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

搜索文档
15款产品入选,2025秋季焦点产品计划重磅发布
36氪· 2025-09-26 11:25
这次筹备榜单时,我们还是按老规矩,把所有报名的产品 都仔仔细细测了一遍,没别的,就是想给大家挑出真正靠 谱、用着省心的好东西。不过有点小遗憾,软件 app 类 产品因为报名厂家的提交品没通过评测,这次就暂时没放 进榜单里了。 但大家别担心,这次上榜的产品里,好几款代表都特有自 己的亮点:iPhone 17 Air 主打轻薄便携,拿在手里没负 担, 足够帮, 揣兜里也不"掉裤子"; 戴森新款 HushJet 净化喷气机,最贴心的是静音效果好,放卧室、书桌都不 吵.净化能力也实在.小空间用着正合适;喜欢拍 vlog 的朋友,肯定会爱上 Insta360 Go Ultra,机身小巧到能 揣进裤兜,防抖还靠谱,出门拍日常随掏随用。 然后呢,在这次的榜单里,我们还加入了市场对于每一款 产品的反馈调研数据,我们说好不算好,大家叫好才算是 真的好对吧! 当然啦,除了这几款咱们先提到的,榜单里剩下的上榜产 品也全是 "硬角色"—— 每一款都是我们从一堆候选里筛 出来的,不管是日常用的小物件,还是提升生活品质的大 家伙,要么是品质够硬,要么是设计够贴心,要么是能解 决咱们生活里的小麻烦。它们可能没法 -- 在开头说全, 但每一 ...
雷军深夜畅聊,市值蒸发近千亿;TikTok命运敲定?追觅否认强制员工跟投,明年起批量IPO;基金经理涉赌被拘10天 || 大件事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56
编辑:程程 wumiancaijing.com 最热的泛财经新闻,都在这儿了。 重要提醒!!!为防失联,请"星标"我们!进入无冕财经公众号,点击右上角"...",再"",以便您及时接收每篇推送~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整理发布 资讯整理:海棠葉 设计:岚昇 "小米是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 雷军深夜畅聊,市值缩水近千亿 9月25日晚7点半,小米CEO雷军以经典装扮准时出现在国家会议中心,进行第六次个人年度演讲,主题是《改变》。 在2个多小时的演讲和年度新品发布中,雷军分享了小米过去几年所经历的"改变",以及小米造车、小米造芯背后的故事,并发布了小米17系列新品。 ▲雷军进行年度演讲,图源网络 9月26日,年度演讲活动结束后,雷军接受媒体的采访持续输出。 关于小米16改名小米17,雷军说," 是希望让大家重新认识一下小米手机,重新表达我们敢于挑战世界第一的决心。" "改名引起的舆情令我挺惊讶的,我觉得主要原因我们小米做手机15年了,有很多人对小米有一些刻板的印象,甚至看法很固执。"雷军直言,"小米17这 一代的产品力是跨代升级的,非常炸裂,跟iPhone17全系列相比,有很多地方都超越。" " ...
“供两个孩子上大学” 小米押注造车与造芯 雷军为何仍陷“内耗”?
搜狐财经· 2025-09-26 09:51
公司转型战略 - 小米集团于五年前启动从互联网公司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 明确投入千亿资金攻坚核心技术[4] - 公司同步启动造车与造芯两大战略项目 每个项目需投入五六百亿元 押上前十年积累的全部资金[4] - 通过持续五年研发投入 公司在芯片设计 电动汽车和手机高端化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12]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 Ultra作为对标保时捷与特斯拉的核心产品 零百加速1.98秒 最高时速350km/h 性能参数超越保时捷Taycan Turbo和特斯拉Model S Plaid[7] - SU7系列累计交付超30万辆 Ultra版开启预售10分钟内订单突破6900台 2小时订单超1万台[7] - 为防范开发风险 采用SU7与YU7双轨并行开发策略 YU7承担后备救场角色[9] 芯片技术突破 - 玄戒O1芯片采用3纳米制程 在CPU多核性能和GPU跑分上超越苹果A18 Pro 高负载时机身温度低3-5℃[9] - 该芯片已搭载于小米15SPro 小米平板7Ultra及小米手表S4十五周年纪念版实现商用[11] - 咨询机构Counterpoint评价玄戒O1能效比表现证明公司掌握高端SoC设计核心能力[9] 手机高端化策略 - 小米17系列跳过16代直接命名17 寓意高端化五年成果 推出标准版 Pro和Pro Max三款机型对标苹果产品线[11] - 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采用第三代3nm工艺 影像与充电参数向iPhone 17 Pro Max看齐[12] - Pro系列搭载创新妙享背屏 支持后置主摄自拍及实时预览 形成差异化特色[12] 生态协同建设 - 澎湃OS系统深化与小米汽车 智能家居的生态联动 构筑高端化独特支撑[12] - 公司通过拆解三辆特斯拉Model Y进行逆向学习 实施跟随式创新策略[9] 行业竞争环境 - 行业存在对参数优势是否转化为用户心智性能标杆的质疑 特斯拉凭借三电机驱动技术和4680电池构建持续性能输出能力[7] - 保时捷依托纽北赛道数十年运营形成超高品牌认知度 特斯拉具备成熟生态体系[7] - 3纳米制程良率控制存在世界级难题 从实验室突破到大规模量产可能导致成本激增数倍[11] 资本市场表现 - 发布会次日港股小米集团股价短线走低 盘中一度跌超5% 反映投资者关注技术可持续性[13] - 行业观察指出参数可快速追赶 但生态与品牌信任需要长期沉淀[13]
小米集团股价大跳水,雷军刷屏
证券时报· 2025-09-26 09:19
小米集团股价表现及产品发布 -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下跌8.07%至54.65港元/股 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2] - 股价下跌主要因市场短线资金兑现发布会预期 进行获利了结[1][2] - 公司发布小米17系列手机 起售价4499元至5999元 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及家电新品[2] 小米集团战略及管理层表态 - 董事长雷军宣布自研手机SoC将坚持至少10年 投入至少500亿元[2] -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成为"全网被黑最惨车企" 支持六部委打击黑水军行动[2] - 公司过去五年经历艰难转身 在内外压力下重新思考发展方向[2] 机构对小米集团评级展望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62港元 认为小米17系列销售可能超预期[3] - 新产品配备创新后置屏幕设计 可能加速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增长[3] 港股科技板块整体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大跌2.89% 恒生指数下跌1.35%[4] - 多家科技股显著下跌:地平线机器人和金山云跌超8% 金山软件跌超7% 中芯国际跌超5%[4] - 阿里巴巴、京东、快手、哔哩哔哩等跌幅均超3%[4] 港股市场流动性及估值展望 - 流动性宽松周期已行至中段 后续1-2年整体保持宽松环境[4] - 港股估值经历三年熊市后处于低位 当前修复至中上分位[4] - 外资持续上调港股市场及中国资产评级 宏观流动性缓解有利于估值回升[4] 中国科技行业盈利表现 - MSCI中国指数成分公司2025年二季度盈利同比增长3% 营收保持平稳[5] - 非银行金融、科技和医疗保健行业营收盈利表现最为出色[5] - 科技公司实现强劲盈利增长 管理层评论在所有行业中最为乐观[5] 外资机构对中国资产观点 - 瑞银维持对中国股票"增持"评级 认为中国股市有进一步增长空间[1][5] - 家庭储蓄流入市场可能推动创新领域估值重估 如机器人技术[5] - 预计亚洲货币未来12个月兑美元平均升值4%[5]
小米法务部公布侵权案件进展
财经网· 2025-09-26 09:08
网络侵权维权行动 - 公司长期遭受部分MCN机构和网络黑水军发布不实言论及恶意造谣诋毁 [1] - 公司以零容忍态度强化舆情监控并追责到底 坚决打击一切侵权行为 [1] -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品牌商誉和用户名誉 [1] 法律维权工作进展 - 2025年至今已完成对16,465条舆情线索的法律评估 [1] - 重点监测网络账号231个 并对其中92个恶意侵权账号提起民事诉讼 [1] - 部分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公司将适时公布进展 [1] 车主维权支持措施 - 部分小米车主无端遭受网络攻击 公司已协助车主进行维权 [1] - 目前已发起车主维权诉讼共计35件 [1] - 公司将持续重点关注此类网络侵权行为 [1]
暴跌!雷军,刷屏!
新浪财经· 2025-09-26 09:03
来源:券商中国 突然大跳水。 9月26日,港股科技股全线下挫,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超3%,小米集团股价大跌超8%,有分析指 出,今日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兑现了小米发布会预期,短线资金进行了获利了结。 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表示,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港股市场形成边际提振,港股市场总体将保持震荡向上 趋势。另外,瑞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增持"评级,看好中国科技企业的增长前景, 预计中国股市有进一步增长空间。 小米股价大跳水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跳水,午后跌幅扩大,尾盘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跌幅达8.07%,报 54.65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5日晚进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讲,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 列以及电视、冰箱、音箱等家电新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价格方面,小米17起售价4499元, 17Pro起售价4999元,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 元。 对于网络上有针对小米车主的不友好声音,雷军回应称,"小米汽车 ...
暴跌!雷军,刷屏!
券商中国· 2025-09-26 09:02
9月26日,小米集团股价大幅跳水,午后跌幅扩大, 尾盘 一度大跌8.66%,截至收盘,跌幅达8.07%,报54.65 港元/股,全天成交金额达233.5亿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25日晚进行了第六次年度演讲,小米发布了小米17系列、小米平板8系列以及 电视、冰箱、音箱等家电新品,并推出小米汽车定制服务。价格方面,小米17起售价4499元,17Pro起售价 4999元,小米17ProMax起售价5999元。 雷军在演讲中表示,芯片是小米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自研手机SoC至少要坚持10年,至少投入500亿元。 对于网络上有针对小米车主的不友好声音,雷军回应称,"小米汽车发布后成为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这 次六部委打击黑水军、黑公关,我们举双手支持。在这一点上,小米汽车是受害者。我们希望全社会呼吁打击 黑水军、黑公关,是他们让产业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 突然大跳水。 9月26日,港股科技股全线下挫,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超3%,小米集团股价大跌超8%,有分析指出,今日 股价大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资金兑现了小米发布会预期,短线资金进行了获利了结。 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表示,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港股市场形成边际提 ...
雷军:和苹果竞争,是个漫长痛苦的过程
36氪· 2025-09-26 08:55
小米造芯历程 - 小米于2014年成立松果电子启动自研芯片 2017年发布首款芯片澎湃S1搭载中端机销量达60万台[3][23] - 2018年中断手机SoC研发因两个反直觉判断:应从高端而非中低端切入 且芯片团队不应与手机团队剥离[3][25] - 2021年初重启芯片研发 2024年成功研发出3nm制程玄戒O1芯片 投片费超2000万美元[28][33][34] 战略转型与投入 - 2020年公司营收破2000亿但面临增长焦虑 启动半年50次复盘会确定向"硬核科技公司"转型[12][14][15] - 计划5年投入1000亿研发资金 2019年研发投入仅75亿[15] - 同时推进造车和芯片两大项目 各需投入500-600亿 2022年因国际政治影响营收骤降15%[30][31] 团队架构调整 - 五年间重塑高管团队 保留两位联合创始人 引进卢伟冰等外部高管 提拔朱丹等早期员工[17][19] - 工号54的工程师朱丹负责组建芯片团队并带队攻克玄戒O1[20][36] 竞争策略 - 手机市场份额六家厂商各占15%左右 中国市场被雷军称为"最离谱的市场"[8] - 放弃速胜策略 目标五年内年增1%份额至20%[9] - 对标苹果策略从参数转向体验 将小米16更名为小米17以体现竞争决心[5] 技术突破与里程碑 - 玄戒O1于2024年5月22日回片 一次流片成功 采用3nm工艺[33][34][35] - 芯片业务命名从"松果"改为"玄戒" 象征庄重承诺[37] - 公司成为横跨手机、汽车、家电三大领域及中国大陆首家发布3nm芯片的科技企业[11]
小米17系列首发登陆唯品会:国庆节前新机可到手,享12期分期免息
搜狐财经· 2025-09-26 08:35
产品发布信息 - 小米17系列于9月25日晚在唯品会平台开启预售 包含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机型 现货将于9月27日正式上线[2] - 产品定价策略为小米17起售价4499元 小米17 Pro起售价4999元 小米17 Pro Max起售价5999元 平台提供12期分期免息服务[2] - 全系列首发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 并运行小米澎湃OS3操作系统[2][4] 产品规格与创新 - 小米17标准版配备6.3英寸小尺寸直屏 采用1.18mm超窄四等边设计 屏幕比例为19.6:9 整机重量为191g[2] - 小米17 Pro Max采用革命性"超级像素"屏幕技术 清晰度媲美传统2K屏 同时功耗降低26%[2] - Pro系列创新配备妙享背屏 采用嵌入工艺增强一体感 支持自定义显示内容及后置摄像头自拍预览功能[4] - 小米17 Pro Max搭载徕卡三摄系统 包含5000万像素超大底主摄 17mm超广角镜头和支持5倍光学变焦的115mm潜望长焦[4] - 续航配置方面 小米17 Pro配备约6300mAh电池 小米17 Pro Max配备约7500mAh电池 均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4] 战略定位与市场意义 - 该系列被公司内部称为"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 并被雷军视为"小米高端化5年的蜕变之作"[6] -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小米与苹果对标 在高端市场进行正面决战的代表性产品[6] 渠道合作与用户画像 - 唯品会已成为小米重要合作伙伴 小米15系列和小米MIX Flip 2等热销机型均选择在该平台同步首发[7] - 唯品会平台数据显示 购买小米产品的用户中女性占比超过70% 成为消费主力群体[7]
雷军:小米17很多方面已超越苹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8:08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机会驱动的互联网公司转向使命驱动的智能制造与硬核科技领域 [1][3] - 制定五年研发投入1000亿元计划 实际投入1020-1050亿元 [1][3] - 新五年研发规划将投入翻倍至2000亿元 [1][3]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2024年研发投资达300多亿元 [1][3] - 小米17系列在电池技术 屏幕技术 散热系统 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实现对苹果的超越 [2][5] - 采用国产新型红色发光主材实现全球顶尖发光效率 [2][9] 产品战略与市场定位 - 小米16改名为小米17体现产品力跨代升级 [5] - 全面对标iPhone 通过十个点突破逐步实现全方位竞争 [9] - 推动高端化战略 第二季度汽车含税均价达28.9万元 [5] 产能与供应链建设 - 汽车工厂自动化率持续提升 两个多月预期交付超过4万辆 [11] - 建立深度自研+国产合作模式 未来将在影像传感器 电池核心材料等关键领域复制该模式 [2][9] - 手机部研发员工达1万名 [9] 市场竞争力与目标 - 全球手机市场竞争激烈 中国市场六个主要玩家平均市场份额15%-16% [11] - 计划每年增长1%市场份额 五年做到20% [11] - 预计小米17销售超过预期 [9] 生态建设与行业合作 - 推动人车家全生态 包括生态互联开放合作 [7] - 宣布手机秒充协议全部免费 与多家车厂建立合作关系 [12] - 作为蔚来 小鹏早期投资者 与理想汽车存在多项合作 [12] 品牌形象重塑 - 从高性价比极客品牌转向时尚科技潮人定位 [8] - 通过高端化获得更多高端用户和女性用户认可 [8] - 每个季度组织研讨总结高端化过程中的成绩和困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