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

搜索文档
互联网龙头中报业绩超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恒生科技ETF(513130)连续5周实现周度资金净流入
新浪基金· 2025-09-01 06:33
互联网平台龙头业绩表现 - 某互联网平台龙头2025年中期业绩大幅超越市场预期 收入和净利润保持良好增长 [1] - 云智能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26% 验证AI驱动盈利增长的行业逻辑 [1] - 公司与电信龙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后续在云和AI基础设施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赋能人工智能+发展主线 [1] 恒生科技ETF资金流动与规模 - 恒生科技ETF(513130)自7月28日起连续5周实现周度净流入 区间合计净流入78.85亿元 [1] - 基金规模增长至360.92亿元 突破历史新高 [1] - 8月全月日均成交额达51.94亿元 较7月全月39.22亿元水平明显提升 [1] 基金持有人结构与指数特征 - 恒生科技ETF(513130)持有人户数达22.41万户 较2024年底16.31万户增加超6.1万户 [1] - 恒生科技指数涵盖互联网平台、软件开发、通信及芯片设计等人工智能产业链多个领域 [1] - 指数前五大成份股为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网易-S、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 [1] 市场估值与投资工具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1.23倍 处于近5年19.23%的历史较低水平 [1] -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及业绩改善环境下 估值仍有抬升空间 [1] - 恒生科技ETF(513130)支持场内T+0交易 规模较大、流动性较优、费率较低 覆盖多科技主题 [1]
三六零跌2.07%,成交额11.1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622.07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06: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7%至11.36元/股 成交额11.10亿元 换手率1.38% 总市值795.1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622.07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04亿元(卖出占比15.44% vs 买入占比6.06%) 大单净买入1800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10.83% 近5日下跌1.65% 近20日上涨2.25% 近60日上涨6.87% [1] 资金结构与股东变化 - 股东户数39.61万户 较上期减少12.31% 人均流通股17,671股 较上期增加14.03% [2] - 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增持4869.99万股至2.08亿股 位列第四大流通股东 [3] - 五大指数ETF集体增持: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502万股至6232.94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ETF增437.38万股至4444.77万股 华夏沪深300ETF增543.67万股至3259.37万股 [3] 财务与经营概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27亿元 同比增长3.67% 归母净利润-2.82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17.43% [2] - 主营业务构成:互联网广告及服务53.09% 互联网增值服务17.58% 安全及其他16.41% 智能硬件12.92%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8.35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4.00亿元 [3] 行业属性与业务定位 - 属于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行业 [2] - 涵盖AI Agent、AI语料库、AI模型、虚拟数字人、信创等概念板块 [2] - 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安全技术研发及相关商业化服务 包括安全产品设计、推广及智能硬件业务 [1]
高开低走,数字货币含量最高的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回调或迎布局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9-01 06:04
市场表现 - 9月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走强 数字货币概念股显著上涨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微跌0.12% 但近10日获资金净申购4.39亿元[1] - 数字货币板块个股表现分化 高伟达涨超18% 荣联科技与恒宝股份涨停 信安科技及东信和平跟涨[1] - 券商ETF基金(515010)下跌1.38% 持仓股中华西证券、东吴证券及湘财股份跌幅居前[1]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 明确2027年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体应用普及率超70% 2030年普及率超90%[1] - 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与三大运营商成立"先进存力AI推理工作组" 推动AI推理领域技术发展[1] 金融科技ETF产品特征 - 金融科技ETF华夏(516100)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 覆盖炒股软件、软件开发、数字货币及数字安全行业[1] - 该ETF稳定币含量达22.59% 数字货币含量40.15% 炒股软件含量26.5% 三项指标均为全市场ETF第一[1] - 产品兼具金融属性与科技创新能力 受益于AI技术发展及市场行情回暖双重催化[1]
北信源涨2.25%,成交额3.0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38.0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09-01 03: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日盘中股价上涨2.25%至6.82元/股 成交额3.02亿元 换手率3.51% 总市值98.8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38.01万元 特大单买入1393.84万元(占比4.62%) 卖出1021.95万元(占比3.39%) 大单买入7124.30万元(占比23.61%) 卖出6658.18万元(占比22.06%)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17% 近5日下跌4.35% 近20日上涨24.00% 近60日上涨26.30% [1] - 8月21日龙虎榜净买入2.43亿元 买入总额4.51亿元(占总成交额14.96%) 卖出总额2.08亿元(占总成交额6.89%)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信息安全软件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客户涵盖政府机关、军工、金融、能源等重点行业 [2] - 收入构成:软件产品51.85% 技术服务22.30% 系统集成16.47% 其他9.3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概念板块包括数据要素、数字货币、数字经济等 [2] - 股东户数10.02万户 较上期增加4.21% 人均流通股12744股 较上期减少4.04%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8亿元 同比减少53.72% 归母净利润-9711.46万元 同比减少47.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0.00元 [3] 机构持仓变化 - 南方中证1000ETF持股1336.69万股 较上期增加468.99万股 [3] - 华夏中证1000ETF持股789.48万股 较上期增加308.24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31.36万股 较上期减少1059.64万股 [3] - 广发中证1000ETF持股634.65万股 较上期增加239.37万股 [3]
深圳三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增资至5.01亿,增幅50000%
新浪财经· 2025-09-01 02:47
来源:智通财经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深圳三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 5.01亿人民币,增幅50000%。深圳三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刘彦斌,经 营范围包括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等。股权全景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北京三快网络 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后者为美团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鼎捷数智(300378):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平稳增长,AI收入翻倍以上增长
开源证券· 2025-09-01 02:1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数智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整合规划方案服务提供商,有望持续受益下游景气复苏和出海机遇,AI打开成长空间 [4] - 公司业绩平稳增长,AI收入实现翻倍以上增长,AI产品矩阵持续拓展 [1][5][7] - 四类业务收入均实现平稳增长,AI与工业软件深度融合有效带动客单价提升并优化毛利率水平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08%,归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增长6.09%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2.40亿元、2.89亿元,同比增长29.3%、19.3%、20.4% [4][9]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74元、0.88元、1.0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71.0倍、59.5倍、49.4倍 [4][9] - 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58.3%提升至2027年的60.9%,净利率从6.8%提升至8.2% [9] 业务细分表现 - 研发设计类业务收入0.57亿元,同比增长11.05%,AI技术PLM产品获近百家客户签约 [6] - 数字化管理类业务收入5.71亿元,同比增长4.32%,AI智能套件加速与ERP融合创新 [6] - 生产控制类业务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7.36%,AI智能套件融入MES、WMS等产品 [6] - AIoT类业务收入2.74亿元,同比增长3.51%,聚焦高附加值方案产品推广 [6] AI业务进展 - 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5.91%,基于Indepth AI平台融合多家通用大模型能力 [7] - 累计开发数十个AI应用,覆盖生产、销售、财务等管理领域 [7] - 鼎捷雅典娜客户拓展良好,沉淀汽配、装备、电子、家电、化工等行业标杆案例 [7] 估值与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52.62元,总市值142.81亿元,流通市值141.75亿元 [1] - 近3个月换手率549.05%,一年股价区间为66.93元至15.76元 [1] - 2025年预测P/E为71.0倍,P/B为6.0倍,EV/EBITDA为39.3倍 [9]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半导体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证券日报· 2025-09-01 00:14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为2.33% [1][2]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高研发强度行业分布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构建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3] - 资本市场给予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 形成研发投入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表现 - 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包括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 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在电池 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 十三大电池生产基地 [3] 研发投入增长特征 - 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创新意识增强 焦作万方研发投入323万元 同比增长869.97% [4]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3][4] - 技术创新带来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特别是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领域 [4] 未来研发趋势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5]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2] -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提升 研发支出强度有望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2]
【私募调研记录】汐泰投资调研卓易信息、华通线缆等3只个股(附名单)
证券之星· 2025-09-01 00:08
根据公开信息 知名私募汐泰投资于8月29日披露近期对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调研[1] 卓易信息调研核心信息 - SnapDevelop已吸引超2万名注册用户 EazyDevelop试用接近2000人 产品已在部分客户中开展商业化试点[1] - 与Dcloud合作开发支持其生态的SnapDevelop版本 预计9-10月发布正式版 付费版本尚未推出[1] - EazyDevelop公测版已在医疗行业落地 提升开发效率[1] - 公司坚持I+IDE双引擎战略 掌握自主编译器 支持国产化与鸿蒙生态[1] - 外延并购仍是重要布局手段 关注早中期项目[1] - 全年激励目标有望实现 8月起产品进入商业化阶段 多个大项目接近落地[1] 华通线缆调研核心信息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34.25亿元 同比增长12.95%[2] - 利润下降主要因在建工程前期投入[2] - 非洲板块中 坦桑尼亚和喀麦隆工厂实行本地化生产销售 安哥拉工厂正建设并拓展电解铝产业链[2] - 公司海外贸易占比较高 通过国内与国外市场并重战略缓解国际贸易波动影响[2] - 因在建项目及扩产规划 存在资金需求 将多渠道筹资[2] - 公司已于2025年6月完成股份回购 共回购648万股 投入7789.8万元[2] - 已实施2022年及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 未来将持续评估相关举措[2] 天龙集团调研核心信息 - 2025年上半年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3亿元 净利润7030.48万元 同比增长120.56%[3] - 互联网营销板块自运营业务消耗占比近50%[3] - 油墨板块收入增20% 利润增38% 出口收入同比增长115%[3] - 林产化工板块净利润增长61%[3] - 二氢月桂烯醇和二氢月桂烯扩产项目正推进 预计9月底前完成验收[3] - 公司坚持控风险 调结构 强能力 推动全链条布局 并关注产业并购机会[3]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9月1日
新华财经· 2025-09-01 00:01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截至8月31日共542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 合计营业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0.03% 净利润2.99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2] - 全市场近六成公司营收正增长 77.03%公司实现盈利 53.61%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2][10] - 农林牧渔 钢铁 建筑材料 计算机 有色金属 传媒 电子 非银金融等行业业绩回暖明显 [2] 科技行业表现 - 工业富联市值突破万亿元 通信和电子行业单月涨幅超20% [1] - 157家AI及AI+概念公司中111家实现盈利 占比超七成 14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 15家同比扭亏 [5] - 算力 PCB 光模块行业经营表现突出 AI与医疗 汽车 消费电子融合贡献新增长点 [5] 研发投入与创新 - 全市场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12]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超10% [12] - 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包括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 宁德时代 [12] 分红情况 - 810家公司推出中期现金分红计划 拟派现6428.08亿元 金额和数量同比分别增长9.56%和15.06% [6] - 分红金额超10亿元公司中"中字头"占比约三成 [6] - 42家上市银行中近半数实施中期分红 7家银行首次实施 国有大行合计分红2046.57亿元 [7] 资金流向 - 中央汇金持有ETF市值超1.28万亿元 现身数十只ETF前十大持有人名单 [4] - 企业年金 养老金 保险机构 外资等长线资金通过ETF入市 [4] - 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 宁德时代 阿里巴巴-W 新易盛 小米集团 紫金矿业等出海标的 [9] 行业动态 - 农药行业启动"正风治卷"三年行动 规范隐性添加 非法生产 低价倾销等问题 [8] - 中国农药市场规模约3000亿元 目前处于磨底复苏关键阶段 [8] - 并购重组转向技术导向 年内21单交易涉及核心技术 合计金额25.69亿元 [11] 业绩展望 - 企业盈利从预期修复进入实绩验证周期 亏损面收窄 景气度持续改善 [3] - 预计2025年上市公司全年盈利将呈现逐季上行态势 [3] - 第二季度营收18.11万亿元同比增长0.43%环比增长7.15% 净利润增速较上年提升4.76个百分点 [10]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31 17:13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整体研发强度为2.33%同比小幅提升 [1][2] - 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能助力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从而提升竞争力 [1] 板块与行业研发强度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以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资本市场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形成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公司共6家 分别为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05% 远超同期净利润增速 在电池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和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3] - 焦作万方铝业研发投入323万元同比增长869.97% 形成煤电铝铝加工一体化产业布局 [4][5] 研发创新战略意义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就拥有定价权 [3] -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通过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4] - 技术突破意味着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