技等涨势突出,受惠于ASCO年会临近及中医药政策利好 [4] - 教育、芯片、农业股有不同程度上涨,汽车经销商、锂电池、汽车及特斯拉概念板块走弱,比亚迪股份、中升控股等下跌,市场关注汽车行业价格战对产业链利润的压力 [4] - 黄金、有色金属板块表现低迷,受避险情绪降温及国际金价下跌影响 [4] 美股市场情况 - 美股昨晚反弹,标普500、纳斯达克100及罗素2000指数均上涨约2%至2.5%,反弹受市场对贸易战“休战”乐观预期及美国消费者信心数据超出预期推动 [5] - 4月美国耐用品订单下降6.3%,核心耐用品订单下滑1.3%,反映企业对未来需求持保守态度,市场需警惕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潜在影响 [5] 公司点评(滔搏) - FY25集团收入同比下滑6.6%至270.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1.9%至12.9亿元,主力品牌收入同比下滑6.1%至233.1亿元,其他品牌收入同比下滑9.9%至35.0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3.4pp至38.4% [7] - 公司现金流丰厚,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20%达到38亿元,宣派末期股息0.02元/股及特别股息0.12元/股,全年派息率135% [7] - 直营门店数量同比减少18.3%至5020家,毛销售面积同比减少12.4%,门店结构持续优化,未来将加强单店经营能力,新开门店聚焦主力品牌和专业垂类品牌 [8] - 公司和高端跑步品牌SOAR Running合作,深化和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的合作,拓展多元品牌矩阵 [8] - 预测FY26/27/28的EPS为0.21/0.22/0.23元,给予2026/02财年16倍PE,目标价3.6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523
国证国际· 2025-05-23 06:10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进入观察期,大市波动横行;4月美国消费稳健,关税冲击尚未反映,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 [6][7][10] 国证视点 - 昨日港股三大指数下行,恒生指数跌1.19%、国企指数跌1.19%、恒生科指跌1.7%,大市成交回落至1982.29亿元,主板总卖空金额343.58亿元,占比19.327% [2] - 南向资金方面,港股通资金回升,周四净流入38.81亿元,北水净买入最多的是建设银行、美团、泡泡玛特,净卖出最多的是腾讯控股、小鹏汽车-W、阿里巴巴 [2] - 5月22日北向资金成交1202.72亿元,占两市总成交额10.91%,沪股通成交前三为韦尔股份、贵州茅台、紫金矿业,深股通成交前三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美的集团 [3] - 影视、短视频等科技相关概念股及消费类板块普遍下滑,部分烟草概念、化妆品股、光伏太阳能板块及部分猪肉、农业等股票逆市上扬,巨星传奇等热门个股涨幅显著 [4] - 5月美国综合PMI初值升至52.1,经济活动增速回升但整体仍弱,服务业增长明显,制造业重现扩张,新订单增长来自内需,出口下滑,企业展望回暖但信心低于均值,5月就业人数下降,制造业补库存,商品和服务售价涨幅创新高,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环比下降但持续申请总数上升 [5] 行业点评 - 4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7241亿美元,同比增5.2%,环比增0.1%,消费增长在关税前已恢复正常,4月销售未反映关税冲击 [7] - 线上零售增长超大盘,4月无店铺商贩销售额1235亿美元,同比增7.5%,环比增0.2%;食品和饮料消费放缓,4月销售额844亿美元,同比增2.7%,环比持平;日用品消费稳定,4月日用品商场销售额769亿美元,同比增2.8%,环比降0.2%;杂货店销售额143亿美元,同比增6.0%,环比降2.1%;餐饮表现良好,4月销售额991亿美元,同比增7.8%,环比增1.2% [8] - 油价下跌致加油站消费下滑,4月销售额511亿美元,同比降6.8%,环比降0.5%;保健和个人护理店销售额389亿美元,同比增8.5%,环比降0.2%;服装及配饰店销售额258亿美元,同比增3.5%,环比降0.4%;运动商品等商店销售额79亿美元,同比增1.7%,环比降2.5% [9] - 5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0.8,消费者态度悲观或影响5月消费数据 [9] - 4月CPI同比增2.3%,环比增0.3%,通胀在关税前控制合理,关税政策预期提升物价;3月人均可支配收入6.54万美元,同比增3.3%,增速放缓;3月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5.51%,支出增速稳定,消费有支撑;3月个人储蓄率3.9%,略有下降 [10] - 推荐美股消费ETF标的必需消费ETFXLP和可选消费ETFXLY,认为市场已基本消化基本面负面影响,ETFXLP前十大持仓占比61%,平均PE - TTM为27.9x,ETFXLY前十大持仓占比69%,平均PE - TTM为44.9x [10]
强势品牌+深化改革,和谐汽车(03836.HK)构筑长期价值
格隆汇· 2025-05-22 02:15
中国汽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1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317.2万辆和2348.9万辆 同比增长3.5%和4.5% 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0.5%和1.5% [1] - 乘用车表现优于商用车 1-11月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6.9%和7.1% 商用车分别下降9.1%和5.3% [1] - 豪华车市场表现突出 1-11月国内生产豪华车销量达311.2万辆 同比增长19.5% 高于乘用车累计增速12.4个百分点 [1] 豪华车市场趋势 - 2018-2020年乘用车整体销量持续负增长 豪华车保持独立增长行情 港股汽车经销商板块年内涨幅超13% [2] - 豪华车经销商内部呈现分化趋势 产品组合更优和管理水平更高的经销商表现更佳 [2]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豪华车品牌需求将从2020年350万辆增至2025年570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10.2% 超豪华车需求从10.05万辆增至11.84万辆 年复合增长率3.3% [10] 和谐汽车品牌组合优势 - 拥有9个豪华和5个超豪华品牌 80%以上新车销量来自宝马和雷克萨斯 [4] - 2021年1-10月国内宝马销量61.3万辆 同比增长7.8% 雷克萨斯销量18.3万辆 同比增长14.3% [4] - 超豪华品牌布局完善 经销商门店29%为超豪华品牌 46%位于一线和新一线城市 [6] - 2021年1-10月宾利销量2204辆 同比增长47.4% 法拉利前三季度销量249辆 同比增长109% [6] 和谐汽车运营表现 - 2021上半年营收、毛利和净利均保持超62%增长 新车销量2.24万辆 增速53.6% 高于豪华车行业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3] - 上半年销管费用率降低0.6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降低0.3个百分点 综合毛利率提高0.2个百分点至9.2% [7] - 年化ROE提升3.7个百分点 年化总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1.53次和15.89次 [7] 和谐汽车战略布局 - 未来三年保持稳定网络扩张 注重店铺效率指标和优胜劣汰 [11] - 2021上半年售后及精品业务营收10.97亿元 同比增长52.8% 毛利4.89亿元 同比增长53.3% 维修台数20.91万台 同比增长39.6% [13] - 布局新能源领域 确立"一体两翼"发展战略 与理想、蔚来、小鹏等新势力合作 [14] - 宝马计划2023年全面铺开新能源业务 2025年启用电动汽车专用平台 雷克萨斯推出纯电动SUV车型RZ [14] 机构预期与市场表现 - 花旗预计2021年净利润7.52亿元 同比增长83% 2021-2023年净利润复合增长11% 目标价8.8港元 潜在上升空间81% [16] - 公司年内累计回购1402.9万股 占总股本0.89% [15] - 瑞信、高盛、华泰等多家机构发布报告看好公司业务 [15]
和谐汽车(3836.HK):聚焦豪华汽车渗透率提升机会,积极拥抱电动化浪潮
格隆汇· 2025-05-22 02:15
行业趋势 - 过去两年汽车经销商行业表现良好 涨价周期推动新车端利润提升 豪华车表现尤为突出 [1] - 豪华车品牌护城河强大 供应链问题导致排队加价现象普遍 增长稳定性更强 [1] - 中国豪华车渗透率2021年为16% 较发达国家27%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预计2021-2030年复合增速达6% [2] 公司业务布局 - 和谐汽车拥有14个豪华及超豪华品牌 包括宝马 雷克萨斯 宾利 劳斯莱斯等 其中宝马和宾利在中西部/中部地区规模最大 [1][2] - 公司聚焦优势品牌(宝马 雷克萨斯等)和一线/新一线城市 持续扩大网络辐射范围 [2] - 超豪华品牌采取订单制 2022年上半年法拉利 劳斯莱斯等品牌交付量实现同比增长 [4] 电动化战略 - 和谐汽车2013年成立和谐智联 已与特斯拉 蔚来等新能源品牌建立合作 获得多个品牌售后服务授权 [3] - 豪华品牌电动化加速 2021年保时捷/沃尔沃/宝马电动化比例分别为10 3% 6 2% 6% 未来3年将密集发布新电动车型 [3] - 宝马计划2023年新能源产品线拓展至25款 2025年启用纯电专用平台 和谐汽车将持续受益 [3] - 公司将电动车转型视为战略重点 探索电动化数字化新运营模式 [3] 资本市场动态 - 公司2亿港元回购计划持续推进 认为当前股价被明显低估 不排除大股东增持可能 [6]
【港股收评】三大股指集体收涨!影视、黄金股表现强劲
金融界· 2025-05-21 08:5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2%,国企指数涨0.84%,恒生科技指数涨0.51% [1] 影视股 - 阿里影业(01060.HK)再涨22.95%,2个交易日累涨近6成,拟更名为大麦娱乐 [1] - 猫眼娱乐(01896.HK)涨4.58%,柠萌影视(09857.HK)涨1.63%,IMAX中国(01970.HK)涨1.52% [1] 黄金股 - 赤峰黄金(06693.HK)涨13.84%,珠峰黄金(01815.HK)涨12.07%,招金矿业(01818.HK)涨7.8% [1] - 灵宝黄金(03330.HK)涨7.13%,山东黄金(01787.HK)涨7.01%,中国黄金国际(02099.HK)涨6.3% [1] - 国际金价回升至3300整数大关上方,中国上月黄金进口总量达127.5公吨,创11个月新高,环比增73% [1] 汽车产业 - 中升控股(00881.HK)涨6.99%、美东汽车(01268.HK)涨2.93%,比亚迪股份(01211.HK)涨4.05% [2] - 赣锋锂业(01772.HK)涨3.44%,敏实集团(00425.HK)涨3.43% [2] 医药股 - 凯莱英(06821.HK)涨13.1%,昭衍新药(06127.HK)涨6.89%,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涨4.99% [2] - 药明生物(02269.HK)涨2.28%,药明康德(02359.HK)涨1.39%,三生制药(01530.HK)涨8.71%,最近四个交易日升82.26% [2] 其他板块 - 体育用品股、百货业股、航空股、香港零售股等消费股上涨 [2] - 煤炭、光伏、石油等板块表现活跃 [2] 跌幅板块 - 物流股跌幅居前,中通快递(02057.HK)跌5.68%,京东物流(02618.HK)跟跌 [3] - 烟草概念、化妆品、啤酒、奶制品、食品、节假日概念等消费板块下滑 [3] - 百威亚太(01876.HK)跌1.24%,华润啤酒(00291.HK)跌1.14%,华住集团-S(01179.HK)跌4.7%,同程旅行(00780.HK)跌2.61% [3] 热门个股 - 哔哩哔哩-W(09626.HK)涨4.14%,首季度毛利润同比增近六成,效果类广告收入强劲增长 [3] - 美图公司(01357.HK)大涨18.98%,与阿里巴巴签署2.5亿美元可转债协议,将在电商平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合作 [3] - 万国数据-SW(09698.HK)涨10.02%,Q1净利同比扭亏为盈 [4]
量缩价稳VS并购松绑,A股慢牛蓄势?下周紧盯这一关键指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02:17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周K线收红,全周累计上涨0.76%,最高触及3417点,最终收于3367.46点 [1] - 市场量能先扬后抑,前半周日均成交额1.3万亿元以上,后半周缩量至1.1万亿元左右,周五降至1.09万亿元 [3] - 军工、海运、化工、可控核聚变板块表现强势,成飞集成周涨幅超60%,宁波远洋、宁波海运周涨幅超50% [3] 行业分化 - 贵金属板块跟随金价下跌小幅调整 [3] - ST板块因业绩期后保壳压力重挫,多只ST个股跌幅超10% [3] 政策动态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推出"2+5+5"简易审核程序,大幅提升并购重组效率 [4] - 历史经验显示并购重组政策松绑往往伴随牛市,如2014年松绑后催生2014-2015年牛市 [4] 下周重大事件 - 5月19日国新办将公布4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70城住宅销售价格数据 [6][7] - 5月20日国新办将介绍《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8] - 5月2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举办经销商大会,第三届国际港航展在上海开幕 [12][13] - 5月22日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在北京举办,发布《2025北京倡议》 [15] - 5月23日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在深圳举行,KADC开发者大会在北京开幕 [16][17] 公司动态 - 宁德时代H股5月20日港交所上市,发行价263港元 [11] - 恒瑞医药拟5月23日港交所发行2.25亿股,募资不超过99亿港元 [18] - 百度、爱奇艺、微博、小鹏汽车将于5月21日发布财报 [14] 新股与解禁 - 下周两只新股申购:5月19日深市主板古麒绒材(募资5.01亿元)和5月23日沪市主板中策橡胶(发行8744.86万股) [20][21] - 下周38家公司限售股解禁,总市值306.2亿元,思特威-W、新点软件、盐田港解禁市值超40亿元 [22][23] 资金面 - 下周4860亿元逆回购到期,5月20日将进行24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招投标 [24][25]
三大股指涨跌不一!大金融板块活跃,消费股表现分化
金融界· 2025-05-07 09:1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13% 国企指数下跌0.23%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5% [1] - 消费板块表现强劲 汽车经销商、体育用品、香港零售股、奢侈品股及节假日概念股普涨 [1] - 煤炭股涨幅居前 南南资源上涨13.46% 中国神华上涨1.53% 中煤能源上涨1.49% [2] - 港口运输股走强 太平洋航运上涨3.49% 海丰国际上涨3.44% 东方海外国际上涨1.53% [2] - 油气股与黄金股活跃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2.2% 中国黄金国际上涨4.17% 赤峰黄金上涨3.44% [2] - 医药股大幅调整 百济神州下跌7.96% 荣昌生物下跌7.33% 药明生物下跌6.67% [2] - 科技相关板块走低 机器人概念股、芯片股及消费细分领域(化妆品、烟草、奶制品等)普跌 [3] 政策动向 - 中国人民银行下调汽车金融公司及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 从5%降至0% [1]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加强消费领域资金支持 [1] - 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 [1] 个股表现 - 金融股表现突出 泸州银行上涨8.3% 建设银行上涨2.02% 友邦保险上涨2.92% [1] - 期货公司涨幅显著 弘业期货上涨34.24% [1] - 消费类个股领涨 中升控股上涨4.8% 普拉达上涨4.41% 安踏体育上涨1.86% [1] - 科技硬件股承压 高伟电子下跌5.98% 优必选下跌4.26% 华虹半导体下跌3.03% [3] - 日常消费股走弱 蒙牛乳业下跌3.6% 思摩尔国际下跌2.45% 统一企业中国下跌1.96% [3]
港股午评:恒指收涨0.49% 军工股强势领涨
快讯· 2025-05-07 04:1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早盘收涨0 49% 科指早盘收跌0 22% 恒指大市成交额1480亿港元 [1] - 恒指高开507点报23169点 升幅曾扩大至534点高见23197点 创4月2日后一个月高位 [1] 行业表现 - 军工股强势领涨 汽车经销商 重型机械 服装股走强 [1] - 内房股 中资券商股拉升 [1] - 生物医药 电讯设备 玩具消闲股走低 [1] - 公共运输 非酒精饮料 医药外包概念股回调 汽车股再度走弱 [1] 个股表现 - 中升控股(00881 HK)涨6% 腾讯音乐(01698 HK)涨超4% 携程集团(09961 HK)涨近3% 比亚迪电子(00285 HK)涨超2% [1] - 药明生物(02269 HK) 地平线机器人(09660 HK)跌超5% 药明康德(02359 HK)跌近3 5% 小米集团(01810 HK)跌2 6% [1]
港股汽车经销商股持续走强,中升控股(00881.HK)涨近7.5%,永达汽车(03669.HK)涨近2.5%,和谐汽车(03836.HK)、途虎(09690.HK)等跟涨。
快讯· 2025-05-07 02:22
港股汽车经销商股表现 - 中升控股(00881.HK)股价上涨近7.5% [1] - 永达汽车(03669.HK)股价上涨近2.5% [1] - 和谐汽车(03836.HK)和途虎(09690.HK)等公司股价跟涨 [1]
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新特征与关注点:多空博弈之下,债市风险知多少?
中诚信国际· 2025-05-06 11: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防风险基调下债券违约风险可控,但需关注五类风险,包括关税博弈下出口导向型企业、房企兼并重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转债发行人基本面弱化、中小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等风险[4] 报告内容总结 一季度债市信用风险回顾 - 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减少,滚动违约率低位波动,新增违约主体 3 家,同比减 1 家,新增违约规模 45.11 亿元,同比增 11%,3 月末公募市场月度滚动违约率 0.25%,与 2024 年末持平[6] - 风险分化态势延续,民企风险持续出清,一季度民企信用债发行不足 1400 亿元,占比 3%左右,净流出近 160 亿元,新增 3 家违约主体均为民营企业[9] - 房企违约暴露趋缓,但依旧是展期主要主体,尾部风险仍在出清,一季度房地产债券未出现新增违约主体,房企展期规模 56.59 亿元,占比超九成,累计展期规模近 2000 亿元,约 65%债券再次或多次展期,27%展期后违约[12] - 负面评级行动有所减少,1 - 3 月债券市场 17 次评级行动,主体级别下调 10 次,同比减 1 次,级别被下调主体 7 家,均为可转债发行人[4][16] - 违约处置有序推进,但实质兑付进展较为缓慢,杉杉集团重整申请被受理,当代科技重整计划草案通过表决,多家违约主体处置工作推进中,截至一季度末,违约债券完成处置及兑付占比均不超 20%[4] 债市信用风险展望 - 关注关税博弈下出口导向型企业基本面变化和风险演变,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压力,中小出口企业风险高,关注机电、纺织、化工等行业[4][20] - 关注房企兼并重组过程中衍生风险带来的偿债不确定性,截至 2025 年 3 月末,房地产债券存量约 1.57 万亿元,较 2020 年末缩减近两成,关注房企债务化解重组清算风险[4][21] - 关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性,传统产业可能遭遇需求萎缩和技术革新挑战,关注相关主体被挤出市场风险[4][22] - 关注可转债发行人因基本面弱化带来的退市或市场波动风险,约 46%可转债发行人预计 2024 年度净利润亏损,关注退市及价格下跌兑付不确定性[4][23] - 关注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对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偿付能力的潜在冲击,关注区域经济、行业波动及自身经营等对债券偿付影响,关注兼并重组和市场退出处置风险及外溢可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