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

搜索文档
四环医药(00460):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智通财经网· 2025-04-02 11:06
公司产品获批与特点 - 四环医药旗下渼颜空间自主研发的注射用聚己内酯微球面部填充剂(少女针)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1] - 该产品为再生注射材料 通过聚己内酯凝胶载体实现即时填充效果 聚己内酯微球可刺激组织产生长期作用 效果持续1年以上 [1] - 产品适用于鼻唇沟皮下层注射 用于纠正中至重度鼻唇沟皱纹 采用预灌封注射器设计便于使用 [1] 市场竞争地位与战略意义 - 少女针填补公司再生材料III类医疗器械空白 成为国内上市前三款产品之一 且为第二款国产自主研发少女针 [2] - 该获批是四环医药"医美+创新药"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2] - 公司再生材料管线还包括聚乳酸面部填充剂(童颜针)、PHA填充剂、羟基磷酸钙微球填充剂、丝素蛋白填充剂及液态再生材料等多款产品 [3] 行业市场数据与增长前景 - 2023年中国注射用再生材料市场规模达30亿元人民币(出厂价口径) 占医美注射材料市场11%份额 [2] - 再生材料市场增长迅猛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升至72亿元人民币 市场份额提升至16% [2] - 少女针系列产品2023年在国内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 因效果自然和维持时间长等优势成为最先进医美注射材料之一 [2] 公司发展前景与行业趋势 - 医美行业进入蓬勃发展黄金期 再生材料市场需求持续攀升 [3] - 公司凭借研发底蕴与市场运营能力 有望在再生材料市场成为龙头企业 [3] - 产品获批推动公司医美领域战略布局 丰富产品线并提升市场领航潜力 [3]
朗姿股份: 独立董事2024年度述职报告(陈丽京)
证券之星· 2025-04-02 10:18
独立董事履职情况 - 独立董事陈丽京担任朗姿股份第五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召集人、审计委员会委员 [1] - 2024年度出席董事会5次、股东大会5次,对全部议案投赞成票,并与中小股东保持沟通 [1] - 报告期内参加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会议1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次、审计委员会会议8次,与会计师事务所沟通3次 [2][3] 专门委员会工作 - 审计委员会与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就2023年度审计计划、重点事项及工作进度进行充分沟通 [2] - 审议通过《2023年年度报告审计计划》《2023年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等多项议案 [3] - 同意续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为2024年度审计机构,并对其专业资质进行严格核查 [3] 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现金收购郑州集美全部股权、北京丽都全部股权和湖南雅美控股权等关联交易议案 [4][6] - 批准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2024年度对外担保额度、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等议案 [4][5] - 审议通过参与投资设立朗曦姿颜、补充确认关联交易等事项 [6] 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 公司按时编制并披露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度报、半年报和三季度报,财务数据准确详实 [8][9] - 董事、监事及高管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披露程序合法合规 [9] - 2023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符合公司实际情况和股东回报规划 [10] 薪酬与人事事项 - 董事会审议通过董事2023年度薪酬情况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 [9] - 审议通过高级管理人员2023年度薪酬情况及2024年度薪酬方案 [9] - 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聘任财务总监的议案 [2]
业绩会议直击:四环医药(00460.HK)医美业务爆发式增长,创新药管线进入商业化拐点
格隆汇· 2025-03-31 05:38
财报核心表现 - 医美业务收入7.44亿元,同比增长65.4% [3] - 创新药及其他药品收入约5760万元,同比上升388.1% [4] - 研发开支约4.74亿元,同比下降18.0% [5]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44亿元,在手现金及等价物35.22亿元 [7] 医美业务发展 - 行业2030年市场规模预计达6382亿元,年复合增速14.5% [11] - 产品矩阵覆盖60余款产品,新增7款高毛利产品包括双波射频设备 [12][13] - 覆盖6200家医美机构,与近150家深度合作,设立中美生产基地 [14] - 开展32场B端会议覆盖23城市,培训近3000名医生 [14] 创新药业务进展 - 安奈拉唑钠获批推动收入增长,9款产品2024年获批上市 [16][19] - 司美格鲁肽降糖适应症完成III期临床,减重适应症2024Q1完成入组 [19] - 德谷胰岛素及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作为国产首仿具备市场重塑潜力 [19] - 吡罗西尼(乳腺癌)和XZP-3621(肺癌)NDA受理,面向百亿级市场 [20][27] 研发与商业化合作 - 研发管线多产品进入III期临床,十余款药物注册推进 [5] - 司美格鲁肽减重管线授权,SGLT-2抑制剂与华东医药战略联盟 [6] - 医保纳入与集采中选提升产品可及性 [6] - 创新药销售覆盖超1000家医院,与80家分销商合作 [23] 价值催化因素 - 医美全球化布局,美国子公司产品销往多国,拓展南美及中东市场 [23] - 轩竹生物拟2025年港股分拆上市,提升独立估值 [29] - 现金及等价物约40亿元,物业设备账面净值21.28亿元 [32] - 当前市值52亿港元(约48.56亿元人民币),存在估值折价 [31][32]
爱美客(300896):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关注海外收并购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3-30 12:41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收入和利润稳健增长 盈利能力稳定 全年业绩前高后低 加大研发投入 拟收购韩国REGEN 有望对中长期业绩增长构成重要贡献 虽下调盈利预测但对业绩保持积极观点 维持目标价和评级 [1][2][3] 收入和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30.3亿元 同比增长5.5% 归母净利润19.6亿元 同比增长5.3% 毛利率94.6% 净利率为64.7% [1] - 24Q4公司实现收入6.5亿元 同比下降7.0% 毛利率94.0% 归母净利润3.7亿元 同比下降15.5% 净利率为57.2% [1] - 分产品看 溶液类产品收入17.4亿元 同比增长4.4% 凝胶类产品收入12.2亿元 同比增长5.0% 面部埋植线收入约680.4万元 同比增长15.0% 化妆品等其他收入5919.2万元 同比增长68.5% [1] 费用及研发情况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率为9.1% 同比增加0.1pp 管理费率为4.1% 同比减少1.0pp 研发费率为10.0% 同比增加1.3pp [2] - 2024年公司重组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获得NMPA临床试验批件 [2] 收购情况 - 2025年3月10日公司公告拟收购韩国REGEN 85%的股权 对价1.9亿美金 整体股权价值2.24亿美金 并获得两个上市产品 [2] - 2024年1 - 9月 标的公司收入7223万元 净利润2950万元 韩国第二工厂预计25Q2投产 [2] 盈利预测及估值 - 不包括拟收购标的并表 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36.0亿元 同比增长9.2%/9.1% 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21.8亿元 同比增长3.1%/7.7% [3] - 维持目标价CNY 299.47/股 对应2025/2026年45x/42xPE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
爱美客(300896):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关注海外收并购进展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3-28 14: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稳定,各产品线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彰显运营能力和品牌力;加大研发投入,储备产品管线;拟收购韩国REGEN有望对中长期业绩增长构成重要贡献;因消费复苏和新品上市,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维持目标价和“优于大市”评级 [3][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市值557.2亿元/76.7亿美元,日交易额(3个月均值)8944万美元,发行股票数目3.0259亿股,自由流通股占比48%,2025年3月27日收盘价184.13元 [2] 2024年业绩情况 - 全年收入30.3亿元(+5.5%),归母净利润19.6亿元(+5.3%),毛利率94.6%(-0.5pp),净利率64.7%(-0.1pp);24Q4收入6.5亿元( -7.0% ),毛利率94.0%(-0.4pp),归母净利润3.7亿元(-15.5%),净利率57.2%(-5.7pp),全年业绩前高后低,下半年加大投入储备产品线 [3] - 分产品看,溶液类产品收入17.4亿元(+4.4%);凝胶类产品收入12.2亿元(+5.0%);面部埋植线收入约680.4万元(+15.0%);化妆品等其他收入5919.2万元(+68.5%) [3] 费用与研发情况 - 2024年销售费率9.1%(+0.1pp),管理费率4.1%(-1.0pp),研发费率10.0%(+1.3pp),因积极储备产品管线,研发费率上涨 [4] - 2024年重组透明质酸酶、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去氧胆酸注射液获NMPA临床试验批件 [4] 海外收购情况 - 2025年3月10日拟收购韩国REGEN 85%股权,对价1.9亿美金,整体股权价值2.24亿美金,获AestheFill与PowerFill两个上市产品;2024年1 - 9月,标的公司收入7223万元,净利润2950万元;韩国第二工厂预计25Q2投产,有望对2026年公司收入和利润构成显著贡献 [4] 盈利预测及估值 - 不包括拟收购标的并表,预计2025 - 2026年收入分别为33.0亿元/36.0亿元,同比增长9.2%/9.1%;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21.8亿元,同比增长3.1%/7.7% [5][7] - 维持目标价299.47元/股,对应2025/2026年45x/42xPE [7] 可比公司估值 | Ticker | 公司名 | 市值(亿元)20250328 | PE 2024A | PE 2025E | PE 2026E | PEG 2025E | PEG 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688363.SH | 华熙生物 | 239 | 150 | 38 | 31 | 0.13 | 1.30 | | 300595.SZ | 欧普康视 | 147 | 26 | 22 | 18 | 1.14 | 1.01 | | 688050.SH | 爱博医疗 | 187 | 45 | 37 | 28 | 1.20 | 0.92 | | Average | | | | 32 | 26 | 0.82 | 1.08 | [9]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每股收益(元) | 6.47 | 6.67 | 7.19 | 7.81 | | 每股净资产(元) | 25.77 | 32.44 | 39.62 | 47.43 |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6.37 | 6.35 | 7.16 | 7.73 | | 每股股利(元) | 3.80 | 0.00 | 0.00 | 0.00 | | P/E(倍) | 28.86 | 27.99 | 25.98 | 23.90 | | P/B(倍) | 7.24 | 5.76 | 4.71 | 3.94 | | P/S(倍) | 18.67 | 17.10 | 15.68 | 14.38 | | EV/EBITDA(倍) | 24.27 | 22.66 | 20.36 | 18.10 | | 股息率(%) | 2.0 | 0.0 | 0.0 | 0.0 | | 毛利率(%) | 94.6 | 94.6 | 93.6 | 93.2 | | 净利润率(%) | 64.7 | 61.1 | 60.4 | 60.2 | | 净资产收益率(%) | 25.1 | 20.6 | 18.1 | 16.5 | | 资产回报率(%) | 23.5 | 19.6 | 17.4 | 15.9 | | 投资回报率(%) | 23.2 | 19.9 | 17.6 | 15.9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5.4 | 9.2 | 9.1 | 9.0 | | EBIT增长率(%) | 3.8 | 7.5 | 7.2 | 7.9 | | 净利润增长率(%) | 5.3 | 3.1 | 7.7 | 8.7 | | 资产负债率(%) | 4.7 | 3.2 | 3.2 | 3.0 | | 流动比率 | 14.67 | 22.98 | 24.25 | 26.93 | | 速动比率 | 13.28 | 21.28 | 22.80 | 25.60 | | 现金比率 | 4.40 | 10.35 | 13.82 | 17.51 | | 应收帐款周转天数 | 22.28 | 17.46 | 15.89 | 15.84 | | 存货周转天数 | 136.06 | 151.59 | 136.84 | 143.65 | | 总资产周转率 | 0.40 | 0.35 | 0.32 | 0.29 |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13.36 | 13.02 | 12.31 | 11.96 | [10]
雅诗兰黛们要抢爱美客的生意
新浪财经· 2025-03-27 13:43
文章核心观点 国际大牌护肤品销售不佳,雅诗兰黛和欧莱雅等美妆集团转向医美领域;医美上游厂家竞争激烈,爱美客等面临增长瓶颈;国际美妆集团与专业医美厂商存在竞争,未来格局取决于技术成果[1][9][11] 分组1:国际美妆集团业务困境与转型 - 国际大牌护肤品难卖,雅诗兰黛和欧莱雅需转向医美领域[1] - 雅诗兰黛2024年下半年亏损超7亿美元,裁员7000人,护肤品类销售额Q3下滑8%、Q4下滑12%,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销售额合计减少3亿美元[4] - 德国拜尔斯道夫旗下“莱珀妮”2023年销售额下滑15%、2024年下滑6%,中国高端护肤品市场显著下滑[4] 分组2:国际美妆集团医美布局 - 雅诗兰黛与嘉会医疗共建联合临床研究中心,旗下品牌推出二类医疗器械试水医美专业线,产品向“妆械结合”靠拢,研发采用“医研共创”模式,瞄准“术后场景”[1][5] - 韩妆爱茉莉太平洋推出高端品牌“AP嫒彬”,主打医美术后专业皮肤护理M.D系列[5] - 欧莱雅旗下修丽可推出三类医疗器械“铂研”胶原针,2020年受医美渠道推崇,构建“整全护肤”概念;2024年投资“颜术医美”,其股东之一是高德美[6][7] 分组3:医美上游厂家困境与应对 - 医美上游厂家竞争激烈,爱美客2024年业绩增速放缓,营收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47%[1][9] - 爱美客99%营收来自医疗器械,“嗨体”和“濡白天使”占总营收超98%,但面临华熙生物、华东医药等竞品竞争[10] - 2025年爱美客近14亿元收购韩国REGEN 85%股权,押注“童颜针”巩固技术壁垒[11] 分组4:行业竞争格局 - 专业医美C端功效型和修复类产品市场被美妆集团收割,爱美客等只能向上发展;雅诗兰黛若深入轻医美与爱美客争B端客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2][3] - 国际美妆集团与专业医美厂商竞争是“品牌力+临床背书”与“技术壁垒+渠道控制”的较量,短期雅诗兰黛和欧莱雅难让爱美客产生危机,长期专业玩家需靠技术成果决定生态位[11]
爱美客(300896):24年业绩保持稳健增长 在研产品管线丰富
新浪财经· 2025-03-27 08:47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市场占有率领先,产品体系完善且在研管线有进展,通过全轩课堂提升品牌影响力,未来有望维持较高增长趋势,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1][3][5]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26亿元,同比增长5.45%;归母净利润19.58亿元,同比增长5.33%;扣非后净利润18.72亿元,同比增长2.20%;基本每股收益为6.50元,去年同期为6.15元 [1] - 2024年溶液类注射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7.44亿元、同比增长4.40%;凝胶类注射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2.16亿元、同比增长5.01% [1] - 2024年毛利率为94.66%,同比略微下降0.51pct;归母净利率为64.70%,同比略微下降0.07pct [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22.21%,同比+1.2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15%、4.06%、 -1.03%、10.04%,同比分别+0.07pct、 -0.97pct、+0.85pct、+1.32pct [2]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美容产品生产商,在基于透明质酸钠的皮肤填充剂市场,自2018年起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国内企业第一名 [1][2] 产品体系 - 以“嗨体”为核心的透明质酸钠填充剂在颈纹修复领域优势显著,以“濡白天使”为核心的聚乳酸填充剂竞争力强 [3] - 2024年多个在研医疗器械、药品等管线产品获进展,如用于纠正颏部后缩的产品获Ⅲ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多个产品获临床试验批件或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3] 品牌建设 - 公司通过全轩课堂向医生等输出有价值内容,采用“课程 + 直播 + 活动”三维运营模式,截至2024年线上及线下覆盖医生达2.9万余名,提升品牌影响力 [4] 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7.19元、8.17元、9.36元,对应PE分别为26.3X、23.1X、20.2X,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5]
朗姿股份: 朗姿股份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11:13
董事会会议基本情况 - 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3月24日通过通讯及现场方式召开 [1] - 会议通知于2025年3月21日通过电话及微信方式发出 [1] - 会议由董事长申东日主持 会议程序符合公司章程及董事会议事规则 [1] 关联交易议案核心内容 - 为加速医美业务全国布局 公司全资子公司朗姿医管与11个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投资新设或新进医美机构 [1] - 员工持股平台包括成都姿韵 成都韵甜 成都姿衡 成都翔丹 成都爱咪等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 [1] - 朗姿医管担任所有员工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暨执行事务合伙人 [1] 关联人员及表决情况 - 公司监事李婷 副总经理常静 董事会秘书王建优 董事赵衡 总经理助理朱杨柳和李家平因参与持股平台构成关联交易 [2] - 关联董事赵衡回避表决 独立董事一致同意该议案 [2] - 表决结果为4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
爱美客:溶液产品销量保持高增,内生外延助力跨越周期-20250325
中邮证券· 2025-03-25 10: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短期面临医美行业景气度回落以及溶液类产品步入成熟期等压力,但丰富的产品储备、较强的渠道掌控能力以及外延+海外扩展的可能性将助力公司跨越周期,看好长期发展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87.61元,总股本3.03亿股,流通股本2.09亿股,总市值568亿元,流通市值391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349.92/134.05元,资产负债率5.4%,市盈率21.82,第一大股东为简军 [3] 事件回顾 - 公司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实现营收30.3亿元,同比+5.4%,归母净利润为19.6亿元,同比+5.3%;24Q4预计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7.0%,归母净利润为3.7亿元,同比-15.5%;公司公布24年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8元(含税) [4] 事件点评 - 2024年公司溶液类产品/凝胶类产品收入分别为17.4亿元/12.2亿元,分别同比+4.4%/5.0%,销量分别为635万支/89万支,分别同比+23.4%/-11.2%;溶液产品受益于合规化以及水光景气度销量快速增长,嗨体2.5ml产品占比提升拖累均价;凝胶类产品以均价提升驱动增长,得益于“濡白+如生”产品销售占比提升 [5] 财务指标分析 - 2024年毛利率同比-0.5pct至94.6%,其中溶液类产品/凝胶类产品毛利率分别-0.7pct/+0.5pct至93.8%/98.0%,溶液类产品受结构影响毛利率下降,拖累整体毛利率;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0.1/-1.0/+1.3pct至9.1%/4.1%/10.0%,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4年归母净利率同比-0.1pct至64.7%,保持高位;24Q4公司毛利率/归母净利率分别同比-0.5pct/-5.7pct至94.6%/57.2%,销售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提升拖累整体净利率 [6] 产品储备与扩展 - 公司储备多款重磅产品,2024年10月用于颏部后缩的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修饰透明质酸纳凝胶获得3类医疗器械,预计今年上市;米诺地尔搽剂、利多卡因丁卡乳膏、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上市许可申请进入审评阶段;2025年3月拟收购韩国公司REGEN Biotech,inc.,收购将增强公司在再生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有助于公司全球化布局,有望打开海外市场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23.8亿元/27.2亿元,对应PE为27倍/24倍/21倍 [7] 财务报表与比率 - 给出2024 - 2027年预计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等,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数据 [13]
非法生产销售安宫牛黄丸等,朝阳法院发布食药犯罪典型案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3-25 06:19
案件总体情况 - 2019年至2024年北京朝阳法院审结涉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共108件 [3] - 其中涉食品类犯罪案件64件,涉药品类犯罪案件44件 [3] - 案件类型主要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罪,占比分别为70%和30% [3] 食品类犯罪详情 - 食品类案件涉及白酒、红酒、威士忌酒、牛肉制品、驴肉制品、桶装水、洗涤剂等 [3] - 肉类案件有10件,主要问题为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进口肉制品、非法添加禁用药物、以次充好 [3] - 典型案例显示有餐饮店店长在驴肉火烧中掺杂马肉,销售金额达10万元 [8] 药品类犯罪详情 - 药品类案件涉及医美针剂、中成药、眼药水、疫苗、医疗器械等 [3] - 医美针剂案件有24件,主要为销售未取得审批文件的注射用A型肉毒素 [3] - 中成药案件有10件,主要为生产销售未取得批准证明文件的安宫牛黄丸 [3] 犯罪手法与特点 - 犯罪手段隐蔽,呈现技术化、网络化特点,常在居民房、地下室等隐蔽场所生产 [4] - 使用伪劣或未经批准的原材料,伪造单证进行销售,并使用虚假身份和物流信息 [4] - 犯罪主体多为有组织有链条的共同犯罪 [4] 司法判决结果 - 涉案罪犯共182人,其中78.58%被判处有期徒刑,21.42%被判处拘役 [5] - 法院对罪犯均并处罚金,最高金额超过100万元 [5] - 部分罪犯被依法宣告职业禁止、适用禁止令 [5] 典型案例分析 - 北京同仁堂员工非法生产销售安宫牛黄丸,销售金额80余万元,4人被判有期徒刑3年半至1年半不等,罚金60万元至10万元不等 [7] - 无证进口肉毒素网络销售案,销售金额20余万元,3人因妨害药品管理罪被判1年半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被判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消费警示并公开赔礼道歉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