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核电
icon
搜索文档
韩国一核电站发生事故
新华社· 2025-09-22 01:13
事故概述 - 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约265千克[1] - 泄漏事故发生于机组例行停运检修期间 未外泄至核电站外部[1] - 核电站外围辐射水平未发现异常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已介入调查[1] 应急处置 - 运营方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监测到泄漏后立即关闭相关核泵[1] - 泄漏重水均被控制在设施内部 未造成外部环境污染[1] 历史事故记录 - 本次为月城核电站今年以来第二起泄漏事故[1] - 1月12日该机组曾发生约29吨核废液被排放入海事件[1]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9月第3周周报:《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印发,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20250922
中银国际· 2025-09-22 01:07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保持高增长,2025年国内销量有望高增,带动电池和材料需求增长 [1]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松下能源目标2026年实现样品出货,SK On计划2029年商用 [1][2] - 光伏行业"反内卷"为主线,上游硅料、硅片、电池持续涨价,产能存在收缩预期 [1] - 新型储能装机目标明确,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 [1] - 绿电-绿氢-绿色燃料产业链逐步理顺,绿色燃料有望享受溢价 [1] 行情回顾 - 电力设备和新能源板块本周上涨3.07%,涨幅高于上证综指(下跌1.3%) [10] - 细分板块表现:锂电池指数上涨9.25%,风电板块上涨5.35%,工控自动化上涨2.93%,新能源汽车指数上涨1.09%,核电板块下跌0.73%,发电设备下跌1.06%,光伏板块下跌1.06% [2][13] - 个股涨幅前五:杭电股份(43.81%)、伟创电气(21.74%)、中一科技(14.75%)、意华股份(13.64%)、赣锋锂业(13.42%) [13] 锂电市场 - 主要材料价格环比持平:三元动力电池(0.415元/Wh,0%)、NCM523(11.55万元/吨,0%)、磷酸铁锂动力型(3.43万元/吨,0%) [14] - 部分材料小幅上涨:隔膜基膜(9μm)湿法(0.7125元/平方米,+1.79%)、六氟(国产)(5.75万元/吨,+1.77%) [14] - 碳酸锂价格企稳: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2万元/吨(+0.27%),工业级7.12万元/吨(+0.28%) [14] 光伏市场 - 硅料价格持续上涨:致密料均价51元/kg(+2%),颗粒硅49元/kg(0%) [15][21] - 硅片价格上行:N型182mm/130μm硅片均价1.35元/片(+3.85%),210mm/130μm硅片1.7元/片(+3.03%) [16][21] - 电池片价格博弈:N型182mm电池片均价0.31元/W(0%),企业报价试图上调至0.32元/W [17] - 组件价格分化:国内TOPCon双玻集中项目价格0.67-0.68元/W,分布式项目0.66-0.70元/W [19] 储能市场 - 碳酸锂价格震荡:电池级碳酸锂均价7.3万元/吨(较9月初小幅回落) [24][27] - 电芯价格小幅上涨:280Ah电芯均价0.298元/Wh(0%),314Ah电芯0.299元/Wh(+0.34%) [25][27] - 系统价格稳定:直流侧液冷集装箱(2h)均价0.40元/Wh(0%),交流侧液冷(4h)均价0.44元/Wh(-2.22%) [26][27] 行业动态 - 政策推动: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2][29] - 技术突破: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 [2][29] - 标准更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硅多晶和锗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征求意见稿 [2][29] - 国际合作:英国与美国签署《大西洋先进核能伙伴关系》,加速核电站建设 [2][29] 公司动态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签署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采购协议,总金额超60亿元,预计2026-2031年供应15.75万吨 [2][30] - 富临精工:宁德时代支付15亿元预付款,锁定磷酸铁锂供应量 [2][30] - 中船科技:签订绿色甲醇销售合同,总金额至高14.4亿美元 [2][29]
肯寻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合作
商务部网站· 2025-09-20 04:16
(原标题:肯寻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合作) 肯尼亚广播公司9月17日报道,在奥地利举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大会 第69届常会上,肯负责科研和创新的副部长Abdulrazak Shaukat在发表讲话时表 示,"在IAEA和国际最佳实践的指导下,肯国家核电计划正在稳步推进,目前 处于第二阶段,预计第一座核电站将于2027年开建,并计划于2034年实现并 网。"Shaukat并称,肯已向全球核技术供应商发出信息征询书(RFI),以帮 助其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和技术,确保核电项目在预算内按时交付。核电站的 建设地址位于Siaya郡,预计投资至少5000亿肯先令。据肯核能和能源署 (NuPEA)称,2040年全面投入运营后发电量将达到至少20,000 兆瓦。 ...
韩国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中国能源报· 2025-09-20 02:49
事故概述 - 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累计约265千克[1][3] - 泄漏事故发生时该机组处于例行停运检修期 相关核泵已被立即关闭[3] - 核电站外围辐射水平未发现异常 泄漏重水均被控制在设施内部未外泄[1][3] 历史事故记录 - 此为月城核电站今年以来报告的第二起泄漏事故[3] - 今年1月12日该机组曾发生核废液排放事故 约29吨未经样本分析的核废液被排放入海[3] 应对措施 -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已派遣工作人员就泄漏原因展开调查[1] - 负责运营的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已启动应急监测程序[3]
突发!韩国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券商中国· 2025-09-19 15:49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事故 - 韩国东南部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累计约265千克 未发现辐射异常[1] - 泄漏事故发生时该机组处于例行停运检修期 监测到泄漏后立即关闭相关核泵[1] - 此为月城核电站今年第二起泄漏事故 1月12日曾发生约29吨核废液被排放入海事件[1] 媒体信息 - 券商中国为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平台 享有原创内容著作权[2] - 平台提供财经资讯服务 用户可通过APP或公众号获取信息[2][3]
韩国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
证券时报· 2025-09-19 15:33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事故 - 韩国东南部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累计约265千克 未外泄至核电站外部且外围辐射水平无异常 [1] - 泄漏事故发生于机组例行停运检修期间 运营方韩国水力原子能公司监测到泄漏后立即关闭相关核泵 [1] - 此为月城核电站今年以来第二起泄漏事故 1月12日该机组曾将约29吨未经分析的核废液排放入海 [1]
美股异动 | 核电股大涨 Oklo(OKLO.US)涨逾16%
新浪财经· 2025-09-19 15:00
周五,美股核电股大涨,Oklo(OKLO.US)涨逾16%,NANO Nuclear Energy(NNE.US)、NuScale Power(SMR.US)涨逾13%,Centrus Energy(LEU.US)涨逾9%。消息面上,特朗普政府正全力推进大型电 力项目建设,以满足人工智能和数据中心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美国能源部宣布启动"电力加速"(Speed to Power)的计划,意在动员其技术专长和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以应对这场二十年来首次出现的能源 需求显著增长。 来源:智通财经网 ...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约265千克重水
第一财经· 2025-09-19 14:38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事故 - 韩国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累计约265千克 未外泄至核电站外部且辐射水平正常[3] - 事故发生于机组例行停运检修期间 运营公司韩国水力原子能已关闭相关核泵[3] - 此为月城核电站年内第二起泄漏事故 1月曾发生29吨核废液排放入海事件[3]
韩国月城核电站泄漏约265千克重水
央视新闻· 2025-09-19 13:54
核电站泄漏事故 - 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重水泄漏事故 泄漏量累计约265千克 未外泄至核电站外部[1] - 泄漏事故发生时机组处于例行停运检修期 监测到泄漏后立即关闭相关核泵[1] - 核电站外围辐射水平未发现异常 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已派遣工作人员调查泄漏原因[1] 历史事故记录 - 这是月城核电站今年以来第二起泄漏事故 1月12日该机组曾将约29吨未经样本分析的核废液排放入海[1] 信息来源 - 事故信息来源于韩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通报及韩联社报道[1][2]
美西方又一次破防:中国发现万吨级铀矿,一举成铀矿大国!
搜狐财经· 2025-09-19 11:17
十年前,中国还被称为"铀荒大国",80%的铀矿依赖进口,能源命脉捏在别人手里。谁能想到,短短十年间,中国竟然悄无声息地实现了铀矿大逆转! 从鄂尔多斯到塔里木,从松辽盆地到新疆腹地,一个个万吨级铀矿连续破土而出。 中国不仅甩掉了"贫铀国"的帽子,还一跃成为全球铀资源格局中的重要玩家。 这一记漂亮的"铀矿翻身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核能是大国竞争的终极能源赛道,谁掌握铀资源,谁就握紧了未来的能源钥匙。 新中国成立之初,铀资源几乎是一张白纸。没有铀,就没有核武器,更没有核电。 当时全国地质队伍满山遍野找铀矿,却始终摸不着门道,因为我们照搬了西方那套"花岗岩型铀矿"理论,认为只有花岗岩里才能长出铀矿。 结果呢?从1950年到2000年,五十年时间,全中国只探明17.4万吨铀储量。 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全球铀矿储量排名,中国连前十都挤不进去! 更尴尬的是,我们的核电发展却一路狂飙。到了2009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已冲进世界前列,每年需要9830吨铀,自家产量却只有1885吨,缺口高达8000 吨! 这缺口怎么补?只能靠进口。从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纳米比亚,甚至加拿大,我们得像讨饭一样到处买铀。 价格人家定,运输线人家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