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

搜索文档
上市公司尤需重视 “科技叙事主线”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05 01:00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与强度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整体研发强度为2.33%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2] - 科创板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累计投入超780亿元 同比增长约10% [4] - 创业板29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 10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 [4] 科技股市场表现与盈利分化 - 科技股引领股票市场创10年来高点 源于实际业绩增长及未来前景预期 [3] - 多家科技类上市公司盈利明显增长 但部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3][6] - 寒武纪股价涨幅显著高于同业及主要指数 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 [6] 研发效率与成果转化 - 部分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增长快但效率效益不高 需加强并购与联合 [5] - 年内21单并购重组项目涉及知识产权、专利等核心技术领域 [5] - 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 需强化产学研结合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5] 行业研发潜力与价值重估 - 传统行业与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差距显著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带动传统行业价值重估 [4] -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成为资本市场改革重要主线 [6]
一财社论:上市公司尤需重视 “科技叙事主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13:45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整体研发强度达2.33% 同比小幅提升 [2] - 科创板研发投入创新高 累计超780亿元 同比增长约10% [4] 板块研发强度特征 - 科创板研发强度达11.78% 居各板块之首 [2] - 创业板研发强度为4.89% 其中29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10% 105家公司大于20% [4] - 北交所研发强度达4.63% [2] 科技股市场表现 - 科技股引领股市创10年高点 业绩增长与未来预期形成双重支撑 [3] - 寒武纪股价涨幅显著超越同业及主要指数 存在脱离基本面风险 [9] - 科技企业出现业绩分化 部分企业盈利明显增长 部分仍处亏损状态 [8] 研发效率优化路径 - 上市公司需通过并购获取核心技术 年内21单重组涉及知识产权与专业技术 [5] - 产学研结合可解决研发与市场脱节问题 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6] - 传统行业通过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可实现价值重估 [4] 科技创新战略定位 - 科技叙事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主线 打破传统与科技行业界限 [1][3] - 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成为资本市场改革重要方向 [9] - 研发创新是增强上市公司发展动能的关键要素 [1][3]
终于等到大跌了!
搜狐财经· 2025-09-04 05:56
市场调整与监管动态 - 科技股开始大幅下跌 股市接近首个支撑位3700点[1] - 监管部门采取措施为股市降温 8月散户开户数同比增长166%[1] - 证监会主席传递维持股市稳定决心 倡导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2] 投资者策略与仓位管理 - 部分投资者将仓位降至5成 主要操作医药股并回避科技股[1] - 在3800点附近减仓至2成 以保住年度利润[1] - 采用支撑位交易策略 在60日线附近进行波段操作[5] 行业轮动与表现 - 医药股先于市场上涨 港股医药板块已调整两个月[3] - 科技股集中在A股市场 上涨节奏滞后于港股[3] - 创新医药股被长期看好 未来市场将呈现分化格局[5] 历史参照与市场预期 - 参照2015年杠杆调控经验 半途追涨者易在回调中亏损[3] - 恒生指数走势领先A股 可作为趋势参考指标[3] - 预期调整周期约三个月 通过多次震荡完成整固[3] 资金面与政策环境 - 牛市依赖财政扩张政策 资金推动型行情需持续流动性支持[3] - 国家政策明显倾向股市 相比楼市获得更多重视[3] - 日本韩国转型期经验显示 业绩增长将成为股价分化关键因素[5]
银行分化,科技止跌,黄金七连涨
格隆汇· 2025-09-04 04:09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下跌0.05% 纳指上涨1.02% 标普500指数上涨0.51% [1] - 银行股整体小幅分化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小幅收跌 花旗集团、齐昂银行、联合银行、美国合众银行小幅收涨 [3] - 科技股止跌企稳 谷歌大涨9.14% 苹果上涨3.81% 特斯拉上涨1.44% 微软、亚马逊、奈飞、META小幅收涨 英特尔、英伟达、高通、超威公司小幅收跌 [3] 中概股表现 - 中国金龙指数下跌0.19% [3] - 拼多多上涨2.22% 腾讯音乐上涨1.71% 爱奇艺上涨1.12% [3] - 蔚来大跌3.95% 小鹏汽车下跌2.6% 理想汽车、阿里巴巴、京东跌幅均超1% [3] 商品市场 - COMEX黄金上涨0.56%至3619.7美元/盎司 实现日线七连涨 [3] - 盘中最低3592.4美元/盎司 最高3640.1美元/盎司 [3]
创业板指涨超1%
第一财经· 2025-09-04 02:08
BC电池板块表现 - BC电池板块领涨 罗博特科上涨5.84% 爱旭股份上涨4.55% 钧达股份上涨4.3% 晶科能源涨超3% 帝尔激光涨超3% 通威股份涨超3% [2] - BC电池板块整体涨幅达3.14% [4] 光伏设备行业 - 光伏设备板块涨幅达3.00% [4] 市场指数开盘情况 - 上证指数开盘报3807.76点 跌0.15% [3] - 深成指开盘报12526.3点 涨0.44% [3] - 创业板指开盘报2933.68点 涨1.18% [3] 其他活跃板块 - HJT电池板块活跃 [3] - CPO概念板块活跃 [3] - 贵金属板块活跃 [3] - 铜缆高速连接板块涨幅2.38% [4] - 消费电子板块涨幅2.31% [4] - 能源金属板块涨幅2.21% [4] - PET铜箔板块涨幅2.20% [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57% [4] - 恒生科技指数涨0.74% [4] - 科技股多数上涨 腾讯音乐涨近3% 百度涨超1% [4]
黄金白银深夜飙涨!美联储新主席热门人选主张“多次降息”
证券时报· 2025-09-03 22:47
9月3日晚间, 美联储再次确认降息信号。美联储理事沃勒称:"我已经明确表示,我认为下次会议应该降息, 预计未来几个 月将有多次降息 。"他表示,希望在美国劳动力市场下行前行动。 沃勒是美联储新主席热门人选。 他认为, 可以随时调整降息的步伐, 降息不必拘泥于固定的连续节奏,"是年内每次会议都 降息,还是隔次会议降息,将取决于经济数据的表现"。他强调,美国通胀率将在6-7个月的时间里开始回归2%, 关税不会 导致长期通胀。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道琼斯工业指数 | 45183.69 | -112.12 | -0.25% | | 纳斯达克指数 | 21541.23 | 261.60 | 1.23% | | 标普500 | 6450.57 | 35.03 | 0.55% | | 纳斯达克100 | 23465.41 | 234.30 | 1.01% | | 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 | 60503.93 | 1310.37 | 2.21% | 美国科技七巨头全线上涨。截至发稿,谷歌涨超8%,苹果、特斯拉涨超3%。 | 代码 | 名称 | ...
帮主郑重聊市场:美股这一跌,俩关键信号得细品
搜狐财经· 2025-09-03 02:07
美股市场表现 - 道指下跌249点 纳指和标普同步回调[1] - 8月道指上涨超过3% 标普500指数连续四个月上涨[4] 债券市场动态 - 美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5% 10年期收益率升至4.29%[3] - 全球长期债券收益率攀升 英国法国德国长期国债收益率达到数十年高点[3] 科技股表现 - 高估值科技股承压 英伟达和特斯拉明显受压[3] 政策风险因素 - 法院裁定特朗普全球关税多数不合法 被指越权行为[3] - 特朗普提出上诉至最高法院 声称若败诉将导致市场震荡 若胜诉美股将直冲云霄[3] 市场资金流向 - 债券收益率上升促使资金从股市转向债券市场 特别是追求稳定收益的资金[3] - 9月出现获利了结操作 对市场形成压力[4] 全球债务担忧 - 各国债务规模扩大引发市场担忧 收益率上升反映债务可持续性问题[3] 企业运营环境 -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进出口企业成本结构和利润预期[3]
黄金,再创历史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9-03 00:03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集体收低 道琼斯工业指数跌0.55%至45295.81点 标准普尔500指数跌0.69%至6415.54点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0.82%至21279.63点[3] - 大型科技股近乎全线下跌 英伟达跌近2% 亚马逊/特斯拉/苹果均跌逾1% 谷歌跌0.73% Meta跌0.49% 微软跌0.31%[3] - 银行股全线走低 高盛跌近2% 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均跌逾1% 美国银行跌0.66% 摩根大通跌0.59% 富国银行跌0.51%[3] 行业板块分化 - 能源股多数上涨 西方石油涨近1% 雪佛龙涨0.75% 埃克森美孚涨0.34% 康菲石油涨0.03% 斯伦贝谢跌超2%[3] - 航空股多数下跌 西南航空跌近2% 达美航空跌逾1% 美联航跌0.3% 美国航空涨0.15%[4] - 芯片股多数下跌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1.12% ARM跌超4% 拉姆研究跌逾3% 阿斯麦/意法半导体/微芯科技均跌超2% 英特尔跌0.57% 美光科技跌0.45%[4] 中概股表现 - 中概股逆势上扬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52%[1][5] - 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宝尊电商涨逾11% 欢聚涨超8% 百济神州涨逾8% 贝壳涨近5% 理想汽车涨超4% 蔚来涨逾3%[5] - 部分中概股下跌 金山云跌近6% 有道跌逾5% 万国数据跌逾4% 哔哩哔哩跌超3%[5] 黄金市场动态 - 国际金价创历史新高 COMEX黄金期货价格突破3600美元/盎司[2][6] - 伦敦金现价格突破3540美元/盎司 同步创历史新高[7] - 美股黄金股普遍上涨 哈莫尼黄金涨超7% 科尔黛伦矿业涨逾3%[8]
爆买!超1万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9-02 12:48
南向资金流入规模 - 9月2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92.81亿港元 年度净买入额突破1万亿港元 创互联互通机制开通以来最高纪录 [1][2][3]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港股金额接近4.7万亿港元 刷新历史纪录 [1][3] - 2020-2024年南向资金年度净买入额分别为6721.25亿港元、4543.96亿港元、3862.81亿港元、3188.42亿港元和8078.69亿港元 [3] 市场表现与资金动因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度涨幅均超20% 港股市场出现明显回升 [3][5] - 港股低估值和高股息特性形成吸引力 恒生指数滚动市盈率较A股存在明显折价 部分个股股息率高于A股 [5][14] - 港股市场赚钱效应显著 小米集团、泡泡玛特、老铺黄金等明星股屡创新高 [5]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政策红利及港股IPO市场重启为市场注入活力 [6] 市场影响力变化 - 南向资金持有港股总市值达5.94万亿港元 占港股总市值比例超13% [8] - 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港股市场总成交额比例攀升至45%以上 较2024年的34.63%显著提升 [8] - 南向资金主攻方向为低估值高股息资产和高弹性科技资产 推动港股市场风格出现"A股化"趋势 [10] - 海外投资者通过借券做空机制仍对股价短期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南向资金暂无法参与卖空 [10] 资金流向趋势 - 8月出现多次大规模净流出 4日净流出180.92亿港元 13日净流出82.77亿港元 20日净流出146.82亿港元 28日净流出204.42亿港元 [12] - A股市场近期赚钱效应远超港股 上证指数创10年新高 导致资金更倾向集中配置A股 [14] - 南向资金后续净买入空间仍存 但流入速度可能放缓 港股高股息资产对低风险偏好投资者吸引力持续 [14]
高盛流动性专家:美股系统性需求已枯竭,预计9月将“充满挑战”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10:29
季节性表现与市场风险 - 9月是标普500指数历史表现最差月份 平均回报率为-1.17% [2] - 9月下半月是全年表现最糟糕两周 平均回报率低至-1.38% [2] - CTA基金购买力从7月276.6亿美元骤降至8月125.6亿美元 预计9月进一步萎缩至29.6亿美元 [3] CTA基金仓位与抛售风险 - CTA美股仓位达100%满仓状态 失去积极买入能力 [1][3] - 若市场下跌 未来1周可能抛售222.5亿美元全球股票(其中48.4亿美元美股) [4] - 若深度下跌 未来1月可能抛售2179.2亿美元全球股票(其中736.9亿美元美股) [5] 机构投资者仓位特征 - 机构投资者连续两个月净卖出美股 仓位保持相对平衡 [7][8] - 美国多空策略基金净杠杆率处于5年第32百分位 低于平均水平 [11] - 当前温和仓位水平可能使市场回调相对温和且短暂 [9][12] 资金流向分化趋势 - 对冲基金大举轮动至新兴市场 8月净买入流量超十年均值三个标准差 [14] - 资金集中流入中国科技股ETF及阿里巴巴等龙头股 [14] - 自2019年以来货币市场基金流入4.09万亿美元 债券基金2.46万亿美元 股票基金仅2470亿美元 [17] 市场内部稳定机制 - 交易商处于创纪录多头伽马状态 期权头寸敞口10天内增加109亿美元 [19] - 市场相关性处近30年低点 个股走势高度分化 [19] - 标普500指数1个月隐含波动率接近一年低点 期权定价极端便宜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