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财政部、央行等九部门,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6 10:1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 [3][4] - 政策依据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期限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后续可视效果延长 [4][5] 支持范围与条件 - 覆盖8类消费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5] - 贷款需满足: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且资金到位,用途为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政策 [5][6] 贴息标准与资金分担 - 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期限不超过1年,中央与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6] - 贴息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改善基础设施)和流动资金贷款(提升服务能力),不可与其他中央财政贴息政策重复享受 [6] 经办银行与流程 - 21家全国性银行参与,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及政策性银行 [7] - 贷款审批流程:经营主体申请→银行自主审批→签订合同(含贴息条款)→按月汇总审核→按季反馈结果 [8] 贴息资金管理 - 资金结算分阶段:2026年1月申请需求→2月省级提交结算报告→财政部拨付资金→10个工作日内省级拨付至银行→银行返还或抵扣利息 [9] - 资金清算需在2027年1月前完成,建立月度台账并接受财政部监管局抽查 [10] 行业支持重点 - **餐饮住宿**:提升服务品质与设施,强化餐饮文化及旅游融合 [13] - **健康**:覆盖医疗、药品制造、健康设备等全产业链 [13] - **养老**:支持照护服务、智慧养老及设施建设 [14] - **文化娱乐/旅游**:丰富文旅供给,优化交通基础设施 [15] - **体育**:增加消费场所与赛事活动 [15] 监督与责任 - 实行"自审自贴"模式,银行承担审贷主体责任,行业部门严格审核资金用途 [11] - 严禁资金流向房地产、理财等套利活动,违规将追回资金并处罚 [11][12]
财政贴息来了!贷款利率直接降1个点,个人消费、服务业都能享
搜狐财经· 2025-08-15 07:0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针对个人消费贷款提供年利率1个百分点的财政贴息 覆盖购车 装修 教育 旅游 健康及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 [3] - 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为期一年 [3] - 单笔贷款贴息上限为5万元 超过部分不享受贴息优惠 [4] - 单个用户在一家银行最高贴息金额为3000元 对应最高30万元消费贷款额度 [5] - 以10万元贷款为例 利率从4%降至3% 年利息节省1000元 [6]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服务业企业贷款享受年利率1个百分点贴息 适用于餐饮 住宿 养老 托育 家政 旅游 文化娱乐及体育等行业 [7] - 政策自2025年3月16日起实施 贴息期限为一年 [7] - 单户企业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7] - 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承担90% 地方财政承担10% [7] 参与金融机构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涉及6家国有大行 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机构(包括蚂蚁 招联等) [9] - 服务业贷款贴息涵盖21家全国性银行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及工农中建交邮等大型商业银行 [9] 政策实施特点 - 采用财政与银行协同机制 通过直接降低利率方式精准刺激消费和服务业投资 [10] - 政府全额承担贴息成本 银行不会因贴息产生亏损或额外收费 [10] - 政策期满后将评估延期可能性 [10]
服务消费释放新动能头部企业发力新增量
证券时报· 2025-08-14 18:21
服务消费升级趋势 - 服务消费成为居民消费升级重要方向 消费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1] - 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 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7] - 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 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7] 餐饮行业创新举措 - 海底捞三里屯店增加夜宵时段服务 夜间客流量明显增长 [2] - 海底捞已在深圳北京上海开设50余家夜宵主题店 拓展多种店型 [3] - 麦当劳计划2024-2028年投入40亿元用于数字化研发 [3] - 麦当劳将在青海宁夏开设首家餐厅 实现省级行政区全覆盖 [3] - 呷哺集团联名国际IP 已升级全国75个核心城市门店 [3] 旅游业服务升级 - 海南航空通过"精准产品+生态协同+数字赋能"开辟新收入来源 [4] - 华住集团针对银发族推出周边景区组合项目 优化适老设施 [4] - 中旅国际上半年夜游收入同比增长45% [5] - 中旅国际重点发力"文旅夜经济""航天旅游"等新消费形式 [5] 家政服务创新 - 58同城"58智慧家政系统"使接单距离缩短60% 接单数提高45% [6] - 家政服务商户经营效率提升57% [6] - 62%用户在58同城体验过两种以上服务 [6] 政策支持 - 国务院提出20项重点任务支持服务消费重点领域 [7] - 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促进生活服务消费 支持场景创新和业态融合 [7]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7]
财政贴息不止为撬动消费
虎嗅· 2025-08-14 10:27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2]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为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 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并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4][10]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8]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约为当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 [8]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计算贴息 同机构多笔叠加最高贴息1000元 [8]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每笔贴息500元 与小额消费叠加后同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 [8][9]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政策 - 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 [9]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9]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 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消费是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将提振消费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 [11] - 政策旨在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消费领域 降低居民和经营主体信贷成本 [11] - 政策重点锁定服务业 商品消费需求弹性小而服务消费潜力巨大 发力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 [13] 政策影响分析 - 政策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双向入手 为居民消费和服务业经营主体发展注入动力 [8] - 对消费者可有效缓解购买力不足问题 降低消费成本 对供给方可助力更好地销售产品或服务 [12] - 政策能带动养老托育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 扩大服务经济规模 [13]
人民财评:政策精准发力,服务业升级迎来新动能
人民网· 2025-08-14 08:32
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 九部门联合推出服务业贷款贴息政策 通过财政金融协同机制精准支持促消费和扩内需战略 [1]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超50% 今年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中第三产业占比88.2% [1] - 政策旨在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部署 具有稳就业、惠民生、促转型多重战略意义 [1] 政策具体实施方案 - 贴息政策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服务领域 [2]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单户贷款贴息规模上限100万元 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2] - 通过"财政+金融"组合拳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服务业轻资产运营导致的抵押物不足等融资痛点 [2] 政策预期效果与配套机制 - 为优质服务企业提供资金便利 支持其开拓创新、升级硬件、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 [3]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 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形成长期支持效应 [3] - 配套措施包括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建立动态效果评估机制 [3] 行业影响与战略价值 - 服务业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政策着力解决供需不平衡问题 [1][2] - 政策代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思路 通过改善微观主体生存环境促进行业生态整体优化 [3] - 政策实施将提升服务消费供给质量和效率 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产品 [3]
21社论丨加大支持服务业发展力度,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2:29
贷款贴息政策核心内容 - 贴息对象为向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银行贷款 聚焦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主要消费服务领域 [1]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期限1年 单户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单户贴息上限1万元 [1] - 政策旨在通过"真金白银"支持经营主体 提振消费 扩大国内需求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9.1% 对GDP增长贡献率超60% [1] 短期政策作用 - 缓解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压力 针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直接降低1个百分点融资成本 [2] - 间接提振消费信心与市场活力 文化旅游 体育等领域可提升服务质量 改善消费环境 [2] - 促进就业市场稳定 服务业为就业主力军 政策对保就业具重要意义 [2] 中长期政策效果 - 推动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支持创新服务消费业态 模式 场景 扩大优质供给 促进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3] - 提升行业创新能力 健康领域将拓展"AI+"医疗 精准健康管理等场景 [3] - 培育新增长点 旅游领域推动"旅游+"模式 文化娱乐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产品 [3] 宏观经济影响 - 构建消费与投资良性循环 政策支持经营主体投资改善基础设施 供给能力提升反哺消费需求 [4]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转型 健康 养老 托育等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城乡融合 [5] 政策实施建议 - 需关注执行精准性 差异化需求 长期资金支持 区域平衡等问题 [5] - 地方政府应制定细则 明确职责与流程 加强跨部门协同机制 [5]
最高1万元!这些贷款贴息,怎么申领?
金融时报· 2025-08-14 02:27
政策适用时间 - 政策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服务业企业 [1] 申请条件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包括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 [2] - 贷款资金需合规用于拓展空间 优化布局 提升硬件 增加业态 人员培训 产品研发等经营活动 禁止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2] 贴息操作流程 - 借款主体无需单独申请贴息 仅需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 [3] -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 对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贴息资金 对未来需支付利息直接扣除对应贴息 [3] 贴息金额与规则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长贴息期限1年 单户贷款贴息规模最高100万元 单户最高贴息金额1万元 [4] -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已享受地方财政贴息的需扣除后计算实际利率 [4] - 例如90万元1年期贷款可享受9000元贴息 分两阶段执行: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3000元 未支付利息每月扣除750元 [4] 经办银行范围 - 经办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等21家全国性银行 [5]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热点问题解答
金融时报· 2025-08-14 01:35
政策适用时间 - 政策有效期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在此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可享受贴息 [1] 适用条件 - 贷款资金必须用于经营活动 包括拓展空间 优化布局 提升硬件 增加业态 人员培训 产品研发等 [2]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八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 [2] - 贷款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2] 贴息操作流程 - 借款主体无需单独申请贴息 按正常信贷流程办理贷款即可 [3] -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后 对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贴息资金 [3] - 对未来需支付利息 银行在收款时直接扣除对应贴息资金 [4] 贴息额度标准 - 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长贴息期限1年 [5] - 八类消费领域经营主体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金额上限1万元 [5] - 同一笔贷款不可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 [5] 合作金融机构 - 包括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6] - 涵盖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6]
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 多部门详解贷款贴息政策
中国证券报· 2025-08-14 00:38
政策框架与目标 - 财政部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两项政策 分别从消费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 财政金融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和促消费 [1] - 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 促进相关产业和企业发展壮大 扩大高质量消费供给 [4]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居民享受贴息需有真实消费行为 覆盖日常小额消费 买车装修购置家具家电手机电脑等大额商品消费 以及旅游养老生育教培医疗等服务消费 [2] - 政策实施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享受贷款贴息500元 多笔消费可叠加享受 [2] - 借款人需授权经办机构识别贷款账户交易信息用于贴息测算 经办机构负责利息扣减和贴息资金申请 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细则 - 餐饮住宿 健康 养老 托育 家政 文化娱乐 旅游 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可享受贴息 贷款需用于经营活动 [2] - 政策覆盖今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的贷款合同 享受最长1年贴息 贷款期限不足1年按实际期限贴息 [2] - 经办银行需聚焦8类民生相关消费行业 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 实现资金直达基层 快速便捷 利率适宜 [4] 政策实施与监管机制 - 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对贴息资金实行全流程管控 执行期满后会同金融监管总局核查经办机构资金申请审核清算情况 [5] - 金融监管总局督促经办机构做好资金测算审核申请工作 引导银行严格按审核结果申领资金 动态跟踪贷款流向加强用途管控 [5][6] - 商务部督促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核贷款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 及时反馈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合规主体 [6] 跨部门协同与融资对接 - 人民银行加强与财政部门信息共享 促进政银企融资对接 使政策红利惠及更多服务业中小经营主体 [4] - 人民银行指导金融机构用好再贷款和贴息政策 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4]
消费贷款领域又一“国补”落地 以“真金白银”助力居民更好消费
中国青年报· 2025-08-13 23:57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中央层面首次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息政策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汽车/养老/教育/文旅/家居/电子/医疗) [1] - 服务业贷款贴息聚焦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大领域 [1] - 两项政策贴息比例均为1个百分点 实施期一年 [1] 贴息申请细则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 [2]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 同一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含小额叠加)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须用于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经营活动 [2] - 1元贴息资金可带动100元贷款资金投入消费或服务业供给 [2] 政策实施机制 - 贷款经办机构负责贴息测算和申请 简化操作流程 [1] - 居民贴息需证明真实消费行为 企业贴息需证明贷款用于经营活动 [1] - 商务部将审核贷款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 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3] - 通过实地走访和行业座谈优化贴息审核拨付流程 [3] 政策后续安排 - 到期后将评估效果 研究延长期限/扩大支持范围/调整经办机构等可能性 [1] - 商务部将协同多部门解决政策落地问题 提升实施成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