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

搜索文档
立足山地特色开辟发展新路
经济日报· 2025-06-18 20:18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 贵州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生态价值转化、数字技术赋能、清洁能源开发、乡村生态富民为四大抓手,探索山地特色绿色发展新路 [1] - 通过系统化构建核算、交易、产业和补偿四大环节,创新生态价值转化机制,包括GEP核算方案、省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特色产业体系和跨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 [1] - 打造"山地特色农业+生态工业+文旅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将生态优势直接嵌入价值创造过程 [1] 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治理 - 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构建"数据监测—智能决策—产业转型"的技术赋能体系 [2] - 依托流域智慧监测平台,通过水质传感器、无人机巡航及卫星遥感技术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污染溯源效率 [2] - 创新打造"天眼监控—云端分析—网格处置"全链条治理范式,提升流域治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2] 清洁能源开发与供给体系 - 针对喀斯特地貌与石漠化地区的地理限制,攻克柔性光伏组件适应性安装、复杂地形风机基础稳固等关键技术瓶颈 [2] - 规划建设以大型水电基地为核心、水风光储多能深度融合的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 - 通过区域智慧能源协调平台,实现多种能源的互补互济与联合优化调度,构建智慧能源供给体系 [2] 乡村生态富民与产业融合 - 创新"生态+体育+文旅"融合业态,通过"村BA"等乡村体育IP带动生态康养、农文旅体融合等产业发展 [3] - 立足林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地增值、农户增收 [3] - 建立生态护林员制度,让农户在保护生态中获得收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全域生态治理系统,实现从碎片化监测到整体性智治的跨越 [3] - 探索"碳汇交易+生态补偿"的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制度建构 [3] - 打造"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循环经济体系,在新能源、大数据等领域培育区域绿色产业集群 [3]
透过数据看“十四五”答卷: 中国能源转型提“质”焕“新”
证券时报· 2025-06-18 18:27
能源转型加速 - 2024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同比增长20%,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投资之和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18.89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提升至56%,较"十三五"末翻倍 [2] - 风电装机达5.21亿千瓦,连续15年全球第一;光伏装机达8.87亿千瓦,连续10年全球首位 [2] - 2024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合计1.83万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150.9%,占全社会发电量比重提升至18.1% [2] - 截至2024年2月,风电光伏合计装机量14.56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的14.48亿千瓦 [3] 水电与化石能源清洁化 - 2024年末水电装机容量4.36亿千瓦,较2020年末增长17.77% [3] - 长江电力管理的六座梯级电站2024年总发电量2959.04亿千瓦时,较2020年增长30.39%,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亿吨 [3] - 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机组占比达95%以上,供电煤耗降至303.21克标准煤/千瓦时,较2020年下降7.5% [3] - 国电电力2024年单位供电煤耗较2020年下降1.69%,氮氧化物与烟尘排放量分别下降25%和27.78% [3] 科技创新与产业突破 - 2024年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创新高,PERC p型单晶电池平均效率达23.5%,较2020年提升0.7个百分点 [4] - 隆基绿能2024年研发投入50.14亿元,较2020年增长93.5%,BC电池组件效率突破26% [4] - 2024年新增海上风电机组中单机容量10兆瓦及以上占比从2022年12.1%提升至58%,最大单机容量达18兆瓦 [4] - 2024年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全年累计交付114台套,支持华龙一号等先进技术 [6] 能源产业链全球领先 - 2023年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全球占比分别达91.6%、97.9%、91.9%和84.6% [7] - 通威股份2024年多晶硅产量59.48万吨,较2020年增长5.9倍;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量135.01GW,增长4.98倍 [7] - 2023年风电叶片、齿轮箱、变流器、发电机、铸件全球市占率分别达65%、80%、82%、73%、82% [8] - 2024年全球风电整机商新增装机前四均为中国企业,金风科技、远景能源分列第一、第二 [8] - 2024年新型储能装机规模78.3GW,较2022年增长5.17倍;宁德时代储能电池销量93GWh,全球市占率36.5% [8] 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 2024年底西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装机规模超9000万千瓦,新疆新能源装机突破1亿千瓦,为"十四五"初2.8倍 [9] - 2024年"疆电外送"电量1267亿千瓦时,连续五年破千亿千瓦时,年均增长4.6% [9] - 截至2024年底建成42项特高压工程,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超3亿千瓦 [9] - 与100多个国家开展绿色能源合作,巴西美丽山特高压等标志性项目建成投产 [10] - 多家能源企业ESG评级显著提升,如华锦股份、恒力石化、洲际油气等 [11]
亚洲能源转型关键期的中国经验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3:02
亚洲能源论坛核心观点 - 论坛主题为"共塑亚洲能源转型新格局",汇聚60多个国家、38个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与能源专业人士,呼吁协同行动加速亚洲净零未来[1] - 马来西亚首相强调论坛推动战略协同与务实解决方案,应对发展中经济体在能源转型中的独特挑战与机遇[1] - 马石油CEO指出亚洲能源需求2050年前将翻番,需动员整个能源生态系统推动公平转型[3] 四大共识领域 - 共享构建韧性能源系统的最佳实践与灵活调整战略[3] - 能源企业与投资方协作提升项目可融资性,增强转型项目信心[3] - 分享减排、社会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成果传播的最佳实践[3] - 创新领域协作共享专业知识,加速脱碳进程[4] 中国能源转型实践 - 中国能源结构呈现煤炭消费降、石油稳、天然气增、新能源快速发展特征,2030年前油气仍占能源需求25%[6][7] - 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清洁能源规模化、终端电气化及多能源互补整合为转型四大关键点[7] - 上海1999年启动天然气应用,2015年全面进入天然气时代,正加快新型能源体系建设[7] - 天然气体系需从1.0版升级至2.0版以应对价格波动和碳强度要求,构建韧性网络与零碳探索[8] 企业转型案例 - 传化集团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能源与产品价值,攻关功能化学品和新材料技术[8][9] - 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在能源结构、低碳技术和产业创新上突破[9] - 全球化合作战略覆盖100多国,革新合作模式打造产业链竞争力[9] - 申能集团强调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全球领先,天然气对调峰保障具关键作用[7]
气候危机拉响警报,亚洲能源转型创造“黄金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7 13:39
逆境前行 世界各地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近期霍尔木兹海峡周边冲突升级,油价因供应冲击风险而 飙升,贸易问题也加剧了对抗。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充满波动的能源世界。 在陶菲克看来,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准确衡量所有这些事件的真正影响,但全球能源体系已经承受巨大压 力,确实面临风险。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虽然能源安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牢固地占据着 各国议程的首位,但也不能忽视人类面临的决定性挑战——气候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吉隆坡报道 极端热浪、大旱、洪水、森林大火……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那些本不该消逝的 生命。随着气候危机拉响红色警报,能源转型刻不容缓。 2025年6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亚洲能源论坛在吉隆坡举行,主题为"共塑亚洲能源转型新格局",汇聚 了来自60多个国家、横跨38个行业的政策制定者、行业领袖与能源专业人士,一系列重量级嘉宾展开深 入探讨。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开幕式上表示,保护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兴起预示着世界正向"后全球化"转型。地 缘政治紧张局势、报复性关税以及供应链中断加剧了不确定性,削弱了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曾经提供的 可预测性、可靠性和稳定性。这种 ...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指出——可再生能源仍是全球投资重点
经济日报· 2025-06-15 22:00
全球能源投资总体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预计将增至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 [1] - 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和电气化等领域投资约2.2万亿美元,传统能源领域投资约1.1万亿美元 [1] - 全球能源转型投资快速增长,过去5年约70%新增投资来自化石能源净进口国 [2] 主要国家能源投资动态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能源投资国,清洁能源支出份额从10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1] - 美国可再生能源与低碳排放燃料投资过去10年近乎翻番,但可能进入平台期 [1] - 印度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有望提前实现2030年达到50%的目标 [1] - 巴西形成海上油气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投资并举的独特格局 [1] 区域能源投资差异 - 非洲能源投资预计较2015年萎缩三分之一,清洁能源投资占比仅为2% [2] - 发展中经济体清洁能源项目投资和援助水平远低于需求和预期目标 [2] 细分领域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电力领域投资将达1.5万亿美元,低碳发电领域吸引大量投资 [3] - 太阳能领域投资预计达4500亿美元,配备储能电池的光伏板成为新兴经济体重要驱动力 [3] - 电力系统储能电池投资预计达660亿美元,核电投资突破700亿美元 [3] - 石油上游产业投资预计同比下降6%,可能创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 [3] - 全球油气上游产业投资预期降至5700亿美元以下,40%用于延缓油田产量衰减 [3] 低碳排放燃料与技术创新 - 2025年低碳排放燃料投资预计不足300亿美元,但或创历史新高 [4]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投资规模预计2027年较当前增长10倍以上 [4] - 氢能项目受政策不确定性影响,部分已被取消或延期 [4] 电网与基础设施挑战 - 全球电网年投资额约4000亿美元,不足以匹配电力消费需求和发电投资增长 [4] - 电网投资面临审批流程长、供应链紧张和电力公司财务状况不佳等问题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要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3倍的目标,年投资规模需要翻番 [5]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5] - 呼吁为发展中经济体低碳项目募集至少1.3万亿美元资金 [5]
ESG热点周聚焦(6月第3期):SEBI发布可持续债券新框架
国信证券· 2025-06-15 11:27
核心观点 - 海外ESG领域通过企业合作、绿色金融投资、政府支持规划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政府企业围绕ESG目标完善法规、自觉行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国内ESG领域近期主要聚焦能源结构改革,在政策推进、绿色金融、项目建设多方面发力,同时关注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学术前沿研究涉及ESG报告措辞与企业价值、ESG声誉风险与股票回报、气候变化与产业分配等方面[2]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SWEN Capital Partners募集蓝海基金;CDP发行基于区块链的绿色债券;RWE发行绿色混合债券[2][6] - 政策方面,CIF发起工业脱碳计划;EPA提出新的可再生燃料标准;欧盟可持续金融规则受关注;欧盟核能计划有投资需求[2][6] - 企业方面,Bain与Terralytiq达成战略合作;Adam Reutens - Tan出版ESG指南;印度推出ESG债券新法规;六家公共开发银行发起清洁海洋倡议2.0;Achilles推出Comply360平台;Amazon Web Services在实现2030年水资源积极目标方面取得53%进展;雀巢咖啡超越再生农业目标;三菱电机投资Archeda;Runwise筹集资金扩展AI驱动作系统;Lululemon签署回收材料协议;Broadridge与Novisto推出集成平台[2][6] - 能源方面,英国批准Sizewell C核电站;Proxima Fusion加速恒星聚变发电厂计划;Fervo Energy推进地热能项目;Amazon扩大核能合作;Meta和XGS Energy启动地热项目[2][6] 国内ESG热点事件 - 绿色金融方面,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推动绿色建筑标准与绿色信贷标准有效衔接[2][16] - 政策方面,长三角“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促进会等多方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出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意见,提出到2027年健全城市建筑垃圾治理体系[2][16] -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2025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发布;自然资源部发布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发布[2][16] - 企业行为方面,Google在台湾投资水资源管理;Lightsource BP为台湾渔业太阳能项目提供资金[2][16] - 碳中和方面,嘉兴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点;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通知[2][16] ESG学术前沿 - 2025年6月发表于《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的研究发现ESG报告中的模糊措辞与企业市场价值正相关,低质量信息披露可能误导投资者提升企业价值[2] - 2025年6月发表于《Global Finance Journal》的研究发现ESG声誉风险的增加与股票回报显著下降相关,主要通过降低投资者信心和加剧融资约束实现[2] - 2025年6月发表于《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的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低收入国家的农业专业化,降低贸易壁垒可显著减少其对气候变化的暴露[2]
【高端访谈】绿色经济为中巴合作拓展新空间——专访巴西皮奥伊州州长拉斐尔·丰特莱斯
新华财经· 2025-06-14 08:57
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 - 巴西皮奥伊州清洁能源比重达99.75%,主要议程是吸引依赖绿色能源的产业落地并出口氢能及其衍生产品 [1] - 州政府开展12次国际招商活动,今年计划再开展2次,国际投资方对巴西兴趣增长,尤其来自中国、欧洲、美国和中东的代表 [1] - 新能源发电弃风弃光和限电问题已提交巴西联邦政府,4月成立专题工作组尝试解决,方案包括加快拍卖机制、增强电网连接能力、推动公营金融机构介入融资 [1][2] 碳市场与绿色金融 - 巴西联邦国会已通过可再生能源电力证书立法,监管框架正在完善,预计COP30前投入运行为氢能等项目提供低碳认证 [2] - 皮奥伊州将与瑞士摩科瑞能源集团签署协议,开发塞拉杜与卡廷加生物群区的碳信用,通过控制森林砍伐和火灾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 - 州政府引导绿色资本进入氢能、绿色钢铁、数据中心等高附加值制造业,已在帕尔纳伊巴特别经济区签署多项合作备忘录 [2] 教育与技术普及 - 皮奥伊州从九年级开始将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程,覆盖12万名学生,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和伦理问题 [3] - 州政府为公务员开设人工智能培训课程以推动技术普及 [3]
对话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张纹通:中马风能合作新动态原创
人民网· 2025-06-13 01:28
中国与马来西亚绿色能源合作 - 中国与马来西亚在绿色能源转型背景下展开科技合作 重点关注交叉轴风力涡轮机(CAWT)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1] - CAWT技术在低风速环境下具有显著优势 启动风速仅需2 8m/s 低于行业标准4 0m/s 功率系数达0 50 优于传统垂直轴(0 40)和水平轴(0 45)风机 [3] - 该技术与中国绿色能源战略高度契合 通过阳江绿能产业生态建设和"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平台推动技术转化与产业化 [1] CAWT技术发展现状 - 国际技术成熟度等级(TRL)正向TRL7推进 300W原型机已完成CFD仿真与风洞测试 [3] - 平准化能源成本为0 104 USD/kWh 具备经济性优势 可对接中国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 [5] - 需在中国特定风况下进行大功率原型机测试验证 建立本地化供应链 尤其是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3][4] 产业化必备条件 - 技术验证需经历实验室研究-规模化试验-工业化生产的完整流程 重点解决中国实际环境中的性能问题 [3] - 供应链建设依托广东阳江现有风电产业集群 实现零部件供应到整机制造的本地化整合 [4] - 政策支持方面可结合《阳江倡议》的绿色金融机制 争取纳入国家重点推广技术目录 [5] - 市场验证将参与阳江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基地项目 测试真实海况下的可靠性 [5] 阳江多能融合模式 - 整合风电 光伏 储能 运维的全产业链生态 发挥不同能源形式的时空互补性 [5] - 储能系统增强电网灵活性 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 全产业链整合降低综合成本 [6] - 该模式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具有示范价值 可解决岛屿地区供能不稳定等问题 [6] 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功能 - 作为国际交流平台 促进CAWT等创新技术的展示与专家对接 [7]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通过需求导向机制连接技术与市场 [8] - 构建产学研深度合作枢纽 推动高校 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 [8] - 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中国在绿能技术领域的话语权 [8] 科技成果产业化路径 - 分阶段推进技术转化 建立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化生产的评估体系 [9] - 建设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 整合研发 测试 认证 孵化 生产全链条 [9] - 联合港澳及国际教育机构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建立针对性技术对接平台 [9][10] - CAWT技术将通过本地优化 共建实验室 示范项目等方式落地阳江 [11]
不要再情绪化看待印度了
36氪· 2025-06-12 01:55
印度经济增长与技术扩散 - 印度1-3月经济增长7.4%,高于上一季度的6.2%,创下一年来最佳季度增长记录 [1] - 印度5月份新出口订单增幅达到三年来最高水平之一,受到来自亚洲、欧洲、中东和美国的强劲需求 [1] - 印度5月制造业PMI为57.6,虽环比略降0.6但仍呈现极强扩张性 [2] 制造业表现 - 2024/25财年印度汽车整车出口量达536万辆,同比增长19.2%,创历史新高 [6] - 印度汽车销量达每年4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消费市场 [6] - 2018年印度手机进口21亿美元,2022年出口达110亿美元,本土生产比例从2%提升至98% [4] - 2023年全球约13%的iPhone在印度组装,其中四分之三产自富士康印度工厂 [4] 技术扩散与产业升级 - 印度通过"复制+适配+消化"模式实现技术升级,在智能手机制造、制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取得进展 [10][13] - 塔塔集团2025年生产出第一颗自研芯片,每月产能达5万片晶圆 [11] - 印度IT生态快速崛起,2021年新增42家独角兽企业,是2020年的3.5倍 [8] - 印度数字基础设施"India Stack"大幅降低国内交易成本,Aadhaar系统覆盖率达95% [8] 产业集群与外资投入 - 泰米尔纳德邦形成多个产业集群,超过130家《财富》500强企业在该邦运营 [15] - 2023年印度吸引国际直接投资(FDI)超700亿美元,集中于芯片、电子、生物医药等高技术行业 [14] - 苹果供应商康宁投资1.2亿美元建厂,越南VinFast宣布投资20亿美元设厂 [17] 本土企业创新 - Reliance Jio自建5G生态,拥有约110万个5G基站,2024年开始销售自研5G堆栈技术 [18] - 教育科技公司Byju's通过数字教育技术拓展海外用户 [18] - 制药企业Bharat Biotech和Serum Institute从疫苗生产迈向mRNA平台与原创分子研发 [17]