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

搜索文档
RBC拆解石油天然气行业:北美市场承压 国际市场分化中觅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07:15
行业活动 - 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陆地钻机平均数量为558台,同比下降2%,全年预计美国钻机数量为544台,加拿大为190台,国际市场为887台 [1] - 北美市场受油价波动影响显著,国际市场因墨西哥活动减少、西非海上钻井空间空白以及中东陆地活动减少,预计2025年国际钻井活动平均为887台,同比下降 [1] - 美国二叠纪盆地压裂马力需求预计为662万马力,同比下降15%,其他盆地需求也呈现下降趋势 [1] 公司业绩 - 斯伦贝谢(SLB)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达84.73亿美元,EBITDA为20.21亿美元,全年营收和EBITDA分别达358.1亿美元和48亿美元 [1] - 陆地钻井服务商Ensign Energy Services预计全年营收15.9亿美元,EBITDA 3.85亿美元 [1] - 完井与压裂服务商Liberty Energy预计营收9.99亿美元,EBITDA 6.33亿美元 [1] - 海上与国际服务商Subsea 7预计营收71.88亿美元,EBITDA 14.29亿美元,TechnipFMC预计营收99.94亿美元,EBITDA 17.6亿美元 [1] 行业趋势 - 美国天然气活动预计保持强劲,LNG加拿大项目的推进将支撑天然气钻井需求 [2] - 海上和国际钻井空间仍具增长潜力,特别是在深海和非常规资源开发领域 [2] - 技术进步如自动化钻井技术、数字化油田管理以及环保压裂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2] 投资评级 - RBC对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设定未来12个月目标价分别为48美元、46美元和28美元 [3] - 建议关注具备技术优势、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多样性的企业 [3] 结论 - 石油天然气行业面临油价波动、市场竞争等挑战,但技术进步、天然气需求增长以及国际市场潜力为行业提供了结构性增长机会 [4] -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有望通过创新驱动和全球化布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可燃冰概念上涨2.93%,5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千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09:04
可燃冰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可燃冰概念上涨2.93%,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4 [1] - 板块内10股上涨,神开股份涨停,潜能恒信、中集集团、海默科技分别上涨5.70%、5.20%、4.65% [1] - 可燃冰概念今日涨跌幅在全部概念板块中排名第4,仅次于低辐射玻璃(4.24%)、硅能源(4.19%)和特钢概念(3.25%) [2] 资金流动情况 - 可燃冰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14亿元 [2] - 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神开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入1.04亿元,净流入率39.14%,位居榜首 [3] - 中国石化、中集集团、泰山石油分别净流入1.04亿元、6187.91万元、2716.91万元 [2][3] - 海默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8947.63万元,净流出率10.02%,为板块内流出最多 [4] 个股表现 - 神开股份涨停(10.01%),换手率7.83%,主力资金净流入率39.14% [3] - 中国石化上涨0.53%,换手率0.12%,主力资金净流入率16.55% [3] - 中集集团上涨5.20%,换手率6.60%,主力资金净流入率4.95% [3] - 潜能恒信上涨5.70%,换手率14.09%,主力资金净流入率4.11% [3] - 海默科技上涨4.65%,换手率28.56%,但主力资金净流出10.02% [4]
ST新潮收监管工作函 董事会否决"煤老板"股东大会提议
中国经济网· 2025-07-02 06:09
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泰煤炭"、"伊泰B股")部分要约收购公司股份事项已经完成过户 登记,伊泰煤炭成为持有公司50.10%股份的股东,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与伊泰煤炭沟通, 伊泰煤炭支持提请召集人提请公司董事会召集召开本次股东大会。 提请召集人及其他联合提请召集本次股东大会的上市公司股东,作为合计持股10%以上的股东,共同提 请公司董事会:(1)自本函送达(送达可以采用现场送达、电子邮件送达、邮寄送达等任何方式,任一方 式送达均视为有效送达)之日(公司董事会拒不接受的,亦视为送达)起十日内同意召集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并反馈提请召集人;(2)在同意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作出后五日内发出召开公司本次股东大会 的通知;及(3)于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第十六日(如遇非交易日则会议召开日期顺延至下一交易日)召开 公司本次股东大会(如董事会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导致本次股东大会未如期召开或者未能审议如下议案, 视为董事会恶意阻碍、干扰股东大会正常召开,股东有权采取一切合法措施维护公司和股东权益)。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日讯ST新潮(600777)(600777.SH)29日发布关于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 ...
报道称伊朗6月波斯湾秘密装载水雷,引发“封锁霍尔木兹”忧虑
华尔街见闻· 2025-07-02 00:37
伊朗装载水雷事件 - 伊朗军方6月在波斯湾船只上装载水雷 引发霍尔木兹海峡封锁担忧升温 [1] - 美国情报部门发现这一行动发生在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导弹袭击之后 [1] - 水雷尚未部署 但表明伊朗可能考虑关闭这一全球最繁忙航道之一 [1]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重要性 - 海峡承载全球约20%的石油和天然气运输 封锁将严重冲击全球贸易并推高能源价格 [1] - 最窄处宽21英里 航道仅宽2英里 地理位置极为关键 [3] - OPEC成员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伊拉克主要通过该海峡向亚洲出口原油 [3] - 卡塔尔几乎所有LNG通过该海峡运输 伊朗自身也依赖该通道出口原油 [3] 伊朗的意图分析 - 美国官员不排除伊朗装载水雷是虚张声势的可能性 可能仅为施压手段 [2] - 伊朗议会曾讨论关闭海峡 但最终决定权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 [1] - 伊朗拥有超过5000枚水雷 可借助小型高速艇快速部署 [2] - 伊朗历史上多次威胁关闭海峡但从未实施 [1] 地区军事动态 - 美国第五舰队驻扎巴林负责保护商业航运 反水雷舰艇曾暂时撤离以防报复 [2] - 伊朗6月23日对卡塔尔美军基地发动导弹袭击 未造成人员伤亡 [2]
中曼石油: 中曼石油关于控股股东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1 16:10
控股股东权益变动 - 权益变动方向为比例增加 权益变动前合计持股比例为18.08% 权益变动后合计持股比例为19.01% [1] - 控股股东上海中曼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4,322,828股 占总股本的0.93% 增持金额为76,785,627.92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截至公告披露日 控股股东持有公司股份87,900,528股 占总股本的19.01% [1] 增持计划及资金来源 - 控股股东计划自2025年3月13日起增持公司股份 增持金额不低于2,500万元 总额不超过36,000万元(含前次已增持金额) [1] - 增持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1][2] - 增持时间为2025年4月8日至2025年6月30日 [1][2] 信息披露及合规性 - 本次权益变动未违反已作出的承诺、意向、计划 且未触发强制要约收购义务 [1] - 公司已披露相关公告 包括《关于公司董事长调整增持计划暨控股股东取得股票增持专项贷款承诺函并调整增持资金来源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007) [1] - 公司董事会及控股股东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1]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金融界· 2025-07-01 15:58
基金表现 - 国泰君安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发起(QDII)C最新净值为1.13元,7月1日下跌0.07%,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区间累计跌幅1.8% [1] - 该基金成立于2025年1月,当前规模0.06亿元,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13.34% [1] 基金经理背景 - 张静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学士和上海财经大学MBA学位,2006年起在意大利、荷兰、新加坡等地工作,历任英国瑞盟集团、上海敦煌财富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负责人,2016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现任综合策略投资部总经理助理,主要负责跨境QDII产品海外投资,投资风格稳健,追求长期绝对收益 [2] - 邓雅琨女士现任基金经理,拥有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2021年加入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历任量化研究员助理、投资助理,现任量化投资部(公募)基金经理 [2] 持仓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该基金前十大持仓占比合计44.28%,分别为中远海控(9.76%)、兖煤澳大利亚(5.88%)、东方海外国际(3.94%)、民生银行(3.73%)、中信银行(3.72%)、中国海洋石油(3.69%)、中国石油股份(3.58%)、中国银行(3.42%)、中国神华(3.29%)、海丰国际(3.27%) [3]
中国需求平台期,中长期油价至拐点
华泰证券· 2025-07-01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石油天然气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三年(2025 - 2027年)中国石油需求增速明显放缓且结构分化,原油需求稳定在7.6 - 7.7亿吨/年,同比增速降至0.5% - 0.6%,总需求增长至8.0 - 8.2亿吨/年,同比增速为0.9% - 1.3%,增长引擎由“燃料主导”切换为“材料主导”[14] - 交通领域电气化冲击燃料需求,汽柴油消费量或已于2024年见顶,航煤需求温和增长,船运行业燃料油需求拐点显现;化工原料成为石油需求增长新引擎,烯烃、芳烃等需求有望提升[15] - 中国石油需求“平台期”来临,对全球原油需求增量贡献减弱,中长期油价下行拐点显现,5 - 10年内原油市场进入边际成本影响的买卖双方均衡时代;国内炼油行业供给格局优化,炼厂副产物或现结构性供需缺口[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我们与市场观点的不同之处 - 国际能源署(IEA)认为中国石油总需求或在2030年前后进入平台期,柴油需求在2030年前仍将小幅增长;报告认为中国石油总需求或将于2025 - 2027年进入平台期,汽柴油消费或均已于2024年达峰,较市场预期提前[17] - IEA或低估新能源商用车渗透速度和化工领域煤头和气头路线对传统油头工艺的挤压影响[17] 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推进,中国石油需求即将进入“平台期” -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下降,石油占比提升,原油加工量近20年复合增长率达4.9%;石油需求从“燃料为主”转向“燃料与化工原料并重”[18][22] - 2020年9月中国提出2060双碳目标,新能源替代重塑石油需求格局,IEA预测中国石油需求2030年前后进入平台期,石化原料需求将成中期增长核心引擎[23] - 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完成低基数反弹,2024年增速放缓;预计2025 - 2027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0.5%/0.6%/0.5%至7.61/7.65/7.69亿吨,石油需求同比增长1.3%/1.1%/0.9%至8.01/8.10/8.17亿吨[28][34] - 供给端OPEC协同意愿趋弱,南美、非洲等低成本增量释放,中国需求“平台期”或使中长期油价中枢难回高位,5 - 10年内原油市场进入买卖双方均衡时代[59] 道路燃料石油需求或将于2024年见顶进入下行周期 - 中国汽油和柴油消费主要由汽车贡献,交通电气化和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影响石油需求路径[60] - 中国汽车保有量整体稳增,预计2030年乘用车、客车和货车保有量分别增至3.45亿辆、200万辆、3463万辆;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将挤出燃油车,预计2025/2030年燃油乘用车、客车和货车保有量合计为2.91/2.56亿辆[62][64] - 汽油和柴油表观消费量预计于2024年达峰,2025/2030年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61/1.41亿吨,车用柴油为1.58/1.37亿吨[74] 航空运输需求稳步增长,船运燃料或迎来结构性转变 - 2023年以来中国航空客运和货运需求快速反弹,预计航煤需求将温和增长;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短期对传统航煤替代效应较弱[75][78] - 预计2025 - 2027年中国航煤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5.0%/4.0%/3.0%至4171/4338/4469万吨,航煤产量对应的石油需求同比增加4.1%/3.4%/2.7%至6062/6268/6437万吨[78] - 中国船舶运力和港口货物吞吐量上升,船运需求有望稳定;全球船运行业对传统燃料需求拐点显现,LNG等清洁能源替代趋势明显[79][88] - 预计2025 - 2027年交运、邮政和仓储业燃料油消费量分别同比下滑3.0%/3.5%/4.0%,燃料油产量对应的石油需求为4417/4291/4147万吨[90] 进口替代叠加需求释放,化工原料有望引领石油需求增长 烯烃:自给率持续提升,气头煤头路线替代加速 - 烯烃是化工行业基础性原料,中国乙烯/丙烯需求当量及自给率显著提升,2024年乙烯/丙烯需求当量分别同比+4%/+9%至6566/5678万吨,自给率分别同比+1.3/2.3pct至72.8%/94.1%[92][94] - 烯烃生产工艺包括油头、气头和煤头三种路线,油头路线仍为主流,但预计2025 - 2027年油头烯烃产量占比将逐年下滑[97] - 预计2025 - 2027年乙烯表观消费量增速为7.6%/7.0%/5.3%,丙烯为9.2%/7.1%/6.6%,烯烃石油需求合计同比增长4.3%/6.3%/3.4%至6507/6916/7149万吨[105] 芳烃:结构性供需缺口仍存,非石油路线替代进程缓慢 - 芳烃终端领域广泛,需求有望持续爬升;中国传统炼厂催化重整装置比例低,芳烃整体产出率偏低,但民营大炼化布局助力PX进口依赖度降低[107][111] - 非石油路线替代芳烃难度较大,短期内对传统石油路线替代影响有限;预计2025 - 2027年芳烃类产品对应的石油需求将同比增长12.1%/8.0%/6.1%至7252/7832/8307万吨[113] LPG:对外依存度逐年提升,燃料等需求预计温和增长 - LPG兼具能源与化工原料属性,中国LPG进口依赖度逐年提升,2024年达40.1%[120] - 仅考虑炼厂副产的燃料用途LPG,假设2025 - 2027年LPG表观消费量以8.0%的同比增速温和增长,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15.0%/14.0%/13.0%,炼油副产LPG对应的石油产量分别为5314/5498/5708万吨,同比增长3.2%/3.5%/3.8%[127] 其他产品:基建地产景气有待进一步回暖,电解铝需求仍存韧性 - 沥青受基建和地产领域影响,2024年产量和表观消费量下滑,预计2025 - 2027年产量分别同比变化 - 1.8%/0.4%/2.6%至2331/2340/2400万吨[129] - 石油焦下游需求中电解铝预焙阳极占比达57%,受产能红线影响电解铝未来增速或放缓,锂电需求带动负极材料用焦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产量将同比增长2.7%/4.0%/3.8%至3154/3279/3405万吨[134] - 硫磺下游需求中磷复肥占比超50%,农业及新能源产业带动需求扩大;预计2025 - 2027年产量将同比增长3.1%/1.2%/1.1%至1149/1162/1175万吨[139] 供给优化下主营炼厂有望受益、副产品结构性供需缺口或显现 - 中国炼油能力接近10亿吨政策上限,独立炼厂原油使用配额持续下滑,成品油出口配额集中在主营炼厂,未来主营炼厂有望受益[148] - 国内成品油需求达峰,炼化行业进入存量优化阶段,沥青、石油焦及硫磺等炼油副产物需求韧性仍存,但2024年行业开工率处于低位,未来供给弹性受限,结构性供需缺口或显现[155] - 中国化工品出口有望保持韧性,石化行业将迎来原料路线多元化、布局重整装置、出海布局等发展机遇[164][167] 重点推荐公司 - 预计2025 - 202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68/62美元/桶,2027年维持在62美元/桶,长期布伦特油价中枢60美元/桶有望得到支撑[168] - 以中国石化(A/H)、恒力石化为首的一体化综合型炼化龙头推进“减油增化”,中长期油价止跌企稳后或具配置机遇;推荐具备天然气业务降本增量的中国石油(A/H)[169]
百利好晚盘分析:降息讨论热烈 黄金扶摇直上
搜狐财经· 2025-07-01 09:26
黄金方面: 近期地缘风险降低,避险情绪缓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市场的冲击影响力减小,投资者将关注的焦点重回美联储的货币政策 上。 高盛最新的预测显示,由于关税政策的影响弱于预期,美联储将会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宣布降息,比此前预计的12月提前了3 个月,同时还预计美联储将在9月、10月和12月议息会议上分别降息25个基点。 从美联储官员的表态来看,沃勒和鲍曼支持降息,观点认为通胀降温,关税政策没有明显的影响,在他们的讲话之后,9月降息 的概率直线上升;同时保守派则认为暂时按兵不动为宜。 技术面:黄金昨日(6月30日)日线收阳,但月线依然为带长上影线的小阴线,表明近两个月处于调整走势。小时图来看,昨日 晚间开始的反弹标志着下跌大概率已经结束,多头强势反攻,日内有上冲3350美元一线的可能性,下方关注3310美元的支撑。 原油方面: 摩根大通的全球研究主管认为,美国经济将在下半年放缓,但不会出现衰退,理由是贸易关税战明显放缓,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缓和。另外,通胀难以出现明显地下降,预计美联储在12月至明年第一季度降息100个基点,利率降至3.5%。 美国银行则认为美国经济下半年将保持韧性,经济可能以平稳的方式度过下半 ...
“2025能源青年和媒体全球多维对话”活动在京举办
环球网· 2025-07-01 01:31
活动概况 - 活动以"数智赋能低碳未来"为主题,设置青年代表对话与媒体代表对话两大环节,发布5种语言的《能源青年文明交流互鉴倡议书》[1] - 吸引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1位能源行业青年代表、12家中央媒体代表及非洲、阿拉伯地区23国媒体代表参与[1] 数智技术与能源转型 - 青年代表探讨数字智能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强调青年群体凭借技术洞察力和创新精神推动行业变革[1] - 倡议书提出数智创新是破解能源困局的"钥匙",呼吁全球能源青年投身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生产[2] - 塔里木油田推进数字智能技术与绿色钻井融合,研发耐220℃高温的环保水基钻井液体系,构建全过程环保技术体系[3] 国际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石油大学留学生培养项目帮助来华留学生掌握能源技术与管理理念,推动其本国能源结构优化升级[2] - 中国石油乍得公司实施"每人一棵树"项目,种植30万棵树改善当地环境,树立负责任企业形象[3] - 中国石油在伊拉克鲁迈拉项目建立通讯网络和民生设施,改善偏远地区居民生活条件[4] 企业环保实践 - 几内亚记者肯定中国企业在项目中严格遵守国际环保标准,采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减少生态影响[4] - 活动展现中国石油在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未来中的责任与担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