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

搜索文档
索辰科技: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0.82% 物理AI落地加速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7 11:1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735万元 同比增长10.82%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4570万元 亏损额同比收窄31.21% [1] - 研发投入5062.09万元 占营收比例88.27% 较去年同期下降44.18个百分点 [1] - 拟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1.90元 合计派现1679.89万元 [1]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天工系列完成通用流体/结构/电磁等核心软件版本更新 服务于高端工业装备研发 [1] - 开物系列推出物理AI模拟引擎与训练一体化平台 实现秒级复杂场景计算 [1] - 物理AI平台在低空经济/新能源电池领域应用 上半年实现收入375万元 [1] 战略合作与产业布局 - 推进收购北京力控科技 完善工业软件产业链 [2] - 与科大讯飞/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所合作 探索AI与物理计算融合及标准制定 [2] - 联合绍兴/杭实集团布局低空经济物理AI平台 加速民用市场拓展 [2]
霍莱沃: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09:5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下降17.6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81万元,同比下降94.51% [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8.36万元,同比下降221.30% [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64.14万元,同比改善 [3]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2.48%,同比增加5.52个百分点 [3] 主营业务概况 - 公司长期聚焦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构建了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 [4] - 主要服务于特种、卫星、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 [4] -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 [5]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重要性凸显,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940亿元,同比增长7.4%,但仅占全球份额的7.6% [7] - AI+CAE将成为物理AI落地的关键载体,为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核心场景提供技术支撑 [9] - 电子测量领域正逐步向系统级测量升级,对软件及复杂系统的开发集成能力要求提高 [11] - 特种领域相控阵雷达、隐身装备保持高景气度,卫星领域2024年全球共进行航天发射237次,中国完成37次 [13] 主要产品与技术优势 - 电磁测量系统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 [14] - 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包括电磁CAE仿真软件和半实物仿真系统 [19] - 相控阵产品业务聚焦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等新型相控阵技术研发 [21] - 拥有三维全波电磁仿真、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散射测量等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31]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报告期内启动AI+CAE研发项目,开发具备增量学习能力的生成式智能电磁逆设计内核 [24] - 持续迭代CAE产品,提升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的求解精度和效率,新增雷电等仿真场景 [25] - 测量系统核心硬件自研及生产平台已步入稳定量产阶段,实现扫描架、转台等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制 [25] - 累计获得国内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122项,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2项 [34] 市场拓展与客户资源 - 商业航天等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卫星测量系统业务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23] - 主要客户包括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等下属单位以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企业 [30] - 将紧缩场测量技术拓展至低轨卫星测量领域,攻克卫星批量化生产中的高精度测量与快速验证问题 [26]
能科科技(603859):看好公司AIAGENT产品商业化提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08:28
财务表现 - 2025年H1实现营收7.38亿元 同比增长4.91% 归母净利润1.11亿元 同比增长18.75% 扣非净利润1.01亿元 同比增长16.16% [1] - 2025年Q2实现营收4.01亿元 同比增长33.99% 环比增长19.19% 归母净利润6160.81万元 同比增长64.64% 环比增长25.75% [1] - 2025年H1毛利率52.40% 同比提升4.22个百分点 [2] 业务战略优化 - 传统业务战略收缩 资源聚焦高附加值业务 有序收缩低毛利率业务 优化投入产出比 [2] - 销售费用率显著改善 2025年Q2销售费用率5.43% 同比下降4.37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持续优化 2025年Q2管理费用率5.64% 同比下降2.40个百分点 [2] AI产品发展 - AI产品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 依托乐系列工业软件和灵系列AI Agent产品实现智能化升级 [3] - 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2025年H1合同负债4.05亿元 同比增长158.26% 反映AI产品商业化加速 [3] - 强化灵擎中台能力 涵盖模型开发、Agent开发、数据加工和软硬件适配 [4] 产品创新与迭代 - 灵系列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包括AI+具身产品智能化、AI+工业研制智能化和工业软件+AI智能助手三大系列 [4] - 加速乐系列工业软件AI智能模块开发 加强AI与自研软件深度融合 [4] - 通过AI智能助手、AI知识库、AI工业数据分析等新增功能提升数字化解决方案灵活性 [4] 市场拓展与客户开发 - 聚焦可量化、高复用性、高价值工业场景 重点挖掘行业头部客户需求 [3] - 推动AI产品和解决方案落地 打造标杆案例形成规模效应 [3] - AI产品在企业内、企业间和行业间实现良好复用 工业领域落地取得显著进展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EPS预测分别为1.03元、1.21元、1.33元 [5] - AI Agent商业化持续深入 推动商业模式向产品化/云化转型 [5] - 给予2025年55.7倍PE估值 目标价上调至57.37元 [5]
中望软件8月26日获融资买入3429.67万元,融资余额2.0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2:12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8月26日公司股价微涨0.01% 成交额达3.1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429.67万元 融资偿还2847.94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581.73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0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2.05亿元占流通市值1.52%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 融券余量2.38万股 融券余额189.51万元 融券规模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7882户 较上期减少11.98% 人均流通股15389股 较上期增加13.61% [2] - 万家优选持股300万股保持稳定 兴全合润混合A持股212.76万股保持稳定 [3] - 万家自主创新混合A持股200万股 较上期增持70万股 [3]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6亿元 同比增长4.56% [2] - 归母净利润-4796.98万元 同比下滑87.30% [2] 公司基础信息与分红 - 公司主营CAD/CAM/CAE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 标准通用软件占比86.55%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63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58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24日 于2021年3月11日上市 [1]
0826狙击龙虎榜
2025-08-27 01:12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科技行业 包括半导体散热 液冷技术 消费电子 AI软件应用 工业Agent等细分领域[1][3][4] * 消费电子行业 涉及散热技术 龙头公司领益制造创历史新高[1] * 上市公司包括寒武纪 海光信息 淳中科技 领益制造 腾龙股份 鸿日达 赛意信息 万通发展 华胜天成 电气风电 中国卫星 拓维信息 利欧股份 华东重机 合力泰 正元智慧 日丰股份 长飞光纤 章源钨业等[1][2][3][4][5]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风格出现切换迹象 成交额前10个股亏钱效应明显 20%涨停个股基本为小微盘股 但风格未完全切换 短期可能仍有拉扯[1] * 科技股分化但仍延续主流地位 表现为高低切换而非集体退潮 科技权重普遍走弱如寒武纪 海光信息水下震荡 液冷尾盘大幅调整受淳中科技跳水影响[1] * 相对低位消费电子承接部分资金 龙头领益制造创历史新高 看点在于散热技术[1] * AI硬件向软件应用过渡 科技分化在前期大幅涨幅下调整较为良性[1] * 腾龙股份为风格切换核心 昨天地天板失败后今日竞价超预期并再度涨停走出二波 下午开板受淳中科技跌停和大元泵业炸板影响但回封成功 资金认可其地位[3] * 鸿日达半导体金属散热片因电子产品高性能 高频高速 轻薄化演进需求 成为高算力芯片封装主流方式 已与多家国内主流芯片设计公司和封装厂业务对接 部分完成工厂审核和样品验证 拥有2条量产产线 预计2025年增扩4-7条产线 订单充裕 产能大幅扩张 2025年为半导体散热放量元年[3] * 赛意信息受能科科技高开快速涨停和晚间AH消息刺激 明天一字可能性高 工业Agent有跟风机会 因工业数据碎片化和业务逻辑复杂性 垂直ISV具备高附加值 公司提供AI全流程服务 2024年PCB行业AI大模型订单突破1300万元 利用CV+LLM和RAG知识库提升客户效率 在TOP10 PCB企业中90%选择合作 将在半导体&PCB下游高景气窗口推广至二三线厂商[4] 其他重要内容 * 游资活跃 国泰海通上海江苏路买入歌尔股份23040.82万和20135.96万 买入万通发展12028.27万 买入章盟主3523.86万 卖出电气风电7264.56万 卖出淳中科技8768.93万 国泰海通上海新闸路买入中国卫星10365.73万 国泰海通咸宁咸宁大道买入拓维信息12845.32万和15156.41万 国泰海通上海新闻路买入利欧股份9992.54万 国泰海通上海松江中山中路买入5036.34万 卖出9232.10万 银河证券大连黄河路买入领益制造14477.03万 买入利欧股份7580.09万 卖出9484.38万 国泰海通南京太平南路买入华胜天成7857.07万 买入万通发展华东重机5243.36万(三日) 买入合力泰3914.98万(三日) 买入正元智慧3792.34万和2917.45万 买入日丰股份2917.45万 国泰海通成都北一环路买入长飞光纤9578.11万并卖出7181.89万(三日) 卖出章源钨业5051.47万 卖出7122.82万[2] * 关联个股表现 赛意信息+0.57% 鸿日达-3.06% 腾龙股份+10.00%[5] * 轮动方向如脑机 量子计算等科技型题材或科技小票情绪博弈可能受热钱关注[1]
能科科技20250826
2025-08-26 15:0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能科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增长4.91%,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18.75%,毛利率52.40%,同比增加4.2个百分点[2][5]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33.99%,归母净利润6161万元,同比增长64.64%,二季度末合同负债4.05亿元,同比增长158%[4] * 公司通过缩减低毛利业务、聚焦高毛利产品线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整体盈利水平[8][28] * 加强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改善利润状况并为未来发展提供财务基础[27] AI业务进展与产品布局 * AI产品和服务收入达2.1亿元,同比增长145%,主要围绕三个方向:智能化聚神产品、工业研制智能化及工业软件加AI智能助手[2][5][6] * 开发熏推系统和端侧应用系统,形成五个垂域模型和十几个agent应用,规划50款AI助手包括本地部署、私有云和公有云版本[6][7][10] * 产品形态上,AI加具身智能化约占40%-50%,AI加工业研制超过50%,工业软件加AI目前不是主要销售导向[20] * 算力接口标准化进展改变购置一体机模式,企业可灵活配置算力和购买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26] 行业市场策略与客户聚焦 * 特种行业因预算充足、受经济波动影响小,贡献2025年上半年40%业绩,预计未来持续增长,2025年特种行业占比约60%-70%[2][11][20] * 民用市场聚焦中大型客户,抗经济不确定性能力强,案例显示客户从上半年投入八九百万追加至下半年三四千万预算[10][11] * 制造业AI专项资金规模通常超百亿,提供稳定市场空间,是公司重要市场机会[31]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加强AI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结合,实施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核心AI人员[2][10][12] * 2025年启动四个重点研发项目:AI赋能平台、巨神产品终端预装及配套、质量管控系统、智能模组开发[23][24] * 下半年继续发力AI加工艺研制智能化领域,2026年进一步扩大规模,推动工业软件加AI助手模块发展,预计明年成熟至50款左右[2][10][22] 业务结构与未来规划 * 预计2026年工业AI及相关研制占业务60%,AI具身产品占30%,工业软件与AI助手占10%-20%,2027年比例基本稳定但整体体量增大[23] * 公司发展从硬件起步,经历信息化、数字化阶段,进入智能化阶段,优势在于行业场景理解及工业软件和数据沉淀[29] * 特种行业AI新推项目挑战包括熟悉场景、具备资质和技术储备,公司凭借多年经验和技术积累保持领先地位[30] 其他重要信息 * 自研工业软件覆盖面广优势明显,未来3-5年工业软件国产化空间大,但短期内可能承压[14] * 工业电器业务相对稳健,市场稳定每年小幅增长[15] * 具身智能领域形成具身大模型(端侧应用)和决策大模型(后台管理侧应用),商业模式按终端台数收费并提供系统维护管理服务[16][17] * 公司以稳健著称,从上市年收入两个亿到现在15亿,始终保持稳定增长[32]
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9:2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7.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1%,主要受益于军贸项目交付较好 [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34.94万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3.61亿元人民币大幅改善,主要因销售回款增加1.81亿元且采购付款减少1.80亿元 [15] - 总资产97.9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1.68亿元人民币,增长2.64% [2] 主营业务板块表现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 - 产品覆盖军用雷达、空管雷达、气象雷达及低空监视领域,为国防、气象、空管、应急管理等部门提供解决方案 [3] - 在国际市场持续拓展,巩固高端雷达装备影响力;国内市场中标山东省气象雷达国债项目及机场反无雷达项目 [7] - 技术方面攻克大型相控阵天气雷达技术,完成X波段相控阵测雨雷达研制,并推出低空智能感知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3][9] - 子公司国睿防务实现营业收入13.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3.51亿元人民币 [16]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 - 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端到端数字链,提供智能研发、智能生产等智慧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 [5] - 把握国产化替代机遇,与汽车、电子、航空等行业头部客户持续合作,中标车企PDM系统重构项目 [7] - REACH睿知工业软件套件性能持续提升,完成航空发动机主机厂数字化工艺平台等重点项目交付验收 [7] - 子公司国睿信维实现营业收入8290.11万元人民币,净利润108.09万元人民币 [16] 智慧轨交 - 提供"建、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全生命周期服务,覆盖智能列车运行、智能调度指挥等领域 [6] - 成功中标石家庄维护维修管理系统采购项目,实现省外市场突破;完成亚冬会期间哈尔滨1、2号线运营保障任务 [8] - 技术方面形成自主化CBTC、FAO信息系统,多网融合的智能运维管控系统进一步加强 [10] - 子公司恩瑞特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807.61万元人民币 [16]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费用7606.2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4% [15] - 报告期内获得专利授权16项(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0项 [13] - 在低空经济领域提出"天行|蜘蛛网"低空监视反制系统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在商业航天领域牵头成立南京市创新联合体 [3][9]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管控融合体系构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24年度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战略发展与行业前景 - 公司制定2025-2027年滚动规划,并开展"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11][17] - 雷达行业受益于国际安全形势及低空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稳健增长;工业软件获国家政策支持,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3][4] - 智慧轨交行业从新建转向新建与存量并存,设施设备更新及智能化改造带来新机遇 [6] - 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支撑业务拓展 [12]
鼎捷数智回应可转债第二轮审核问询:募投项目聚焦数智化生态赋能平台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8-25 22:24
募投项目合理性与必要性 - 募投项目为鼎捷数智化生态赋能平台项目 涵盖鼎捷数智化研发培训基地和平台项目研发两部分 属于对原有平台升级而非开展新业务 [2] - 项目完成后研发人员需求不会大幅下降 因平台迭代升级 新SaaS应用开发 ISV伙伴赋能及行业技术研发合作需持续支持 [2] - 中国大陆现有人均办公面积13.86平方米/人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67平方米/人 募投项目规划人均30.80平方米 实际需求阶段人均18.81平方米 与行业无重大差异 [2] - 自行建设研发培训基地可提高用地效率 集中办公提升管理效率 满足未来规模增长需求 并节省房屋租金 会务费及培训费等支出 [3] 培训展示活动行业惯例 - 制造业数字化需求增加使工业软件功能展示和系统化培训必要 公司年均举办超500场培训 覆盖超3万人次 采用1对1精准对接和1对N批量触达模式 [4] - 同行业公司如赛意信息 汉得信息 致远互联及泛微网络均有类似产品展示及客户员工培训举措 符合行业惯例 [4] - 募投项目建设展示接待中心 会议培训中心及商业活动区 提升产品展示和培训效果 投入金额占募集资金总比例较低 [4] 技术与市场支撑 - 公司自1983年积累工业软件研发经验 业务覆盖工业软件四大类别 研发人员占比33.72% 募投项目研发已取得进展 技术可实现性高且失败风险低 [5] - 工业管理软件呈现云端化 智能化与生态融合趋势 下游行业如装备制造 半导体 汽车零部件及包装印刷销售规模良好 市场需求上升 [5] - 截至2025年4月30日 募投项目相关在手订单金额5265.21万元 对应500余家客户 为产能消化提供保障 [5] 研发费用与资金合规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资本化项目包括基于数智驱动的新型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 资本化率变动与项目推进及增加有关 [7] - 募投项目研发费用符合资本化要求 满足技术可行性 完成意图 经济利益产生方式 资源支持及支出计量等条件 同行业可比公司除致远互联外均存在资本化项目 [7] - 募投项目视同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占募集资金总额20.83% 未超过30% 符合相关规定 [7]
剑维软件:以工业智能与本土化创新助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环球网· 2025-08-25 06:33
工业智能化趋势 - 全球工业加速迈入智能化时代,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与工业场景融合深化 [1] - 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业软件作为智能制造"神经中枢"的重要性凸显 [1] 工业智能核心价值 - 工业智能核心在于打破数据孤岛,通过数据深度整合与价值挖掘实现高效协作 [2] - 人工智能工具能汇总多源数据、提升数据质量,为决策提供支撑,而非替代人力 [2] - 公司服务全球十家造船企业、25家制药企业及众多电力企业,拥有近60年行业积淀 [2] 本土化战略实施 - 中国市场在数据和技术规模化应用需求方面领先全球 [3] - 通过公有云、混合云、本地部署等灵活解决方案满足客户数据管理要求 [3] - 在中国启动智能创新中心,已取得两项工程领域相关专利和首个麒麟软件适配认证 [3] - 拥有超百家本土合作伙伴,坚持"在中国,为中国"战略 [4] - 与施耐德电气协作推进绿色与数字生产力项目,包括与水木明拓氢能源科技的合作 [4] 技术应用案例 - 协助中国海诚工程科技利用历史数据训练AI模型,设计准确度达92%,显著缩短设计时间 [2] - 与中国昆仑工程合作开发E3D辅助工具AI助手原型,通过自然语言与语音驱动设计出图流程 [2] - 为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搭建全厂级能源碳排放监测体系,成为上海市2023年度第一批产品碳足迹试点项目 [5] - 雀巢韦弗利工厂通过工业执行系统精准控制原料,每生产10个1千克装罐节省1千克原料,成本降低10% [6] 绿色转型推动 - 以数据技术为支点助力企业构建碳管理体系 [5]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光伏组件领域全球领先,成为可持续工业转型关键驱动力 [6] - 持续聚焦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及电力等细分领域,发挥PI System等产品优势 [6]
杭实集团党建联建机制厚培新质生产力
杭州日报· 2025-08-25 02:55
活动概况 - 杭实集团举办"实创汇·专精特新"党建联建企业赋能对接会 拓展组织覆盖范围并划分视觉智能、低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4个产业赛道 [1] - 活动围绕杭州重点产业布局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 吸收更多创新型中小企业纳入党建联建成员单位 [1] 成员规模与结构 - 党建联建成员单位由原先20家增至36家 实现新一轮扩容 [1] - 首批吸纳景业智能、华澜微、赛德半导体等20家企业 形成创新集群 [1] - 新增企业包括浙江众合科技、深圳十沣科技、浙江博时新能源等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具有技术颠覆性、要素创新性、产业转型性特征 [1] 产业布局重点 - 低空经济赛道布局"车路云协同+低空+低轨卫星"立体交通系统(浙江众合科技) [1] - 工业仿真软件领域突破"卡脖子"技术(深圳十沣科技) [1] - 新能源赛道深耕储能系统研发(浙江博时新能源) [1] 服务体系与机制 - 搭建政策对接、市场开拓、技术协同、融资服务、人才引育"五位一体"服务体系 [2] - 成立党员技术攻关小组 联合高校院所和企业探索技术落地、市场协同、资源共享新模式 [2] - 通过杭实集团"实业智投"百亿母基金和"专精特新"专项基金对联建成员进行投资赋能 [2] 战略规划 - 持续深化"党建联建+产业赛道"模式 统筹政策、技术、人才资源破解行业共性难题 [2] - 以"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为核心载体 聚焦企业全周期需求提供政策端、技术端、资本端服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