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业务

搜索文档
上汽集团跌2.06%,成交额7.5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41.98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12 06: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下跌2.06%至18.58元/股 成交额7.50亿元 换手率0.35% 总市值2135.8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5841.98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4.41%和14.87%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3.28%和20.62% [1] - 年内累计下跌10.1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2.31%/+0.98%/+20.31% [2]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整车业务60.75% 零部件业务30.38% 服务贸易及其他6.71% 金融业务2.15%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5.88亿元 同比增长5.23% 归母净利润60.18亿元 同比减少9.2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9.3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1.12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6.38万户 较上期减少23.10% 人均流通股70,672股 较上期增加30.04%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44亿股 较上期增持1.03亿股 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8223.65万股 较上期增持643.18万股 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 [3] 业务范畴与市场定位 - 主营业务涵盖整车研发生产销售、汽车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及金融业务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 概念板块包含共享汽车、网约车、证金汇金等 [2]
华强科技: 湖北华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兵器装备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0:06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财务公司为经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持有金融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2] - 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3,300万元 其中兵器装备集团出资69,456万元占比22.90% 南方工业资产管理出资68,546万元占比22.60%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出资40,249万元占比13.27% 其他27家股东合计出资125,049万元占比41.23% [3] - 经营范围涵盖存款吸收 贷款办理 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 委托贷款 同业拆借 票据承兑 买方信贷 有价证券投资及金融机构股权投资等业务 [3]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 包括股东会 董事会 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 并设立战略与投资 风险控制 审计 薪酬和考核四个专业委员会 [4][5][6][7][8][9] - 下设14个业务及管理部门 包括信贷业务部 汽车金融部 法律与风险管理部 稽核审计部等 [10] - 制定《内部控制手册》等制度 实行审贷分离 分级审批机制 并建立内部审计监督体系 [10][11] - 搭建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 建设异地灾备中心和A类机房保障数据安全 [12]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合并资产总额587.42亿元 保证金及客户存款477.67亿元 净资产92.06亿元 [12] - 2025年1-6月利润总额2.63亿元 净利润1.87亿元 [12] - 资本充足率21.65% 远高于10.5%监管要求 流动性比例69.49% 高于25%监管要求 [13] - 贷款余额与存款及实收资本比例50.04% 低于80%监管上限 集团外负债与资本净额比例为0 [13][14] 风险管理措施 - 建立合规风险 信用风险 流动性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及党风廉政风险的全方位管理机制 [15] - 对成员单位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 重点支持特种产品 汽车产业和重大装备制造项目 [16] - 通过建立客户风险评估模型 止盈止损机制和流动性预警指标体系控制风险 [16][17] - 累计投入数千万元升级FTP系统 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等决策支持系统 [18] - 信息系统运行良好 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网络入侵事件 [19]
上汽集团跌2.04%,成交额13.8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6: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4%至19.25元/股 成交额13.84亿元 换手率0.61% 总市值2228.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97亿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68%和16.04%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8.72%和25.56%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6.88% 近5日跌2.78% 近20日涨10.23% 近60日涨25.79%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涵盖整车(60.75%)、零部件(30.38%)、服务贸易及其他(6.71%)、金融业务(2.15%) [1] - 属于汽车-乘用车-综合乘用车行业 涉及共享汽车/电动物流车/车联网等概念板块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1.30万户 较上期增加39.89% 人均流通股54,345股 减少28.5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2.41亿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301.77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持股7580.46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415.36万股 [3] 财务表现与分红历史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408.60亿元 同比减少1.55% 归母净利润30.23亿元 同比增长11.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509.38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91.12亿元 [3]
汽车金融应回归服务本质
经济日报· 2025-06-22 22:08
行业动态 - 多家银行近期通知汽车经销商暂停"高息高返"汽车金融业务模式 [1] - 多地银行业协会发布自律公约要求杜绝高佣金汽车金融产品推介 [1] 业务模式解析 - "高息高返"模式指银行以高佣金吸引经销商合作经销商将部分佣金转化为车价折扣返还客户 [1] - 该模式下可能出现贷款买车比全款买车更便宜的现象吸引消费者参与 [1] - 运作机制:银行用客户高利息覆盖返佣成本获取客户资源经销商获得佣金并提升销量消费者获得车价折扣和"长贷短还"机会 [1] - 典型操作如"贷五免二"(5年期车贷2年免息后提前还款)形成"零息购车"效果 [1] 模式问题分析 - 银行面临客户提前还款导致收益不达预期或亏损的风险 [1] - 高额返佣破坏市场价格机制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1] - 车贷合同可能对提前还款收取高额违约金免息期后利息较高最终成本转嫁消费者 [2] - 经销商若未充分披露条款可能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甚至构成变相欺诈 [2] 行业影响 - 银行息差收窄压力增大不合理返佣成本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 [2] - 汽车经销商竞争白热化导致利润空间和返利透明度提升返佣补贴难以持续 [2] - 叫停该模式是银行业适应监管要求和应对经营压力的必然选择 [2] 发展建议 - 银行和经销商应减少对高返佣依赖转向服务质量提升 [3] - 建议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和二手车的消费金融支持力度 [3] - 需升级汽车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提供多样化车金融和车生活服务 [3] - 监管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