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材料国产化
icon
搜索文档
联泓新科以“自主+协同”驱动高端材料国产化
大众日报· 2025-08-17 23:2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2010年 专注于高端新材料领域 以填补国内供给空白为机遇[5] - 2014年突破EVA光伏胶膜材料国产化并打破垄断 实现业绩持续增长[5] - 计划至2025年形成四大业务板块和十余条产品线 构建完整产业集群[5] - 公司定位为高端材料国产替代的"破冰船" 通过自主创新支撑产业链关键环节[9] 技术创新与突破 - 通过管式尾改造解决EVA生产设备结垢难题 产量提升20% 能耗降低20%[7] - 攻克POE封装材料技术 打破进口壁垒 提升光伏玻璃效能与寿命[7] - 独创连续法技术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分子量分布更窄且质量稳定 产品已通过多家头部电池厂商认证[7] - 掌握电子级氯化氢和氯气提纯技术 生产电子特气产品[9] - 全球首创非光气法XDI高端光学树脂技术[9] - EOD特种表活剂拥有百余种定制牌号 服务国际日化巨头[9] 生产运营与智能化建设 - 滕州基地采用智慧控制系统 实现设备运行参数实时监控与自动控制[3] - 生产现场高度自动化 远程机器人巡检全面铺开 现场几乎无需人工操作[5] - 物料经精密处理分离关键组分 支持新材料生产[5] 产业环境与区域优势 - 公司根植山东化工沃土 依托全国化工第一大省的完备产业链和人才资源[5] -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提供专业配套 保障企业高效运转[5] - 产品布局与山东"十强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服务于新能源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7] 产品线与未来规划 - PPC可降解材料产业化项目计划于2024年底建成投产[9]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产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发挥安全防护作用[7] - 产品覆盖EVA光伏胶膜 POE封装材料 电子特气 特种表活剂 高端光学树脂等多领域[7][9]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致知博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31 15:57
融资概况 - 致知博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险峰长青、鼎兴量子、国汽投资、成都倍特及海河清韦五家机构联合投资 万世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公司背景 - 公司2022年成立于陕西 起步于军工特种材料 现以底层树脂自主改性为核心 贯通显示面板、半导体封装及军工场景的高端电子材料全链条 [1] - 团队攻克电子级杂质离子控制、填料均匀分散及长期信赖性三大技术难关 首颗LCD封装胶已在京东方8.5代线通过1000小时严苛验证 [1] 融资用途 - 资金将集中投向华南、长三角及四川三地生产基地扩建 [2] - 同步引入高端半导体封装检测设备 [2] - 研发队伍将再扩充30% 加速下一代高可靠封装材料的迭代落地 [2] 投资逻辑 - 投资方看好公司从军工到半导体的技术迁移路径清晰 底层树脂自主改性技术壁垒高 [3] - 公司技术已获头部面板厂验证 核心团队兼具学术与产业背景 具备持续突破材料极限的潜力 [3] 行业意义 - 融资契合国家"先进制造业与创投协同发展"政策导向 公司以军工级工艺切入半导体材料赛道 实现补链强链 [4] - 案例体现资本对高端材料国产化的支持 符合政府与产业合力推动技术自主化的战略方向 [4]
有研新材:高增长表象下的隐忧与突围
搜狐网· 2025-04-29 10:23
2024年业绩表现 - 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5 49%至91 46亿元 归母净利润下滑34 78%至1 48亿元 [1] - 核心业务普遍承压 铂族金属收入同比减少28 94% 稀土材料收入下滑13 95% 毛利率锐减7 5个百分点 红外光学材料收入下降20 16%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2023年的2 21亿元转为-5452万元 显示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不足 [2] 2025年一季度业绩表现 - 净利润同比暴增147倍至6738万元 主要依赖子公司有研亿金净利润同比增加67%及有研稀土同比减亏64% [1][3] - 扣非净利润为6294万元 同比扭亏 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仍为-3 17亿元 [3] - 一季度业绩增长存在低基数效应 2021年一季度净利润6200万 2022年一季度净利润过亿 未呈现显著增长 [1] 业务板块分析 - 铂族金属受新能源汽车影响价格持续下跌 稀土材料受行业供需失衡影响 红外光学材料受出口管制政策冲击 [2] - 薄膜材料收入同比增长46 53% 但难以抵消其他业务下滑 [2] - 12英寸靶材通过多家客户验证并批量供货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稀土绿色提取技术入选国家低碳技术目录 [4] - 口腔正畸产品收入创历史新高 但市场规模有限且竞争激烈 [4] 技术研发与投入 - 在高纯金属靶材 稀土绿色冶炼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 2024年新参与制定71项标准 授权国外专利27项 中国发明专利41项 [4] - 研发费用仅占营业收入的2 27% 未来若不能持续加大投入 技术优势可能被稀释 [4] 未来挑战与战略 - 业绩与大宗商品价格高度相关 半导体 稀土等行业周期性波动难以规避 [5] - 高端材料国产化趋势下 国际巨头技术壁垒高筑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5] - 子公司业绩贡献可持续性存疑 若外部环境生变 盈利反弹或难延续 [5] - 公司正通过产能扩张(如山东德州靶材基地)和产业链整合(投资赣州齐飞)优化布局 但效果需要时间验证 [5] 整体评价 - 技术突破与子公司阶段性发力为业绩注入强心针 但主营业务抗风险能力不足 现金流承压等问题仍未解决 [6] - 业绩增长的持续性需要斟酌 需关注行业周期演变与内部改革的实质性进展 [6]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对杜邦开展反垄断调查,高端材料加速国产化
国金证券· 2025-04-07 0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杜邦反垄断调查是行业标志性事件,将加速高端材料领域国产企业发展,是国产高端化阶段性成果验收,国内企业将在更公平环境推进高端材料竞争 [2] - 反垄断调查给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已突破技术的企业可加速市场突破和替代,下游企业可降低采购成本,开放关联市场给国内企业 [3] - 预计反垄断调查将给国内做高端突破类企业形成加速发展契机 [4] - 建议关注国内企业能够形成国产替代的领先企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简介 - 4月4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立案调查,因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1] 事件分析 - 近期连续事件具行业标志性,杜邦反垄断调查在关税和反制关税背景下更具典型意义 [2] - 我国是全球最大化工产品市场,国内化工企业崛起,海外企业在高端领域设竞争壁垒,此次调查是中国在化工高端材料的反制 [2] - 杜邦在防护材料、光伏材料、膜材料、电子材料等领域有领先产品布局,有明显技术积淀和优势 [3] - 基于以往反垄断调查情况,依赖中国市场的企业会改变产品定价、销售策略和专利限制等,杜邦难舍弃中国市场 [4] 投资建议 - 杜邦目前业务主要为电子与工业、水处理和防护业务,包含半导体电子材料等,建议关注国内能形成国产替代的领先企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