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

搜索文档
美联新材携辉虹科技亮相国际橡塑展 共推创新前沿产品
证券时报网· 2025-04-18 06:20
展会概况 - CHINAPLAS2025国际橡塑展于4月15日至18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吸引逾4500家展商参展,预计观众总数突破33万人次,其中海外观众超7万名 [1] - 展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东南亚采购团组表现突出,欧美及中东客商到访量增长,国内新客开拓量同比增长20%,深化与100余家核心存量客户合作 [1] 美联新材参展情况 - 公司携手控股企业辉虹科技参展,展示创新科技与前沿产品,技术团队为客户提供高效色母粒解决方案 [1] - 公司主营产品包括色母粒、三聚氯氰、电池湿法隔膜(基膜和涂覆膜)和高性能颜料 [1] 美联新材业务发展 - 公司以创新为驱动力,持续引进国际领先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优化产品性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环保型材料需求 [1] - 通过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2] 辉虹科技业务与技术 - 辉虹科技从事高性能有机染颜料、相关中间体及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 -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参与起草6项团体标准,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 - 高性能染料、颜料橙43、红15、红14及其中间体奈四甲酸等产品性能优异,在全球市场有独特竞争优势 [2]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进展 - 辉虹科技"年产5500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已完成1000吨/年产能建设,普鲁士蓝正极材料将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2] - 公司协同推进普鲁士蓝正极材料系列钠离子电池全产业链,预计下半年实现批量化生产和销售 [3]
皇马科技2024年财报亮眼,净利润增长22.5%,分红方案引关注
金融界· 2025-04-17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 皇马科技2024年业绩显著增长,展现强劲复苏能力,但在成本控制、分红力度和国际化布局方面有提升空间,需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持续发力以保持领先 [8] 业绩大幅回升,净利润增长显著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3.33亿元,较2023年18.94亿元增长23.17%,扭转2023年同比下降13.21%颓势并创近年新高 [4] - 2024年毛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5.38%,显示成本控制和产品附加值提升成效 [4] - 2024年归属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22.50%;扣非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27.81%,得益于市场开拓和产品创新 [4] - 净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总收入增速,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有提升空间,需加强风险管理和市场预判能力 [4] 分红方案公布,派现比例达30.39% - 2024年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现2.1元含税,预计派现1.21亿元,占净利润比例30.39%,股息率2.04%,是上市以来第6次派现 [5] - 分红方案逐年提升,此次派现比例提升反映盈利能力增强和对股东利益重视 [6] - 与同行业宝丰能源相比,分红比例处于中等水平,盈利增长情况下可考虑提高派现比例增强股东信心 [6] 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并重,未来增长可期 - 2024年在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坚持工作推进总基调,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7] - 研发上加强重大项目研发,推进产业化进程,统筹子公司策略,有序推进“第三工厂”建设和总部大楼收尾,完成员工持股计划 [7] - 市场拓展完善办事处建制,落实营销新模式,重点拓展“两湾一带”和外贸市场,在存量和新赛道实现新增量 [7] - 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需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持续发力,加强国际化布局分散国内市场风险 [8]
正丹股份财报解读:营收净利暴增背后的机遇与风险
新浪财经· 2025-04-15 12:58
核心财务表现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949.39%至11.9亿元,上年同期仅为987.5万元[1][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431.03%至8.92亿元[1][5]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6.31%至34.8亿元,上年同期为15.38亿元[2] 营收驱动因素 - 酸酐及酯类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55.11%至27.9亿元,占营收比重80.16%[2] - 国内销售增长99.01%,国外销售激增212.86%[2] - 主要受益于美国TMA生产线关闭导致海外需求大增,TMA产品量价齐升[2] 盈利能力分析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313.81%至11.84亿元[3] - 基本每股收益从0.02元/股增至2.35元/股,增幅11,650%[3] - 规模效应导致边际成本下降,产品盈利能力显著提升[3]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下降9.79%至751.6万元[4] - 管理费用增长10.61%至3306.7万元[4] - 财务费用减少35.60%至-2316.2万元,主要因汇兑收益增加[4] - 研发费用下降8.17%至2058.8万元[4]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因销量和单价提升大幅增加[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长158.65%至22.46亿元,流出增长227.43%至20.82亿元[5] -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64亿元,主要因分红及股份回购增加[6] 研发与人才 - 研发投入1.1亿元占营收3.15%,多个项目取得进展[7] - 研发人员数量从116人增至120人,占比微升至27.09%[8] - 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增加,30岁以上研发人员占比提升[8] 高管薪酬 - 董事长薪酬181.05万元,总经理109万元[13] - 副总经理薪酬55.83万元,财务总监44.43万元[13]
天马新材(838971)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15 09:25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3]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11 日 15:00 - 16:30 [3] - 活动地点为上海证券报官网中国证券网举办 2024 年年度报告网络业绩说明会 [3] - 参会人员为通过网络参与的投资者,接待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淑云等 [3]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2024 年度国外直接销售额 17,672.96 元,销售占比较小,海外市场拓展方向涉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4] - 2025 年度下游电子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将布局高端产品赛道,发力高导热球形氧化铝等高端产品 [4] 权益分派与财报情况 - 拟定于 2025 年 4 月 18 日召开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2024 年度权益分派预案 [5] - 2025 年一季度报告将于 2025 年 4 月 28 日披露 [4] 研发情况 - 2024 年度投入研发费用 11,008,558.50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25% [5] - 与河南省科学院等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课题研究,推进新产品及生产工艺研发 [5] 产能情况 - 公开发行前原有产能 29,000 吨/年,募投项目年产 50,000 吨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生产线已正常生产,年产 5,000 吨高导热球形氧化铝生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 [6] 原材料价格情况 - 2024 年度工业氧化铝价格大幅上涨,2025 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下降,截至目前处于 3,000 元/吨左右,预计 2025 年内进入弱势寻底阶段 [6] 产品竞争优势 - 产品为精细氧化铝粉体材料,参数指标优异、性能不断提升,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多款产品在国内行业领先 [7] - 能满足下游客户定制化诉求,相较于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有价格优势,可长期提供技术支持 [7]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品种一)获“AAA”评级
金融界· 2025-04-15 04:43
评级与信用状况 - 中化国际2025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可持续挂钩)(品种一)获"AAA"评级 [1] - 公司股东实力雄厚且支持力度大 业务结构多元化 核心产品行业地位突出 产业基础雄厚 综合竞争实力强 [1] - 融资渠道畅通且备用流动性充足 [1] - 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及业绩亏损风险 在建项目规模较大可能影响经营和信用状况 [1] 公司背景与经营情况 - 公司原名中化国际贸易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国中化集团等6家公司联合发起设立 1998年12月成立 2000年3月上市(股票代码600500 SH) [2] - 聚焦化工新材料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主业 采用产业链思维和一体化布局战略转型 [2] - 主营业务包括基础原料及中间体 高性能材料及聚合物添加剂生产销售 化工材料营销 医药健康等 [2] - 2023年营业总收入542 72亿元 同比下降37 94% [2]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5 03:58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精细化工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营养品、香精香料、高分子材料、原料药的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以"化工+"和"生物+"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发展功能性化学品,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公司是世界主要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全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香料行业十强企业 [2] 主营业务及产品 - 营养品业务:产品包括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C、蛋氨酸等,应用于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营养保健领域 [3] - 香精香料业务:主要产品包括芳樟醇系列、柠檬醛系列等,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家庭护理、化妆品和食品领域 [4] - 高分子材料业务:重点发展聚苯硫醚(PPS)、高温尼龙(PPA)等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等领域 [4] - 原料药业务:产品包括维生素系列、抗生素系列等,作为药物活性成分加工生产药物制剂 [4] 财务表现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16.10亿元,同比增长42.95% [1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69亿元,同比增长117.01% [14] -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294.46亿元,较年初上升18.16% [14] 股东回报与资本运作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15.37亿元 [15] - 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21.51亿元(含特别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6.66% [77] - 控股股东新和成控股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786.99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8%,增持金额2.99亿元 [6] 重大投资项目 - 计划在天津南港工业区投资建设尼龙新材料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 [7] - 年产25万吨蛋氨酸项目已完成结项,节余募集资金3.43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62][63] 员工激励计划 - 第四期员工持股计划完成股票购买,通过二级市场竞价交易方式购买公司股票2952.82万股,成交总金额4.79亿元 [8] - 拟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3-6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32元/股 [84][92] 公司治理 - 公司已完成17,485,676股回购股票注销,总股本由3,090,907,356股变更为3,073,421,680股 [9] - 董事会审议通过《市值管理制度》,完善公司市值管理体系 [31]
微通道连续流技术:完善标准 持续创新 加强规范
中国化工报· 2025-04-14 01:47
微通道连续流作为一种新兴的化工生产技术,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耗和废物 排放,在精细化学品合成领域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但当前国内微通道连续流工艺的应用仍处于起步 阶段,存在行业规范与标准缺失、技术研发力量分散、市场推广力度不足等问题。同时,微通道连续流 工艺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反应器的设计与选择、放大效应的评估与控制等,这 些都需要在"十五五"期间加以改进和完善。 具体而言,目前该技术面临的挑战与风险有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标准与规范。连续流微通道技术 缺乏明确的标准、强度要求及计算方式。部分企业仅将管式连续流视为绝对安全,忽视了强度核算,导 致小尺度空间下的反应存在潜在风险。 二是安全泄放装置设置不当。连续流工艺因其物料连续流动的特性,安全泄放装置的设置与反应釜存在 显著差异。 三是设备材质选择困难。在强腐蚀性的反应过程中,非金属材料看似是很好的选择,如碳化硅、玻璃、 四氟等。但像碳化硅、玻璃这类脆性材料在承受压力时,对应力集中极为敏感,设备中的微小缺陷或几 何形状突变都可能成为应力集中的源头,加速材料的损坏。因此,如何选择既能满足经济成本、又具备 应用价值的材料 ...
肯特催化:精细化工领域“隐形冠军”,产品结构升维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梧桐树下V· 2025-04-11 13:18
公司概况 - 肯特催化已完成沪主板IPO申购,发行2260万股,每股15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功能性催化新材料产能扩建升级[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季铵(鏻)化合物研发生产,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四大系列产品[2] - 产品形式包括相转移催化剂、分子筛模板剂、固化促进剂、电解液添加剂等,应用于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等领域[2] 技术与市场地位 - 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促进异相体系反应物定向转移,显著提升反应速率和转化效率,兼具降低能耗和提升纯度的绿色特性[5] - 公司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国内市占率从2020年17.45%提升至2022年22.62%,2023年产量突破2万吨[6] - 解决了阴阳离子膜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实现低金属/卤素杂质季铵碱连续化生产,四乙基氢氧化铵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6] - 自主研发模板法合成、络合结晶及萃取提纯技术体系,突破高纯度冠醚量产难关[6] - 季铵盐、季铵碱系列产品在分子模板剂行业国内市场排名第一[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4.86亿元增长至2024年6.17亿元,净利润从7225万元增至9351.28万元[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10亿元、0.85亿元和0.94亿元[8] - 2024年下半年扣非净利润达0.47亿元,同比增长20.28%,显示良性增长周期[8] - 综合毛利率2021-2024年调整后为30.89%、29.52%、29.61%和31.03%,抗风险能力较强[8]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40.76%降至2024年6月17.64%,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6.26%[9][10] 应用领域与增长动力 - 产品深度嵌入医药化工、新能源、电子显示等高成长赛道[11] - 在医药领域提升药物合成效率,助力抗癌/抗病毒等含氟药物研发[11] - 在显示面板领域作为液晶单体合成关键助剂,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11] - 在新能源领域作为电解质添加剂增强电解液导电性能[11] - 分子筛需求因节能减排政策推动持续攀升,公司布局"季铵盐→季铵碱→模板剂→分子筛"全产业链[12] - 已完成Beta分子筛合成小试,募投项目将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最大化[12]
德美化工(002054) - 德美化工: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09 10: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1.07% [3]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5607.6万元,同比增长95.27% [3] - 营收同比下降0.69% [3] - 应收账款占利润比例高达1081.52% [4] - 货币资金减少至3.98亿元 [4] 德荣化工项目 - 德荣一期持续减亏 [2] - 德荣二期于2024年12月试产 [3] - 二期高附加值产品市场景气度待观察 [3] - 原料来自浙石化,产品也销往浙石化 [4] - 正在拓展海内外客户销路 [4] 业务规划 - 2025年重点发展纺织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及塔拉生物产品 [3] - 无氟防水剂ZeoDry已量产 [5] - 计划提升环保产品营收占比至30%以上 [5] - 加大低碳技术研发投入 [5] - 塔拉生物项目工艺创新,生产体系持续优化 [4] 资本运作 - 未分配利润14.71亿元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下降44% [4] - 股票票面价值1元,发行价7.35元 [3]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纺织助剂行业整体低迷 [4] - 头部企业增长较好 [4] - 纺织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5] - 美国关税政策对销售增长有一定影响 [4] - 东南亚化工需求增长快,已建立当地合作 [5] 公司治理 - 昌连荣股份被司法拍卖不影响公司稳定性 [4] - 量子科技在化工领域应用场景搭建中 [5]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高端材料加速国产化
国金证券· 2025-04-07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杜邦反垄断调查是行业标志性事件,将加速高端材料领域国产企业发展,是国产高端化阶段性成果验收,国内企业将在更公平环境推进高端材料竞争 [2] - 反垄断调查给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已突破技术的企业可加速市场突破和替代,下游企业可降低采购成本,开放关联市场给国内企业 [3] - 预计反垄断调查将给国内做高端突破类企业形成加速发展契机 [4] - 建议关注国内企业能够形成国产替代的领先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简介 - 4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因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1] 事件分析 - 近期连续事件具行业标志性,杜邦反垄断调查在关税和反制关税背景下更具典型意义 [2] - 我国是全球最大化工产品市场,国内化工企业崛起,海外企业在高端领域设竞争壁垒,此次调查是中国在化工高端材料的反制 [2] - 杜邦在防护材料、光伏材料、膜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有领先产品布局,有明显技术积淀和优势 [3] - 基于以往反垄断调查情况,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会改变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和专利限制等,杜邦难舍弃中国市场 [4] 投资建议 - 杜邦目前业务主要为电子与工业、水处理和防护业务,包含半导体电子材料等,建议关注国内能形成国产替代的领先企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