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证券:维持中国财险“买入”评级 非车险“报行合一”打开承保盈利第二曲线
智通财经· 2025-10-13 06:36
评级与盈利预测 - 维持中国财险“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保持不变 [1] - 预计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90亿元、353.89亿元和369.38亿元 [1] - 2025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预计为2.8%、6.9%和4.4% [1] 非车险业务发展与“报行合一” - 公司积极推进非车险“报行合一” 提前布局重点工作 [2] - 参与首新保险和安责险行业示范产品研发 预先启动非车险产品改造 [2] - 全面启动非车险费用治理工作 努力营造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 - 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被视作打开承保盈利第二曲线 [1][2] 承保业绩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险非车险综合成本率(COR)为95.7% 较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2] - 除意健险和责任险外 其余主要非车险种均实现承保盈利 [2] - 意健险COR为101.8% 责任险COR为103.6% 处于承保亏损状态 [2] - 公司优化责任险经营策略 加强高风险产品业务管控 提升费用使用效能 [2] - 当前公司承保利润主要仍由车险业务贡献 [2] 管理层目标与潜在影响 - 管理层将车险COR目标由97%左右调整至96%以内 其中新能源车COR目标为100%以内 [3] - 商业非车险COR目标由此前承保打平调整至99%以内 [3] - 假设“报行合一”通知落实后 可降低非车险业务综合费用率1个百分点 [3] - 静态测算对应2024年可增加承保利润约13.51亿元 占税前利润约3.6% [3] 公司特征与估值 - 公司兼备高股息红利和行业景气度上行的特征 [1] - 估值倍数有望进一步释放 [1]
中泰证券:维持中国财险(02328)“买入”评级 非车险“报行合一”打开承保盈利第二曲线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06:33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 - 维持中国财险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20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90亿元 353.89亿元和369.38亿元 同比增速为2.8% 6.9%和4.4% [1] - 公司兼备高股息红利和景气度上行的特征 估值倍数有望进一步释放 [1] 非车险业务发展与“报行合一”影响 - 公司积极推进非车险报行合一 提前布局重点工作 包括参与行业座谈会倡议贯彻落实非车险行业自律要求 [2] - 公司参与首新保险和安责险行业示范产品研发 预先启动非车险产品改造工作 全面启动非车险费用治理工作 [2] - 非车报行合一落地 打开承保盈利第二曲线 [1][2] - 1H25中国财险非车险COR受2025年上半年大灾影响较同期降低 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至95.7% [2] - 除意健险COR 101.8%和责任险COR 103.6%承保亏损外 其余主要非车险种均实现承保盈利 [2] - 公司优化责任险经营策略 加强高风险产品业务管控 提升费用使用效能 [2] 承保盈利目标与潜在改善 - 公司管理层在2024年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将车险COR目标由此前97%左右调整至96%以内 其中新能源车COR力争100%以内 [3] - 商业非车险目标由此前承保打平调整至99%以内 [3] - 假设《通知》落实后 降低除农业保险 出口信用保险外的非车险业务1个百分点的承保综合费用率水平 静态对应2024年可增加承保利润约13.51亿元 占税前利润约3.6% [3] - 当前公司承保利润主要仍由车险贡献 [2]
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人民日报· 2025-10-13 06:28
政策核心与目标 - 政策旨在通过保险补偿机制解决创新产品市场推广难题,买方担忧造价高昂的新设备未经市场检验可能面临损失而不愿尝试[1] - 首台(套)保险和首批次保险为装备故障或企业损失提供补偿,并提供安全检测等服务,以增强买方试用新品的信心并减轻制造商售后压力[1] - 政策目标是促进创新成果更好推广,为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增强信心和动力,相关保险产品因而受到市场欢迎[1] 政策演变与优化 - 中国自2015年开始实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各地积极落实政策以助力首台(套)装备和首批次新材料推广[2] - 2024年发布的政策意见在保障范围、保险费率、申报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旨在更好支持创新产品迈向市场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 - 政策依据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2] 科技金融服务拓展 - 首台(套)和首批次保险是优化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的缩影,覆盖从立项研发、测试试验到市场推广的创新周期[2] - 金融机构持续创新产品以支持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例如人保财险落地概念验证与小试保险及中试验证保险,护航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2] - "技术流"和"科技打分卡"等评价体系助力初创企业获得融资,近年新上市企业中九成以上是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高的企业[2]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和新产业蓬勃发展对科技金融提出更高要求,金融服务供给仍存在弱项短板[3] - 挑战包括创新缺乏数据积累导致保险行业精准定价和设计保障方案困难,以及银行需加大懂行人才培养以精准判断专利含金量[3] - 基础研究领域资金投入大且回报周期长,要求金融机构量身定制更适配的服务方案,并需加强政策协同与跨部门数据共享以支持创新[3]
非车险业务新规将在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国际金融报· 2025-10-13 05:56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新规,要求财产保险公司自2025年11月1日起强化非车险业务保险费率管理,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监管规则 [1] - 新规旨在规范非车险业务经营行为,确保其运行在合规、健康、可持续的轨道上 [1] 监管新规内容 - “报行合一”指保险公司实际执行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必须与向监管部门报送的备案材料保持一致 [1] - 不得通过虚列费用、拆分保费等手段突破备案标准 [1] - 非车险业务包括企业财产险、家庭财产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工程保险等机动车辆保险以外的财产保险业务 [1] 对行业规范发展的影响 - 消除保险机构在非车险业务上打监管“擦边球”的企图和侥幸心理,督促其坚守监管底线 [2] - 将非车险费率和条款作为行业统一行动“指针”,自觉遏制“阴阳条款”、费率随意突破等乱象 [2] - 为整个保险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环境 [2] 对业务效益提升的影响 - 解决因缺乏严格监管导致的费用水平过高、持续承保亏损、应收保费居高不下等问题 [3] - 要求科学厘定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设置与所提供服务不符的高额费用 [3] - 要求建立费率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当精算假设与实际偏差过大时应及时调整或停售产品 [3] - 促进费用支出规范化、科学化,遏制过度依赖渠道、中介漫天要价等乱象,推动公司经营理念转型 [3] 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 - 解决过去“内卷式”竞争导致的未收保费即出单问题,该问题引发大量理赔纠纷并损害消费者权益 [4] - 严格实行“见费出单”,即全额保费入账后才能打印正式保单,有效遏制“内耗式”竞争 [4] - 规范保费收入管理,大幅减少应收保费,化解保险机构与客户之间的矛盾,促进良性互动 [4]
百年人寿人工智能建设之路:数智为基,智启未来
齐鲁晚报· 2025-10-13 05:28
公司核心战略 - 公司以“启行工程”战略为指引,从搭建数字化基础迈向深度用活智能化,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样本 [1] - 2025年科技战略迎来关键升级,在“客户导向、价值驱动”方针下,与头部云厂商合作搭建智能化服务体系 [1] - 科技是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以人工智能书写以专业及价值为驱动力的寿险新篇章 [1] 智能双录系统 - 基于成熟组件自主研发智能双录系统,对传统双录流程进行全链路智能化重构与升级 [2] - 系统具备人员同框检测、投保信息与双录数据双向同步功能,打破信息孤岛 [2] - AI赋能三大核心能力:人脸比对精准核验身份、语音多意图识别、同步智能质检实时提示话术合规性与信息完整性 [2] - 一线业务员反馈质检效率提升60%以上 [2] AI+知识库建设 - 公司积极布局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采用“三阶段渐进式”路径推进知识库建设 [2] - 2025年上半年借助头部云厂商知识引擎构建基于DeepSeek大模型的代理人问答机器人“百问百答” [2] - 机器人可提炼产品条款核心要点,秒速回应考核规则、展业规则、佣金政策等问题,实现“问题秒回、条款秒懂、展业无忧” [2] - 2025年下半年启动第二阶段公司级“AI+知识库”项目,覆盖制度、产品、规则、服务等全领域知识体系 [2] - 项目将建立面向员工及客户的一体化智能问答服务,形成公司智慧中枢 [2] 人才与数据支撑 - 公司以“内外联动、三层协同”策略构建AI人才体系,推动保险服务数智化升级 [3] - 通过完善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实现客户信息及业务数据的标准化整合与分级保护,构建统一高质量数据资产池 [3] - 借助智能监控机制提升数据准确性与完整性,从根源保障AI应用可靠性 [3] 行业影响与成果 - 公司多项人工智能实践树立行业AI应用标杆,体现出全面拥抱数智化的坚定决心 [1] - 从流程革新到知识赋能,从人才建设到数据治理,公司为寿险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3]
保定监管分局同意中国人保寿险唐县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10-13 04:39
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2025年10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保定监管分局发布批复称,《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分公司关于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县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人保寿险冀发 〔2025〕267号)收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唐县支公司将营业场所变更为:河北省保定市唐县迎宾大街西 侧尧和美居住宅小区3号楼2-3号底商。 ...
合川监管分局同意安诚保险铜梁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10-13 04:37
2025年10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发布批复称,《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重庆 分公司关于铜梁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安保渝文〔2025〕66号)收悉。经审核,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梁支公司将营业场所变更为:重庆市铜梁区东城街道迎宾东路 402号(建工大厦)1号楼13-1(部分)。 二、安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
宝鸡监管分局同意新华保险陈仓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10-13 04:35
文章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宝鸡监管分局批准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陈仓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的申请 [1] 监管批复内容 - 批复同意新华人寿陈仓营销服务部将营业场所变更为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公园路1号院2幢房屋2层1-6号 [1] - 新华人寿需按规定及时办理相关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公司申请依据 - 批复依据为新华人寿陕西分公司提交的《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关于陈仓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的请示》(新保陕字〔2025〕97号)[1]
把握关税扰动中的信用补涨行情:信用周报20251012-20251013
华创证券· 2025-10-13 04:23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为在关税政策扰动导致市场避险情绪抬升、利率债领涨的背景下,信用债市场存在补涨行情机会,建议把握普信债的票息配置价值和银行二永债的短线交易机会 [1][5][8][9] 信用策略与市场复盘 - 近两周(9月29日至10月12日)信用债收益率普遍下行,短端高等级品种表现较好,银行二永债、保险次级债表现尤为突出,收益率普遍下行5-11BP [1][5][8] - 信用利差走势分化,银行二永债、保险次级债信用利差普遍收窄1-8BP,而其余信用债品种除1年期利差收窄外,多数利差被动走阔 [5][8] - 市场受中美关税政策冲击影响,避险情绪抬升,10月11日债市情绪明显回暖,收益率大幅下行 [5][8] 后市展望与投资建议 - 展望后市,市场风险偏好相较于三季度或略有降温,同时市场对央行降息预期增加,债市情绪阶段性缓和,收益率后续或仍有小幅下行空间 [5][9] - 建议重点关注2-3年期普信债的票息配置价值,其品种利差较2024年最低点高4-15BP,较2024年以来利差中枢低3-7BP,当前2年期AA+和AA中短票收益率位于1.96-2.05%区间,3年期各品种中短票收益率位于1.99-2.18%区间 [1][9][10] - 4-5年期普信债利差普遍被动走阔,较2024年以来利差中枢高1-6BP,收益率位于2.11-2.48%区间,历经9月份调整后已初具配置性价比,可围绕中枢位置进行博弈 [1][10] - 银行二永债表现突出,可把握其短线交易行情 [1][10] - 需关注后续中美谈判进展和权益市场反应,若权益市场反弹,债市可能再度承压,应把握调整中的信用债建仓机会 [5][9] 重点热点事件分析 - 天安财险53亿元资本补充债("15天安财险")于2025年9月30日公告无法按期兑付,为史上首次保险公司债券违约,该债券发行规模53亿元,发行时票面利率5.97% [1][12] - 天安财险风险处置过程包括经营承压及公司治理失控(曾踩雷新时代信托产品,合计投资本金155.80亿元)、被接管、业务剥离、吊销业务许可证及债券违约 [1][13][14][15] - 展望保险次级债后市,需警惕三点风险:保险公司间的风险传染、保险次级债不赎回风险(今年以来已有百年人寿、珠江人寿公告不赎回)、以及弱资质民营险企的潜在违约风险,例如天安人寿将于2025年12月29日到期的20亿元资本补充债 [2][15][16] 二级市场表现 - 城投债收益率及利差走势分化,1-2年期各品种、3年期AA及以上品种、4年期AA+及以上品种收益率下行2-7BP,其余品种收益率上行0-4BP;1年期各品种、2-3年期AA+及以上品种信用利差收窄0-4BP,其余品种利差走阔0-8BP [20] - 地产债方面,除2-5年期AA+品种收益率上行1-4BP外,其余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0-7BP;信用利差走势分化,2-5年期AA+及以下品种利差走阔2-9BP,其余品种利差收窄1-6BP [21] - 周期债中,煤炭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0-8BP,钢铁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1-7BP [22] - 金融债方面,银行二永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5-11BP,信用利差普遍收窄1-8BP;券商次级债多数品种收益率下行0-6BP;保险次级债各品种收益率普遍下行6-10BP,信用利差普遍收窄2-6BP [22]
港股午评:大幅走低!恒科指跌4.54%,恒指下挫超900点,科技、金融齐跌
格隆汇· 2025-10-13 04:09
盘面上,作为市场风向标的大型科技股集体下挫,其中,小米跌近8%表现较差,快手跌近7%,京东跌 6%,百度、阿里巴巴跌5.5%,腾讯、美团跌4%;大金融股(银行、保险、券商)、中字头等权重皆表现 低迷进一步拖累大市走低;苹果概念股、生物医药股、汽车股、濠赌股、家电股、航空股跌幅较大,其 中,鸿腾精密跌近11%,君实生物跌超10%,蓝思科技跌超9%。 另一方面,稀土概念股、半导体芯片股等少部分个股逆势上涨,金力永磁更是大涨超12%创下历史新 高!在弱势中表现十分抢眼,华虹半导体涨3.6%,中芯国际盘中一度涨超5%午间微幅收跌。(格隆汇) 港股早盘低开,临近午盘跌幅加大,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至4.8%,午间大幅收跌4.54%,恒生指数、国 企指数分别下跌3.49%及3.48%,恒指下挫超900点险守25000点关口,三大指数均创下近一个月新低, 且录得连续下跌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