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

搜索文档
巨一科技(688162):2Q毛利率逐步改善;布局人形机器人新业务
新浪财经· 2025-08-26 08:37
核心财务表现 - 1H25收入18.99亿元 同比增长26.0% 归母净利润0.40亿元 同比增长69.5% 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 同比扭亏 [1] - 2Q25收入9.39亿元 同比增长42.4% 环比下降2.1% 归母净利润0.13亿元 同比扭亏但环比下降49.8% 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 同比扭亏但环比下降84.4% [1] - 1H25业绩略低于预期 主要因费用增长超预期 [1] 业务板块分析 - 智能装备业务1H25营收11.17亿元 同比下降3.8% 因公司主动把控订单质量 [2] - 电驱动业务1H25营收7.81亿元 同比增长126.1% 主要受益于理想、奇瑞等大客户定点项目加速放量及海外客户收入大幅提升 [2] - 1H25智能装备业务毛利率17.4% 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 电驱动业务毛利率12.8% 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 [3] 订单与增长前景 - 1H25新增订单超18亿元 其中海外项目订单超5亿元 大客户战略与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 [2] - 装备业务有望受益于高毛利率海外订单占比提升 电驱动业务期待理想纯电、大众、奇瑞等新项目放量贡献增量 [2][3] 费用结构与效率 - 2Q25期间费用率15.3% 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2.9个百分点 [3] - 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 研发费用率环比上升1.7个百分点 [3] 新兴业务布局 - 公司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应用开发"项目 定位为工业场景解决方案商及智能装备供应商 [3] - 依托智能装备和电机电控技术积累 探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制造及本体代工方向 打造新增长极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盈利预测1.5亿元 2026年2.1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30.0倍市盈率 2026年21.2倍市盈率 [4] - 目标价上调35.1%至38.5元 对应2025年35.7倍市盈率 较当前股价存在18.75%上行空间 [4]
博硕科技(300951):2025H1 业绩回归增长,看好公司新客户布局
国金证券· 2025-08-26 05:5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7/3.13/3.74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5/21/18倍 [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业收入5.91亿元 同比增长9.03% 归母净利润0.98亿元 同比增长0.61% [2] - 2025Q2单季度营收3.21亿元 同比增长6.74% 环比增长18.63% 单季度归母净利润4526万元 同比增长21.99% [2] - 综合毛利率35.59% 较上年同期35.06%提升0.53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4886万元 同比增长2.66% 累计获得国际PCT专利7项 国内软件著作权23项 专利384项(发明专利199项) [3] 业务发展布局 - 主营精密功能件与智能自动化装备 聚焦消费电子 汽车/新能源 AR/VR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3] - 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 智能穿戴 智能家居 智能座舱 动力电池 储能电池及智慧医疗领域 [3] - 与全球智能影像设备领军企业影石创新建立合作关系 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线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89/22.93/26.31亿元 同比增长36.81%/28.17%/14.74% [9] - 预计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6.50%/17.19%/19.38% 摊薄每股收益1.578/1.849/2.208元 [9] - 净资产收益率预计提升至10.84%/11.70%/12.75% [9]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毛利率稳定在35%左右 主营业务成本率控制在64-65%区间 [1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优化至180天 存货周转天数维持在35-40天 [11] - 每股经营现金流净额预计为0.53/1.88/2.23元 资产负债率预计升至33.60%-38.28% [9][11]
科技赋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6 04:35
核心观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韧性城市和提升房屋安全保障水平 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是重要方面 [1] - 中国高层建筑数量超过139万栋 高层建筑火灾面临疏散救生 登高作业 阻截控火 供水供液 现场通信等多方面难题 [1] - 新装备 新技术 新战法相继涌现 为破解高层建筑灭火难题提供有力支撑 [1][5] 装备技术发展 - 新型四轴破玻无人机搭载6枚破玻弹 可升至百米高空同时击穿2块厚度12毫米钢化玻璃 [2] - 空地协同无人机灭火救援装备具备平台一键展收 无人机车载自主起降等智能化作业能力 可完成不少于6小时高空悬停和不间断灭火作业 [2] - 融合先进材料与技术的新型AR智能头盔可传回消防员实时位置与呼吸器状态数据 [4] - 可穿戴钛合金外骨骼助力系统自重仅5公斤 可负载100公斤物品 续航能力达6小时 [4] 智慧技术应用 - 智能接处警系统可传输建筑信息 水源信息 交通路径规划等至各级消防指战员作战终端 [4] - 采用多渠道定位技术锁定被困者位置 消防智能头盔与机器人联动 人工智能系统实时分析数据并为被困人员规划逃生路线 [4] - 利用单兵综合定位系统 指挥中心实时掌握每名消防队员身体情况和行动轨迹 [4] 实战演练成效 - 深圳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演习中 运用破玻无人机编队 101米举高消防车 AR智能头盔等新技术 不到10分钟即有效控制火势 [1]
今年前7月广州外贸进出口超7114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8-26 01:54
外贸总体表现 - 2025年前7月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114.6亿元 同比增长14.5% [2] - 出口额4665.2亿元 同比增长23.2% 进口额2449.4亿元 同比增长1% [2] - 民营企业进出口4276.6亿元 同比增长25.6% 占外贸总值60% [2] 重点商品出口表现 -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2.8亿元 同比增长15.4% [3] - "新三样"产品出口123.4亿元 同比增长38.3% [3] - 国际船舶订单旺盛 新一代环保型多用途海洋工程船需求较大 预计2026年交付 [3] 区域市场拓展 - 对欧盟进出口1248.5亿元 同比增长28.5% 对东盟进出口1185.5亿元 同比增长33.8% [5]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98.9亿元 同比增长24.4% [5] - 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1781.3亿元 同比增长23.6% [5] 企业主体活力 - 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超过2.3万家 同比增长10.5% [6] - 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 占比达86.7% [6] - 家电生产线设备在巴西、印度等金砖国家销售火爆 某企业出口额超4.5亿元 其中对金砖国家出口超1.6亿元 占比超30% [5] 产业支持措施 - 海关实施"一企一策"监管方案 推进加工贸易账册监管模式改革 [3] - 企业可自行核定生产单位成品耗用料件 缩短订单生产周期约10% [3] - 组织10期专题政策宣讲 惠及上千家民营企业 [6]
A股并购重组活跃 产业整合趋势增强
证券日报· 2025-08-25 16:12
产业整合加速 今年以来,产业整合趋势增强,横向和纵向整合均有。例如,7月18日晚间,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 司发布公告称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已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本次吸收合并能够 消除同业竞争,进一步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8月13日,安源煤业(600397)公告 称完成金环磁选股份的过户及相关变更登记,通过重组将煤炭业务置出,注入装备制造行业优质资产, 实现主营业务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呈现出产业整合加速、支付方式多样化、私募基金深度参与等特 点。同花顺(300033)iFinD数据显示,按首次公告日计,截至8月25日,年内A股市场累计披露3590单 并购重组,同比增长10%。其中,107单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14%。 中银证券(601696)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认为,在监管政策优化驱动下,结构性重组呈现上升趋势。后 续在政策鼓励与资本市场改革共振的支撑下,并购市场有望进一步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空间。 以科创板为例,并购交易均为产业并购,且主要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同行业或产业链上下 游进行,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效应不断 ...
远望谷:公司已向市场推出的“RFID视觉盘点机器人”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1:48
公司产品动态 - 公司推出RFID视觉盘点机器人 定位智慧图书馆领域智能装备 核心功能包括精准识别 全域感知和智能协同 [1] - 产品采用RFID射频识别与AI视觉技术深度融合 构建图书管理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产品及配套服务方案已在部分客户中落地运用 但业务营收占比仍较低 对公司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1] 业务范围说明 - 公司明确未涉及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 [1]
三大业务板块稳中向好 航天智装25H1营收同比增长3.77%至4.94亿元
全景网· 2025-08-25 08:0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3.93百万元 同比增长3.77% [1] - 铁路车辆安全检测业务营收112.12百万元 同比增长17.02% [1] -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业务营收133.90百万元 [1] - 核工业自动化装备业务营收254.69百万元 同比增长26.47% [2] - 研发投入39.40百万元 重点布局前沿技术与产品迭代 [2] 业务板块进展 - 轨道交通板块成功落地多个安全检测与检修产品合同 客户包括国铁集团北京局/上海局/济南局及国能集团 [1] - 新一代THDS小型机完成样机研制 国内首套铁路货车机器人组整备作业系统样机获客户高度认可 [1] - 智能测试仿真系统持续拓展芯片/智能装备等领域应用 RV32空天高可靠微处理器完成阶段性攻关 [1] - 核工业专项检维修产品实现轻量化与高精度化 解决特殊环境作业痛点 [2] - 新一代智能货叉研发进展顺利 [2] 技术与人才优势 - 研发成果获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报道 树立行业技术标杆 [1] - 本科及以上员工占比超86% 高级职称人员达115人 [2] - 构建"航天特色+市场化"人才体系 形成技术攻坚与市场开拓双重能力 [2] - 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品牌影响力 产品获市场广泛认可 [2] - 连续三年入围"北京制造业企业100强" [2] 战略规划 - 紧抓数字经济建设机遇 助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 [3] - 强化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核工业三大领域核心技术研发 [3] - 完善营销推广体系 扩大品牌影响力 [3] - 开拓新业务领域 提升市场综合竞争能力 [3]
航天智装:上半年营收4.94亿元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9.93%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5: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4亿元 同比增长3.77% [1] - 计提减值损失1675.41万元 其中信用减值损失1687.84万元 转回资产减值损失12.43万元 [1] - 核工业业务收入占比提升 专项工程因价格调整影响当期营业收入 [1]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3939.5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39.93% [1] - 高可靠RISC-V处理器完成研发阶段 正开展产品测试验证 [2] - 持续加大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研发投入 推进产品AI规划 [2] 业务布局 - 聚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核工业三大行业领域 [1] - 形成铁路车辆安全检测系统、智能测试仿真系统、核工业自动化装备三大业务板块 [1] - 磁强计、微系统产品及多款处理器入选商业航天卓越供应平台"东方红天选超市"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与国能铁路装备联合研制货运铁路首套智能巡检机器人 实现"机器人巡检+人工复核+云端诊断"多运维模式 [2] - 智能巡检系统使车辆故障检查总耗时减少30分钟 故障识别率超98% 常见故障识别率达100% [2] - 开展老挝5T设备专项培训 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结合提升外方技术人员能力 [3] 战略发展 - 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 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 [1] - 积极响应"CAST+AI·R专项行动" 布局人工智能与微系统技术融合 [2] - 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深化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 [3]
先导智能港股IPO招股书失效
智通财经· 2025-08-25 00:29
公司港股上市进展 - 先导智能港股招股书于2025年2月25日递交 8月25日失效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 [1][2] 公司市场地位 - 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全球市场份额达9.1% 较2023年增长3.3个百分点 [2] - 按2024年订单价值计 公司是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 全球市场份额22.4% 中国市场份额34.1% [2] - 公司在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领域全球市场份额达23.8% [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平台型企业 为新兴及高端制造产业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及解决方案 [2]
武汉之南,高新技术企业四年增长近三倍—— 10万青年逐梦汤逊湖畔
长江日报· 2025-08-24 00:55
核心观点 - 武汉江夏区依托汤逊湖区域实现从城郊湖到科创湖区的转型 形成初具规模的创新生态 吸引超10万青年人才扎根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四年增长近三倍 发明专利快速增加 创新要素高度集聚 [1][5][8] 人才集聚与创新动能 - 近三年超10万青年人才扎根江夏区 其中2024年汤逊湖核心区域新引进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近百名 年均留驻大学生超2万名 [2][5] - 有效发明专利从2022年3743件跃升至2024年5658件 年均增速远超省市平均水平 [5] - 科研机构集聚 包括江夏实验室发布治疗A型血友病新药(用药成本仅为原研药25%)及光量子研究院量子重力梯度仪等重大科技成果 [2] - 24所高校、31万名在校大学生、12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90家创新平台及31家孵化器提供人才支撑 [5]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2020年241家飙升至2024年905家 增长近三倍 [8] - 企业迁入量2024年超千家 居全市首位 包括行星轮科技(总投资3亿元无人船总部)、沃尔斯顿(总投资5.7亿元发热理疗基地)及灵伴科技华中总部等 [6][8] - 企业倾向将研发环节置于江夏 如普迪真空科技实验室真空装备市占率全国前三 2024年海外销售额预计达800万-1000万元 [8] 创新生态与资本支持 - 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通过汤逊湖科技创新中心促成64场技术对接 征集102项企业需求及215项科技成果 [9] - 政府建立"1+5"投资基金体系 形成超700亿元基金集群 与深创投、高瓴资本等头部机构合作 坚持"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策略 [10] - 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聚 武昌职业学院无人机专业招生从2019年63人增至2024年超1000人 校企合作强化人才输送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